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400000002

第2章 原道训(2)

大萍在水中扎根,树木在土中生长。鸟类翅膀排开空气而翱翔,兽脚趾着地而奔驰。蛟龙在水里生活,虎豹在山里居住,这是天地生成的本性。两块干木头相摩擦而燃起,金属放置火中能够流出熔液,圆的转轮之类能够转动,中间空的木船之类能够浮在水面,这是自然的性质。因此春风吹来,雨水就要降落,万物得之就会萌发。有羽的鸟类孵卵,有毛的兽类怀胎。草木一片繁荣,鸟类孵出雏儿,兽类生下幼兽。没有人看到它们(指道)干了什么,却使万物大功已经告成了。秋天来临,寒霜降落,植物倒地凋零。鹰、雕之类猛禽捕获小鸟,昆虫躲避过冬。草木将生命集中在根部,鱼、鳖之类也潜入水中,没有人看见它们(指道)干了什么,却使万物消散而不见形迹。住在木上的会做巢,居在水中的有洞穴。飞禽走兽会做铺垫,人民会建筑房室。生活在陆地上人适合用牛、马,生活在水上的人适宜用舟船。匈奴出产鄙陋的皮裘,吴越出产凉爽的葛各自不同的环境,产生他们所急用的东西,用来防止气候的干燥和潮湿。各人依照自己处的地域,用不同的衣服抵制严寒、酷暑。全都能适合不同的环境,万物都有自己的用场。由此能够看出,万物本身是依照自然规律行事的,圣人又为何要去改变呢?

九疑山南边的地区,陆地上活动的事情少,而水里活动的事情多,因此这里的人民就把头发剪掉了,在身上刺了花纹,装扮成蛟龙的样子,为的是不遭受伤害;他们只穿短裤而不穿套裤,为的是方便在水中游泳;他们喜爱只穿短袖衣,把袖子卷起,目的是好撑船,这些习惯只是为了适合水上生活的特点。雁门关北面的地区,狄人不吃谷类食物,不善待老弱的人,只尊敬身体强健的年轻人,他们的习俗重视勇力,那里的人弓不离手,马也不除掉带嚼子的笼头,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在草原上的生活。因此禹到了南方的裸国,进去的时候就推掉了衣服,等他出来的时候急忙系上衣带,这是为了顺应当地的习俗。如今移植树木的人,扰乱了树木的自然本性,树木自然就会枯槁。因此橘树一到了长江以北,就变成了枳树;鸲鹆是不能够渡过济水的;貈过了汶水就要死去。它们的本性是不能够改变的,因此它们原本生活的生长环境也不能任意转移。

因此,通达道的人,能够返回清静的本性;非常了解事物规律的人,最终依照自然而无为。用恬淡培养性情,用淡漠修养精神,就能进入自然的境界。

所谓天然,即纯洁朴素,正直、洁白,没有任何杂质混合于其中。所谓的人为,是指参差凌乱,巧诈,虚伪,并依赖这些来和世人周旋,而与俗物交往的。因此牛蹄子会分趾,头上长角,马颈上有毛,蹄子却是完备的,这就是所谓的天然;给马嘴带上了笼头,在牛鼻上穿上了绳子,这即是人为。遵从天道的人,就是和道一起邀游的;追逐人为的人,就是和世俗集聚在一起的。不能够和井里的鱼一块谈论大海,是由于受狭隘的环境所限制;不能够和夏天的蝉谈论寒冷,是由于它只生活在酷热的季节;不能够和见识浅陋的人谈及大道,是因为它们限制于世俗的教育,受到世俗的限制。因此圣人从来不让人为来扰乱他们的本性,不用欲念来扰乱性情,圣人能够办到不需要谋划就能够行事妥当,不用说话让人自然归服,不要思考就能实现目标,不需要劳动就能办成事业,它们的精神贯穿于心灵,和万物的造化者“道”形影相随。

[原文]

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是故好事者未尝不中①,争利者未尝不穷也。昔共王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帝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维嗣绝祀。越王翳逃山穴,越人熏而出之,遂不得已。由此观之,得在时,不在争;治在道,不在圣;土处下,不争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

昔舜耕于历山,期年而田者争处埆②,以封壤肥饶相让;钓于河滨,期年而渔者争处湍濑,以曲隈深潭相予。当此之时,口不设言,手不指麾,执玄德于心而化驰若神。使舜无其志,虽口辩而户说之,不能化一人。是故不道之道,莽乎大哉!夫能理三苗,朝羽民,从裸国,纳肃慎,未发号施令而移风易俗者,其唯心行者乎!法度刑罚,何足以致之也?

