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100000032

第32章 重建:以意逆志诠释学(5)

首先,以意逆志诠释学是传统学问的命名形式。正如朱熹的以意逆志读书法一样,以意逆志诠释学既是对以意逆志命题包含的诠释观念认同,又是对其意义空间在新论题中的扩展。把这种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历史呈现的诠释经验传统命名为以意逆志诠释学,不仅因为形式上要借用传统术语,而且因为内在精神上置根于传统,更因为这种形式与内涵的统一标显以意逆志诠释学的言说能力。

从孟子提出以意逆志命题到赵岐解文之法的以意逆志,朱熹读书之法的以意逆志,以及当下各种以意逆志命题诠释的历史经验来看,其理解认识传统命题的同时,也是认同这种内涵的传统命题作为自己为学的基本法则。可以说,汉语语境中存在一种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学术传统,这个传统应该、能够而且已经显示其话语能力。

其次,以意逆志诠释学也是具有现代学术形式与精神内涵的一种现代学问与现代学术传统。

整合以意逆志命题诠释的历史经验,并命名这种诠释经验传统为以意逆志诠释学,这本身就是一种现代建构与设定。以意逆志与诠释有重复之义,在传统语境中以意逆志与诠释具有交叉的语义,不能同时运用;而诠释学更是一种现代术语。但在现代汉语语境中,以意逆志诠释学这种术语本身显示其为多样诠释学路向中的一种。

可以认为,以意逆志诠释学是从以意逆志命题在现代语境中拓展语义、限定边界与逻辑建构而显现出来。在现代汉语语境中,以意逆志命题具有以自我之意迎取他人之志的语义内涵;在现代学术视野中,以意逆志命题是汉语文化传统生成的理解法则;在现代文化需求中,以意逆志命题是实现中与西、古与今对话的经典建构方法。因此,所谓以意逆志诠释学就是汉语文化传统影响下的以自我之意迎取他人之志,实现中与西、古与今对话的经典建构方法。它既是现代学术需求的产物,呈现为现代学术形态;也是现代观念基础上关注现代问题的结晶。

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建构的以意逆志方法,在传统语境中呈现出解经学特质,在现代语境中转换成为伦理对话的人格诠释学的现代观念。传统转化形式与为己之学理路的汉语诠释思想,在现代语境中形成伦理对话的人格诠释。

传统解经学中理解的目的是修养,对象是经典文本。古人读书时把自己面前的古贤文字看得很高,有一种崇敬或高仰感。古人坚持理解作者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在如此阅读神圣的文字的经历中,尽管我不能肯定自己一定会逮住圣人的‘意图’,我的‘身’毕竟在往高处走,而非在自身的‘瞬间’中‘循环’。既然理解是一个终身的过程,那么,通过高仰式的阅读,我的‘身’便终身在往高处去(‘修身’),而非满足于‘误解’自身”。

虽然西方之圣的彼岸性(神的观念)与中国之圣的历史性(圣的观念)也显示中西解经学的差异,这种以圣人文本为对象,以理解圣人意图来提升自我的解经学特征显示了中西文化传统中关于理解学问的共同性。在现代语境中,理解的学问从解经学向诠释学的现代转化,中西方文化传统呈现不同路向。

现代的解释学与古代的解经学不同,首先在于,解释学放弃了由理解“作者的意图究竟是什么”这一原则来引导阅读,从而废除了文本作者与文本读者之间的高度秩序。

以圣人与真理相统一为基础的解经学观念发生变化,西方提出语言真理观,使得理解问题转变为语言问题、存在问题,西学现代诠释学提供了方法之路、存在之路的解决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理解始终与修身成圣相关联,现代语境中圣人意识消解、等级意识剥离之后的以意逆志诠释学呈现的是伦理对话的人格诠释学。徐复观以意逆志诠释建构追体验方法呈现了人格诠释的特色。

