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400000001

第1章 原道训(1)

[题解]

“原,本也。本源根真,包含天地,以历万物,所以叫原道,因以题篇。”“道”是《淮南子》书中反复阐述、描摹的思想精华,它超越时空、无声无形,而又无处不在,是万事万物的母体。在自然之道的滋润指导下,人类要保持“清静”、“无为”的信念,保养精神、守住形气,达到恬淡自满的境界。这是本文也是《淮南子》全书的宗旨。

原书二十一卷,每卷都称“某某训”,本篇旧多作“原道训”,清儒姚范以为“训”字乃“高诱自名其注解,不是《淮南》篇名所有,就是诱《序》中所说‘深思先师之训’也”,这个解释是正确的。《淮南子》全文篇名中“训”字都是后人添加的。

[原文]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①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甚淖而滒,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

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水流而不止,与万物终始。风兴云蒸,事无不应;雷声雨降,并应无穷。鬼出电入②,龙兴鸾集;钧旋毂转,周而复匝。已雕已琢,还反于朴。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恬愉无矜而得于和,有万不同而便于性。神托于秋毫之末,而大(于)宇宙之总。其德优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呴谕覆育,万物群生;润于草木,浸于金石;禽兽硕大,毫毛润泽;羽翼奋也,角觡生也;兽胎不,鸟卵不毈,父无丧子之忧,兄无哭弟之哀;童子不孤,妇人不孀;虹霓不出,贼星不行,含德之所致也。

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跂行喙息,蠉飞蠕动,待而后生,莫之知德;待而后死,莫之能怨。得以利者不能誉,用而败者不能非。收聚畜积而不加富,布施禀授而不益贫。旋县而不可究,纤微而不可勤;累之而不高,堕之而不下;益之而不众,损之而不寡;斫之而不薄,杀之而不残;凿之而不深,填之而不浅。忽兮怳兮,不可为象兮;怳兮忽兮,用不屈兮;幽兮冥兮,应无形兮;遂兮洞兮,不虚动③兮;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俯仰兮。

[注释]

①廓、柝(tuò):开拓、扩大的意思。②鬼出电入:是说速度极快,没有踪迹。③虚动:动而不起作用。

[译文]

道,上能够覆盖天,下能够运载地,拓展到四面八方。它高到没有边界,深到无法测量。它容纳宇宙,生成了万物。它好像源头之水,喷薄而出,流过所有的空间;它似汹涌澎湃,水势翻腾,由浊变清。它直立起来能够充满天地,它横放下去能够遍布四海。它无穷无尽,不受控制,舒展之时能够笼罩四方,集聚之时不满一把。它小而能变大,暗而能变明,弱而能变强,柔而能变刚。道,贯穿天地,包涵阴阳,连接宇宙而使日月星辰生辉。它十分柔软,极其精致,但山岳依赖它而高耸,潭渊依靠它而变深,兽类依靠它而奔跑,鸟类依靠它而飞翔,日月凭借它而发光,星辰依靠它而运行,麒麟依靠它而出游,凤凰依靠它而翱翔。远古伏羲、神农两位圣帝,掌控了大道的根本,挺立在天地的中间,精神和造化相合,安抚着天下四方。

所以能使天行地止,就像车轮绕轴、水流低处般永不停止,和天地万物相始终。就如同风起和云涌、雷鸣和雨降般彼此感应;又像鬼神、闪电稍纵即逝,又好像神龙、鸾凤飞临集聚;还如同钧器和车毂旋转不停、周而复始。已经被雕琢装饰的,让它们回到质朴。顺从自然所做的事自动合乎着道,朴实无华的言论也与德相应;恬静欢愉不躁不骄,求得广泛的和谐,容纳万物不强求统一,来维持、顺从各自的天性;精神既能依靠在毫末之上,又能拓展到广大的宇宙。两位圣帝的德行使天地柔和、阴阳相和,四季有节而五行有序;他们关怀孕育万物繁衍生长;滋养着草木,润泽着金石;飞禽走兽长得又肥又壮,羽毛莹泽光亮;翅膀坚硬有力,兽的骨角长势正常;走兽不怀死胎,飞禽孵蛋成鸟;老父没有丧子的悲哀,兄长没有失弟的伤痛;孩子不会成孤儿,女子不会成寡妇;异常的虹霓不会显现,妖星不在天空运转。这些都是二位圣帝广怀德泽所致。

