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7400000012

第12章 内聚国力,外争霸权(1)

大约在公元前683年,息夫人一变而为文夫人。八年之后,文王去世。在八年中,文王喜得两子:长子名艰(囏),次子名恽。

熊艰继位时,至多不过七岁。

当时周室大乱,全无体统。周惠王与五位大夫争利,五位大夫奉王子颓以伐周惠王,不胜。又引卫师、燕师为援,逐周惠王而立王子颓。近两年后,郑伯和虢公举兵杀王子颓和五位大夫,纳周惠王于王城。齐国渐有霸主的气象,但遇到了重灾。陈国为内乱所苦。

中原其他各国也只能自保。楚国方兴未艾,但幼主当国,其命运未卜。

(第一节令尹子文与成王

既然年龄使国君不能像国人所希望的那样做一个优秀的统帅,那么,真正执掌政柄的就只能是元老即旧臣和宿将了。这些旧臣和宿将不像文王初即位时那么心志齐一,文王留下的两位公子就成为他们派系斗争的工具了。熊艰在位三年,无所作为。《史记·楚世家》说到熊艰要杀死他唯一潜在的竞争对手———即他唯一的胞弟,这或许是近臣给他出的主意。可是,熊艰本人未能赢得元老一致的拥戴,一些元老竟带着他的胞弟跑到随国去,由此发生了一场争夺君位的政治危机。结局是这些元老借助于随师袭杀了熊艰,可想而知,也袭杀了忠于熊艰的元老和近臣。本来并不复杂然而至为重大的一个政治问题,就这么干脆利落地用暴力解决了。

熊艰,《史记·楚世家》称之为庄敖,《左传》称之为堵敖。按,楚辞《天问》也称之为堵敖,应以堵敖为是。称“敖”,是因为严格说来他还不成其为国君。冠以“堵”字,则是因为他葬在名为堵的地方。熊恽取熊艰而代之,是为成王,其元年为公元前671年。成王初立时,也还年幼,政事由其叔令尹子元和另外一些贵官执掌。当时中原无大变,陈国内乱未息,晋国内乱突发,齐、鲁、宋合兵伐淮水下游的徐。成王刚即位,他的臣僚就在内政和外交上采取了若干积极的措施,一面抚绥民众,一面派使者到中原去聘问并到周都去纳贡,如《史记·楚世家》所云:“布德施惠,结旧好于诸侯,使人献天子。”周惠王以祭肉赐给楚成王,希望楚国“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这时,楚国已是方圆逾千里的大国,中原对它已不能不给予相当的重视了。

文夫人顺从命运的安排,不得不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听凭那些元老杀死她的长子,扶立她的次子。她已是太后了,但刚到中年,依然天生丽质。令尹子元对这位嫂夫人想入非非,居然在她的宫室近旁营造了自己的新邸,以求亲近。一天,子元在新邸中欣赏万舞。万舞集武舞和文舞的大成,而主要是武舞。相传周武王伐殷纣王时,从征的巴蜀将士在战场上载歌载舞,英勇豪迈,殷师前列的徒兵倒戈反走,周师乘机进击,一举击溃殷师。构成万舞主体的武舞,据说就是按照巴蜀将士的歌舞改编的。万舞节奏强烈,乐声嘹亮。子元在新邸中演出万舞倒不是供自己欣赏,而是要让隔墙的文夫人听到。文夫人果然听到了,但出乎子元意料的是她哭着对近侍说,先君在世时演出万舞,意在整军经武;现在令尹不去向敌国开战,却在我这个未亡人旁边作乐,这不是太使人纳闷了吗!