是故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保其精神,偃其智故,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故穷无穷,极无极,照物而不眩,响应而不乏。此之谓天解。

故得道者,志弱而事强,心虚而应当。所谓志弱者,柔毳安静,藏于不敢,行于不能。恬然无虑,动不失时,与万物回周旋转,不为先唱,感而应之。是故贵者必以贱为号,而高者必以下为基。托小以包大,在中以制外。行柔而刚,用弱而强。转化推移,得一之道,而以少正多。所谓其事强者,遭变应卒,排患扞难。力无不胜,敌无不凌。应化揆时,莫能害之。

是故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强胜不若己者,至于若己者而同。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量。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之敝。

是故柔弱者,生之干也,而坚强者,死之徒也。先唱者,穷之路也;后动者,达之原也。何以知其然也?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何者?先者难为知,而后者易为攻也。先者上高,则后者攀之。先者逾下,则后者之③。先者陷,则后者以谋。先者败绩,则后者违之。由此观之,先者则后者之弓矢质的也。犹之与刃;刃犯难而无患者,何也?以其托于后位也。此俗世庸民之所公见也,而贤知者弗能避也。

所谓后者,非谓其底滞而不发,凝结而不流。贵其周于数而合于时也。夫执道理以耦变,先亦制后,后亦制先。是何则?不失其所以制人,人亦不能制也。时之反侧,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逮。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④节,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柔弱以静,舒安以定,攻大坚,莫能与之争。

[注释]

①好事:好为情欲之事。中(zhònɡ):伤害。②埆(qiáoquè):土地瘠薄。③:踩。④雌:指柔弱。

[译文]

善于游泳的人常常被淹死,善于骑马的常常跌死。各人尽管有自己的长处,却反而成为他们的灾祸。因此,好为情欲之事的人,没有不受伤害的;争取利益的人,没有不窘迫的。以前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争取霸主的地位,因为愤怒而把头撞到西北不周之山,使天柱折断,丧失平衡,使大地向东南方向歪斜下去。他和高辛氏争取帝位,失败后潜入深渊之中,宗族被灭除,导致断子绝孙。越王太子翳不想承袭王位,藏入山穴之中。越人用火熏他,使他出来,于是不得已出来为王。从这里能够看出,要想得到成功,要靠天时,而不在夺取;治理国家在于顺从道,而不在于智巧;土地位置低,却不争高,所以平安不危险;水往下流,不和谁争先,因此快而不停。

以前,舜在历山种植,一年后,种田的人都抢着要耕种这片贫瘠的土地,争着把自己富饶的土地让出来。舜在河边钓鱼,一年后,渔人都抢着到水流浅、湍急、少鱼的地方钓鱼,而把水流拐弯、潭深、鱼多的地方给予别人。此时,舜没有发表任何言论,没有指手画脚,只是维持着自然无为的心志,而感化人民的速度就像神助一样快速。如果舜没有感化之志,尽管是逐家逐户去劝告,也不能感动一个人。所以,不用言语说的道,是多么宽阔无际!能治理三苗,让羽国拜见,使裸国变化习俗,令肃慎纳贡,舜没有发布号令,却能使国民移风易俗,这是因为推行自然无为的信念在发挥作用吧!用法度和刑罚,那能达到这样的功效呢?