至高无尚的道,能孕育万物,而不把万物当作自己所有,成就变幻万物之形,而不去主导它们。用足爬行的兽类、用嘴呼吸的鸟类、蠕动而行的虫类,都依赖道而生,但这些动物并不由于这些对道感恩戴德;其后这些动物也因道而亡,但也没有谁去憎恨它。用道而盈利的,不能去赞赏它;用道而败事的,不能去非难它。收敛积聚不会添加自己的财富,广施贫困不会使自己变得贫穷。道尽管渺小,但不能够深究;道尽管细微,但不能够尽知。往上累叠不会增高,向下堕毁也不会降低。使它增添而又不见其多,使它减弱而又不见其少。削减它而不会变薄;杀害它而不会伤残。挖掘它而不会变深,填塞它而不会变浅。道这个东西,若有若无,不能详细描绘;似存似亡,但是用之不尽。视之不见,听之无声,深邃难测,但是动有所应。它遇到刚就展开,遇到柔就曲折,遇到阳就提高,遇到阴就降落。

[原文]

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也,乘云车,入云霓;游微雾,骛怳忽;历远弥高以极往,经霜雪而无迹,照日光而无景。扶摇抮抱①羊角而上,经纪山川,蹈腾昆仑;排阊阖,沦天门。末世之御,虽有轻车良马,劲策利锻,不能与之争先。

是故大丈夫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陵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可以步而步,可以骤而骤。令雨师洒道,使风伯扫尘,电以为鞭策,雷以为车轮。上游于霄雿②之野,下出于无垠之门。刘览(偏)[遍]照,复守以全。经营四隅,还反于枢。故以天为盖则无不覆也,以地为舆则无不载也,四时为马则无不使也,阴阳为御则无不备也。是故疾而不摇,远而不劳,四支不动,聪明不损,而知八纮九野之形埒者,何也?执道要之柄,而游于无穷之地。

是故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万物之变,不可究也,秉其要归之趣。夫镜水之与形接也,不设智故而方圆曲直弗能逃也,是故响不肆应,而景不一设,叫呼仿佛,默然自得。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而后动,性之害③也。物至神应,知之动也。知与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知诱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故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外与物化而内不失其情。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小大修短,各有其具,万物之至,腾踊肴乱而不失其数。是以处上而民弗重,居前而众弗害,天下归之,奸邪畏之。以其无争于万物也,故莫敢与之争。

夫临江而钓,旷日而不能盈罗,虽有钩箴芒距,微纶芳饵,加之以詹何、娟嬛之数,犹不能与网罟④争得也。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棊卫之箭,重之⑤以羿、逢蒙子之巧,以要飞鸟,犹不能与罗者竞多。何则?以所持之小也。张天下以为之笼,因江海以为罟,又何亡鱼失鸟之有乎!故矢不若缴,缴不若无形之像。夫释大道而任小数,无以异于使捕鼠、蟾捕蚤,不足以禁奸塞邪,乱乃谕滋。

昔者夏鲧作九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故机械之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粹,神德不全,在身者不知,何远之所能怀?是故革坚则兵利,城成则冲生,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是故鞭噬狗,策蹄马,而欲教之,虽伊尹、造父弗能化。欲害之心亡于中,则饥虎可尾,何况狗马之类乎?故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数者劳而无功。

[注释]

①抮(zhěn)抱:环绕转动。②霄雿(zhào):虚无高渺的样子。③害:应该是“容”,仪容外表。④罟(ɡǔ):渔网。⑤重(chónɡ)之:加上。

[译文]

以前冯夷、大丙驾御,乘坐着云车,进去云层,游览于迷蒙的云雾中,奔驰在隐约模糊的境界中,攀登高处向最渺茫处进发,到达无边界的地方。在霜雪中路过而没有痕迹,在日光照耀下而没有影子,像旋风那样围绕转动,像羊角那样曲折上升,经过高山大川,跨过昆仑山顶,推开外天门,进去玉皇宫殿。而末世的驾御者,尽管有轻车良马,马鞭强劲、马刺尖锐,却不可和冯夷、大丙争先。

