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100000036

第36章 叙事伦理话语批判(1)

青年批评家谢有顺以《铁凝的叙事伦理》一文获2003年《当代作家评论》奖,以《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等系列论文“对叙事伦理问题做了深刻而独到的阐释”[1]获第四届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2005年度青年批评家奖。以此叙事伦理为主题的论文在2003年、2005年两次获奖为标志,叙事伦理的研究成为当下文学批评的新热点。以叙事伦理为题目的小说研究评论层出不穷:不仅有理论上以叙事伦理为目标突破伦理批评困境的探讨[2];而且有现当代文学整体审视[3]、小说作品新论[4]以叙事伦理为话题的文学论文。还有众多的文学批评论文围绕叙事伦理考察小说文本[5]。叙事伦理成为当下小说批评研究的关键词。

一、伦理批评的困境

小说创作被纳入道德审视的视野,这不仅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遗留,也是现实语境的需求。抄袭剽窃之说、人文精神之争、文学与道德之辨等等话题就是当代小说创作导引的道德论题。然而,当代小说发展的潮流与文学研究现代范式的冲击,使得伦理批评陷入失语的困境。传统伦理批评仅仅处理了小说创作作为社会行为的一般性道德问题,而没有触及其作为艺术的特殊性道德问题。

具体来看,从道德伦理的视野审视小说创作,提出了小说创作职业的道德问题与小说创作中的伦理问题。对于前者,传统伦理话语中提出的道德标准以及行为准则仍然有效。譬如剽窃、抄袭问题,其本身在道德上是值得谴责的,是一个不争的理论共识。在这一层次上,针对文学创作者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应该承担的道德与法律责任,其处理的方法是现实的法律手段[6]。

而针对小说创作中的伦理问题,传统伦理批评聚焦小说世界中伦理因素,以道德批判的方式展开。在理论上设定创作者的道德追求、文学作品的道德因素与作品的道德效果之间直接的因果关系,这种方法建构了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同质同构道德关系。因此,在批评中捕捉作家的道德立场、审视小说人物的道德取向,以此来对小说道德价值作评判。

当代语境中的道德多元化与叙事艺术独立性使这种批评方式陷入失语的困境。一方面,现代民主社会所崇尚的道德多元现象,使得任何一个道德评判缺乏价值普遍性的支持。在现代社会中,针对每一个道德评判均能找到其他同样说得通、可供选择的道德评判立场。但更多的是,当代小说创作的规模以及自身特点决定了传统的伦理准则无法提供对这些特殊之处的解决办法。当代小说艺术独立性的建构使得伦理批评陷入困境。

当代小说创作以其叙事虚构的本体性建构获得了其社会存在的合法性。被称之为“小说社会”的欧洲社会与被叫做“小说之子”的欧洲人[7](P8),创造一个道德审判被悬置的想象领域,促成了近代小说的兴起。而近代小说兴起依赖的市民社会、个人主义和个人消费、个人经验迷恋以及印刷机器等要素构成了中国当代小说发展的社会语境。在这种语境中,中国当代小说建构了叙事虚构的现代小说品质。特别是先锋小说、新历史小说等为典型代表的诸多实验小说为中国小说创作走向成熟补上了叙事观念觉醒的一课。小说创作中个人经验的表达、自由地虚构、强调叙事及叙事主体自身的意义等等显示了叙事观念的成熟。

借重米兰·昆德拉关于小说留在“道德审判被悬置的疆域”的论说:“悬置道德审判并非小说的不道德,而是它的道德。这道德与那种从一开始就审判,没完没了地审判,对所有人全都审判,不分青红皂白地先审判了再说的难以根除的人类实践是泾渭分明的。如此热衷于审判的随意应用,从小说智慧的角度来看是最可憎的愚蠢,是流毒最广的毛病。这并不是说,小说家绝对地否认道德审判的合法性,他只是把它推到小说之外的疆域。”[7](P8)中国当代小说叙事自觉成为了抵挡传统伦理批评的挡箭牌。

当代小说创作的叙事自觉瓦解了宏大叙事的单一性,呈现出叙事多元化,使得小说文本中出现大量的不可靠叙事。不仅狂人、白痴、疯子成为叙述者,使小说文本成为不可靠叙事;而且建构了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人物-受述者-隐含读者—读者等等小说世界丰富的话语层次。传统小说建构封闭性文本,直露地告诉读者如何去理解人物、主题和环境,从而控制读者的解释。而当代小说则创造开放文本,力图释放出多种多样的联系和解释。因此,对小说创作的伦理分析与判断陷入一个复杂困难的境地:“我们在叙事里所处的任何一个伦理位置都是四种伦理情境互动的结果:(1)故事世界里的人物的伦理情境;(2)与讲述行为直接联系的叙述者是伦理情境:譬如,各种不同的不可靠性会再现各种不同的伦理位置;(3)与作者的读者相联系的隐含作者的伦理情境;(4)真实读者的伦理情境,它们与价值观和信念系统以及叙事引导读者去占据的位置相联系。”[8](P48)

同时,现代文学理论的美学视野与语言学转向支撑着当代小说叙事艺术的独立性建构。以人类智慧真、善、美基本类型的区分、审美无利害性观念的普遍认同以及艺术的审美共同性建构为基础的美学视野成为传统伦理批评的巨大障碍。现代文学理论形成了文学研究形式主义范式,其关注文学自主性更是对传统伦理批评造成空前的挤压。

