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800000041

第41章 未完的结局

现将本书中82名人物“文革”后的命运结局介绍如下:

峻青于1968年2月被关押于北京卫戍区后,他的二女儿小刺猬(15岁)于1973年8月拣废纸凑足路费,到北京国务院接待站申诉后,峻青被放出。“文革”后平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版长篇小说《海啸》(1981年6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及多部散文集。

梁斌于1973年下放汉沽农场,开始构思反映农村土改长篇《翻身纪事》,1974年开始动笔。小说于1978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革”中被抄没的长篇小说《战寇图》,经新华社记者马杰写出寻稿通讯,登在全国15家报纸上。小说稿由保定驻军和山东某公社分头找回。经过整理,《战寇图》于1983年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魏巍的多卷本小说《东方》手稿,于1970年经过请求得以归还。1974年魏巍重新动笔,1975年秋完成了75万字的全书初稿,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王玉田(《抗大之歌》歌舞剧作曲)在“文革”后创作了大批少儿歌曲。1992年举办了他的作品音乐会。王玉田在作品音乐会上因为心脏病发作去世。

龚农(《抗大之歌》主要组创人)于1968年12月到山西孝义县下乡,后调至北京西郊木城涧煤矿当工人。回城后,从事美术、摄影,曾举办过个人画展。后主持一美术公司。

胡莲(《路线》、《抗大之歌》第一主演,主要组创人员)现在河南省工会工作。

杨军(《路线》舞蹈演员、组创人员)于1968年到山西孝义下乡后,1971年6月调至县商业局,8月调至吕梁文工团当舞蹈编导。1976年12月回城,调至市政局当工人。1988年在某公司工作。

黄大宜(人大附中学生、《抗大之歌》组创人员、作词)于1968年,调到北京西郊木城涧煤矿。在煤矿经常把自己菲薄的工资接济家庭困难的矿工。由于对环境产生幻灭,精神分裂,于20世纪70年代自杀。

徐雅雅(话剧《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编、导、演)1968年下乡到北京顺义农村。1970年入伍。“文革”后在北京一家报社当记者。

胡滨(《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编剧之一)“文革”后,曾在北京电影学院当教师,后去法国。

卢伟(《历史的一页》编剧)“文革”后曾与李平分再度合作写过电影剧本。后在空军创作组。

李平分(话剧《历史的一页》编剧)现在八一电影制片厂。电影《大决战》编剧之一。

任热河(越境到北越参战的红卫兵),后为沈阳军区某高炮师的团级指挥员。

瞿绍东(越境到北越参战的红卫兵),后在一家全国性的报纸当记者。

孙智忠(越境到北越参战的红卫兵),后为内外贸部门干部。

黎利(“地下文艺沙龙”女主人)1982年去日本留学,进修东文美术史。后去美国。

毕汝协(《九级浪》作者)在“四人帮”倒台后曾在中央歌剧舞剧院当编剧,后被美国某大学聘请去美讲学,已去美多年。

李坚持在“文革”后平反出狱。他后来去了深圳,从事房地产开发。

陈小冬在李坚持之前提前出狱。

朱亚平在“四人帮”倒台后五个月出狱,后成为“四五英雄”。

周文林(“马列主义左派核心”案受监控人员,“四五”入狱)出狱后,因为“小百花事件”代表工农兵学员向周总理献花篮,成为“四五英雄”,被选为共青团中央委员。在“四人帮”倒台不久即去深圳,成为开发深圳的早期参加者。

刘森(“流浪艺人”),在“文革”后依然命运困顿,在1990年前后瘫痪了,离婚后独自一人住在北京香山脚下的农舍中。

赵一凡、徐晓等人于1976年11月被从监狱中释放。因“第四国际”案,他们共蹲了两年(23个月)的监狱。

徐晓在1977年考入北师大,她的第一篇小说《一个女陪审员的自述》发表在《安徽文学》上,是“伤痕文学”中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赵一凡于1988年7月9日于北京病逝,终年57岁。同年7月14日,市东城残疾人协会,在公墓礼堂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遗体在八宝山火化后,安葬于北京南郊太子峪陵园。

史铁生于1978年前后创作了短篇小说《午间半小时》、《我们的角落》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岳重、芒克、多多为代表的“白洋淀诗群”在“文革”后,其主要诗作陆续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成为地上诗歌,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诗坛上造成了“轰动”。当年参与“沙龙”的诗人大多成为文艺界的名人。

任毅在1970年8月3日判刑后,在劳改农场服刑9年。1979年任毅被平反出狱。出狱后公检法赔给他一把新吉他。他被安排到南京一家丝织厂工作。

1989年《南京知青之歌》被江苏音像出版社作为商业歌曲,用电子乐伴奏,配以电子节拍器,塞进名为《钱,这个疯狂的困兽》的盒带中,公开出售。当年知青的那种情绪已荡然无存。

