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600000007

第7章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毛泽东

我们的战士都不是神仙,而是凡人,但我们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解放军某部二连官兵

二连官兵总结得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金珠玛米”就是要发扬这种精神,不管有多难,路一定要修通。

—乔学亭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一口号曾经响彻云霄,它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建设我们伟大的国家。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个口号诞生于特殊的年代,来自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

1952年4月,为了修筑长达2400多公里的川藏线,在汉藏人民间连接一条“金色飘带”,历尽艰险由四川徒步进军到拉萨的十八军某部迅速投入到筑路的艰苦征程中。

时任十八军某部副政委的乔学亭,奉命带领该部官兵和近万名藏族民工,组成了一支声势浩大的筑路大军,实施从拉萨至林芝的西线工程,仅用2年多时间,就创造了这一空前的历史壮举。

在施工中,筑路官兵们面临着高寒缺氧、地质条件复杂、工具简陋等诸多困难。在海拔4796米的敏拉山施工时,山上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当内地还处在乘凉摇扇的酷暑时节,此山上却早已冰封雪飘。六七级大风夹着沙石腾空而起,卷着冰雹盖地而来,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在著名的皮康崖险段,筑路部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几十米高的陡壁,状如刀砍斧削直插云霄。汹涌澎湃的尼洋河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裹挟着黄沙巨浪,撞击着绝壁,声震九天。当地民谣这样唱道:“飞鸟难过皮康崖。”可见地形之险,行路之难。看到“金珠玛米”(解放军)要在这里修路,一个当地小贵族曾预言说:“那是牦牛也爬不上去的皮康崖,除非是神才能在那里修出公路来。”

解放军的回答最是豪迈而坚定。负责该段的二连官兵誓言有声:“我们的战士都不是神仙,而是凡人。但我们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解放军官兵攀上陡壁,从悬崖的顶端,用几十米长的绳子吊着身子悬空打眼放炮,开出一条刚能站住脚的小道。一个连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在这段悬崖上修出了公路。

消息传出,正在工地现场的乔学亭等领导为他们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庆祝仪式。乔学亭激动地说:“二连官兵总结得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金珠玛米’就要发扬这种精神,不管有多难,路一定能修通。”

1962年10月,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打响后,乔学亭带领该部奉命开赴前线。

在战前和作战中,部队各级党委充分发挥我军政治工作优势,不间断地对部队开展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战斗士气。“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这次作战中得到充分显示,广大官兵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地反击入侵敌人,涌现出一大批英雄集体和人物,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被国防部授予荣誉称号的“阳廷安班”。在作战中,该部二连6班在班长阳廷安的带领下,抄近道向敌军的地堡发起攻袭,面对敌军密如蛛网的地堡,阳廷安高声喊道:“冲啊,为祖国人民争光啊!”只见他“腾”地跳起来,右手端枪,左手举着手榴弹,几个箭步,便冲进了敌军的主堡。

随后,在一片怒吼的冲杀声中,他们又向其他子母堡扑去。此时,敌军的火力网像泼雨似的倾泻而出,阳廷安不惧如雨飞弹,对身旁的战士喊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来,打进去!”雄壮的呐喊声震荡着山谷,如同阵阵霹雳。阳廷安跳过堑壕,向敌军纵深冲去。当他刚刚跳过一棵横倒的大树时,胸膛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他跌倒在血泊中……

6班副班长曾祥智看到阳廷安壮烈牺牲,高喊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班长报仇”的口号,带领战士奋力冲向敌人,他们带着为烈士复仇的怒火,一鼓作气,连续夺下了敌军7座地堡。

英雄的“阳廷安班”8位战士中共牺牲了7位。他们的牺牲换来了重大的胜利!6班和5班一起,攻克了敌军地堡27个,打死和俘虏敌军55名,缴获了火炮3门,各种枪支59支。为全歼入侵敌军打开了胜利的道路,并且还一直攻入敌纵深。

“阳廷安班”的英雄壮举震撼了各参战部队,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将军听完汇报后,眼含热泪说:“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们的部队有了这股劲头,世界上的任何敌人只要胆敢来犯,我们就能坚决歼灭它。”

