登陆注册
1428100000037

第37章 叙事伦理话语批判(2)

其次,叙事伦理内涵也与西方新叙事学的理论术语有关,它是narrative ethics的汉译。在20世纪最后十余年中,以伦理-政治目标为立论的基础,包括解构主义、女性主义批评及其理论与跨文化批评等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学研究中广泛的伦理转向,布斯和纽顿就是这一伦理转向中的一部分。他们都想把伦理植根于叙事本身:“布斯甚至强调,伦理渗透于文学批评的始终;纽顿则说,他有意把‘叙事设想为伦理’。他们以各自的方式从叙事走向对叙事的理论探讨,然后回到叙事”[8](P47)。在《叙事伦理》[13]一书中,纽顿考察叙述故事和虚构人物过程中产生的伦理后果以及这一过程中把讲故事人、听故事人、见证人和读者联结在一起的相互要求。其叙事伦理是指文本话语组织中讲述所形成的作者、叙述者、受述者到读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形式。

借助新叙事学的叙事伦理观念,研究者提出《狂人日记》的另一种读法,论说其“在形式上第一次觉悟到封建伦理的潜在制约,因而改变了传统的叙述者、人物、作者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内在论争式、对话式的叙事伦理秩序”[14]。或者考察小说叙事“建构起作者、叙述人、人物三者之间比较平等的对话关系”所具有的“同时代精神相呼应的叙事伦理”[15]。这种研究所谓的叙事伦理是指叙事的伦理形式。

正是现代性伦理与新叙事学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与思想资源共同催生了当下小说批评中叙事伦理话语的热潮。整体来看,不同的学术积累使得论者关注叙事伦理各有侧重:或指叙事的伦理内容,或指叙事的伦理形式;同时,在方法上也各以主题归纳与形式分析成为其关注叙事伦理的两种不同取向。关注叙事伦理的这两种不同取向被认为是“为尴尬的当代伦理批评指示了一条新的可能性路径”[2]。

然而,关注叙事伦理所形成叙事的伦理主题归纳与叙事的伦理形式分析两种不同取向,实际上是重复传统伦理批评与形式主义文本分析的旧路。其缺乏艺术阐释与伦理对话的方法,叙事伦理应有的意义空间被遮蔽。

三、叙事伦理的界限

叙事伦理不同于注重价值判断的理性伦理,它通过文学叙事来呈现生存的伦理状态,同情式地理解个体生活。叙事伦理不是故事中的伦理关系,它是叙事的结构、形式、姿态、语调以及叙事意图、叙事功能所生成的伦理空间。叙事提供一种重新描述人的道德可能性,伦理认知和道德力量之所以能够在阅读中自然生成依靠的是叙事。因此,叙事伦理不仅是虚构性、形式化的伦理形态,而且是个体性、对话性的伦理建构。它来源于作者,存在于文本,生成于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以叙事文本展开对话而生成的生命感觉共鸣。

谢有顺小说批评以叙事文本与作者对话所呈现出的生命感觉共鸣,显示了叙事伦理虚构性、形式化、个体性、对话性的界限。谢有顺首次在《铁凝小说的叙事伦理》中开始使用叙事伦理一词。《铁凝小说的叙事伦理》包含了《发现人类生活中残存的善——关于铁凝小说的话语伦理》一文的内容,谢有顺解释:“我曾就此问题作有《发现人类生活中残存的善——关于铁凝小说的话语伦理》一文,载《南方文坛》2002年第6期,本文在林建法先生的提议下,由《发现人类生活中残存的善》一文扩写而成,行文中重点加强了对叙事伦理的论述,特此说明。”[9]从2002年的《发现人类生活中残存的善——关于铁凝小说的话语伦理》到2003年《铁凝小说的叙事伦理》,显示了从“话语伦理”到“叙事伦理”的术语变化。这种术语的转变来源于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铁凝小说的叙事伦理》借用了刘小枫的术语与命题,论说叙事伦理不同理性伦理的“建设性模糊”特质,阐释“叙事伦理也应该是个体伦理,它呈现的应该是‘模糊’时代中清晰的个人”[9]。从此,叙事伦理成为谢有顺小说评论中的关键词,叙事伦理的主题论说也因此成为其小说评论的鲜明特色。“他在2005年发表的《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等系列论文,对叙事伦理问题做了深刻而独到的阐释,其中对灵魂叙事热情而理性的张扬,表现了他对消费、经验和精神自闭的警觉,对于今天的写作如何进入更广大的灵魂世界、传承更灿烂的小说传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1]

