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并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
记事时,她已是知恩院寺侍太田垣光古夫妇所溺爱的养女。
“从第一眼看到你的时候开始就不想让你离开。我真是太喜欢你了!”
养父光古并不想隐瞒其为养女的事实,但也决不会告诉她亲生父母的名字。他似乎担心这样会影响尼姑的情绪。不过,通过零零星星的传闻,她知道自己出生于京城的三本木。
当时的三本木,主要是上流阶层人士寻花问柳的游乐之处。正因为如此,自己的那位母亲是怎样的品行,她是能够想象的。
不过,她的生母好像并不是京城人。
事实上,她的生父是伊藤家分支家族的人。在结束“参勤交代”从江户返回的路上,他因故将一直相伴左右的爱妾留在三本木,后来从其腹中产下的婴儿就是尼姑……这些话传进尼姑的耳朵,是当时名叫阿诚的尼姑与第二任入赘女婿重二郎商量离婚话题的时候。
总之,尼姑阿诚是由太田垣家养育的,在其尚未懂事的9岁时,就被丹波龟山五万石领主松平家看中,被送去听差。
太田垣家还有一个相当于她兄长的儿子贤古。太田垣夫妇一定是希望这位贤古与阿诚将来能结为夫妻的。
然而,阿诚13岁时养母离世,继而70多天后,贤古也死了。
之后,养父对阿诚的爱演变成了过度的溺爱。于是,世人便传言这是由于阿诚过于美貌、伶俐。17岁那年,养父为她招赘了第一个夫君。两人结婚8年,虽生有一男二女,但终因入赘夫君与养父性格不合以离婚收场。离婚后不久此君便猝然死去了。
第一个入赘夫君本名天造,是但马城崎冈氏最小的儿子,入赘时改名直市。用养父光古的话来说,直市是一个放荡、懒惰的无能之辈,根本不配作阿诚的丈夫。
“那种男人,最好不要待在阿诚身边。”
直市离婚身亡后,留下的一男二女也好像是约定好了一般,也都患疱疹先后夭折了。
于是,养父光古急忙为阿诚物色了第二个夫君。
接下来入赘的是彦根藩士风见平马的弟弟重二郎。但是,他也未能迎合养父之意。可以想象,丈夫与养父之间的不和令阿诚多么的痛心。否则,她也不会在与重二郎离婚后,便剪断一头乌发,削发为尼,成为莲月尼姑了。
莲月尼姑本是一个普通的女子,自然也曾在平凡的夫妻生活中渴望女人的幸福。
此后,有一次她寻找一夜都未找到收留之人,只得露宿花下,并留下了这样的和歌:
居无定所者,
日本古代大名、武士等表示其领地、封土、俸禄、粮饷高低多少的单位。
心忧万般伤断肠,
愁情难思量。
朦胧月夜花团下,
静卧深思难安康。
也正因此,她才得以度过如此风流、浪漫的一夜,达到了陶醉于行云流水之中的境界,写下如此美妙的和歌:
素不相识者,
亲切和善似阿哥,
相逢心头热。
身上衣衫已开线,
为君缝补又如何?
但是,养父偏颇的爱是无法容忍女儿如此这般的心灵慰藉的。
不知是不是这个缘故,世间已有了这样的传闻。光古的感情早已超越父爱,情不自禁地对阿诚萌生了男女间的思慕之情。因此,他决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这个举世无双的可人……传闻虽然很荒唐,但是第二位入赘的女婿重二郎对此竟也半信半疑。
当然,阿诚是不会因此责怪养父的。在她削发为尼后,光古也随后出家了,法号西心。
他之所以这么做,或许是因为其心底隐藏着和出家的女儿住在一起的愿望。
其他姑且不论,对于阿诚来说,被爱的幸福、快乐与沉重的罪孽是并存的。送走养父西心后,她一直没能逃离受难的命运,最终被冠以“搬家莲月尼姑”的绰号。
这一次,由于盗贼中毒身亡事件,莲月尼姑成了京城的名人,能够搬家的地方更少了。再加上,她还附带了一个要有能烧制手制陶瓷土窑的条件,于是更加增大了难度。
但是,被琐事如此缠身的莲月尼姑却没有想到,当自己跟随月照一行来到成就院客殿与大家闲聊时,无意中竟听到了一件令她震惊和痛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