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500000041

第41章 王学在浙中的展开与挫折(11)

[250]或许是因为绪山性格笃实沉稳之故,阳明殁后的丧葬之事及家庭事务皆由绪山负责(或者“代为之言”(《王阳明全集》,1449页)),俨然成了王府内的“大管家”或“新闻发布官”,这只要读一下绪山撰写的《师服问》、《讣告同门》、《遇丧于贵溪书哀感》、《稽山感别卷》、《谢江广诸当道书》、《再谢汪诚斋书》、《再谢储谷泉书》等文,即可明了。因此可以说,由绪山来整理编辑阳明遗著,是再合适不过的。

[251]《东廓邹先生遗稿》卷五《简屠竹墟郡侯》一。

[252]《刘宗周全集》第5册,797页。

[253]参见《龙溪集》卷九《答邹东廓》。

[254]《东廓集》卷五《勉董明建兆明诸友丈量》。

[255]参见《东廓集》卷首吕怀序。

[256]《龙溪集》卷九《答邹东廓》。

[257]《王阳明全集》,1363页。

[258]《南野集》卷三《答钱绪山》,《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八一,101页。

[259]《王阳明全集》,1377页。

[260]《龙溪集》卷九《答李克斋》。

[261]当然,这仅仅是笔者根据通行本《王龙溪先生全集》(其子应吉汇辑,有万历十六年萧良幹序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九八所收)和万历四十三丁宾刻本)所作出的推断之一。事实上,龙溪是绪山的同窗密友,又在一起讲学多年,绪山在狱中撰有《复王龙溪》、《复龙溪》、《狱中寄龙溪》、《寄龙溪》等诗文,而且还与龙溪以书信往来的形式讨论过罗念庵的归寂之学,但现存《龙溪集》的各种版本中却未见龙溪与绪山的任何书札,而惟见《同钱绪山游玉阳山房别后漫简》诗一首,这一方面说明龙溪的确很少评论绪山,甚至懒得搭理,另一方面也证明,以为现存的《龙溪集》诸版本均非龙溪著述的完整本子(参见彭国翔:《明刊〈龙溪会语〉及王龙溪文集佚文———王龙溪文集明刊本略考》,《中国哲学》第19辑),是有道理的。但即使如此,我们仍能据此断定: 《龙溪集》的编纂者不收与绪山之书札,是有其深刻考虑的。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把龙溪与绪山的矛盾,从隐蔽变成公开,从责任共担者变成“事故”受害方。而据笔者推测,绪山著作的过早“消失”,可能也与浙中王门中的这种片面化的情绪反映有某种瓜葛。

[262]笔者认为,王应吉在汇辑《龙溪集》时有故意把有关绪山的书札删去的可能。龙溪曾在《遗言付应斌应吉儿》中说:“我平生诗文语录,应吉可与张二舅、蔡前山整理。中间有重复者,有叙寒温无关世教者,俱宜减省,或量为该易,务使精简可传,毋尚繁侈。”(《龙溪集》卷一五)说明应吉删节改易,是秉承龙溪遗命而行的,只是其所删、所改之文,并不仅仅是“重复者”或“叙寒温无关世教者”,而是作了有意识的减省和有目的的改易。寄绪山之书札未被收录,或许就属于应吉有意为之。至于有目的之改易者,我想是否可以著名的《天泉证道纪》为例来加以说明。应吉为凸显龙溪与绪山在天泉辨正上的分歧,故意将原录于《龙溪会语》中的《东游问答》之一段文字与原载于《绪山钱君行状》中的有关“四无”之说的一段文字合并在一起,并加入了龙溪若干平时的讲学语,辑成《天泉证道纪》一篇,置于《龙溪集》的篇首,俨然成了记述天泉辨正的实录(参见陈来:《〈天泉证道纪〉的史料价值》,《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575~587页)。

[263]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录的是《张阳和先生不二斋文选》十二卷本,而浙江省图书馆善本部藏有《张阳和先生不二斋稿》十六卷本,由罗万化等辑,明万历二十一年张汝霖刻,存十四卷,系现存张元忭著作之足本。