谢有顺关于叙事伦理的小说评论既借用现代性伦理的观念,又结合叙事学分析的方法。但其价值不仅仅在于推崇曹雪芹、鲁迅、张爱玲以及贾平凹、铁凝、余华、东西等这样一些作家超越道德、政治、种族、国家的写作品质,阐释其叙事伦理的超理性特质:“这种以生命、灵魂为主体的叙事伦理,重在呈现人类生活的丰富可能性,重在书写人性世界里的复杂感受;它反对单一的道德结论,也不愿在善恶中挣扎——它是在以生命的宽广和仁慈来打量一切人与事。”[16]更主要在于其小说评论中隐含艺术阐释与伦理对话的方法建构个体性、对话性的叙事伦理。其小说评论凸现引起伦理思考与反应的个体化阅读过程,突出表达“我读”的伦理对话立场;同时,其对小说叙事“耐心”[9]“慈悲”[17]品质的领悟,实现了小说评论的艺术阐释特质。

叙事伦理是超越理性伦理的生命感觉的对话,是在一种生命感觉中感觉另一种生命真实。作为伦理批评的一种新的可能,它是伦理对话、艺术阐释、叙事分析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刘小枫提出的复叙事才是把握叙事伦理的方法:“探讨现代性伦理不可能绕开这些叙事观望到的个体生命的伦理深渊,而探讨的方式只能是复叙事。”[10](P11)叙事伦理就是叙事生成伦理的过程与特质本身,不仅是作者叙事生成伦理,也是阅读者对小说叙事的复叙事生成伦理。小说研究评论中关注叙事伦理不应是叙事的伦理主题归纳或叙事的伦理形式分析,而应是复叙事中生成伦理,应是艺术阐释与伦理对话中的生命感觉共鸣。

参考文献

[1]《新世纪文坛报》2005年第70期。

[2]伍茂国:《叙事伦理:伦理批评新道路》,《浙江学刊》2004年第5期。

[3]张光芒、马航飞:《欲望叙事世纪之交以来叙事伦理的转型》,《河北学刊》2005年第4期。马航飞:《论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的叙事伦理》,《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张琴凤:《在怀疑和虚无中断裂——论“新生代”小说的叙事伦理》,《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5期。

[4]罗华:《柔石小说的现代叙事伦理审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王鸿生:《灵魂在一种语调里——〈抒情年代〉的叙事伦理意义》,《上海文学》2003年第7期。王宇:《性别政治〈青春之歌〉的叙事伦理》,《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司晨、金鑫:《叙事伦理与拯救的可能:——长篇小说〈别看我的脸〉的一种阅读》,《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5]例如汪政系列文章:《印象点击:〈坚硬如水〉》、《印象点击:〈独白与手势·红〉》,《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2期。《请体会沈乔生的创作意图》,《文学自由谈》2003年第3期。

[6]叶辛与段平、郭敬明与庄羽的著作权诉讼案就是这类道德问题的法律解决。

[7]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8]詹姆斯·费伦、玛丽·帕特里夏·玛汀:《威茅斯经验:同故事叙述、不可靠性、伦理与〈人约黄昏时〉》,《新叙事学》,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谢有顺:《铁凝小说的叙事伦理》,《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10]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马航飞:《论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的叙事伦理》,《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2]周志雄:《游走在想象与现实之间》,《菏泽师范专科学报》2003年第3期。

[13]Adam Zachary Newton,Narrative Ethic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1995.