1963年2月,张国华奉命进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一天,张国华刚从会场出来,就被告之,毛泽东点名让他汇报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情况,毛泽东说:“张国华一直在前线,最有发言权。”

接到通知后,张国华心中忐忑不安。他多次给毛泽东汇报过西藏的工作,深知毛泽东会在他的汇报中提出一些问题,这次又事关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全面情况,可不能有丝毫疏漏。于是,他连夜精心准备了一份汇报提纲,特别提到了西藏各参战部队在战前战后与战斗过程中保持我军优良传统、发挥我们的政治工作优势,注重培养军人过硬的战斗精神。为此,他在汇报提纲中满腔热情地提到了那句已在驻藏部队中传播开来的豪迈誓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提纲拟就后,张国华首先呈给时任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的罗瑞卿审阅。罗总长看后,大为振奋,他提笔批示道:“此件看了,很好,请照此向中央工作会议汇报。”

2月19日下午,汇报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当张国华进入会场前,罗总长还叮嘱他:“老张,你不要紧张。记住给主席汇报时,千万别漏了那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不仅是你们的发明,也是我们全军部队的政治优势。”毛泽东亲自主持了这次会议,指出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由张国华同志汇报刚刚结束的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情况。毛泽东见坐在他与***中间的张国华显得颇为拘谨,便幽默地说:“井冈山(毛泽东对张国华的爱称),你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仗打胜了,你还紧张么子哟,今天是你唱主角喽。”

经毛泽东这一讲,大家“哄”地一下笑了起来,会场的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

果然,毛泽东频频插话,他对参战部队的表现特别满意。当张国华说道,战胜敌人,“我们的战士靠的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时,毛泽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说完,他用手指了指张国华,“这是你的发明权”。

张国华赧然一笑,连连摆手说:“不是我,发明权是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二)

一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誓言,得到了毛泽东的充分赞扬与肯定,同时也成为我们这支军队坚强不屈战斗精神的见证。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有着无数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故事,最典型的莫过于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的历程,就是一个无数共产党员经历千辛万苦,用艰苦奋斗面对艰难险阻的历程;新中国的建立和一系列重大的建设成就都是共产党人发扬艰苦奋斗、不怕吃苦的精神换来的。

如今的中国,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又是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虽然前景很光明,但是还要面临很多问题。我们仍然需要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仍然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样才能使中国变得更加美好。

古往今来,无数的仁人志士都是因为经得起千辛万苦所以才取得大成就。一个人的成功来源于坚定的信念和千辛万苦的努力,一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人必将取得成功。

一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民族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千秋万代不倒;一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国家,必将使这个国家强大到让世界为之震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面对的困难还很多,但相信,只要坚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我们就必将取得成功。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

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王进喜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这一豪迈的口号,早已成为一条经典名言,它表现的是中国工人,特别是石油工人为国分忧、忘我工作的精神面貌。回顾起这一口号的诞生,仍然会使我们激动不已。

(一)

古往今来,追求成功,就得要有一股勇往直前、不畏惧任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就得要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气势。无数的英雄事迹验证了这一点。有一个行业的工人,他们的工作环境很特殊,总是在地质条件恶劣的艰苦地区,他们就是石油工人。然而他们却始终不会退缩,甘愿为国家利益牺牲小我,在艰苦的地区为中国的石油事业努力奋斗。在困难面前,石油工人永远斗志昂扬,永不服输。他们用自己的艰苦奋斗创造着中国石油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中国的石油工人的队伍中,有一个闪光的名字,他就是王进喜。王进喜被誉为“铁人”,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1923年10月8日,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市赤金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母亲何占信,父亲王金堂。40岁得子的王金堂,看到出生的是一个男孩子,心里非常高兴。按照王家的家谱往下排,起名王进喜。

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王进喜受尽苦难。1929年,玉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灾荒。为了活命,6岁的王进喜用一根棍子领着双目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旧玉门油矿当童工,年龄虽小,却干着和大人一样的重活,还经常挨工头的打骂,但他不甘屈辱,奋起反抗。正是这苦难的经历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炼就了他刚毅坚韧、倔强不屈的性格。