[264]《龙溪集》卷二《洪都同心会约》。

[265][266]《龙溪集》卷四《留都会纪》。

[267]《龙溪集》卷五《天柱山房会语》。

[268]据彭国翔的《王龙溪先生年谱》考述,龙溪曾在浙东的绍兴云门山和天柱山房、会稽龙南山居、山阴兴浦庵及嵊州等地讲过学,还在浙西的杭州天真书院、湖州天池法会、嘉兴东溪山房、苏州报恩卧佛寺、平湖天心精舍及宜兴等地授过业(参见《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阳明学》附录)。

[269]《黄宗羲全集》第8册,128页。

[270]《王阳明全集》,1375页。

[271]参见《东廓邹先生遗稿》卷一〇《四然翁赞》。

[272]如果读过一些明人文集的话,大概都会知道当时有这样一个习惯:为某人作传或墓铭,除了特别仰慕其人其事而自愿撰述之外,绝大多数的情况是,受其家属或友人的委托,应命而作。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请求者需要付以钱财,还必须提供记录该人生平事迹的文本。如按照王艮家属的愿望,有关王艮的传记,拟订了这样一份作者名单:徐樾撰《行状》,赵贞吉撰《墓铭》,王畿撰《传》,邹守益撰《神道碑》(参见《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五附录《徐樾再寄王衣等书》)。后徐樾所撰《行状》(后改名为《别传》),因其突然逝世而未完成,文见《遗集》卷四《谱余·补遗》;赵贞吉所撰《墓铭》,附录于《遗集》卷四《谱余》嘉靖二十年条,又见《赵文肃公文集》卷一八;王畿和邹守益则未完成各自的承诺(详见吴震:《泰州学派的重新厘定》,《阳明学》第16号)。

[273]罗念庵考订《年谱》,动的是大手术。据念庵自己说:“故于《年谱》中手自披校,凡三四易稿,于兄(指绪山)原本,似失初制,诚为僭妄。弟体兄虚心求益,不复敢有彼我限隔耳。”(《王阳明全集》,1368页)对此,绪山不仅没有埋怨,甚至还把念庵的考订本作为“正本”,“虚心求益”。若就两人在王门中的地位而言,绪山如此尊重念庵,确实让人感佩。绪山又曰:“(《年谱》)四卷所批,种种皆至意。先师千百年精神,同门逡巡数十年,且日雕落,不肖学非夙悟,安敢辄承。非兄极力主裁,慨然举笔,许与同事,不敢完也。又非伯泉公极力主裁,名山胜地,深居廪食,不能完也。”“兄即任意尽削之,不肖得兄举笔,无不快意,决无护持疼痛也,信之信之!”(《徐爱·钱德洪·董澐集》,212页)对念庵可谓深信不疑,而把龙溪完全排除在外。

[274]《徐爱·钱德洪·董澐集》,208页。

[275]阳明去世后,包括龙溪在内的一些门生,曾“谋成《年谱》,使各分年分地搜集成稿,总裁于邹守益”,然到嘉靖二十九年仍“未及合并”,惟绪山完成了从阳明出世至谪龙场部分的初稿。于是邹氏遂于嘉靖三十九年致书绪山,让其“谱接龙场以续其后”(《王阳明全集》,1349~1350页)。也就是说,《年谱》的全部初稿基本上是由绪山一人完成的,而龙溪则不仅未完成自己分担的部分,而且也未参与《年谱》的统稿工作,说明他对《年谱》的编撰并不怎么积极。只是到最后,他才参与了《年谱》的“互精校阅”(同上书,1358页)。但“校阅”者一般是没有修改权的,更谈不上著作权。至于《四库全书总目》所谓“后附以《年谱》五卷、《世德记》

二卷,亦德洪与王畿等所纂集也”(1498页),则恐属学界有意或无意之误传,当不足为据。必须指出的是,在出版阳明著述时,常会出现下面一种情况,即罗列好多姓名,即使此人只做过鸡毛蒜皮的一点事,就像孙应奎对绪山所说的:“示刻《文成全书》,增入贱名,厕诸同事之末,此与进盛心,甚知感激。但披阅叙次,一未效劳,冒有事之荣,窃无功之誉,内以欺己,外以欺人,求之吾心,殊不能自安也。况口耳师传,未能孚于有众,祇足以为同事之辱而已。幸勿滥入,谨辞。”(《燕诒录》卷五《与绪山钱洪甫》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九〇,575页)其实孙氏所说的情况,并非个案。