文夫人的话传到子元那里,子元不禁大惭。

公元前666年———成王六年,秋,令尹子元兴师伐郑。此举纯属无端启衅,子元的唯一意图是要向文夫人显示自己不失为一位元戎。楚师多达六百乘,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一支罕见的大军了。事出突然,郑人无备,楚师轻易地冲进了郑都的外城。可是,子元见内城的悬门居然没有放下,似乎郑人故意要引诱楚师闯进去,不禁满腹狐疑。子元同随行的将领商议了几句,怕郑人听明白,不敢说夏言,只是说楚言。不忘楚言,兼通夏言,这是当时楚国贵族的一个优越条件。子元以为内城有伏兵,命令全军退到城外安营。到了城外,子元又怕齐、晋、宋派兵援郑,便连夜不声不响地退了兵,把帐篷丢在原地。次日黎明,郑国的谍报人员发现楚营的帐篷上立着乌鸦不飞走,断定其中无人,立即上报。郑国的君臣获悉楚师退尽,才安下心来。其实,当子元和随行的将领在外城商议时,郑国的君臣在内城正慌作一团,准备逃出都城去。子元是怎样的一位元戎,由此即可判定。

做了这么一次武装游行之后,子元居然搬进王宫里去住了。大夫斗射师谏阻,子元不从,还把斗射师关押起来。斗氏先已对子元有反感,这时忍无可忍了。公元前664年———成王八年,秋,申公斗班杀死了子元。斗班父斗穀於菟是一位颇有令名的元老,被成王任命为令尹,史称“令尹子文”。

申公即申县的县公。楚县的长官,初称尹,后称公。有一段时间又可以称尹,又可以称公。

春秋时楚国的令尹有两位最有名,一位是后来庄王时的孙叔敖,另外一位就是成王时的斗穀於菟。

“斗”为氏,“穀於菟”为名。“穀”,义为“乳”;“於菟”,义为“虎”。“穀”与“於菟”连称,用现代汉语来讲就是“老虎喂了奶的”。何以有这个怪名,要从其父斗伯比说起。

前文曾说到,若敖有一位夫人是郧国公族女子,生了斗伯比。

这位夫人不是若敖的正妻,因而斗伯比只是若敖的庶子。若敖死,嫡子霄敖立。当时的楚国没有严格的礼法,国君去世后并非正妻的夫人不必留居夫国。尚在幼年的斗伯比,随其母住在郧国。斗伯比长大后,同郧君的一个女儿———即他的一个姑表妹或者姑表姐相爱,在云梦野合,以致生下一个男孩。对“云梦”,要稍加说明。“云”即“郧”,或作“”,简作“云”。“梦”乃楚言,旧解为“草泽”,实则不止草泽,也有平原、丘陵、丛林、湖泊,总之是原野,当年植被茂密,风光佳丽,鸟兽孳繁。梦在冬天是极好的狩猎场所,一到春天便成为极好的游乐场所。每逢暮春时节,男男女女到梦中去游玩。按照习惯,这时也可以寻偶追欢。诚如《墨子·明鬼》所云:

“燕之有祖,当齐之〔有〕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除了云梦,其他郊外的原野也是这样的游乐场所。不过云梦是特别出名的一个地方,那里自然会有不少风流韵事。屈原在《天问》中写道:“何环闾穿社,以及丘陵,是淫是荡,爰出子文?”说的就是斗伯比和他所钟情的女郎相约出游,绕过闾,穿过社,到丘陵幽会,以致后来生下了子文。

斗伯比的舅母郧夫人可能本来就不大喜欢这个外甥,见他竟让自己的女儿生下了一个男孩,不胜恼怒,派人把这个男孩扔到当初他的父母幽会的野地里去了。事有凑巧,郧君到云梦去打猎,正好经过那里,看到一只雌虎正在给一个弃婴喂奶,大惊失色,当即罢猎而归。郧君向郧夫人说起这件怪事,郧夫人惶恐不已,急忙派人去把弃婴抱了回来。因此,郧君给这个外孙取名“穀於菟”。楚国的一代名相,就是这么生下来和活下来的。据陈士林研究,“穀”是古越语,“於菟”是古彝语,“穀於菟”是混合词语。按,清江流域今称土家族的少数民族,其先世为五姓巴人,有崇虎之俗,而其语言属于彝语支。由此不妨推测,古巴语和古彝语也不乏相似之处。