可以说,当代小说独立性的建构与文学研究的现代性追求使得伦理批评陷入困境。传统伦理批评对小说与现实的同质同构道德关系建构遭受质疑。叙事伦理的提出正是突破这一困境的尝试。叙事伦理这一术语显示了道德伦理视野对小说独特性的关注,它力图在关注小说作为叙事艺术的内在特质前提下,重建伦理批评的有效性。

二、叙事伦理的可能性

汲取现代伦理学说与现代叙事学成果,叙事伦理成为文学伦理批评的新的可能性路径,叙事伦理话语的建构被视为新的叙事革命。故事成为当代社会经验的普遍形式,以故事为材料的小说艺术承受着强烈的伦理期待;而消费主义语境使当代小说创作伦理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当下日渐肤浅而轻松的写作处境,叙事的伦理向度应该成为一个新的尺度,以保证写作的精神重量。……对叙事伦理的召唤,甚至可以看作是一场新的叙事革命。”[9]叙事伦理的提出得益于现代性伦理论说与新叙事学两种理论与思想资源。

首先,叙事伦理的语义内涵来源于刘小枫的现代性伦理论说。在汉语世界中,“叙事伦理”这一术语的首次出现是在《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中。在这充满机趣和智慧的哲学随笔中,刘小枫所提出的伦理、叙事、叙事伦理、叙事伦理学等术语概念,所提出的“一种生命感觉就是一种伦理;有多少种生命感觉,就有多少种伦理”[10](P3)、“呵护现代生活秩序中脆弱的个体生命的叙事本身,成为一种生活伦理”[10](153)等等命题,以及在叙事与伦理关联中展开思考的方法,成为后来众多研究叙事伦理的经典范例。因此,出现了“从叙事伦理入手探察当前官场小说的精神内质”[11]、“按照刘小枫的理论学理论,张旻的情爱小说应该看作是一种叙事伦理,是一种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12]等等从叙事伦理角度展开的小说评论研究。

设定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一个伦理的述说,关注其传达的某种带有价值判断的生命意义;这一系列的叙事伦理研究在小说文本中提取不同类别的伦理主题,并提出了现代主义伦理、消费伦理等伦理类型以及欲望叙事等叙事伦理类别。在这小说研究评论中,叙事伦理的语义内涵是叙事的伦理内容。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 “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热门推荐
  • 促使孩子提高智力的108个好故事

    促使孩子提高智力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包括孙坚智退海盗,孙亮断案,韩信分油,田忌赛马,庞振坤妙计上学堂等。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
  • 一生的资本

    一生的资本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最为推崇的励志奇书;《纽约时报》世界百年十大财富经典之一;改变了世界千百万贫苦人民命运的成功绝学。成功可以借鉴,传奇可以复制。只要决心成功,失败就不会让我们永远贫穷。改变命运从掌握人生的资本开始!
  • 地狱变

    地狱变

    深夜,一阵有如大地震的剧烈摇晃中,“未来梦”大厦沉入地下一百五十米,仅二十三人侥幸存活。七天七夜之后,传奇警探叶萧带领救援队深入地下,却只救出六名生还者,并发现大量谋杀痕迹。六名幸存者对地下发生的事情讳莫如深,真话之中夹杂大量谎言。他们为什么说谎?地下究竟发生了怎样的谋杀?谋杀背后有何隐情?
  • 凡缘仙路

    凡缘仙路

    有些人生来就站在那九天之巅,有些人生来便就不凡,混沌初开,灵衍万物,三千生灵,坐而论道,且看一介凡人如何在危险重重之中的修真界拓马长枪定乾坤!
  • 愿爱如初,温暖如昨

    愿爱如初,温暖如昨

    两段青春不老的理想爱情,一年闪电婚后的奋斗故事,80后锅碗瓢盆小夫妻。很多人在爱中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感情,失败后大多感觉不会再爱了,小说通过女主蓝宁的经历,讲述了一个爱情普世道理:珍惜身边之人,幸福其实一直未远离。也许我们都曾错过的那个人,但要坚信,此生总会遇见更好的。不管时光怎样流转,当时的爱是真的,而现在紧握的双手,也是真的。
  • 边缘人札记

    边缘人札记

    主要作品有:《徐刚九行抒情诗》、《倾听大地》、《伐木者醒来》、《梁启超》、《守望家园》、《绿色宣言》、《长江传》、《地球传》等。,本书为“青年精读书系”之一。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徐刚。1945年生于崇明岛西北角,世代农人之后
  • 阴阳眼,鬼才通灵师

    阴阳眼,鬼才通灵师

    ……有女初生,手纹有异,手眼通天,可掌阴阳!当她重生在胆小怯弱的她身上,都市异能爽文,势要活出精彩时,被一句天煞孤星断定一生!而一张小小的纸衣竟能将她的姻缘买断!可谁来告诉她,她那所谓的未婚夫却是个不阴不阳的家伙?!她忍无可忍,仰天长啸,你妹啊!……夺宝珠!探陵墓!现手眼!收手仙!……双强联手,结局一对一!当身世揭晓时,才知原来她是省城商界财阀的嫡亲孙女!可惜她还未享受到亲人的温暖,这些人就一个个为了财产夺她性命,女强男更强,伤她手脉,手仙也因此莫名失踪。人有逆鳞,触之者死!手握阴司令,上可通天,下亦能号令阴兵千万,死人也能带回来!天煞孤星算什么!敢伤她的人,让你活不过五更!……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