徐复观通过自己的中国思想史解释实践提出了以知人论世为基础的“追体验”的解释学方法。“追体验”要求解释者返回自我的精神,用自身的体验直接验证古代圣贤的精神境界,从而“追体验”的解释过程也就是一个心向伟大思想家、艺术家精神境界的工夫修养过程。“追体验”是一种以人格为基础的解释学,它与西方解释学重视文本,强调“解释学的循环”,提出“前理解”的不可避免有着根本的不同。而这种解释学方法的不同来自于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简言之即“道”与“逻各斯”,“人文逻辑”与“形式逻辑”的不同。

论者所论徐复观追体验解释学是中国式的人格解释学,正是徐复观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凸现的追体验方法。同样,黄俊杰以意逆志诠释建构经典解释方法也凸现其伦理内涵。在现代视野中,以意逆志诠释学在与传统解经学、西方现代诠释学比较之中更突出其伦理对话的人格诠释学特征。“经典解释学不仅是一种学术活动,也是一种伦理活动。”“对于解释主体而言,要想达到对经典意义的理解,就必须对共时伦理有深刻的领会,这就对解释主体的伦理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解释作为伦理活动,部分也因于它是主体伦理素养的再现。可与这种观念相发明的是东汉赵岐《孟子注》所提出的‘人情不远’理论。孟子针对咸丘蒙提问可能造成的对虞舜品德的伤害而提出‘以意逆志’的方法,在赵岐看来是基于‘人情不远’的事实:‘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在此,人情是指古代与当下的人们对某些事件的看法有相通之处,承认这点方可领会古代诗人的真正意旨。”

所谓伦理对话的人格诠释,就是以伦理认同的方式,理解文本背后的人格精神之价值世界而非文本后的外在客观历史事实。

最后,以意逆志诠释学更是一种置根传统的汉语知识,是具有中国化形式、中国化内涵、中国化精神的现代学问。

比较以意逆志与理解两个术语,理解一词代替传统术语的同时,消除了传统“心解”、“理解”、“以意逆志”等术语的汉语意义。叶维廉提出“‘以意逆志’,在这第三种传释观念的印照下,也许可以视为读者(带着自己的历史性)对作品中传达的志(‘志’应可视为部分的传统)做出‘迎’与‘逆’的调协。(我认为‘逆’字的本意应该同时保留),是一种与传统活跃的作品的对话”。其强调“逆”的多重语义显示了以意逆志命题形式是汉语诠释思想不可或缺的术语。以意逆志命题包含着汉语意义生成的独特视野,其“一字多意之同时合用”凸现的正是钱钟书《管锥编》所强调的汉字字意中蕴含的辩证法。现代论者关注“理解,在这个词语的通常的意义上,不仅不可能,而且,如果我们能够完全理解另外一个人或文化,那也将非常乏味,甚至危险。因此,误解必须被恢复为人类的一种权力,也是我们寻求幸福的一个必要的部分。误解不意味着通常意义上的那种创造性的误解,而意味着哲学意义上的错觉”。而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生成的己意以求、平心以待、视野融合等不同的理解观念,正是对现代汉语中理解概念的一种丰富、扩展。

同时,以意逆志方法内涵是现代诠释格局中不可或缺的路向。与方法论诠释学、哲学诠释学、批判诠释学不同,以意逆志诠释学是一种传统学问的现代延伸,它不是现代的分科之学,而是传统的为己之学。以意逆志之学不是一种认识活动,而是一种体认;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功夫。中国文化提出理解的伦理问题,寻求解决理解伦理问题的功夫之路。“对自身以外是客观事物的对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加以处理、操运的,这是一般所说的方法。以自身为对象,尤其是以自身内在的精神为对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人性论,则是为了达到潜伏着的生命根源、道德根源的呈现——而加内在的精神以处理、操运的,这才可谓工夫。”工夫是中国文化传统生成的解决经典文本理解问题的基本途径。“将修养论与阐释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是中国阐释思想的一贯传统,为解决阐释学理论中偏见的地位与性质、主体与存在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阐释学的思路。”