所以,得道的人恬淡悠闲、淡泊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车,用四季作马,让阴阳驾驭。乘着白云升上九霄,和天地同寿。放开思绪,可以奔向太虚。能缓步徐行,可急速飞奔。让雨师在路上洒水,风神扫尘土,把电当鞭子,把雷当车轮。向上漫游于幽远之处,向下穿过没有边际的大门,浏览观照,恪守全部。周游四方,还能返回中央。因此用天作车盖,那全部的东西就都能够负载。用地作车子,那就没有什么东西不能负载;用四时作骏马,那世间万物都会听使唤的。以阴阳作为御手,那就没有什么不具备的了。因此虽然速度很快却不会摇动,尽管路远却能够免受劳困之苦,身体不受劳苦,才能不受减损,而能知晓八方上下的形状、范围,究竟是为什么呢?是由于把握了道的根本,因此才能畅游于无穷无尽当中。

因此不能背离自然规律来处置天下之事,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去探究。万物的变化是不能穷究的,但是殊途同归,只要可以掌握要道就行了。镜子和水能够照出形容,不要特意修饰打扮,一切都会全部显现出来的。

人生下来原本就是清静无为的,这才是上天所给予的本性,受到感触内心有所动摇,这是对本性的侵害。事物显现于人的面前,精神便开始有所反应,这是人的才智在活动。才智与事物接触,喜欢、厌恶的感情于是也就有了,喜爱、厌恶的感情自然就会有所表露,因此智慧就被外物所诱惑,不能返回自身本真,天性因此也就消失了。因此能够最后和道相合的人,是不会用人的欲念来改变天性的,外表和万物的变幻一致,但是心中还是能够守护本真的。道至虚却能满足万物的一切需求,随意变化却能得其所止。不管是大小、长短,各种形态都是具足的,万物来时,不论是如何翻腾纷乱,都有固定的法度。因此,道尽管处在上面,而人民却不因此而感受到重压;居于前列,百姓不会受到损害。天下的人都归服他,奸邪的人都害怕他,由于他不与万物相争,因此也就没有谁和他争斗。

在江边钓鱼,尽管钓一天也不能满一箩,尽管使用的渔钩很尖,倒刺十分锋利,钓绳很细,钓饵很香,而且还有詹何、娟嬛这些高超的技术,还是不能够和渔网相提并论的;射鸟的人让他打开乌号之弓,加上棋卫之箭,使用后羿、逢蒙的技术,来获取飞鸟,尽管这样也是不能够和鸟网一比高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由于他们所用的工具太小。如果把天下当作捕鸟的笼子,把大江大海当作捕鱼的网,那么怎么会有鸟和鱼跑掉呢?因此箭不如带绳的缴,缴又不如网,网就更不能和无形的天地之笼比较高下了。抛离大道而喜欢小技术,这就如同叫螃蟹捕老鼠,让蛤蟆捉跳蚤那样荒唐,这样做不但不能够制止奸邪,反而会使事情变得越来越混乱。

以前夏鮌建造九仞高的城垣以防叛乱,结果诸侯还是叛变了他,海外的人也出现狡诈之心。夏禹知道天下叛变作乱,就拆掉城墙,填平护城河,分发财物,焚毁武器铠甲,对人民布施恩德,于是海外异族称臣归服,四方诸侯前来纳贡。他在涂山与天下堵侯会合,带着美玉丝帛来进贡的国家有成千上万。因此说巧诈之心藏于胸中,纯净的道也会不纯粹,神明的德也会不完善。在身旁的人都不了解你,远方的人怎么能够服从你呢!所以铠甲坚硬兵器就会随之锐利,城池建成就会跟着出现攻城的冲车,就像用热水浇灌沸水不会使沸水停止沸腾一样,只能使混乱增加而已。所以用鞭子鞭打咬人的狗、鞭打踢人的马,想用这样的办法教养好它们,即使是尹儒、造父这样的驾御高手也不能使它们驯服。如果心中没有伤及对方的邪念,那么就是饥饿的老虎也能够拽它的尾巴,又何况狗和马这种家畜呢?因此掌握了道的人,安安逸逸不会窘迫贫困,玩弄权术的人,辛苦忙碌也将一事无成。

