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3600000049

第49章 纵目全球(5)

“中国想要什么样的世界”——这一显然比“世界想要什么样的中国”谦卑得多的发问,命名了2007年1月下旬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一场专题讨论。这个全球最具规模的“大人物清谈俱乐部”年度盛会,今年选择“权力方程式的变迁”为总主题。在与会者列出的林林总总的权力方程式及其演化的轨迹中,“中国”两个字不绝于耳: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成因与去向,各国央行能否及怎样化解也许会到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朝鲜及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与对策,援助非洲的正道与歧途,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调及其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如何划定未来的义务,重启WTO多哈回合谈判的必要与艰难……每一个话题,每一场讨论,“中国”二字在全球权力方程式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所有这些议题,没有中国的参与,已经不可想象。

美国前财政部长罗伯特·萨默斯甚至宣称,过去以美国为火车头、欧洲为中心的时代正在转变;未来25年,世界的权力中心会转移到中国,还有印度。这种声音并非闻所未闻,但的确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来自中国的一些发言者在这一氛围中显出固有的谨慎。在表达了对于世界的善意以及对和平与发展的最大期待之后,他们以谦卑回应谦卑:不,权力方程式并未真正发生从西方到东方,特别是到中国的倾斜;是的,中国当前更关注处理内部发展平衡问题,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既无意也没有能力成为在军事、政治和外交上发挥巨大影响的全球力量;同样地,对于中国在各个国际议题中的参与及责任,也要放在它仍是发展中国家这一现实背景中来衡量。

在达沃斯发生的,其实是各国精英心情放松时的友好辩难而已,却折射了一种越来越无法回避的观念冲突。在西方世界的语境中,这一观念曾表现为改革开放之初,战略家们曾就中国开放国门加入国际体系是否包含“阴暗目的”的争论,也重现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十余年间,就中国是否为国际体系“搭便车者”的学术讨论;在2004年中国“崛起”成为关键词以来,它获得了更多的内涵:中国已经成为崛起中大国,应当成为国际秩序“负责任的利害相关者”(responsible stakeholder)。

“负责任的利害相关者”一词,当然并非出自前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个人的判断;它可以肯定地是代表了美国政府的立场,并迅速在美欧为代表的西方世界获得广泛认同。一方面,它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承认中国可以在重大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开出了两个隐含的条件或是希望:中国不挑战现有国际秩序;中国作为大国应在更多议题上发挥作用,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而不是“选择性地承担责任”。

中国的自我认知,与此既有交集又有较大差别。中国积极倡导建设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致力于创造经济高速平稳增长所需要的和平环境,目标坚定不移,努力耕耘多年。中国因素已经成为牵动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要素之一,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持续提升。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的国际利益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延伸。主要大国进一步调整对中国的政策,与中国积极接触的意愿增强。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在周边的区域合作中更加活跃,在处理热点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昭然。

但是,以中国指导涉外事务有年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八字真言,透视“负责任的利害相关者”之说,则又不免于疑虑。在承认这说明西方国家承认中国发展成就的同时,也有看法担心,鼓吹“中国责任论”也有转嫁矛盾,将中国纳入符合西方利益轨道的企图。

事实上,描述中国兴起的关键词,从“崛起”到“和平崛起”,最终引人注目地过渡到今日官方所通用的温和的“和平发展”一词,传达出中国在涉外事务上的低调和现实主义风格近期不会有大调整的信号。未来的原则,仍然是以八字方针为基础,在不涉及核心重大利益的问题上有所不为,在涉及核心重大利益的问题上有所作为。但八字方针也会受到与前不同的全新挑战。如果说以前的挑战主要来自地缘政治、安全与外交领域,那么,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讨论上看,中国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国际环境中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对“核心重大利益”的定义有待不断拓展。比如说,五年前,谁会想得到气候变化有可能成为美国下一届总统大选的重要议题,又有可能引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排放大国的全球性博弈?