无论孟子提出的以心求心的以意逆志,还是赵岐提出的己意以求的以意逆志、朱熹的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他们所建构的以意逆志意义空间,以及意义空间的建构本身都是作为自我修养与人格提升的方式,都是一种以理解自我为根本目的的。“理解的目的不仅是理解,也不仅是为了作者原意或文本本意相符,理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理解者自身对某个论题有所认识,对人生存在有所领悟,从而有益于理解者当下的人生存在。”

作为从古到今的以意逆志诠释方法,具有古典诠释学的特征,是以作者原意为目标、以圣人观念为前提的解经学;而延续到现代汉语语境,也显示出现代诠释学的色彩,在现代诠释中是以圣心与我意相互作用为目的,引申出主体间性的哲学诠释学意义。而在方法论诠释学、哲学诠释学等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诠释学建构中,以意逆志诠释学更显示其伦理对话的人格诠释学特点。“对于儒家来说,解释从来不是为了获得某种客观的认识,也不是如何准确把握作品主旨,而在于体认、追慕、神会甚至践履作者(往往被神化为‘圣人’)刚健活泼的志意。以意逆志,可谓恰切地表达了人伦心理与人伦心理、道德精神与道德精神之间复杂的会通、渗透、熏染关系。”伦理对话的人格诠释是传统学术精神的呈现。

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显示了以意逆志命题具有真理与方法视野中的理解方法与理解本体的意义空间;同时,关于文本理解现象,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还显示了从伦理视野提出问题,以心学立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显示的是中国文化的诠释伦理视野建构,其把诠释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来看待,不仅是孟子提出以意逆志命题显示的入思空间,也是其诠释史显示的历史精神。其在内涵上,注重的是对自我的约束,而忽视对方法的依赖;其在表达上,强调的是自我身形心态的经验呈现,而忽视理论建构与本体审视。

心之为物,至虚至灵,神妙不测,常为一身之主,以提万事之纲,而不可有顷刻之不存者也。一不自觉而驰鹜飞扬,以徇物欲于躯壳之外,则一身无主,万事无纲,虽其伏仰顾盼之间,盖亦不自觉其身之所在,而况能反覆圣贤、参考事物,以求义理至当之归乎?孔子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孟子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者,正谓此也。诚能严恭寅畏常存此心,使其终日俨然不为物欲之所侵乱,则以之读书,以之观礼,将无所往而不通;以之应事,以之接物,将无所处而不当矣。此居敬持志所以为读书之本也。

“居敬持志所以为读书之本”,中国传统学术内涵与为学形态呈现为“敬”的伦理对话色彩。“‘敬’字,既有对文本的尊重、对圣书作者的虔敬、对一己私见的悬搁、对圣人之意的期待、认同与敞开,也有读者自家身己的姿态、践履与修行,‘敬’字将读书与存心、智性与德行统贯为一个过程,可以说在‘敬’字身上,凝结着诠释与诠释之外的种种因素,这可以说是朱子读书与释经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呈现的为学特色。

最后,伦理对话的人格诠释、自我提升等以意逆志诠释学的为学精神更是现代学术必不可少的维度。这既是中国学术形成的传统,也是研究中国传统的有效方法。徐复观提出中国文学是“心的文学”,“是一种讲究人性修养功夫的文学”,主张追体验方式;他关注科学方法的有效性,批判把中国材料作为外在的对象,其追体验方法强调更是文化自觉的学术需求。

西方文论从方法论、本体论等角度建构诠释学,激发了以意逆志诠释学的伦理学视野。西方诠释学在真理与方法论视野中忽视伦理的意义,带来了诠释学思想观念的对立与冲突;而方法、本体、伦理统一的以意逆志诠释学显示突破语言之蔽、主体之蔽的关键是心。

$小结

立足汉语意义拓展的立场,从汉语知识生成的学术形式、内在理路与现代目标等角度审视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命题诠释形式、为己之学理路与中国化目标形成了关于理解问题的汉语学术话语是以传统转化的经典建构、体认的为己之学、伦理对话的人格诠释为特色的以意逆志诠释学。

