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政府的综合协调职能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本身特点的要求。因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往往要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区域的相互联动,因此,它必须在危机发生初期就以最快的速度,调集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物资、配备必要的危机处理设备和工具,以便迅速调查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程度,全面实施危机控制和管理计划。也就是说,它必须拥有对政府内部各个部门发布命令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行动的权力。比如,美国的联邦紧急事件管理署就是这样的一个机构。按照美国法律的规定,美国的联邦紧急事件管理署是美国的政府危机管理与协调机构。该机构于1979年4月成立,是一个直接向总统报告的、专门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等危机状态进行应急管理和统一协调的独立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在突发事件和灾害发生时及时作出反应、制定计划、恢复重建并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管理署的职责相当广泛,主要是负责联邦政府对危机和灾害的预防、处置、缓解和恢复工作。管理署下辖一个统合了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及联邦保险等机构的一体化指挥调度和协调体系。因此,一旦遭遇重大灾害,即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支援工作,将灾情损失降到最低。其内设机构则根据灾害发生周期的减灾、准备、反应、恢复等阶段来设置。具体包括六个机构:应急与恢复、保险与减灾、消防、对外事务协调、信息技术服务及管理与资源规划等部门。为了协调联邦机构的工作,美国总统为每个受灾的州任命一名联邦协调官员(FCO)。FCO与本州的灾害管理人员一起在灾害现场附近成立一个灾害现场办公室。通过该办公室,联邦和州工作人员可以共同指挥灾害的应急管理和灾后恢复工作。
在我国现有的应急管理体制中,虽然也规定各级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办公室拥有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的职能,但在实际的应急管理工作中,应急办的综合协调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反倒是各专业应急队伍,如国家防汛抗旱、安全生产、海上搜救、森林防火、核应急、减灾委、反恐怖、反劫机等专项应急体系的办公室,在相关领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内部协调的职能。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的综合协调职能,使之真正成为协调各方面资源来进行应对工作的枢纽。无论是哪个部门发生了突发事件,就其资源来说,不管本部门能否自我应对,都要在第一时间通报同级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办在接报后也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应急委各成员,同时与事件发生部门保持实时的信息互报,并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当部门应对工作不能有效遏制事态的发展或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时,应急办应立即上报应急委和具体的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指挥机构在应急委的领导下做出决策之后,应急办应立即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和帮助,相关部门对应急办的协调工作要给予积极的配合。
2.健全应急管理的跨地区跨部门联动体制
缺乏联动机制是我国目前的应急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尽快着手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建立各部门各地方之间的日常联动机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日常信息的相互联动。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应该承担起其职责定位中已经明确的信息汇总职能,通过与各专业应急部门、垂直部门以及相邻地方政府在应急信息方面的联网,实现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和区域之间的信息共享。
二是各部门间的相互联动。通过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预案,明确各种突发事件的主管部门、协助部门以及他们履行应急管理工作的职责、权力和程序等,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相关部门就可以按规定自动进入相应的角色。
三是不同层级政府间联动。在坚持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下,建立凡属地政府可以处置的突发事件由属地政府统一负责的应急响应机制;当属地政府无力应对需要更高一级政府的协助时,建立以属地政府为主负责应急处置,上级政府予以人力、技术和物资援助的组织协调机制;当突发事件规模升级为跨区域的事件时,建立以上一级政府为主负责应急处置,各属地政府积极配合的分级响应机制;建立特别重大或跨地区、跨部门重大突发事件由国务院统一指挥、各地方政府积极配合的应急响应机制。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法律、法规和预案明确各级政府和各专业应急部门在每一种应急机制中的地位、权力和责任。
四是条块之间的相互联动。通过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预案,建立垂直部门和属地政府之间在信息通报、应急响应、资源调配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联动机制。
五是相邻地方政府间联动。中央政府要积极鼓励和协助相邻的各地方政府间通过协议方式,建立跨区域的应急联动机制,比如日常应急信息的互报制度、应急物资和人员的互助制度等。
六是党政之间的相互联动。可以考虑在应急办上面再设立一个以党委书记为兼职主任,行政首长为兼职副主任,党委相关部门比如宣传部门、组织部门等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员担任委员会成员的应急管理委员会,这个应急管理委员会作为本行政区域应急管理的最高决策咨询机构,对本行政区域所有突发事件实施统一领导,而行政长官则以指挥长的身份,以临时成立的应急指挥机构为载体,负责具体的应急指挥工作,各应急管理办公室就危机处置的情况要同时上报各应急委成员,而当应急委认为有必要介入或对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存在异议时可以向行政领导人提供咨询、警告或建议。这样,党委就会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态发展的严重程度,并及时利用党委的权威性来调动各方面资源,共同展开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3.