风物长宜放眼量。其实,与“国际秩序的利害相关者”一词相对,还有一个正当的问题:哪一个国际秩序?国际社会正在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这些挑战的努力,有可能塑造新的国际秩序。受益于全球化至深的中国,或有可能成为新秩序的制定者之一。以和平发展的诉求参与塑造新世界,这可能亦为中国的良机。

-2007年第3期-

走出国际关系的“资源陷阱”

澳大利亚应正视中国对铁矿石供应进一步集中的合理担忧;中国不能陷入“阴谋论”猜测,要承认市场供需的力量。

近期,中澳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倒退,被形容为“跌至十年来最低点”。究其原因,当可溯及中铝对澳英矿企力拓收购的失利,以及由此触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

这是相当出人意料的。中澳两国之间几乎有着一切修好的理由,几乎没有任何理由交恶。

就从最早引发龃龉的铁矿石纷争来说,首先应看到,双方具有极大的互补性。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铁矿石供应国,中国是铁矿石最大需求国。在这类投资巨大、周期漫长的资源产品产业链中,上下游在保持供需关系稳定上有强大的共同利益。这比任何口头上的政策宣示都更有力地要求双方建立良好、稳定和长期的合作关系。

经济之外,中澳关系有着同样强健的支撑。两国间无重大战略利益冲突,也不存在相互威胁,在诸如遏制全球变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等当今国际重大议题上,观点类似,立场接近。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精通汉语,熟稔中国文化,曾作为外交官在北京驻节多年。他上任后提出“中等强国”外交政策,三大支柱之一便是全面融入亚洲,借助多边合作的力量,提升其国际影响力。顺应中国的兴起,既是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也是这一政策的内容。没有良好的对华关系,“中等强国”外交就无从谈起。

然而,此次中澳关系的恶化,恰恰揭示国家间关系,哪怕是交好国家之间的关系,仍时时面临掉进“资源陷阱”的危险。能源与资源往往是一国命脉所系,自工业化以来,便在世界地缘政治中扮演关键角色。各国之间的相互竞争史,往往围绕对能源与资源的竞争展开。进入21世纪后,各国之间在能源与资源议题上的零和游戏观依然根深蒂固。一涉及这类所谓战略性资产,各国之间戒心便故态复萌,相互间容易丧失信任,更难建立信任。

中国人对此不再需要更多的教育:2004年,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失败;本世纪以来,中国在能源与资源富国的开发努力,也一直被欧美大国置于放大镜下端详。

此次围绕矿业资源的纠结,正暴露了中澳这对本应和衷共济、互惠互利的国家之间关系的“软肋”。中澳要建立长期互信,必须正视“资源陷阱”,恰当解决当前纠纷,并为未来的中澳资源战略性合作铺设轨道。这需要两国决策者拿出勇气,打破观念窠臼,实现真正的双赢。

“症结”何解?我们的看法如下:

澳大利亚政府应正视铁矿石问题的国际政治经济内涵,放弃假装这是一个纯粹商业问题因而政府只好保持距离的“驼鸟政策”。

澳大利亚政府应理解,作为最大铁矿石需求国,中国对已经高度集中的铁矿石供应格局将进一步集中非常担忧。全世界可供贸易的铁矿石有70%来自力拓、必和必拓和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2007年,必和必拓要求收购力拓,2009年,必和必拓与力拓宣布将合并铁矿石业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担忧。这种担忧是强烈的,也是有合理性的。

可惜的是,在现有的两国商业交往和外交框架内,中国的担忧无法找到恰当的缓释渠道。必和必拓对力拓的全面收购,变成了这两家公司合并铁矿石业务,但铁矿石业务的集中趋势未变。中国也无法指望通过国内的反垄断调查来对这一趋势施加影响,因为对其做出的所有惩罚最终都会被转为对中国钢厂的惩罚。

在承认中国担忧合理性的前提下,澳大利亚政府应考虑积极作为,在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主动和创造性地寻找新机制,将澳大利亚矿业整合的商业冲动与中国对上游资源进一步集中的担忧,集合在新的讨论平台上,保证彼此有切实的对话,并促成妥协。如果澳方继续对这些担忧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将会付出代价。