从以意逆志命题诠释的历史经验出发建构以意逆志诠释学,这种以意逆志诠释学是古代文论现代转化与西方文论中国化过程中生成的汉语知识,是中国文论话语现代建构的一种尝试。它是一种现代学问,在现代学术语境中产生意义;更是一种根植于传统的汉语知识。从伦理视野提出问题,以心学立场解决问题的运思方式、论域空间显示了其不同于西方诠释学的独特思想空间。

从文学思想史视野看,以意逆志诠释学呈现了汉语文化与思想特质,是当下语境中就文学理解与文学意义等问题展开言说的汉语学术话语。从文论学术史视野看,以意逆志诠释学是以传统转化、伦理对话的为己之学来展开包括中国古代文论在内的传统文化研究。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包括: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奴隶制和权力、政治社会的建立和流弊、财产权的问题、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益与众意之间、人民与政府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美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美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众多的菜系。目前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之说。它们因地理气候、习俗、特产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中国饮食文化有着丰富的饮食观念、民俗风情、物产原料烹调技术、饮食器具、礼仪、食疗养生多重内容。我国的饮食调制方法各式各样,烹、炒、煎、炸、煮、炖、涮等。花样繁多,色香味俱全。《美食高手》一书方便易懂,更提取了各菜系中的精华,渴望成为城乡居民,尤其是家庭主妇的良师益友。
  • 傲世懒皇之魔魂倾天

    傲世懒皇之魔魂倾天

    一缕幽魂穿越到奇幻世界,却成了皇室公主且又瞎又哑的废材,双生子的诅咒,妹妹的血祭,换她重获新生。强者如她,颠倒异世,既然天不公,她必定捅破这天,称霸这世!伤她者,一朝背叛葬身火海,死!伤她身边者,生不如死!他,紫发紫眸,狂妄傲世,眸瞳冰冷,但遇她却温柔如水。他说,“她若殒命,便将这天下化为炼狱。”此文为男强女强文,一对一绝世宠溺!女主腹黑!强大!男主帅呆!酷毙!
  • 广告人手记

    广告人手记

    本书是中国大陆广告界第一本实战书,于1996年出版发行,一时洛阳纸贵,风靡全国。迄今为止,本书先后重印37次,对中国广告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广告人的必读圣经”。
  • 御凰傲天下:绝色罗刹

    御凰傲天下:绝色罗刹

    她是佣兵女皇,王牌杀手!一场时空交错,原本丧命的她意外穿越成陌上家的废物小姐陌上枢体内!废物。妖怪。怪物这样的话语源源不断的传入耳中!她冷笑,哼……废物?身上只不过没有斗气而已,就是废物了么?众人不知,身上只因为封印着强大的灵兽才无法使用斗气!“想要杀我?那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不会斗气又如何!只要我想做的事,没有做不到的!【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群号:118428868(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感觉会让一个女人具有别样的风情,在女人的感觉世界里包含着善良、明智、浪漫以及对他人的喜厌。跟着感觉走的女人,就有如一缕淡淡的撩人心神的馨香,任谁从她身边走过,都忍不住驻足欣赏;女人的感觉也会让女人在幸福来临的时刻,紧紧抓住它的手,从而锻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做一个跟着感觉走的女人,幸福是那么伸手可及。
  • 恋爱原本很简单

    恋爱原本很简单

    你想让你所喜欢的女生在短时间内被你吸引,甚至离不开你吗?你想追到一直梦寐以求的那个“她”吗?你想让周围的美女都不可救药地爱上你吗?请锁定《爱情原本很简单》,一本让你重新了解男女规则的书籍,在恋爱中如鱼得水的书!一本从此让你脱胎换骨,过上真正幸福生活的书。不想加入21世纪光棍行列的男人们,请务必仔细阅读此书,把书中所教运用到实践,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激情澎湃!
  • 航海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航海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航海史是人类历史史册上的一宏伟篇章,从木船的制造到帆船的出现,以及之后大型油轮,舰艇、航空母舰等民商用船和军用船舶的发展,人类对于海洋的认识的增加以及航线的不断拉长,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让我们沿着时间的轨迹和航海家们的足迹来遨游广阔的海洋,了解发生在浩渺大海中的那些点滴过往!
  • 狂颜