因此,圣人重视修养内在的本性,而不在乎装饰外表,维持精神,消除巧智念头,默默地顺应自然,不希望做成什么却没有什么做不成。恬静安然不去处置什么,却又没有什么事情处置不好,所谓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是指不在事物自然变幻之前有所所为;所谓没有什么不是它所为,是指采取了顺从客观事物进程的行为。所谓不去处置什么事情,是说不变化事物的自然本性。所谓没有什么事情没有处置好,是说处置的事情与万物本性相适合。万物有它变化发展的源头,而圣人能掌握住根本;各种事情都有其显现的原因,而圣人就能把握其关键地方。所以能追随没有穷尽的道,到达没有边境的地方,观看万物而不眼花缭乱,应和万物而不觉疲劳,这就是懂得了天然的含义了。

因此得道的人,意念柔弱却做事坚强,虚怀若谷却应付自如。所说的“意念柔弱而做事坚强”,是说把柔弱和安静,隐没在不敢作为之中,行动上如同不能有作为一样。安静得就像没有思虑,行动起来却不失去机会。顺应自然万物变化,不去首先提倡,但感触之后却可以随时应和。因此贵重的王、公、侯、伯,必须用卑贱的词孤,寡、不谷来称呼自己。高大的建筑也一定要从底部基础开始。寄托在小处是用来包罗广大;处在中间,却可以控制四方。行动看起来柔弱实质却是刚强,行事看起来懦弱而实则刚强。随着万物的变幻而转移,掌控“一”的道理,就能够用少数制服多数。所说的“做事坚强”,就是遭受变化,应对仓猝,排除忧患,抵制困难,他的力量都能胜任,什么敌人都能够打败。应付变化,考察时势,没有什么人能伤害他。

因此想要达到刚强的目的,一定要以柔软相济。想要坚定,一定要用懦弱来保护它。在柔弱上累积多了,就变得刚毅。在懦弱上累积多了,就会变得坚强。考察累积的多少,能够知道祸、福发生的方向。刚毅的人,能够胜过不如自己的;至于像自己一样的,则力量相当不能取胜。刚毅不可贵。柔弱从自己方面出现的,那么力量是不能够估量的。柔弱是可贵的。因此兵力强大的最后要被人消灭,本质强硬的最终要折断,皮革坚固的最终要裂开,牙齿比舌坚硬但是先脱落。

因此说柔弱是存在的支撑力,而坚强是死亡的同类。首先倡导的,常常走的是困穷之路;后来行动的,却是通畅的源泉。怎样知晓它是这样的呢?一般的人能够活到中寿达到七十岁,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进退行止,积日至月地懊悔,这样一直到老死。因此卫国贤相蘧伯玉活到五十岁,反省而知道了自己四十九年的错误。为何会这样呢?前面做的,事先很难知道对错;而后面的人,有了经验就容易攻破困难了。前面的人攀登高峰,后面能够照此攀援而上。先行的人跨过低洼之地,后面的就能够踩着过去。前面的倒下陷落,后面的人则因此而进行研究。先走的人大败,那么后面的就要另谋途径。从这里能够看出,前面的人是后面人的弓矢箭靶。就如同兵器的锋刃,同兵器把柄末端的铜套一样,锋刃坏了而铜套是完好无损的。为何这样呢?因为它常依托在后面的原因。这是平常的人都能见到的,尽管贤德有才智的人也不能避开的。

所说的“后面”,不是说停息而不行动,凝固而不流动,可贵的是它能协调规律而顺应时势。掌控了道理来顺应相对的变化,前面的也能够制服后面的,后面的也能够制服前面的。这是什么原因?“道”随时而变,不会丧失制约人的办法,人也不能不被束缚。时间的一反一侧之间变化,非常神速,不容有喘息的机会。在它前面行动,就显得超过太多;在它后面行动,则又不能达到目的。日月运转,光阴易逝,不和人来多作周旋。因此圣人不认为“尺璧”是珍贵的,而认为“寸阴”价值无穷,这是因为时光难得而容易丧失。禹为了追逐宝贵的时间,鞋子掉了而没有时间去取,帽子悬挂树枝上而不去拿,不是争着走到前面,而是争着获得大好时光。因此圣人恪守清和之道,而坚守柔弱。遵从着“道”而应时变化,常常在后面而不赶到前面。柔弱而恬静,淡漠而平定,战胜大难碾碎坚固,没有人可以同它相争。

[原文]

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无涯。息耗减益,通于不訾。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蚑蛲,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然。淖溺流遁①,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济天下。动溶无形之域,而翱翔忽区之上。邅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有余不足,与天地取与,授万物而无所前后。是故无所私而无所公,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无所左而无所右,蟠委错,与万物始终,是谓至德。夫水之所以能成至德于天下者,以其淖溺润滑也。故老聃之言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其子为光,其孙为水,皆生于无形乎?夫光可见而不可握,水可循而不可毁。故有象之类,莫尊于水。出生入死,自无蹠有,自有蹠无,而以衰贱矣。

