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300000046

第46章 罗汝芳:泰州学的终结(14)

另外,根据日本学者森纪子的研究,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学术界有两位重要人物对泰州学派的思想可谓推崇备至,一是梁漱溟,一是朱谦之。梁在其成名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年)一书中,论及晚明泰州王氏父子时,说“心斋先生和东崖先生最合我意。心斋先生以乐为教,行事作处甚有圣人样子”,这是因为在梁看来,泰州王氏之学所主张的“乐学”,最为符合孔子之学的精神,而孔子的生活就是“绝对乐的生活”。对于梁来说,孔子的乐学精神还与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仁”就是“本能、情欲、直觉”的三位一体这一根本认识有着重要关联,也与他在伯格森、叔本华等哲学的影响之下,主张生命哲学、情感哲学这一思想立场的确立有关。

根据梁漱溟后来的回忆,他对《论语》中充满乐观之气氛的发现,以及在与《东崖语录》相遇之后所受到的思想冲击,使他最终放弃了“出家”的愿望而皈依儒学。在梁的影响下,朱谦之也由早期的虚无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向儒家思想回归,并对泰州学派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推崇之情。对于朱谦之来说,他发现孔子哲学的仁的精神就是一种“万物一体之仁”、“生生不息”之精神的体现。梁和朱都认为自己的这一“新发现”,可以与当时西方传来的生命哲学等“新思潮”结合起来,从而为中国文化的出路提供一个新方向。应当说,森纪子的这一研究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而从梁漱溟以及朱谦之的身上或许可以看到泰州学派之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在我看来,以上所列各位大家的观点各有长处,狄百瑞的研究企图从中国的近世历史中寻找出西欧的“近代性”(modernity)因素,作为一种跨文化研究,自有其一定的学术价值,然而这种以西方的近代模式来观察中国历史的研究方法,终究不免是一种后设的理论假设。岛田的中国研究非常精深,他以京都学派的“近世”说作为对中国近世思想的一个解释理论,极富参考之价值,他的研究有一个根本立场,亦即以一种“发展史观”来分析中国近世儒学,然而当他运用“启蒙”、“解放”等一套观念来解析明代心学思想的“发展”谱系之际,却也不免落入西学模式。嵇文甫的研究有一个新视角,他主张打破社会史、经济史以及方法论各自为政的研究格局,把王学及其后学的思想放在整个晚明社会的大环境中加以深入考察,从而对王学尤其是王门左派作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具有“思想解放”的时代意义(关于这一点,后面将有讨论)。钱穆和唐君毅的观点非常平实,特别是唐先生以“以心安身”作为心斋学的特殊风格,可谓中其肯綮,唯于泰州后学缺乏全面的探讨。牟宗三先生以为心斋比龙溪“怪诞多了”,仅此一语,足可见在牟先生的判教系统中,心斋不足为阳明之正统,故其思想的理论意义也是十分有限的;劳思光之说则有哲学史家的某种偏见,他的评判重“理论标准”而轻“历史标准”,从根本上说,他对泰州学派之思想缺乏深入体贴之了解。侯外庐等人的观点,一度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叶《宋明理学史》问世前后,仍然有相当的影响,随着近年来学术领域的多元开放已蔚然成风,侯先生为代表的观点也开始成了讨论的对象,特别是“平民性”一说与“世俗化”、“启蒙说”的解释理论相关联,似乎有必要作全面的重新考察。

但不可否认的是,侯外庐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思想研究在将社会史、经济史与思想史互为贯通这一方面作出了颇有意义的努力,仍然具有参考之价值。

三、何谓“思想解放”?在泰州学派的研究领域,早在20世纪初,刘师培(1884—1919)在有关心斋思想的研究中就已有了类似的看法,新文化运动前夕的1915年,吴虞(1872—1949)发表的《明李卓吾别传》,也有相近的观点。不过,刘、吴两人的研究都是在“反清复明”以及批判儒教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之下的产物,这与20世纪30年代的嵇文甫的研究态度和思想立场有着很大的不同,尽管后人大多认为以“思想解放”一词来评价泰州学派的历史意义是嵇文甫的明代思想研究的主要立场,也是其研究成果的重要贡献之一。20世纪50年代后,侯外庐等人的研究也大致沿用了“思想解放”这一说法,或以“思想启蒙”一词代之,其意则同。顺便提一句,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这部名著中甚至认为清代学术(其主流为考据之学)亦具有某种“思想解放”的意义,只是其形式表现为“以复古为解放”。要之,“思想解放”一词在20世纪初直至50年代以后的数十年间,有着极其浓厚的时代背景,亦即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人们面对传统与现代的时代困境,往往倾向于不惜牺牲传统、批判传统,以求得时代进步这一社会心态有关。