中国一方要避免陷入“阴谋论”的猜测,不能过度夸大上游资源集中的威胁,以此来否认铁矿石价格主要决定于供求关系,价格上涨主要系国内钢厂需求强劲所致的事实。同时,中国也应在法治框架下,运用符合国际惯例的方法,来处理可能存在的不正当商业行为。在此次力拓“间谍门”事件中,中方在逮捕有关力拓员工时所援引的罪名为“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而非先前披露的“窃取中国国家机密”——这是一个进步。

我们欣喜地看到,双方领导人都意识到两国关系“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的性质。2009年8月21日,澳贸易部部长克林高调宣布,中澳下一轮自贸谈判将于9月中旬在北京举行。这是一个迄今举行了13轮、耗时四年半,但依然纠缠于农产品贸易的自贸谈判。此时重启,被外界解读为澳大利亚急于拉回偏离正轨的中澳关系。另外,近期中石油与美孚澳大利亚资源有限公司达成的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也被认为是中澳关系重近正轨的表现。

前有殷鉴,中澳关系转暖虽不能毕全功于一时一事,但只要双方关注彼此关切,平等恰当呼应,当可雨过天晴,云开雾散。毕竟,中澳终需向前看。

-2009年第18期-

中国如何应对国际油价飙升

高油价对中国经济的负效应主要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通货膨胀的推动。

2004年10月1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早盘一度达54.45美元/桶;同日,伦敦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以50.66美元/桶收盘,标志着价格相对偏低的伦敦油也已冲破50美元/桶关口。国际上普遍预测,油价高企的状况仍将继续;其对未来经济的影响,实在值得高度关注。

油价攀升的经济后果是相当负面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国际能源署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油价每桶持续上升10美元,一年后全球GDP将减少0.5%左右。而据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新近预测,由于油价的影响,2005年全球GDP增长将由3.9%降至3.6%,日本以外的亚洲部分则将从5.8%降至5.5%。

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认为,此次油价上涨,将进一步加重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对亚洲经济的影响将超过西方工业化国家;在亚洲,又以中国、中国香港、印度、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可能受到的冲击最大。该行利用牛津宏观经济预测模型(OEF)对中国进行的模拟分析表明:如自2004年三季度起国际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并持续至2005年一季度,则GDP减少0.6%,贸易差额占GDP的比重上升0.2%,消费物价上升0.3%;如自2004年三季度起国际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并持续至2005年年底,则GDP减少0.8%,贸易差额占GDP的比重下降0.1%,消费物价上升0.5%。

高油价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负效应相当显著,并主要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通货膨胀的推动。在目前宏观经济“硬着陆”风险尚存情况下,如此冲击实不可低估。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应对石油油价风险,尚有其独特的困难。当前中国石油需求强劲。统计已表明,在2004年推动世界油价的总需求中,新兴经济国家占新增需求的2/3,东亚新兴经济占1/2,中国则占1/3。然而,创造这种需求的中国经济增长,从2003年年底以来已经有明显的过热倾向;2004年上半年采取紧缩措施后,也因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可能只具备短期效应。三季度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已急剧回升,负利率政策仍在继续,金融脱媒不断加剧,房地产集聚的泡沫越来越多。加之中国的石油行业尚属管制领域,国内市场价格具“计划性”,价格杠杆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中国如此增长所支持的石油需求,成为推高油价的合力之一,反过来又可能给国内经济带来更大伤害。应当看到,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同时面对着资产泡沫与高油价双重风险,且两者互为因果。特别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低于国际水平而涨幅远远落后于国际原油价格,加之负利率和对能源价格的控制,极易纵容投资过度扩张。显然,中国抑制国际油价风险,对于平衡国际油价和促进国内经济健康发展,具双重战略意义。

因此,抑制过热需求应进一步提上议程,如采取分步调高利率、及时调整国内油价等市场化调控措施。为避免“高需求—高油价”后的泡沫破裂引发过大震荡,果断决策已是当务之急。

石油资源不仅对经济发展具有相当的牵制作用,而且事关国家安全和长期发展。为此,中国在应对国际油价风险时,也须科学制定长短期战略。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我们认为均值得认真考虑。