1949年9月25日,玉门解放。1950年春,王进喜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从1950年春招工到1953年秋,王进喜一直在老君庙钻探大队当钻工,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他说,党把我们当主人,主人不能像长工那样磨磨蹭蹭、被动地干活。艰苦的钻井生产实践,锻炼了他坚忍不拔的品格和大公无私的先进思想。1956年4月29日,王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里程碑。入党不久,王进喜担任了贝乌5队队长,带领贝乌5队在石油工业部组织的以“优质快速钻井”为中心的劳动竞赛中,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祁连山上立标杆”的口号,创出了月进尺5009.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

1959年9月,王进喜被选为建国10周年国庆观礼代表和出席全国“工交群英会”。休会期间,王进喜参观首都“十大建筑”,路过沙滩时,看到行驶的公共汽车上背着“煤气包”,才知道国家缺油,他感到一种莫大的耻辱。这位坚强的西北汉子,蹲在沙滩北大红楼附近的街头哭了起来。从此,这个“煤气包”成为他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思想动力之源。

1960年2月,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玉门闯将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即贝乌5队)来到大庆,参加会战。刚到大庆时,脚下荒原一片,朔风呼啸,滴水成冰,吃的是苞米面炒面,住的是四壁漏风的马棚。王进喜与工人们日夜奋战在井场上,饿了就啃几口冻窝头,困了就躺在钻杆上睡一觉,他率领的1205钻井队被誉为“硬骨头钻井队”。

面对这样的困难,王进喜硬是带领全队工人采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地把钻机卸下来,运到萨55井井场,仅用4天时间,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上。井架立起来后,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组织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萨55井于4月19日胜利完钻,进尺1200米,首创5天零4小时打一口中深井的纪录。

1960年4月29日,1205钻井队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王进喜右腿被砸伤,他在井场坚持工作。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房东赵大娘看到王进喜整天领着工人没有白天黑夜的干,饭做好了也不回来吃,感慨地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哪!” 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余秋里得知后,连声称赞大娘叫得好。在第一次油田技术座谈会上,余秋里号召4万会战职工“学铁人、做铁人,为会战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

1960年4月29日,“五一”万人誓师大会上,王进喜充满激情地发出倡议:“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这一豪言壮语激励着每一位参加会战的石油工人,也成为传遍全国,流传至今的经典语录。

王进喜的性格率直。他在工作中也犯过错误,出过娄子,但他勇于承认并加以改正。他的队曾经打废过一口井,每次队里来了新工人,他都要带着去看,吸取教训。有一次开大会,台上领导批评他们的射孔错误,王进喜去得晚了,门口有人叫他快趴下。他坦率地说:“披红戴花的时候,你让我抢着往头里走;批评了,就叫我悄悄趴下当狗熊?我不当这个狗熊!”

1960年7月1日,会战指挥部召开庆祝建党39周年和大会战第一战役总结大会,突出表彰了王进喜、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他们被树为大会战的“五面红旗”。一个“铁人”前面走,千百个铁人跟上来。大会战出现了“前浪滚滚后浪涌,一旗高举万旗红”的喜人局面!1960年,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连续创出了月“四开四完”、“五开五完”的好成绩,到年底,共打井19口,完成进尺21258米,接连创造了6项高纪录,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很快取得了显著成果。1960年6月1日,大庆油田首车原油外运。1960年底,大庆油田生产原油97万吨。从此,一举扔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二)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这是怎样的一种忘我拼搏的精神!王进喜的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是什么?工人们总结得好:不怕苦、不怕死,不为钱、不为名,一心为国家,一切为革命。铁人王进喜从普通工人成长为人们学习的英雄,但他功高不自傲,一辈子甘当党和人民的“老黄牛”。他说:“我从小放过牛,知道牛的脾气,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在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虽然各种条件都比过去好得多。但是每当我们听到“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这句豪言壮语时,仍然会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践行着这种精神,为我们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仍然需要实践这种精神。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国家和人民面临的困难还很多,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当担负起国家重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和人民分忧,让我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王进喜

我不怕苦,要搞地质就得准备吃苦。我既然学地质是为了给祖国找矿,我就应该去实地考察一下外国的矿井是怎么采矿的。所以去当矿工最好了。

—李四光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铁人王进喜的又一句名言。这一句名言同样表现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气概,同样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风貌。这一句名言曾激励着无数中国人战胜艰难险阻,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创造一个又一个佳绩。