《左传·宣公四年》所云“楚人谓乳‘穀’,谓虎‘於菟’”,是把楚地的人都当做楚人了。其实,应该说楚地的扬越谓乳“穀”,楚地的巴人谓虎“於菟”。正宗的楚人谓虎“班”,见《汉书·叙传》。斗穀於菟有子斗班,可谓虎父生虎子。《汉书》的作者班固就是斗班的后代,用的是虎姓。

斗伯比回楚国后,成为武王倚重的贤臣。其子斗穀於菟在文王时已建功立业,对成王的即位起过特殊重要的作用。《天问》在“爰出子文”一句之后接着写道:“吾告堵敖以不长,何试(弑)上自予,忠名弥彰?”细味文义,杀死堵敖和拥立成王的主谋就是斗穀於菟。子元为令尹时,楚国遇到了财政困难。诛灭子元以后,子文为令尹,他所要处理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如何缓解财政危机。《左传·庄公三十年》记:“斗穀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所谓“自毁其家”,就是献出自家的私财。对贵族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潜夫论·遏利》说令尹子文“有饥色,妻、子冻馁”。艰苦的程度超过筚路蓝缕,这就无疑是后人张大其词了。《国语·楚语》记昭王时大夫斗且引令尹子文语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确实,令尹子文是反对“勤民以自封”的。但斗且说令尹子文“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乃至“朝不及夕”,就碍难置信了。《战国策·楚策》记莫敖子华对楚威王说:“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子华把斗且说的“无一日之积”改为“无一月之积”,但还是夸张了。斗且还说,每逢子文上朝,成王都让人给他准备一串干肉、一筐米饭,作为午餐,这倒可能确有其事。《说苑·至公》说令尹子文大义灭亲,此说在较早的文献中全无踪影,大概是汉儒杜撰的。至于斗且说子文“三舍令尹”,则是误把孙叔敖的经历当成子文的经历了。无论如何,在楚国约八百年历史上,子文是首屈一指的廉吏。

(第二节齐楚争霸

公元前661年,齐国正高举着尊王攘夷的大旗,伐戎,伐狄。

《左传·闵公元年》记管仲对齐桓公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公元前659年———成王十三年,楚伐郑,缘由是郑与齐通好。

春秋五霸,齐桓公当推第一,但他受到来自楚成王的挑战。这时楚成王已成年了,伐郑可能是他自行做出的决策。这次伐郑只是警告性的,速去速回,政治影响大于军事成效。其明年,再伐郑;又明年,复伐郑。楚师连续三年直捣中原腹地,使中原诸侯无不为之侧目。

公元前656年———成王十六年,齐伐蔡。齐、蔡本来相安无事,而且是姻亲,矛盾是由齐桓公夫人蔡姬惹起的杯水风波。约一年前,齐桓公与蔡姬乘舟游于水上。蔡姬素娇,知道齐桓公很怕落水,故意使舟身晃荡。齐桓公大惊之余,暴怒逾常,命令蔡姬回娘家去。

蔡姬回母国后,蔡侯一时糊涂,以为蔡姬和齐桓公的婚姻关系已经了结,就把她嫁给了别人。这使齐桓公深感受辱,由此,齐桓公决定惩罚蔡侯。可是,如果只凭这么一点缘由出兵,未免小题大做。

经老谋深算的管仲策划,仍用尊王攘夷的名义,纠集鲁、宋、陈、卫、郑、许、曹,组成八国联军,扬言伐楚。从齐国到楚国,假使不绕路,就要经过蔡国。齐桓公的真实意图,是要在途中偷袭蔡国。

《战国策·西周策》记游腾说:“桓公伐蔡也,号言伐楚,其实袭蔡。”伐楚以伸张正义是假,伐蔡以发泄私愤是真。果然,联军侵入蔡国,蔡人逃散,齐桓公心满意足了,这才移师到蔡国西面的陉山(在今河南郾城东南)。陉山在方城东,是楚师出方城入中原的必经之地。管仲是聪明的,假如八国联军径直攻进方城去,可能凶多吉少,不如顿兵方城外,以觇楚人动静。