是故清静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用也。肃然应感,殷然反本,则沦于无形矣。

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员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为一,叶累②而无根;怀囊天地,为道关门;穆忞隐闵,纯德独存;布施而不既,用之而不勤。是故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循之不得其身。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天下为之圈,则名实同居。

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化,不可胜尝也。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故音者宫立而五音形矣,味者甘立而五味亭矣,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其全也,纯兮若朴;其散也,混兮若浊。浊而徐清,冲而徐盈,澹③兮其若深渊,泛兮其若浮云,若无而有,若亡而存。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其动无形,变化若神;其行无迹,常后而先。

是故至人之治也,掩其聪明,灭其文章,依道废智,与民同出于公。约其所守,寡其所求,去其诱慕,除其嗜欲,损其思虑。约其所守则察,寡其所求则得。夫任耳目以听视者,劳形而不明,以知虑为治者,苦心而无功。是故圣人一度循轨,不变其宜,不易其常,故准循绳,曲因其当。

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薄气发喑,惊怖为狂。忧悲多恚,病乃成积。好憎繁多,祸乃相随。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通而不变,静之至也;嗜欲不载,虚之至也;无所好憎,平之至也;不与物散,粹之至也。能此五者,则通于神明。通于神明者,得其内者也。

同类推荐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热门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是警世大言,给一个时代提供了一种道德方向,伦理精神,带有启示性。书里面充满一种庄严感和良知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一本书,充满了智慧,充满了问题,提供了很多很可靠的答案。 财富对每个人都极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财富和如何对待财富将是一个与人的生命同等深奥和深刻的问题。《财富如水》为我们透析了这样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因而读它有无限益处。这部书看起来不厚,但每一篇东西都充满经典。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朦胧中芳香飘来,纯洁如水月夜白,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怀旧卷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怀旧卷

    哈尔滨,北京,上海,湖南,江苏,希腊神话中正是回忆女神摩涅摩绪涅与宙斯的交合诞下了九位文艺女神,福建,汉族,满族,藏族,操持不同乡音的作家通过文字在不同地域、不同时空进行了一次次地新与旧,从此以后回忆与文艺永远成了彼此缠绕的情人。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过去与未来的对话,在怀旧中去捕捉时间之手抚摸过的痕迹,重新雕刻那逝去的时光。新世纪像一个新的父亲一样,重新把30年代、40年代、……80年代拥抱入怀,无限的可能正在开放
  • 第七个夜

    第七个夜

    《第7个夜》是一个故事集,收录了一百多个非常精短的离奇故事。每个故事都非常有特色,在形式上,用尽量少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在内容上,构思精巧匪夷所思。故事里面涉及我们普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么短,这么精,这么离奇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以前很少见的,是区别于以前所有出版过的悬疑小说的独有特色。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

    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

    A小姐说:“你知道吗?我和你在一起之后,每天都很快乐。”B先生说:“谢谢,你告诉了我我最想要的答案。”和一个人在一起,如果他给你的能量是让你每天都能高兴地起床,每夜都能安心地入睡,做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动力,对未来满怀期待,那你就没有爱错人。最隽永的感情,永远都不是以爱的名义互相折磨,而是彼此陪伴,成为对方的阳光。和你在一起,我很高兴。”这就是最动听的情话了,没有之一。你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你的朋友影子,也能找到你自己。从过去说到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未来。不管是文章中让你嚎啕大哭的小A,还是让你哈哈大知的小B,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人让你明白存在的意义。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继梁氏《新史学》后又一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最新进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起独具一格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散落各处的经验之谈,对于史学初学者颇为亲切有味,堪称培植史学研究趣味的极佳读本。
  • 阿拉伯童话16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阿拉伯童话16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大喊一声“芝麻,开门!”,强盗藏宝的洞门便自动打开了“擦一擦阿拉丁神灯,它就能满足你的任何愿望,”阿拉伯童话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奇特诡异的想象撑起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阿拉伯风情画卷,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走进神秘的世界,体验其中隽永不朽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