黄虹、何辛平、俞飞飞(第二军医大学的工农兵学员)等人,在1973年从大学毕业后,分回到各省原在部队医院。黄虹1982年从部队医院转业到北京市立医院当医生,何辛平仍在广州军区医院。俞飞飞在北京262医院,并于1990年去日本留学。

臧平分(1974-1988),《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的作者,1978年考入北京经济学院,后为《经济日报》记者。

王靖,《决裂·前进》的作者,在1978年创作了反特权的电影剧本《在社会档案里》,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后成为全总文工团编剧。

杨东平,《生活三部曲》的作者,在1976年“四五运动”中,参予创作了纪念周恩来的长诗《请收下--献给纪念碑下》,在“四人帮”的“双追运动”中,受到审查。现为北京理工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邢奇(《马背上的歌》诗作者之一)后在北京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

施小明(《马背上的歌》作者之一)后在珠海市从事市政设计工作。

刘玉平、张达实、董士芳(诗集《马背上的歌》作者)调回北京工作。

巩如旭(内蒙兵团6师52团诗人)在北京工作。

尹占华(内蒙插队北京知青,《八声甘州·苦菜》一词作者)后在西安市工作。

王晞,内蒙插队北京知青,《送友返京》作者。由内蒙莫力达瓦旗博荣公社调到河北省徐水等地作教师工作。于1982年10月15日病逝,年仅34岁。内蒙知青为他集资出了一本旧体诗作集,作永久的纪念。

李向真(内蒙插队北京知青,《插队五年》诗作者)后在唐山工作。

章海(北大荒支边北京知青,说评书能手)1978年病退回北京,在朝阳菜市场负责食品供应。1983年辞职,与自家兄弟一起在东四开了个体服装店。

李英儒于1989年3月6日在北京因病逝世。在打倒“四人帮”后的第三年,于秦城监狱中创作的长篇《女游击队长》(上、下)正式出版。在秦城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上一代人》(原名《一代青春》)于1982年出版。在出狱后13年中李英儒创作、发表了《女儿家》、《虎穴伉俪》等7部长篇小说。并在301医院病床上,抱病以自身在“文革”中秦城的经历为题材,完成了长篇自传性纪实新闻体小说《魂断秦城》初稿。

张淑文--李英儒的夫人,李英儒出狱后,她继续做李英儒的文字秘书。在李英儒去世后,张淑文停止了长年的工作,在家中安度晚年。

李进军考入北师大,毕业后在北京某中学当副校长。

李家平调回城后,在故宫博物院参与古代丝绸织品整理、收藏,1984年调入中国文学资料馆。在其父逝世后,整理《魂断秦城》书稿。

李燕泥在国家劳动部劳务司工作。

李小龙197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后,曾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担任导演工作。

郑克英(与李小龙共同学画的工厂女工)后在某家公司任美术设计。

吴祖光(《枕下诗》作者)于1978年重获解放,右派问题也得以平反。他在停笔14年后根据其夫人新凤霞提供的旧社会评剧艺人生活创作了5幕话剧《闯江湖》。80年代,中国戏剧出版社先后出版《吴祖光剧作选》、《吴祖光论剧》、《求凰集》。1985年吴祖光被聘为国际剧协中国中心理事会理事,同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陈明远于1978年11月被彻底平反。“四人帮”粉碎后,发表了30多篇科学论文,出版了6部学术专著(其中3部译成英文)包括:《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语言学和现代科学》、《汉语语音分析》、《数量语言学》和《中国听力理解》等。在1985年4月中国专利法生效后,作者关于计算机语言信息处理的两项重大发明创造,已由国家专利局予以公布。1982年作者调到北京语言学院。

王长华(北京72中70届毕业生)移居加拿大。

沈原(北京72中70届毕业生)后在社会科学院工作。

李瑞明(北京72中70届毕业生)后在美国。

刘宪宪(北京72中70届毕业生)后在国家出版机构工作。

王燕(北京72中70届毕业生)后在北京文化宫工作。

陈晓禹后在《农民日报》工作。

郭赤婴(北京72中70届毕业生)后在外国语学院。

沈卫国后在某杂志社工作。

徐小欢1978年退伍。后考入政法学院,毕业后在政法部门工作。

邢晓南(1954-1976)1976年4月28日在部队干校自杀,年仅22岁。死前留有遗书,表示对周围环境无法适应,又不能容忍。遗体在终南山下火化。人去世后,单位“结论报告”(上报军区、下发干校各支部),作出“政治结论”:背叛革命。“文革”后,干校又于1978年下文件将前“政治结论”推翻,按病故处理。