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思路,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动员国内和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公共危机的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了一股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其主要内容之一是要求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善变。政府不能充当公共管理的唯一角色,需要多种角色参与共同管理,共同实现善治。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等,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特别需要广大民众的广泛参与。公共管理的有效运作需要公民的支持与配合。成熟而广泛的公民参与不仅可以丰富和充实公共管理的内容,强化政府的公共责任,而且还可以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推进和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公共危机管理更需要公民的参与,使危机决策得以迅速实施,获得丰富多样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缓解由于危机造成的社会心理压力,达到协调有序的目的。
优秀的群团和民间组织能够与国家力量之间形成协调的良性互动。要动用多类群团组织和民间社团,面向大众,聚拢人心,鼓舞斗志。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应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出各自的贡献。要成立和利用各类捐助的民间基金会,必要时可以请相关国际组织或专家为总顾问,寻求国际援助。如,面对生死攸关的非典疫情,仅仅依靠政府的决策和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人民的理解、配合及支持,需要动员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特别是依靠全体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强意志,这对于有效化解突发事件带来的社会危机是至关重要的。
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公共危机管理在管理实践中要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更多地依靠公民社会的自身力量来抵御危机。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地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才能迅速有效地战胜危机,转危为安。社会公众能否积极参加公共危机管理,为危机管理献计献策、出钱出力决定了一个国家能否尽快走出公共危机的阴影。这既需要公民具有较高素质,也需要政府具有较强的组织动员能力。我国历次抗洪、抗震等救灾活动也都是充分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4.建立应急管理的资源信息库和信息共享平台
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应急资源信息库是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发挥枢纽作用的前提。现代社会发达的信息网络为我们建立这样一个信息库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这个信息库,决策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知晓本行政区域内所拥有的应急人员和物资储备等,当应对工作需要这些资源的配合和协助时,政府就可以随时调用。全面而系统的应急管理资源信息库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一是危险源信息库。即本行政区域内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资源。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要根据突发事件的四大分类,分别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内有哪些危险源,如化工厂、工矿企业、大型商场和学校、自然灾害、集体上访事件等,在日常的管理中对其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是应急物资信息库。应急物资是我们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物质保障,各级应急管理办公室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调集应急管理所需要的物资也是检验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一个标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知道这些应急物资在危机没有发生之前都分布在哪里,从哪里调集这些资源。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广泛的调查、收集的基础上,建立起系统的应急物资信息库。
三是应急人员信息库。应急人员信息库中最主要的是专家库。危机事件发生后,能否迅速找到了解突发事件所涉及专业知识的专家,决定着决策人员能否在第一时间内做出科学的应急决策。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涵盖各方面专家的信息库,知道他们在哪里,精通什么知识,如危险化学品、医疗、心理咨询、海上事故、矿山安全、防洪、地震、消防、核辐射、铁路、民航以及水、电、油、气等方面。
当然,一个完整的应急资源信息系统还不仅仅包括上述几个方面,如还应包括一些专业救援人员的信息等。总之,信息越充分越完备,危机应对工作就会越从容,成效也就越好。
此外,建立起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也十分必要。这个平台应该是综合信息平台,在国务院的统一管理下,整合各属地政府、各垂直管理系统以及跨区域的道路和大江大河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一个相互沟通、资源共享的应急管理信息互联网络。首先,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要承担起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管理信息汇总职能。其次,垂直管理部门的应急管理信息要实行本垂直系统内的上下联动和共享。再次,对一些特殊的跨区域的道路和大江大河的危机管理,也要建立贯穿整个区域的信息共享网络。比如我们现在已经成立的松辽委、黄河管理委员会等就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职责。1982年,国家水利委员会专门在东北地区设立了直属派出机构松辽水利委员会,以加强整个松花江及辽河流域的协调工作。然而,在松花江污染事故发生时,该机构与黑、吉两省政府、环保部门、国家环保局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梳理清楚,出现了危机管理时各自为政的局面,并直接导致了位于松花江下游的黑龙江政府对危机应对的被动。最后,要将垂直部门的信息网络、道路和大江大河的跨区域信息网络与地方政府的应急信息网络实现联网,以保持国务院与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联络畅通,实时接报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和现场图像,并具有预测预警分析、检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和异地会商的功能,真正实现以应急管理办公室为枢纽的信息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