这时的楚成王,已能亲理国政、自作主张了。据《左传·僖公四年》所记,他派使者去对齐桓公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这话,显示了楚人的强硬态度和幽默气质。北海、南海的“海”,并非实在的水域,只是极言其远罢了。当时陉山尚未正式纳入某国的版图,谁也不管,谁也能去,但楚使的话却把它当做楚国的领地了。管仲胸有成竹,他代表齐桓公说:“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这一番开场白是管仲立论之本,追述往事,援引故典,虽则摆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架势,却是堂堂正正,无懈可击。“履”是活动的范围,非指统治地域。“海”与“河”是一清二楚的,“穆陵”与“无棣”就很难指实了。一说,穆陵在今河南光山与湖北麻城之间,无棣在今河北北部。无论如何,穆陵更在陉山以南。接着,管仲反答为问:“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一共只有这么两个拼凑出来的罪名,若非小题大做,便是捕风提影,然而都与周天子有关,似乎非同小可,足见管仲其人善于罗织。对于这样两个罪名,楚使承认一个,否认一个;承认得痛快,否认得巧妙。所承认的,是应该贡苞茅给周天子;所否认的,是与周昭王之死有牵连。管仲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数落楚国的了,既然尊王攘夷的名义已经用上,蔡国已经受到惩罚,楚国已经有认错的表示,那就适可而止,于是决定同楚国会盟。

八国联军为了表示会盟的诚意,朝东北方向后撤了一天或两天的路程,移驻召陵(在今河南郾城县东)。这时,楚师已出方城,以备不测。元帅为屈完,他代表楚成王参与会盟。

齐桓公把联军摆弄得整整齐齐,然后同屈完一起乘车阅兵。起初,齐桓公的话很友好,屈完的话很谦虚。可是,齐桓公接着说: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这是露骨地炫耀武力。屈完毫不示弱,他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义正辞严,齐桓公无可奈何。

“汉水以为池”,是把不是护城河的水当做护城河;“方城以为城”,是把不是城的山当做城。楚国的军事思想注重外线作战,对于内线作战则能依托国土的辽阔和人民的众多,这是很有特色的。

召陵之会无失败者可言,倒过来说也是对的,无胜利者可言。

齐人所留下的,其实只有虚名和笑柄。

作为诸侯之一,楚君必须承诺对周天子应负的义务,阳奉阴违是可以的,说得多、做得少是可以的,拒不认账却万万使不得。楚国所要贡纳给周天子的,据《左传》只有苞茅,据《国语·齐语》

和《管子·王言》还有丝,《史记·楚世家》则含混其辞说是“赋”。

无论如何,苞茅和丝加在一起也只是象征性的。天子也罢,诸侯也罢,都需要这象征性。岂但如此,当时的历史进步也需要这象征性。

召陵之会揭开了齐楚争霸的序幕。

其明年,令尹子文灭弦。弦是姬姓小国,故址在今河南潢川西北。同年,周惠王对齐、鲁两国啧有烦言,要郑国靠拢晋、楚两国,这对以尊王攘夷为号召的齐国是辛辣的讽刺。齐、鲁、宋、陈、卫、郑、许、曹诸国之君会于卫邑首止,郑君中途逃归,没有与盟。