    狂颜

    新文《煌祭》*【本文大坑,女主狂,强势,说粗口,但非女尊,非NP,若不喜者请自行离开,恕不招待!】她狂妄,狂得不可一世。“在我面前,你是虎就给我卧着,是龙也给我盘着。我宫洺汐不是神,但我能做到的事,神未必能做到。”她残暴,残得令人发指。“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人要找死,我也没办法。麻烦总是越少越好。”她冷酷,冷得无情无义。“别以为我在跟你开玩笑,我只跟朋友开玩笑,而我,没有朋友。”她运筹帷幄,敌人闻风丧胆。“他们之所以逃得快,不是因为你不怒自威,而是因为我来了。”她武艺超群,单枪匹马破敌。“我既然能自如地进你军阵中取大将首级而面不改色,自也能杀光你们这些散兵游勇。六十万人之军,又能奈我何?”她玩世不恭,令人咬牙切齿。“爱?我从来不需要这东西。如果你想从我这里得到情,劝你趁早放弃。”*敌国君王,邪魅难测,对她饶有兴趣。“这天下,只有我能与你匹敌,你舍得杀我?”沙场夙敌,脾气暴躁,恨她入骨之深。“宫洺汐,总有一天,我会在沙场上胜过你!”效力之主,温文尔雅,竟也欲罢不能。“圣将又如何?你效忠的人是我,因而你也是我的,不是么?”淡漠祭司,无情无欲,终也动了凡心。“我能看透人前世今生,却独独参不破你的命格。”诡异傀儡,孤冷乖僻,仍是被她驯服。“迦说,我一辈子只会碰到一个让我心悦诚服的人,但我会为她死,且心甘情愿。”临风少年,淡雅如水,视她珍若性命。“我从来不想叫你姐姐,你是我的汐。”*卷一简介(初步估计约八万字):国既破,则无家可言。人已亡,更无亲可究。十年孤身游历,已足够她长出一身胆色与过人武艺,性子却日见狂气,平日笑眯眯已无人敢惹,若是仰天长笑一声,那又是何等气势!她狂妄残暴冷酷,她是宫洺汐!她本不想效忠于那温文皇帝,自然悠然了她一生,便是有纵世将才,惊才绝艳,也情愿就葬在山水之中,她是放纵惯了的人,不能容忍被束缚。奈何那个众国不得不从的祭司,在天下人面前为她卜了一卦,将她推至风口浪尖,再也没有机会全身而退。*卷二简介(初步估计要有十五到二十万字):既然当了圣将,就要当得不负众望。她借他人之手轼沧帝,只为报当年隔岸观火之仇;灭司国,也只为报双亲之仇——当然,也是为了避开那个人。既然有胆做,就要有胆承受她的怒火。夸下海口,三月之内覆灭司国,她收西北,定草原,狼烟之中攻入司城。
  •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作为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让孩子吃点苦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是一句流行了很长时间的“教育名言”,但这句话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它只适合用于某种特殊的场合。对今天的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尤其是那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大多都是在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中长大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苦,所以,还是应该让他们吃点苦的好。要知道,不让孩子吃苦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尽管很多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遗憾的是,这些父母并没有把这种教育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 爱上痞子女

    爱上痞子女

    当痞子女遇见纯情男,一首缠绵悱恻的爱情夜曲正在唱响……跋扈嚣张的痞子女莎遇见一个男孩在网吧狂摔键盘,以网管身份上前制止,不但敲了他一竹扛还大大方方地“赖”上了他。既情场失意又考场失利的纯情男石涛假戏真做爱上了莎,而莎的干妹妹—冷酷美艳的毛毛虫的加入使石涛的爱情彻底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