杨建国在某杂志社当记者。

郭小川(1919-1976)在1976年10月6日收听电台广播,立即判断出国家政治生活发生了非同寻常的大事,他决定到北京去。10月18日夜,在安阳招待所的一个房间里,由于一场意外火灾,郭小川不幸辞别人世。他埋在坝下一年多的地下诗篇:《团泊洼的秋天》、《秧歌》在庆祝粉碎“四人帮”的1977年元旦文艺晚会上被朗诵后,传遍全国。

郭小林于1979年携妻女搬回北京。郭小林在作家协会工作,妻杨桂香在一家市立医院工作。郭小林在1979年《诗刊》2期发表了长诗《戒烟》,反省自己“迷信过骗人的符咒”,自己是个“民主之盲”、“科学之盲”。

郭小梅(郭岭梅)后在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当导演。

郭小惠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执教。

流沙河的右派结论在“文革”后被予平反。1979年底,应召调回《星星》诗刊担任编辑。他作为“归来的人”又重新活跃在诗坛上,并且翻译介绍一些外国诗到国内。

曾卓的右派问题“文革”后被平反,并出版了诗歌集《悬崖边的树》。

牛汉的右派问题1980年平反,已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祖国》、《在祖国的前面》、《爱与歌》等。

张志新烈士在“文革”后平反。1979年3月中共辽宁省委为张志新烈士召开平反昭雪大会。同年第七期《红旗》杂志特约评论员著文,称张志新烈士是继***、***、刘胡兰、江竹筠、***、***、**、焦裕禄等英雄之后,中国革命史上的又一面英雄旗帜。张志新烈士的事迹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张扬(《第二次握手》作者)在“四人帮”粉碎后,又在狱中关了两年三个月。

1979年1月20日的《中国青年报》在头版上方发布消息:《手抄本〈第二次握手〉是本好书》,全文发表了湖北宜昌树脂厂工人李谦的来信并加编者按。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报道了这一消息。

在以后两年,《第二次握手》几次再版,印数累计达430万册。是1949年建国以来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的第二位,仅次于《红岩》。另有四种少数民族文本。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歌剧、评剧、评弹、电台小说连播和连环画等艺术形式。

1986-1987年,张扬的三卷本长篇小说《金箔》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全书115万字。十多年来,除长、中、短篇小说外,张扬的创作涉及散文、杂文、评论、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领域,共达200多万字。

1979年10月,张扬成为“文革”以后中国作家协会第一批新会员之一。他是湖南省作协专业作家,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委员。

同类推荐
  • 神的后花园

    神的后花园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热门推荐
  • 营销的真理

    营销的真理

    一个真正从事营销活动的人是一个实践家而非幻想家。许多人有想法,但没有几个人能立刻将想法变为切实的行动,那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没有真正地理解和认识营销,另外还因为人们对真正从事营销活动有一种恐慌,本书可以令你改变这一切。营销是充满了欢乐和痛苦的集合体,但正是这种多姿多彩诱惑着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愿意为之“献身”。
  • 绝世剑神

    绝世剑神

    武学宗师林辰,带着一尊神秘小鼎来异界,成为天极宗的外门弟子,看他一步步踏上巅峰,终成一代绝世剑神!
  • 火夫人

    火夫人

    魂穿乱世,她保有前世的惊世才华。在现代她能打造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在古代同样能素手掀波浪!可她偏却遇上一群难以摆脱的男子。银发红眸的他,一脸杀气道:“你必须跟本王走,你没得选择。”温文尔雅的他,永远挂着招牌式的微笑道:“寡人如此真心待你,你却弃如敝履。你要如何才肯留在寡人身边?”邪魅的他,一脸媚笑道:“只要你告诉本相长寿的秘诀,本相就放了你。”怒火卷月,她所到之处,寸草不留。火夫人之名,传遍四国,扬名十洲大地。欲火凤凰,展翅高飞。风云卷月,血洗大地。日月凌空,傲视天下。给点预告:第二卷《红颜一怒争天下》青桑莞尔一笑:“夏红莲,我不需要选择,因为我早就决定好了。”“刘骜你的真心有多少?可以拿天下来换我的真心吗?”青桑冷漠的回言,那绝美的容颜上却带着桃花一般的笑容。“花凤梧你的想要长寿的秘诀吗?我告诉你,你听好了。”青桑故作一脸严肃,轻轻嗓子,轻吟道:“那就是保持呼吸,永远不要断气。”第三卷《凤魂易主天下乱》她改头换面,重新回来,看着他对她如此陌生的眼神,她莞尔一笑,学着他的摸样,说道:“桑儿,三年以后,朕一定带着你,踏遍这山山水水,揽天下与你一起入怀,站在泰山之巅笑看这飘渺世间。他瞬间惊愕,原来这个才是她的桑儿。她再次救他,望着他复杂又熟悉的脸,她笑道:“如果因为不是生在同一个世间,而让我无法遇到你。那么我情愿选择生在同一个世间与他对峙争天下。”他愕然,浅浅一笑,原来她才是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她又一次遇上他,睨着他对她垂涎三尺,她邪笑道:“阵阵清风拂绿荫,幽幽清香沁人心。不记烦恼心悠然,快乐一时是一时。”说罢,抬手为他宽衣解带。他羞愤的退后三尺,大笑道:“女人,你回来了!”第四卷《携手美人定江山》雪藏很纠结,决定最后一卷的预告保密,大家书里看吧!推荐亲亲转身师傅和桂圆师傅的文转身《神笑》转身《六宫无妃》天下归元《扶摇皇后》天下归元《帝凰》推荐好友文潇湘冬儿《妖红》北棠《涅槃》端夜楠《异世御神》落随心《枭女》古幸玲《爱上离婚的女人》姜黎《惹上魔皇叔》月下波笔《红楼梦之禛点黛》:红传说《王的俘虏》领养开始了,喜欢谁就领回家养着,喜欢就要下手快,看留言先后为准!
  • 情迷异度空间