时至今日,我们是否也可以用“思想解放”来评估泰州王学呢?则当另有深说。饶有兴味的是,以西欧“近代”主义为观察视角,对中国近世思想有积极评价的狄百瑞却在1991年发表的论文中,针对“思想解放”这一评估方式(特别是针对岛田虔次的近世儒学研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斥之为“‘解放史观’ (liberationist)意识形态的专制”,虽未免言之过激,然亦值得吾人深思。

所谓“思想解放”,它基本上是一个属于社会史或政治史的概念,具有浓厚的发展史观以及历史目的论的色彩。从学理上说,“思想解放”应当是指对传统思想的摆脱,其涵义应当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就思想史的角度而言,11世纪出现的新儒学运动以创造性的阐释为形式和内容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以来唯以文字训诂为核心的“汉学”(相对于“宋学”而言)的思想解放,同样,以阳明学为中心的“明学”的角度看,也无疑是对宋代以来以程朱为代表的章句注疏之学的一种深刻批判,他们认为儒学的真生命、真价值并不存在于章句注疏的形式中,而应当是直接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当中,因此在形式上同样强调以创造性诠释来建构义理之学的阳明心学相对于程朱理学而言,无疑也具有某种“思想解放”的意义,阳明的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以为程朱的经典解释为“洪水猛兽”(指对世道人心而言,是一场深刻的思想灾难)等观点主张,也无疑具有“思想解放”的历史意义。然而这里所谓的“思想解放”,只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说法,因为就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看,这种“解放”并不意味着从儒学传统中摆脱出来,只是儒学思想内部的某种历史发展之趋势,而并未触及儒学的实质内容。若按嵇文甫的说法,这是一场由阳明心学发动的“道学变革”运动,意谓这是“道学”内部的一场“革命”,所以他所说的“思想解放”一词在这里的确切涵义并不含指政治文化或社会体制的“革命”这层意义。

在我看来,阳明心学(包括泰州学派的思想)在当时的确产生了某种“思想解放”的历史作用,但这只是相对于程朱理学而言,至于说这种“思想解放”预示着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开始走向“近代”,对人们的整个价值观念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则纯属观念想象,无疑过分夸大了思想对社会历史之进程的作用。因为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其思想的形式和内容仍然属于儒学,因此严格说来,阳明心学(包括泰州学派的思想)对儒学传统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思想解放”的意义,而只是“道学”(或“理学”)内部的一场革新运动。所以我认为,心学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其说表现为“思想解放”,还不如说表现为加速推动了儒学的“世俗化”以及“社会化”的转向进程;与其说心学家们扮演了“革命家”的角色,意图打破已成桎梏的“儒教”(意同“名教”)的观念体系,还不如说他们大多是道德严格主义的信奉者,他们一方面鼓吹“本来圣人”说,似乎否认了“变化气质”的必要性,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又竭力宣扬在当下的一念之机,加以严格的审查和自我监督,并且宣扬在当下生活中的行善积累将是决定“成圣”还是“成凡”、“成鬼”还是“成神”的关键(如罗近溪)。总之,无论是阳明心学还是泰州王学,他们所掀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运动无疑是儒学内部的一场革新运动,其意义在于极大地加速了儒学的社会化、世俗化的进程。从根本上说,他们的理论与实践是要为重构社会、平治天下奠定儒学传统的价值基础和道德基础。因此,“承流孔孟”、“倡明圣学”(如山农)、“回归孔孟”(如心隐、近溪)成了他们的一个强有力的思想口号。须注意的是,他们并不是说要求回到孔孟的原典上,而是主张返回到孔孟之学的精神上,这与清初以降在“以经释经”这一宗旨的指引下,要求回归孔孟的那种原典主义主张不可相提并论。