(一)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际敌对势力妄图用石油卡住我们的脖子,三年自然灾害使中国的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物质条件极端困难。大庆油田,荒野一片,滴水成冰,职工们吃的是苞米面,住的是四壁漏风的马棚。一方面油田地质情况复杂,另一方面我国石油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外国人预言,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开采出这个大油田。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几万会战职工,经过三年半艰苦卓绝的夺油大战,一举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石油产品基本自给,结束了中国人使用“洋油”的时代,促进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全面发展。

大庆油田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源在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迸发的巨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最终又形成了大庆持续高产、稳产的生产力。

在石油大会战中,几万名石油职工为了甩掉石油落后帽子,团结一心、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不论职务高低、不分份内份外,与各种各样的困难作斗争,体现出了石油工人的豪迈气概。

石油会战刚开始时,工作条件十分有限,各种车辆和机械设备十分短缺,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豪迈地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王进喜率领的1205钻井队刚到大庆时,没有公路,吊车、拖拉机不足,设备在火车上卸不下来。王进喜就带领全队30多个人用绳子拉,撬杠撬,木块垫,将60多吨重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打井需要水,可当时没有水管线,没有水罐车,为了抢时间石油工人就用脸盆端。有人说这是“瞎胡闹”,没见过哪个国家端水打井。王进喜就说:“有,就在中国。”他表示,就是尿尿也要让机器动起来。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

为了快出油、多出油,石油工人们日夜奋战在井场上,饿了啃几口冻窝头,困了躺在钻杆下睡一觉,仅1205钻井队在1971年完成的钻井进尺数远远超过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显示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强大的战斗力和竞争力。

为了多快好省地把原油外运出去,技术员蔡升在隆冬腊月乘坐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油槽车万里测温,找到了油温变化规律,设计出科学的原油外运的起始温度;为了保持大庆油田高产、稳产,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宁肯把心血熬干,以敢为天下先、敢笑天下第一流的精神和气概,解决了提高油田产量的技术关键。仅仅只有初中文化的“土专家”何登龙能够写出多媒体培训课程,30出头的伍晓林博士在世界尖端技术舞台上“领衔主演”,大庆原油产量连续27年高产稳产等。大庆人求实、创新和奉献精神,创造出了大庆油田的辉煌业绩,使大庆成为全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铁人王进喜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形象代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展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

近50年来,大庆职工充分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保证了油田连续20多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累计向国家和地方财政上缴各种税费2214亿元,是国家给油田总投资的44倍;累计为国家出口原油3.44亿吨,创汇482亿美元。

(二)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庆人所形成的大庆精神,也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一样,成为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全国人民的精神动力。大庆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人创造的“大庆精神”,不是一个企业的精神,而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展现,是这个时代所有为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国家强大而努力的人们的集体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大庆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我们可以将大庆精神赋予更多新时代的特点,新时代的内涵。大庆精神在社会转型时期,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大庆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浓缩,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对大庆精神的理解,应当融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融入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之中。认为大庆精神已经过时的人,是对大庆精神的片面理解,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不了解,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理解;认为大庆精神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不仅不了解大庆精神,也不了解市场经济,大庆精神与市场经济并不排斥,大庆精神需要赋予市场经济的内容,市场经济更需要大庆精神的洗涤和净化。

有人认为,大庆人只会苦干、蛮干,不会巧干、灵干。其实不是,大庆人除了不怕牺牲、艰苦创业之外,他们还善于利用智慧、善于利用人类的文明成果。大庆精神,不仅仅代表着力量,也同样代表着智慧。

中国要发展,中国要强大,中国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没有一点爱国精神不行;中国要富强,人民要富裕,社会要和谐,没有一点创业精神不行;中国目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许多矛盾需要克服,还有许多的事要做,没有求实、务实精神不行;中国要推行社会公平正义、要建设和谐社会,没有一点奉献精神不行。中国要进步,需要大庆精神,它是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