[276]《石莲洞罗先生文集》卷一九《阳明先生年谱考订序》。

[277]尽管龙溪亦与绪山一样,对念庵很是器重,据耿定向《观生记》嘉靖四十三年条记载,龙溪曾对天台说过:“此(指念庵)方今第一人也,奈于当下良知尚信不及耳。”换句话说,龙溪赞赏的是念庵的人格,而绪山则不仅赞颂其人格,更器重其学问。由念庵亦可反照出绪山与龙溪的思想差异。

[278]《念庵集》卷四,《四库全书》第1275册,119页。

[279]《王阳明全集》,1570页。

[280]同上书,1577页。

[281]《龙溪集》卷一三《阳明先生年谱序》。

[282]陆隐:《阳明王公年谱跋》,《阳明先生年谱》卷末,嘉靖四十三年刻本。

[283][284]《徐爱·钱德洪·董澐集》,205页。

[285]《龙溪集》卷九《答邹东廓》。

[286]《龙溪集》卷九《复刘狮泉》。

[287]《龙溪集》卷一〇《与罗念庵》。

[288]《友庆堂合稿》卷四《三益轩会语》,20页。

[289]《龙溪集》卷一三《阳明先生年谱序》。

[290]诚如前述,阳明去世后的一段时间,绪山的影响并不亚于龙溪。比如薛侃就对绪山寄予厚望:“幸我绪山,侍师日久;微言奥义,具获指授;其爱同志、忧来学之心,与师一也。天真书院成在不远,谨会众,致请执事常居其中,凡我同门,志幼者师焉,长者友焉。”(《中离集》卷一三《书院成请钱德洪兄》)并说:

“吾兄高明强毅,又与吾师同地而生,想能一了百当,先登彼岸。”(《中离集》卷一三《又与绪山书》)甚至把传承阳明“口传之方”的重任托付给绪山(参见《中离集》卷一二《与钱绪山》)。但到后来,在龙溪的耀眼光环下,绪山的身影被渐渐遮住了。诚如陶望龄所言:“人知龙溪先生妙得师传,而于绪山语殊阔略,不知其(指龙溪)直截痛快,乃至于是。”(《歇庵集》卷一五《与余山阴舜仲十首》)

[291]在绪山弟子中,徐用检的为学经历颇具代表性。徐用检,字克贤,号鲁源,浙江兰溪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师事钱绪山,然其为学不以良知,而以志学”,说明绪山对鲁源的影响力实在有限。故人称鲁源之学:“以求仁为宗旨,以学为实功,以孔氏为正鵠,而谓无事不学,无学不证诸孔氏。”后鲁源大悟于江西,“自是心地日莹,平生见解脱落,在都门从赵大洲讲学”,以手书《金刚经》示于李贽,强调“纯乎率性之道,所以用世而实出世也”,李贽“始折节向学”。“其后渐归平实,此等机锋,不复弄矣。”(《黄宗羲全集》第7册,345~346、348页)因此,与其说鲁源之学得自绪山,倒不如说得自赵大洲或得益其自悟。在绪山门下,真正得其衣钵而传者,可谓凤毛麟角。

[292]万斯同《儒林宗派》记录在钱绪山门下的传人有9人,其中除徐用俭外,皆为安徽泾县等外地人。邹东廓后学有26人,欧阳南野后学有17人,罗念庵后学有14人、王龙溪后学有9人,刘文敏后学有9人,且他们的后学大都是出生本地者,而不像绪山,在自己的家乡几无传人。