[14]伍茂国:《〈狂人日记〉的另一种读法》,《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5]向荣:《反腐叙事的另一种可能与小说的伦理性》,《小说评论》2005年第6期。

[16]谢有顺:《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兼谈东西的〈后悔录〉》,《南方文坛》2005年第4期。

[17]谢有顺:《尊灵魂,叹生命——贾平凹、〈秦腔〉及其写作伦理》,《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热门推荐
  • 三国演义(青少版名著)

    三国演义(青少版名著)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1]演义以史为据,以儒家思想为本,强调“忠义”;着重于描写战争,讲述汉末黄巾之乱至魏、蜀汉及吴三国鼎立,到西晋统一百余年间的历史,刻画了为数众多的英雄人物。该书叙事“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虚实结合,曲尽其妙。本书是原著缩写本,适合青少年阅读。
  • 两宋烟雨三百年

    两宋烟雨三百年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
  • 最让中国人怀念的古典爱情小说

    最让中国人怀念的古典爱情小说

    本书由十二篇白话短篇小说、十二篇赏析文章、十二幅彩图组成,小说中多篇曾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主要选自冯梦龙“三言”和李渔的经典著作。如诗语言,纯美彩绘,引领最温柔的古典情。
  • 爱已重启

    爱已重启

    她被原来认定的终身幸福抛弃在了奔小康的道路,她说她丢失的不是爱情而是信仰。他博爱又淡漠,对于他来说,爱情最美好也只是漫长人生的锦上添花。因为一句谎话,她与他轻易的牵扯在了一起。他说:大不了将错就错。她说:我只是路过。
  • 溺宠王牌太子妃

    溺宠王牌太子妃

    太子大婚,婚辇内空空如也,唯有斗墨大字:“不嫁皇室,永不为妃。”文武百官目瞪口呆,邪魅的太子殿下,眼瞳幽深似海,唇角擒着宠溺的笑意。翌日,皇榜布告天下,太子妃,你被通辑了,请乖乖就擒!笑的新文:《神医世子妃》花疏雪,灵雀台背后的主子,人称玉镜公子,肃王府正妃,用一枚黑色眼胎掩盖了绝美的面容,成亲一年未得夫君高看一眼,算计王爷,整治侧妃小妾,好不容易脱离了肃王府,却落入了一双邪魅的眼/。精彩片段一:肃王府后花园,忽地传出一道凄惨的叫声,不远处躲着几个小丫鬟,只当没听见,满脸的幸灾乐祸,王妃肯定被侧妃娘娘修理了,却不知?一个脸上长着熊猫眼的女子云淡风轻的狠踩如花美人的玉手,随之蹲下身子优雅的开口:“我亲爱的妹妹,你把心思动到姐姐的头上,可就是妄想了,你还是想想如何讨姐姐的欢心,说不定姐姐一高兴,便把肃王府的王妃之位让给你。”精彩片段二:两国联姻的选美宴上,她竟然成了联姻的对像,清明的眼里一闪而过的狡诘,一伸手撩起挡住脸的墨发,露出狰狞的熊猫眼,娇媚的开口:“你敢娶吗?你敢娶,我就敢嫁。”本以为一句话可以吓退某太子,谁知那俊美的面容之上神色未变,并斩钉截铁的开口:“娶。”精彩片段三:浓密的林间小道上,走来三个粉嫩可爱的小娃娃,两男一女,模样儿差不多,连个子也差不多,一边说话一边往山下走来。“绾绾,我们真的要下山吗?”三胞胎之二的轩轩眨了眨水汪汪的大眼睛,又萌又可爱的问。双胞胎之三的绾绾,虽然最小,却最有性格,昂着头挺着胸:“对,最近娘亲的心情不好,我问了乔叔叔,他说娘亲是因为阴阳不调的原因,所以才会心情不好的。”轩轩一脸的迷茫:“什么叫阴阳失调。”绾绾的小脸上布着得意的笑:“笨,就是娘亲需要男人了,所以我们下山抓个美美的帅帅的男人上山给娘亲,这样娘亲的心情便好了。”轩轩一脸受教了的神情,三胞胎老大皓皓猛翻白眼,嘴角微勾,两白痴,乔叔叔是骗你们的啦,其实娘亲心情不好,可能是想爹爹了,抬头望天,难道他们要去找爹爹?
  •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意识和具体技巧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媒体新时代的到来;领导干部与“无冕之王”;让自己的媒体形象亮起来;领导口才与演讲艺术;关注基于民意的舆情;运用媒体作宣传;直面虚假负面报道;接受采访的技巧;做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学会运用和引导网络;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等。书中精心穿插了许多资料链接,这些资料或知识,或案例,或图表,方便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在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