今天,我们重温大庆精神,就是要把这种精神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用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用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用到为中国的繁荣进步和社会和谐奋斗中去。大庆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大庆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激励人们艰苦奋斗的一句十分流行的话语。它形象生动,鼓舞着人们继承长征精神,学习革命老前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句名言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的影响。

(一)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的产生有着特定的背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另一方面国内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脆弱,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在当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只有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万众一心,才能搞好经济建设。从这个角度出发,党和国家领导人号召人民群众学习长征精神,艰苦奋斗,以长征精神面对国家出现的困难与挫折。于是,“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句口号便应运而生。它的产生给了人民群众很大的动力,大家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度过了改革开放前的那段艰苦时期,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个伟大的壮举,红军战士历尽千难万险,终于使中国革命实现了伟大的战略性转折,每当我们回顾那段令人难忘的历程,便能真正地感受到革命前辈们吃苦的精神。

长征沿途环境十分险恶,除了应对敌人日夜围追堵截,进行大大小小的战斗外,还要战胜深山峡谷、雪山草地、湍流江河。红军得不到一点休息,大家疲劳到了极点,往往走着走着就睡着了。但一旦出现敌人,又精神百倍地杀向敌人。我们大部分战士都是从南方北上,根本没有御寒的棉衣。翻雪山,过草地,一时风雨,一时暴雪,严寒就是第一杀手。部队在夜间派出去一个班担任警戒任务,第二天却发现全班战士全都被冻死的惨状。红军过草地时更是遇到前所未有的艰辛。茫茫草地,荒无人烟,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那么多部队,走不了多久就断粮断炊了。只好煮皮鞋、皮带、枪背带、挖野菜充饥。最后这些都吃光了,冻饿之下,体弱的、有病的战士牺牲的越来越多。草地的红泥水把战士的双脚泡得发亮发肿。他们只有凭着坚强的革命意志,求生的信念,顽强地走,最终走出了草地。

在长征途中大雪山是一座连着一座。过草地前后,都要过雪山。大雪山有几千米高,山下是峡谷森林,山上是终年厚厚的积雪。有的地方厚达几十米。他们站在雪山顶上远望,茫茫雪海望不到尽头。雪崩时,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多少天都看不到一块没有雪的土地。红军战士由于白雪的反光刺激,两眼红肿,眼球突出;由于长期缺粮面黄肌瘦,衣服也破破烂烂。但仍旧昂首挺胸,一往直前。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全部红军不足3万人,许许多多英勇的红军战士倒在了长征途中。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历尽千辛万苦的,何止长征中的红军战士,可以说,每一位革命前辈在血雨腥风的斗争岁月里,都经历了数不清的苦难。

(二)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句流行语言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共产党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当年革命先辈们的吃苦精神,有了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我们今天才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现在生活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吃苦的精神。我们每一个党员,都要牢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们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革命先辈吃苦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遇到苦和累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想想当年长征途中的革命先辈们。

让“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成为我们今天的精神食粮,让它时刻回荡在我们的耳畔,成为激励我们的不竭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吃苦精神,而决不能丢掉这种精神。我们要在新的形势下,用先辈们的吃苦精神来鼓舞我们的斗志,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从而去赢取改革开放的更大胜利!

“发展才是硬道理”

“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所提出来的一句名言。这一名言的产生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七个字可谓字字千钧,它集中反映了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一)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名言产生极其不易,是邓小平审时度势的创造性的论断。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迎来了一个弥足珍贵的大好机遇。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实现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键,也是邓小平夙夜牵挂的头等大事。

1990年3月,就这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对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说:“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的速度,一两年没问题,如果长期这样,在世界上特别是同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比,也叫滑坡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10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假设我们有五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度发展,……会发生什么影响?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在他看来,保持经济发展速度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这一时期,邓小平在各种场合都反复强调抓住机遇,保持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意义。进入1991年,他又提出要反对单纯求稳的发展思想。他说:“强调稳是对的,但强调得过分就可能丧失时机。……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总结经验,稳这个字是需要的,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以后还用不用这个字?还得用。什么时候用,如何用,这要具体分析。但不能只是一个稳字。特别要注意,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