[293]据查铎后学清人赵绍祖说,查铎“亦自以亲得龙溪之传,私淑文成之学”(《楚中会条跋》, 《丛书集成初编·证人社约及其他五条》,1936年刊)而自居。《查毅斋先生阐道集》中亦只见查铎与龙溪的多封书信以及《祭龙溪师文》、《纪龙溪先生终事》等文,而未见与绪山的任何文字。查铎还对龙溪特别推崇,如其所记天泉证道,只言龙溪之功劳,而根本不提绪山的作用(参见《查毅斋先生阐道集》卷五《语录》)。尽管查铎有关“心与事分不得又混不得”;“若动处厌繁,屏去事为,养成枯寂之体,圣学不知是也”(《查毅斋先生阐道集》卷四《会语》)等思想,与绪山颇为接近,不过龙溪同样也有类似的主张。所以笔者觉得,黄宗羲所谓查铎学于龙溪、绪山二人的记载,疑有误。

[294]《澹园集》,926页。

[295]《清代传记丛刊》第10册,669页。按:同样的记载还见于黄嗣东的《道学渊源录清代篇》、徐世昌的《清儒学案》和朱克敬的《儒林琐记》等文献。

[296]黄宗羲在谈到其家乡余姚的一些名胜古迹时,会常常念及阳明、曰仁等先贤,而从未见其提及绪山。如曰:“吾里左近有永乐寺……在明则王文成、徐曰仁之风流未散……吾里之山川,庶不寂寞矣。”(《黄宗羲全集》第10册,89页)此外,梨洲在评论钱、王二人讲学时,说龙溪是“自两都及吴、楚、闽、越、江、浙皆有讲舍”,而言绪山则是“江、浙、宣、歙、楚、广名区奥地,皆有讲舍”。这些都可作为绪山在自己家乡亦无太大影响力之佐证。

[297]这种氛围甚至还影响到徐渭等文人。文长虽与绪山、龙溪均有交往,但与龙溪的关系远胜于绪山。他为绪山写过诗,但与龙溪,却是既有诗又有文,还代龙溪为其叔舅写过《题徐大夫迁墓》(参见《徐渭集》,638页),并在著作中多次提到龙溪对阳明学所作的贡献以及自己与季本等人的密切关系(参见《徐渭集》,648页),而惟独不对绪山作任何评述。

[298]《念庵集》卷一五《明故礼部主客郎中致仕明水陈公墓志铭》,《四库全书》集一二七五,326页。

[299]当时各地的讲会,一般是由绪山与龙溪“更年莅会”(《龙溪集》卷二《建初山房会籍申约》),即轮年主持。关于绪山身兼以上“数职”的详细考证,可详见本书第5章(第一节。

同类推荐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热门推荐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网游之代练传说

    网游之代练传说

    大力是一个能力平庸知识有限的底层代练员,穿越到五年前的游戏初期也只想混的比前世好一些,死搬攻略的他频频失误,阴差阳错之下奇遇连连笑料百出。本书穿越者争霸,女尊争霸,高富帅争霸,纨绔争霸,职业高玩争霸,中二争霸,吊丝争霸。而冠满神之手救世主龙骑士大领主亲王各头衔于一身的大力则表示:低调发展永不称霸!大力是一个废材,但再牛逼的人都在为他打工。大力欠一身巨债,但全世界都在为他买单。这是一个没有特长,善良而市侩的小人物艰辛的“被”奋斗史。这是一个真猪吃真虎的“被”代练传说。本书被书友惊为神作,请勿使用正常的阅读方式阅读。新书《勇者斗魔神》已经发布,敬请书友们收藏关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异战

    异战

    这个世界上充满着未知的力量与无数我们至今仍然无法解开的谜团。一群人,也可以称他们为‘亡命徒’他们与活人为伍,却与鬼怪为敌,探寻这个世界中那些并不为人所知的神秘力量。以凡人之躯对抗鬼神之力!他们的目的不是研究,而是清除……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风云变幻时,更需耳听其音,脑思其意,但着小人道,必死无疑。三国的故事恐怕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一段历史故事了,原因自然是罗贯中老先生出版的发行量无与伦比的巨作《三国演义》。不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归根到底还是七分真三分假,有一些人物被演绎过了,有一些事件被夸大过了,现在咱们来还原他的本来面目!
  • 代嫁丑娘