    情迷异度空间

    一本黑色封面的古老书籍,德拉科·马尔福打开后被卷入了异空间。在那里,他救出了一个魔族——雷。为了躲避追杀,雷乔装成霍格沃茨的转校生,同德拉科一起进入斯莱特林。雷的出现给霍格沃茨带来种种灾难。同时,伏地魔的新计划又和魔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年来的秘密即将揭开。是食死徒还是英雄,是臣服还是反抗,由德拉科自己决定。
  • 成功的本质

    成功的本质

    1850年,贫穷的苏格兰移民小男孩安德鲁找到了一份周薪2.5美元的工作——当小信差,他感觉自己进了天堂:脚下就是梯子,要不断向上爬!此后,偷学发电报、进铁路公司、当上铁路公司主管、贷款开发卧铺车厢、创建钢铁公司,直到建立起垄断美国钢铁业的钢铁王国,卡内基的前半生拼命赚钱,成为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50年后,已经成为钢铁大王、世界首富的安德鲁·卡内基突然顿悟:他已经不需要更多财富,“在巨富中去世是可耻的”。他以5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的200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产业卖给了金融大王摩根,并在此后的余生将个人财富全数捐赠,成为第一个倡议裸捐的财富榜样。
  •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姓氏。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是通过姓氏这一独特的方式,牢记自己的起源,延续自己的宗族。《百家姓》是中华悠久绵长的姓氏文化的精练凝聚,传播时间长,影响深远。
  • 青蛇

    青蛇

    我是一条蛇,青色的,全长不详,腰围不详,嘴里有多少颗牙……咳,这属于蛇的隐私,不可以在这么大庭广众的地方说。做为一条蛇精,我一不想当官二不想发财三不想嫁人谈恋爱。但是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奇怪,你越不想什么,往往就越会碰见什么。这个人,这段情,究竟是劫是缘难以论断。总之,面包会有的,爱情会有的,幸福嘛……肯定也会有的……
  • 狂傲天凰:废材小姐逆天妃

    狂傲天凰:废材小姐逆天妃

    她是商业界天才之女,一朝穿越,废材?她是全系召唤师!懦弱胆小?看谁敢比她更狂傲?当废材变天才,丑女化身为女神时,身边不知何时盛开了一朵朵的桃花。其中一只清雅似仙的腹黑妖孽,为何总是把以身相许挂在嘴边?某女不耐:“你到底要干嘛?”某只腹黑妖孽指着她道:“对你以身相许。”某女坏笑:“美女姐姐,我喜欢的是男子。”腹黑妖孽面不改色,傲然道:“这世间也只有我能够与你并肩看这盛世繁华。除了我,无人配得上你,也无人敢娶你。”
  • 午夜兰桂坊

    午夜兰桂坊

    旅美女作家吕红的新书《午夜兰桂坊》日前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午夜兰桂坊》、《怨与缘》、《微朦的光影》等中篇小说。吕红的小说书写中国人在美国的寻梦经历,尤其是情感和内心价值观历经的冲击。在故事的背后,不只是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还有中国文革后的社会变动在这代人身上留下的深刻烙印,表现了跨时空、跨视域的爱情与人性纠葛,涵盖作者对历史的反思以及不同社会背景下人性的深刻透视。除了小说之外,本书也收录了其它文体作品,展现她多方面的才情。
  • 乱红杀

    乱红杀

    爱,不过是奋力厮杀前的一桩憾事琴奏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毫不犹豫地把剑刺进他的胸口用他送她的剑用他教她的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