然而,在这一十分关键的时期,国内还存在着很多束缚发展的僵化思想。特别是从普通的民众到一些领导干部思维并没有转过来,还是老思想。关于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争议,特别是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十分激烈。很多人在改革的过程中失去了方向。在这个关键时期,邓小平高瞻远瞩,在1992年通过南巡这一特殊的形式,发表了关于改革开放方向的一系列的重要论断,“发展才是硬道理”就是在这个时候提出的。邓小平说:“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

邓小平关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使经济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的谈话,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给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也给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以极大的推动。“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论断给予了当时处于困惑时期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以清醒的认识。这个论断朴素、深刻、一针见血,在全党进一步坚定和强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吹响了经济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的进军号角。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原则,在神州大地上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历史证明,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好中国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是“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科学论断,引领中国走过最为辉煌的几十年,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奇迹”。

如今,当我们享受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丰硕成果之时,不断的学习与加深理解小平同志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可使我们头脑更加清醒,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发展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还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政治问题。当前的中国经济改革的确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其复杂性和艰难性可以说是过去未曾有过的。因此,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加快发展既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差距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动摇,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进。

同类推荐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本书的重点不是探讨理论上的问题,而是明确实践上的问题。本书从七个方面讨论并明确了“怎样做”的问题:一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必要条件;二是牢记自我角色,强化党员意识。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三是认清重大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动力源泉。等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明确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切实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大背景出发,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为主旨,紧扣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与核心任务,通过系统讲述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一案三制”和“四大类突发事件应对”,结合现实典型案例,进行中外对比,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

    本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本书前半部分包括美国的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下半部分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方面。
热门推荐
  • 冷总猎爱:亿万新娘不好惹

    冷总猎爱:亿万新娘不好惹

    某男笑问,刷卡还是付现?打破了一只亿元的花瓶,她赔不起。无计可施,只好答应做他的女人。可她却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这个无情又霸道的男人。而他却桃花频频,当旧爱和新欢相聚一堂,共处一屋,她要何去何从?当她离去,多年之后她带着儿子,挽着另一个男人出现在他面前,冷漠一笑,鄙视地说道。“冷总,你已经被我OUT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有蹄大家族

    有蹄大家族

    从来没有哪一种疆界像动物王国一样让我们自由驰聘,也从来没有哪一本关于动物的书可以如此:轻松、贴心、灵动。本书是“动物王国探险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在这本书里,你将继续跟随少儿科考队。这次少儿科考队将带领你们去考察的是有蹄动物大家族。像斑马、梅花鹿、长颈鹿、大象、犀牛等等等等。想多了解它们这个家族,那就接下来听听它们的故事吧。
  • 混元剑尊

    混元剑尊

    道,混元为始;剑,心剑为尊。玄元大陆,一个精彩无限的无尽世界。人族、魔族、神族、天族、战族、灵族、冥族、海族、魔兽..诸族林立,冰火魔蛟、九尾天狐、毁灭骑士、噬魂血灵、紫薇帝族、天堂皇鸟、宇光神族、宙光神族、狱血魔族、裂天巨鳄..强强争霸。易轩,一个小小的穆云国修炼界五大门派中,沉寂了八年的废物。一次意外,得到了绝...
  • 学好关系学 事半功倍效

    学好关系学 事半功倍效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 天玄帝尊

    天玄帝尊

    刘晨在家崩爆米花把自己崩穿越了。穿越之后,他发现自己成了天玄大陆飞云宗内的炼丹废材。这之后,他便碰到两个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一个,他要是再崩坏丹炉,他的师傅云间子就要斩断他的手脚;另一个,深爱着他的小师妹刘芸要出嫁了,她要他参加一月后的比试娶他。为了兑现对刘芸的承诺,刘晨只得加紧练功。几番努力,终于成为掌门,却几番波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谁搞垮了美国

    谁搞垮了美国

    金融危机最危险的阶段刚刚过去,华尔街又开始了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美国的坠落仍将持续。最可怕的不是苦难,而是吃了苦头之后没有“吃一堑,长一智”。美国人不长记性,这不妨碍中国人反思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以避免自身的金融危机。
  •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成王败寇,命也运也。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了,看准时机,你就能成就霸业。正所谓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是王道,把命运交给别人只能任人宰割。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