[原文]

夫峭法刻诛者,非霸王之业也;箠策繁用者,非致远之术也。离朱之明,察针末于百步之外,不能见渊中之鱼;师旷之聪①,合八风之调,而不能听十里之外。故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也;修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则六合不足均也。是故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神农之播谷也,因苗以为教。

夫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鸟排虚而飞,兽蹠实而走。蛟龙水居,虎豹山处,天地之性也。两木相摩而然,金火相守而流。员者常转,窾②者主浮,自然之势也。是故春风至则甘雨降,生育万物,羽者妪伏,毛者孕育。草木荣华,鸟兽卵胎。莫见其为者,而功既成矣。秋风下霜,倒生挫伤。鹰雕搏鸷,昆虫蛰藏。草木注根,鱼鳖凑渊,莫见其为者,灭而无形。木处榛巢,水居窟穴。禽兽有芄,人民有室。陆处宜牛马,舟行宜多水。匈奴出秽裘,越生葛絺。各生所急,以备燥湿。各因所处,以御寒暑。并得其宜,物便其所。由此观之,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

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短绻不绔,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因之也。雁门之北,狄不谷食,贱长贵壮,俗尚气力。人不弛弓,马不解勒,便之也。故禹之裸国,解衣而入,衣带而出,因之也。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故桔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鸲鹆不过济,貈渡汶而死。形性不可易,势居不可移也。

是故达于道者,反而清静;宏于物者,终于无为。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

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所谓人者,偶③智故,曲巧伪诈,所以俯仰于世人而与俗交者也。故牛歧蹄而戴角,马被髦而全足者,天也;络马之口,穿牛之鼻者,人也。循天者,与道游者也;随人者,与俗交者也。夫井鱼不可与语大,拘于隘也;夏虫不可与语寒,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与语至道,拘于俗,束于教也。故圣人不以人滑天,不以欲乱情,不谋而当,不言而信,不虑而得,不为而成,精通于灵府,与造化者为人。

[注释]

①聪:听力好。②窾(kuǎn):空。③偶:邪曲不正。

[译文]

推行严刑酷法,不可成就霸王的事业;太多地使用马鞭子,不是赶远路的办法。离朱的眼力好,能够看到百步之外的针尖,却不可看到深渊中的鱼;师旷的听觉好,能够分辨八种风的节奏音调,却不可听到十里之外的声音。因此,凭一个人的能力,还不能管理好三亩大的住宅;遵从道的规律,顺从天地自然之性,那么治理天地四方还能绰绰有余。因此,大禹疏导河道时,是以顺从水势作为治理方法;神农种植五谷,是以顺应禾苗生长规律来推行教化。

同类推荐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热门推荐
  • 拈花菩提

    拈花菩提

    “菩提十书”之《拈花菩提》:生命之河漂浮着许多花瓣,有的美如桃花,有的凄艳如樱,有的轻淡若菊,还有的如历经冰寒的梅花,也有开在山溪间无名的小野花,无论是什么花,都展现了菩提心海妙有世界。本书是菩提系列第五部,林清玄以微观与巨视探触现实人生“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的真谛,让我们能以菩提心来看待因缘,包容人间,注视世界。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 俏丫头穿越:朕的俏男妃

    俏丫头穿越:朕的俏男妃

    (女主先弱后强)千薰吐血而亡,却是一魂一魄回归原体,没想到原体的主人,却是一个坐拥七名男妃的白痴公主。七个男妃心怀鬼胎,潜伏在白痴公主的身边,意欲何为?看似甜蜜,却阴谋重重;看似忠诚,却居心叵测;火爆的他说,白痴公主,你想缠死我吗?冷傲的他说,“冷风凌生是公主的人,死是公主的鬼。”孩子般的他说,“小薰薰,千万不能和之白兄圆房哦……他们都想得到她所拥有的东西,可是却不如人愿,当风浪过后……多少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她已成了王,而她的身边,男妃几个,到底谁,又是真心的,重生之女,猎爱无穷,一出女尊的多姿多彩的宫廷大戏开始了……小纪新文《黑道痴缠爱①:妖邪总裁迷糊小养女》,大家多多支持哈
  • 改变千万人生的八堂课