    代嫁丑娘

    因为她丑,所以不受家人的宠爱,本是嫡出的她常受庶出妹妹的欺负。因为她丑,所以指腹为婚俊美无比的心上人要让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妹妹。因为她丑,所以要替嫁给那个杀人如麻的大魔头。因为她丑,所以可以不被别人尊重。因为她丑,所以要被剥夺做母亲的权利。因为她乖,所以在受到妹妹欺负的时候从不告状。因为她乖,所以心仪已久指腹为婚的人另娶她人,她也毫无怨言。因为她乖,所以嫁给杀人如麻的大魔头也默默忍受。因为她乖,所以尊严被践踏也毫不在乎。因为她乖,所以只因他不希望孩子生下来和她一样的丑而被迫流产。她的丑颜善良惊叹了何人又收复了几人?她的柔顺乖巧顺应了几人又感动了何人?片段1:“就凭你这副丑模样,还妄想嫁给天下第一公子沈玉廷,你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赶快回房不要出来吓人了!”“我不是妄想,这是我娘生前指腹为婚的!”“指腹为婚?你娘已经死了,谁还和你指腹为婚!就你这丑八怪的样子,不怕洞房的时候,把玉廷公子吓坏了吗?还是我做些好事代你嫁了吧!”“妹妹不是要嫁给‘雷残宫’的曲冰邪吗?”“谁要嫁给那个大魔头?”“那曲冰邪不是已经下了聘礼了吗?”“那就要有劳姐姐代为嫁给他了。”“为什么?”“因为我要嫁给沈玉廷,而姐姐自然就要嫁给曲冰邪了!”片段2:曲冰邪看着掀开盖头下一张惊慌的丑颜,立刻恼羞成怒,他上前抓住上官静莫的手,声音冰冷至极:“你是谁?”“我…我是上官静莫…”曲冰邪咬牙一笑,残忍的说道:“上官寻那个老东西敢用你来欺骗我?片段3:“喝下去!”曲冰邪把一碗黑乎乎的药汁递到了上官静莫的面前。上官静莫犹豫的接过药碗,满脸哀求的对曲冰邪说道:“我想留下这个孩子,求求你让我留下他(她)好吗?”“我不想让我的孩子生下来和你一样的丑!”无情的话语就这么直直的射了过来。上官静莫将药碗放于唇边,眼泪一滴,两滴,…滴滴掉落到碗中,她闭上眼睛无助的强压下涌上的呕吐感将满碗的药汁喝了下去。曲冰邪看着碗底见空才转身无情的走了出去。
  • 暖萌甜妻七分糖

    暖萌甜妻七分糖

    跟随父母回本家过年的夏寒无意中撞见堂姐和男友分手,天地良心,她只不过是想看看从小到大样样比自己优秀的堂姐吃瘪而已,没想到被渣男拖下水当挡箭牌,“你可能不知道,夏寒才是我女朋友,我们前段时间吵架了,她不理我,我没办法,只好借你来接近她。”于是,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她成为苏家大少爷的“未婚妻”。
  •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本书围绕“生产”这一主题,紧扣生产总监日常工作内容,通过生产总监基础、生产管理模块、生产控制节点、生产运行手段、生产提升路径等五个单元为生产总监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对于生产总监的具体工作来讲,将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作者在本书穿插了大量典型案例,并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案例评析,有助于生产总监更深入理解和把握工作内容。本书灵活体现“管理理念+案例解析+操作要点”的思路,行文风格简洁精炼,要点明确,易于读者阅读与使用,可作为高层管理者的案头查阅工具书
  • 冥嫁之农门娇女

    冥嫁之农门娇女

    四处漏风,屋顶摇摇欲坠的破茅草屋子还来不及看真切,莫青青就被冲过来的一个老妇人给吓了一跳,莫青青脑子里轰的一声这要是真扑到她身上,头疼的厉害,莫青青就纳闷了,死了怎么还能感觉到额头疼?挣扎的睁开了双眼,她绝逼要把新……,属于另一个人的记忆全都涌向了脑海深处,差点儿让吃惊中的莫青青再次的昏过去!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屋子,莫青青再结合脑子里不属于自己的记忆——她,被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