再明年,齐以六国联军伐郑,这是对郑逃首止之盟的惩罚。楚师出方城,围许救郑。公元前353年的桂陵之战,齐师围魏救赵,创立了辉煌的战例。其实,这样围甲救乙的战略,在301年以前楚师围许救郑这个战例中已经成熟了。许为姜姓,是齐的盟国,在郑楚之间。楚师包围了许都,六国联军弃郑而救许。楚师稍退,六国联军全撤。许僖公见楚师仍在方城外,旦夕可至,忧惧不已,央求蔡穆侯带他到武城(在今河南南阳北)去朝见楚成王。许僖公双手反缚,口衔璧,许国的大夫穿着孝服,许国的士抬着棺材,以请死罪。少不更事的成王没有见过这等场面,便问身边的大夫逢伯如何对待才得体。逢伯说,微子启向周武王投降就是这样的,周武王亲自给微子启松绑,接受微子启献的璧,让人把棺材烧掉,待微子启以礼,使微子启复职。成王心中有数了,依样画葫芦地表演了一通,大大方方地让许僖公回国复位。此役是成王第一次亲将,也是他第一次同中原诸侯周旋。成王围许救郑,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兵家上算。

同类推荐
  • 大明审死官

    大明审死官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无话说。。。。
  • 三国大航海

    三国大航海

    李宗吾云,刘备厚,曹操黑,孙权又厚又黑。面对这个又厚又黑的叔叔,作为孙策的独子,孙绍表示压力很大。他隐忍,他藏拙,可是无数的牵挂让他无法独善其身,超出时代的眼界让他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面对厚黑叔的步步紧逼,孙绍拍案而起,誓与厚黑叔战斗到底。东风吹,战鼓擂,要比厚黑谁怕谁?水密舱,螺旋浆,本来就领先世界的大汉水师如虎添翼,纵横四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冒牌知县

    冒牌知县

    刑警穿越来到宋太宗初年,正巧遇见一个沮丧的知县悬梁自尽。在发现自己跟这知县相貌很像之后,便冒牌成了这个知县,并发誓要好好照顾他的家人。可是,他很快发现,他治理的是一个山高水深的流放之地,等着他的,不仅有同床共枕的知县妻子那惊诧狐疑的目光,还有莫名其妙的一屁股债务,更有各种诡异奇绝的谋杀谜案,以及谜案后面更大的谜案,最要命的,他还遇到了一波接着一波的神秘劫杀!他凭借睿智的头脑、缜密的推理和敏捷的身手,一次次化险为夷,一个个解开迷雾,一步步发财升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友QQ群:45350704(500人超级书友群,不定时清理,潜水员慎入)72505368(高级群,欢迎加入)
  •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国际佣兵,京城大学机械和化工双料硕士,脑海里带着京城图书馆的书库,穿越成为幼年汉武帝。1.发展不出体系工业?那就带去体系完整的书库,3119万册够不够?2.没有人才?办上几十年书院够不够?3.儒家意识形态无法撼动?汉初的儒生帽子都被当尿壶,还不乖乖创立新儒学?4.粮食制约人口规模?不会去找土豆,地瓜和玉米?占城稻都能找到,还怕没杂交水稻?5.天灾不断?汉朝抓来战俘是要当奴隶的,修水利,养牲口。6.匈奴的马快追不上?打下大宛你想要多少汗血马?7.交通不便?新中国修桥铺路才用了多少年?8.信息不畅?大汉弄个电报不过分吧?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
热门推荐
  • 神控逆天

    神控逆天

    数年前,大陆上的三大皇族突然开始发动战争,并瞬间席卷整片大陆,虽然王族还保有一点净土,但任谁都知道,一旦皇族分出高下,王族就只剩下臣服和死战两条道路,到时候另一场大战将在所难免。而在不为人知的一处空间中却同时上演着一场大战,一场丝毫不逊色于皇族之间的大战,拥有强大修为的散修高手冒着生命的危险参战。
  • 重生之盛世大小姐