四、世俗化问题。这是一个谈论最多且众说纷纭的老问题。这一问题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却被说得有些复杂,因为这一问题往往与这样几个关键词发生关联:“近世”、“平民主义”、“庶民阶层”、“民众化”、“市民社会”等等。我想其中的“近世”、“平民”是更为关键的概念,但在这里不必作观念史的专门考察。我们知道日本“京都学派”(系指其中的东洋史学派)自内藤湖南(1866—1934)开创以来,有一个著名的学说,欧美史学界称之为“内藤假说”(NaitoHygothesis),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提出了“唐宋变革说”,又称“宋以后近世说”,意谓唐宋之际标志着中国社会由中世转向近世。关于其立论的具体内容,这里不宜详细讨论,要而言之,其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观点是,唐代的贵族社会发展而成了宋代的平民主义社会,一切思想文化上的深刻变化均以这一社会发展为主要背景,由于科举制度的完善,因此士绅亦可从平民中崛起,士绅阶层已大不同于世袭门阀而更为接近于平民社会,他们的立身行世不再需要血缘、门第等外缘性因素作为依凭,这样一批人所组成的上层社会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儒学的价值观念应当是与世俗、社会、生活相即不离的。与此同时,在整个社会的基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教育机构层出不穷,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如官学、书院、私塾等等,意味着儒学思想作为一种教化体系日益深入民间、扎根于民众,因此对于宋代以后兴起的“新儒学”来说,孔孟儒学从来就不是“经院哲学”,也从来就不是只讨论那些抽象玄远的形上问题的学说体系,它总是一方面面向大众社会,另一方面又面向上层,冀望着以自己的一套学说建构国家、平治天下。可见,所谓“世俗化”从来就是儒学的本来性格,尤其是唐宋变革以来,随着新儒学运动的发生和开展,儒学的世俗性特征就日益凸显,到了明代阳明学的时代,更是推波助澜,一场轰动上下、风靡朝野的心学运动、讲学运动乃至乡约运动此起彼伏,蔚为壮观,意味着儒家思想文化的迅速下移以及在士农工商中的全面渗透,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思想潮流。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儒学的世俗化运动在宋明时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明代中晚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开拓。由此以观,泰州学派在“士民”(或称“士庶”)中间开展的化民成俗的教化活动自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及思想文化之背景。换种说法,宋明儒学的“世俗化”趋向在泰州学派诸子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余英时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他指出“韩愈在《原道》这篇划时代的大文字中便是要使儒学能重新全面地指导中国人的社会生活”,“韩愈所倡导的正是后来宋明新儒家所谓‘人伦日用’的儒学”,“韩愈的努力未尝不表现着儒家的‘入世转向’,也就是使儒学成为名副其实的‘世教’”。这里所说的“世教”,系从佛教而来,是指“世俗谛”、“世间法”,原为佛教所否定,而“新儒学”却正要反其道而行之,重新展示儒学的“入世精神”,直至阳明学的出现,新儒家的伦理“才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应当说,这是一个很有见识的论断。事实上,“世俗”一词,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孟子·梁惠王下》既以“世俗”概指民间,以与“王室”相对,《荀子·正论》中更是大量出现“世俗之为说者”的叙述方法,其意亦指民间或世间而言。在佛学中,“世俗”又称为“俗世”,泛指“世间”,大致属于一个贬义词,所以佛学的宗旨就在于“出世间”。

宋代新儒学的“入世”转向,标志着儒学开始大步迈入“世俗化”的进程。后人以“世俗化”来概括和评价阳明学以及泰州学派的思想精神,这是有充分根据的判断。我以为,如果抛开欧洲中世纪宗教传统中的“世俗”与“神圣”相对而言这一概念的界定方式,就中国传统的“世俗”概念之涵义来看,所谓“世俗化”完全可以理解为“即世间性”这一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那么可以说这原本就是儒学特别是新儒学的一个固有特质。

五、政治化取向。以上我们在探讨心斋及近溪的思想学说之时,发现他们的思想言论有一种政治化取向,这不仅表现为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关心,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将自己的某些观点学说化为政治言论,具体表现就是他们竭力将朱元璋的“圣谕六言”与自己的一套道德教化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在讲学中加以演绎推广,而且作为一种地方的政策指定,将其渗透至“乡约”当中。在泰州学派那里,对于“圣谕六言”进行演绎并大加赞赏,始于心斋,但还是比较隐讳的,一庵及山农则已经非常自觉,并撰有专文加以申说,到了近溪那里,他不仅对“圣谕六言”有极高的评价,而且对朱元璋的吹捧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近溪弟子杨复所以及再传佘永宁更是变本加厉。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政治化取向,并不表示思想沦为政治工具,而只是表明泰州学子对政治问题的关切非常显著。事实上,儒学思想历来有一重要特质,那就是学与政的关系问题从来就是儒者所关心的重要议题。可以说,学外无政、政外无学、政学合一等等思想口号在阳明学时代之所以出现,既有时代的社会背景,亦有儒学的思想渊源。就其时代背景而言,学与政的问题其实就是良知理论与社会政治如何能实现互为联动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然成了阳明心学家的一个时代课题;就儒学的思想渊源而言,儒学的一个基本关怀是个人的道德理想如何在社会政治方面呈现其意义?由此也就决定了儒家士人在实现“为己之学”的理想之同时,也必须考虑如何使自己的人生于社会有益,并通过在社会政治层面的运作实现人生的意义,因此对宋明儒者来说,那种“弃人伦,遗事物”的佛老之学、那种“自了汉”式的人生取向是不足取的。应当说,泰州学派诸子对政治所表现出来的莫大关心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传统儒学的信念,而且他们相信即便作为“布衣儒者”,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只要人生在世,就断然不能遁世隐居、独善其身,东厓临死前留下遗言“尔等惟有讲学一事付托之”,近溪等人宣称“讲学孚友”乃是吾人一生的唯一一件“大事”,理由就在于此。