    改变千万人生的八堂课

    改变千千万万普通人命运的宝典。你能做好人生的选择吗?你能成为人生的驾驭者吗?你的生命是否真正变成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本书引用大量生动感人的故事,通过八堂课的形式,深入讲述人生的玄妙哲理,帮助人们获得成功人生的资本。
  • 新编好学易做家常菜

    新编好学易做家常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 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 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书帮您从花样繁多的菜式 中精选出适合您的营养好菜,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百道常吃、易做的菜式, 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全面性于一体,一定能够满足您和家人的需 要。
  • 薄幸

    薄幸

    离婚三年后,严幼微和曾子牧不期而遇时,身边多了个小包子。曾子牧:“哪来的孩子?”严幼微:“前夫的。”“我的?”“不,你是前前夫。”曾子牧恍然:“哦,我记起来了,那个男人娶了你不到三个月,就……死了。所以说这孩子……”“遗腹子。”严幼微带着小包子转身离开。她宁愿让孩子当遗腹子,也绝不让他做曾家的孩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淘气俏魔妃

    淘气俏魔妃

    莫小柒直接拿出《莫小柒摘抄录》,振振有词,“第一、娘子说的永远是对的;第二,如果娘子错了,请参考第一条。第三,娘子上菜时要赞不绝口,多吃几碗,不得有偏食挑菜之行为;第四,娘子睡觉时要炎夏扇风,寒冬暖被,不得有打呼抢被之行为;第五,娘子无聊时要拼命演出,彩衣娱亲,不得有毫无所谓之行为第六,娘子训诫时要两手贴紧,立正站好,不得有心不在焉之行为;第七,娘子哀伤时要椎心泣血,悲痛欲绝,不得有面露微笑之行为;第八……”他颇为不耐,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碰撞中,对我讲得每一句话都要真心……真心……”哎呀,娘子要生气;如若在我身上闻见脂粉香。一把扯过书本,聪明,懒散,古灵精怪,她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狐妖莫小柒。冰山,面瘫,痴情绝对,他是法力高强威名远扬的魔王君无恨。她的情商超过200,他的情商也超过200,不过是负的。于是,古灵精怪的她发誓要拿下冰山面瘫的他,势必要把他改造成三生六界绝无仅有的好男人。然而,大笔一挥,在一次又一次的相扶相依中,她毅然决然的改变了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叛徒,打得过强敌;哄得了娘子,当得了奶爹……改造改造,照一生平安。且看她,为所爱之人毅然走上强者的道路,从此,锋芒毕露,风华无限。一袭白衣,一副笑靥,问天下,谁人倾倒?【简介无能,请点三章,如若还行,欢迎光临】【结局一对一,男主女主身心干净,不小白,不弱智,强强联手。】——◆◇——◇◆——◆◇——◇◆——【她的霸道,他的惊愕】为确保婚姻质量,莫小柒语重心长的教导,“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一切任凭娘子吩咐。”莫小柒怒目而视,又忘词了。幸好她早有准备,莫小柒淡定的从如意百宝袋里拿出《莫小柒摘抄录》,念念有词,“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了,你就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了,你就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我,在你的心里面只有我,就是这样了。”他惊愕,慎重的点点头。莫小柒颇为自得,孺子可教也,没有愧对她辛辛苦苦整理下来的《莫小柒摘抄录》。【她的言论,他的宠溺】为确保无恨乖乖,莫小柒语重心长的教导,“吃醋是妇德之根本,不吃醋的娘子不是好娘子。这吃醋呢要从小事做起,从今日起,如若你晚归家片刻,我要盘查;如若……如若……”咳咳,莫小柒无比淡定的……
  • 末世超级保姆

    末世超级保姆

    莫栗穿到死亡率略高的末日漫画里,还成了男配的炮灰姐姐。看着自家超级可爱的弟弟,莫栗决定要让他们远离玛丽苏女主。咦?那几位小正太都挺可爱的嘛,全部拐过来做弟弟,一个都不留给女主荼毒。弟弟越拐越多,形势好像有些不对……等一下!大姐大可不是你们的保姆啊喂!(T▽T)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汉朝旧事正在修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