    重生之盛世大小姐

    (原名:重生之俏千金扛上律政美男)苏晚晚一觉醒来发现上天和她开了一个玩笑让她重生回十六岁,重走一次青春。带着前世的记忆,她重新把自己人生规划了一次。爱情上,她拿出拼命十三娘的勇气,把他逼得无路可走,最后乖乖同于送她的怀抱。亲情上,她为了帮妈妈报仇和继母斗天斗地,终于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抢了回来。友情上,她善于和各种奇葩打交道,最后拥有一帮猪朋狗友为她卖命。学业上,她越挫越勇,从低分率蹦到了年纪第一名,这都是爱情的力量。……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她成功从一个屌丝千金逆袭为职场女强人,随着她爱情事业即将丰收之时,她原本以为上天开的玩笑原来是一场阴谋,她前世的死因慢慢浮出了水面。是爱情还是复仇,她改如何抉择?
  • 职场奋斗记:我在职场二十年

    职场奋斗记:我在职场二十年

    《职场奋斗记:我在职场二十年》是由国内知名作家雾满拦江先生总结其在职场二十年来的人生经验编写而成的。作者从社会博弈学的角度描述了亲身经历的职场真实事件,旨在帮助我们掌握一种能力:获得机会的能力。职场中的许多人并不缺乏能力,而是缺乏机会,他们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法获得让自己展示的人生舞台。在书中,雾满拦江先生将会告诉你:获得机会的能力远比工作能力更重要,如果你没有能力获得,那么你的工作能力也几近毫无价值。读者朋友们,如果你想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那么就有必要从雾满拦江二十年的得失中学习一些博弈的基本常识。
  • 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生活中你是否曾因无力说服别人而懊丧?是否曾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而浑然不觉?面对纷纷扰扰的人际关系,你束手无策,苦闷困惑,时常感叹为什么有些人就那么有心计?为什么有些人就那么有手腕?自己难道就只能傻乎乎地处于被动的境地吗?相信你是有不甘的。其实,你大可不必为此而灰心丧气。心机虽高明却并不神秘.你无需羡慕别人的交际能力,只要你懂人性,知人心,就会拨开迷雾见青天,就能明白人际交往中操纵与反操纵背后的秘密。
  • 穿越之天定宸雪

    穿越之天定宸雪

    妙龄少女宸雪在一次宴会中穿越到古代,莫名其妙地连人带马车掉到王爷的选妃大典上。知道选妃内幕的她,凭着一身跆拳道在众目睽睽之下逃出了定天府……慕宸雪这一惊人的举动引起了王爷的注意,因而两人结下羁绊,但她逃出了定天府又会遇到什么事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恶魔老公不外卖

    恶魔老公不外卖

    他想把她吃干抹净,可一对上她可怜巴巴的眼,作为新好老公的他,只好强忍欲火。可是她刚从他怀里逃走,就蹦着跳着对走过来的帅哥们招手,笑得大大咧咧,“帅哥们,我们去玩吧。”气得他双眼冒火地把她一把拎起来,走进房间。如此不乖萝莉,还是一纸婚书娶回家比较安全。
  • 郡主情缘

    郡主情缘

    “琳儿,我真该把你禁足,”温润的声音隐忍着怒气,她竟敢跑去那里唱曲儿。“如风,你不觉得我穿的好看,唱得好听吗?”琳琅看他吃味的表情,神采飞扬。她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改变他一贯的温和淡定;一次次撩起火花,却难掩青涩纯情!不管她是来历不明的女子,还是堂堂的郡主身份,他都要陪着她笑,宠着她疯!一生一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看文须知:本文小白,情节轻快甜宠;架空,不考据,不喜勿喷!
  • 随身空间在古代

    随身空间在古代

    一朝穿越,三十来岁的李苏,转眼变成了五六岁的小女孩。虽心有不甘,可天意难违。好在老天对她还不错,其他穿越主角有的宝贝空间,李苏也有,虽品质不同,但各有千秋......
  • 秀色田园:异能农女要驯夫

    秀色田园:异能农女要驯夫

    推荐小紫的另外一本异能文《绝色特工:腹黑王爷异能妃》一个本在孤儿院长大的人,在结婚前夕才知道自己被骗,一场车祸离奇穿越。重生在古代,成为村里最穷的人,她利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种田,酿酒一起抓,看他如何调教土匪相公,并且成为这个村名副其实的种田能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