同类推荐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19个忠告

    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19个忠告

    从痞子到魔鬼精英,从创办苹果公司到遭遇解雇危机,再到王者归来,重掌大权,乔布斯的成功之路如汹涌的大海般波澜起伏,而他也正以超人的魅力迅速感染着全世界。究竟他有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本书全面揭示了乔布斯成功的密码,是年轻人的行动指南,创业者的思想精髓。
  • 农女有田

    农女有田

    一朝穿越到古代,竟是因病重被退回的童养媳,家贫受人欺,带着家人发家致富奔小康,正当日子红火之际,权贵竟然上门逼迫去冲喜,否则家无宁日,这可怎么办?且看贫家女如何发家致富、斗智斗勇斗权贵,最终成就美好幸福生活。
  • 富爸爸家训2

    富爸爸家训2

    最近,美国某州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向家长提出以下十条建议,让父母不仅拥有“慈爱的目光”,更能拥有“长远的眼光”! 本书观点新颖、行文流畅,是极具现代教育理念的家庭教育手册,或许也能给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带来一次方法与理念的革新,是父母们的首选读物。
  • 最强医生

    最强医生

    阎京本是一无业游民,在某次上网购物的时候,得到一本来路不明的医经,无师自通地学习医术,还开了一家小诊所,这里不但有奇形怪状的搏斗用具,还有见所未见的医疗器械,更重要的是,各式各样的美女,都喜欢往他这里钻……
  • 天文常识悦读

    天文常识悦读

    本书介绍天文学常识的理念,将古今中外的天文知识融会贯通。书中收录了天文学史上的大量的重大发现,帮助我们了解天文知识;解说了从古至今所出现的天文现象,为我们驱除了心里的疑惑;搜罗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天文工具,让我们了解如何观测天体;囊括了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著名天文学家,用他们的成就帮助我们拓展天文知识。
  •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没有梦想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之一。《有梦才有远方》中所辑文章,有向命运挑战的呐喊,有为自由而战的宣言,有对苦难与光明的阐释。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奋斗的主题歌。闽语有:天公疼憨仔。西谚有:自助者天助之。执着于梦想的人,成功绝不会轻易将他遗弃。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但愿书中的文章,能够重燃您希望的灯火,能够照亮您前行的征程,伴您梦想成真!
  • 席卷长江

    席卷长江

    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和国军史丰碑上镌刻的经典战事!《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由桂恒彬所著,改朝换代参与者的最后报告,讲述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粉碎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企图“划江而治”的妄想,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 洛少别来无恙

    洛少别来无恙

    “爹地,妈咪做饭把家烧了。”“咱有的是钱,再建。”“爹地,妈咪跟何叔叔跑了。”“出动,记住别伤了夫人。”“爹地,妈咪喊你回家离婚。”“哦,这个不可以。”他是集团首席,毒舌冷酷无情,情感冷漠症。她是寒门孤女,爹不疼娘不爱,还带着小拖油瓶。他为她建了一座城,她弃他的真心如敝履,一心只想着逃离。她逃逃逃,他追追追。
  • 那些来自华尔街的赚钱经(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来自华尔街的赚钱经(每天读一点英文)

    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特点有三:幽默逗趣,文字浅显易懂,让你笑着学英文!
  • 田言蜜语:王爷,来耕田

    田言蜜语:王爷,来耕田

    一朝穿成农家女,看着眼前家徒四壁,极品亲戚四处乱窜,家里弟妹饿的打滚,林小凡表示很忧桑。好在老天保佑,穿越有福利,随身携带农场相当帅有木有?种菜开牧场,还有灵泉来浇灌,不发家致富都不行,地里的菜啊,你慢慢熟,手中的钱啊,你快快来~姐是土豪姐怕谁~嗨,那个谁,就算你是王爷又如何,姐就喜欢种田,当土豪,没事一边玩儿。什么什么,你很有钱?嘿嘿,别着急,我们一起一边玩儿,某女一脸媚笑~(十七新书:《农家丑妻:将军,种包子》求勾搭~)(催更卖萌群:341410688,验证:女主名,欢迎勾搭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