——应密切跟踪分析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灵活运用现行石油定价机制,防止国际油价暴涨冲击国内经济。我们认为,进一步放开准入,促进竞争格局和即时反映供求变化的市场价格的形成,更是其中关键。

——加快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建设步伐,稳步推行石油期货交易,规避石油价格风险。在这里,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建设,还包括要抓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工作,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扶持国内企业到国外参与石油合作勘探和开发。

——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水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到两倍,节能降耗的潜力巨大。同时,要不断改善能源结构,并从税收、价格、融资等方面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水电、风电、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由于能源利用率的大幅提高难以一蹴而就,通过各种经济和政策手段加快和推进这一进程,其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2004年第20期-

测温“中国热”

业界人士必须辨析从市况到舆情的这种差别,准确把握国际社会的心态变化。

同类推荐
  •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本书汇集了哈佛教授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常识的生动解读,把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知识以案例、故事的形式还原为浅显易懂的事理常规,细致讲解了我们每个人的收入、消费、缴税、投资理财、职业规划乃至婚姻选择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规律,使读者可以更加理性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找到投资理财的诀窍。
  •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赚钱第一课是学会看财经新闻。升级版与时俱进,央视《华尔街》顾问陈思进,和资深财经记者金蓓蕾一起,用最轻松易读的文笔,结合时下财经热点,新增新闻案例分析,手把手教会每一位普通读者,如何看懂生涩难懂的经济类、投资类、理财类的问题。这本书让每一位普通人都能掌握理财知识,具备理财思维。本书在升级的基础上,仍然坚持灌输四原则。
  • 全球性博弈

    全球性博弈

    在这种基调的基础上对中国和国际进行了全方面的透彻解读。中国篇中,本书以人性讨论为基准,作者针对中国国情,详细深入地剖析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科技,分别研究了中国以及国际社会中的典型国家,文化体育等等诸多问题,在未来,重点分析了大量时代性问题,现在,过去三种层次的透视中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国际篇中,作者详细讲述了美、日、俄、新、韩、印等国,使读者对中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全球化的本质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给全书奠定了一个哲学伦理的基调。作者以人性的讨论开篇,对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基本国情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挖掘和阐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全球化的过程
  •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沐浴着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春风,宁夏金融学会于1981年8月诞生,至今走过了30个春秋。30年来,宁夏金融学会在中国金融学会、自治区社科联的指导下,在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的领导和支持下,始终秉承“服务地方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宗旨,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团结和依靠广大会员,潜心致力于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积极培养青年研究人才,充分发挥在金融研究与学术交流中的组织和推动作用。"
  •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地方官员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争取国家政策扶持,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只有把国家政策弄懂弄透了,把国家政策支持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搞明白了,才能紧紧抓住一系列稍纵即逝的机遇,打开争取项目工作的好局面。企业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做到合法经营就必须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创造条件享受各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各项鼓励和优惠;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往往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特点,因此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制定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投资界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无论是金融投资、实业投资还是风险投资,读懂国家的政策环境都是成功的前提之一。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才相师

    天才相师

    少年叶天偶得相师传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往圣继绝学
  • 清商

    清商

    古为郡国之地,今谓羊绒之都;早称天下北库,现誉北方温州。清河故地,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沧桑演变,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更为后人遗留下特有的商业根脉。清河商业活动较早,史上久负盛名。著名文学家左思曾在《魏都赋》中盛赞:“锦绣襄邑,罗绮朝歌,绵纩房子,缣总清河。”自那时起,清河人就以“崇德尚义,勇闯天下”的精神,踏上了永不止息的创业之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南北交通动脉大运河贯通以来,油坊古镇便借助清河为郡为国的封地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商家云集此处,一度成为华北外埠来货和当地物产集散进出的重要枢纽,闻名遐迩。
  • 盛世中国:秦汉卷

    盛世中国:秦汉卷

    万里长城(2007年7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在北国边疆轰然矗立,巍峨如险峰,蜿蜒如巨龙,东起辽东,西临洮,形象庄严,气势磅礴,构成一道坚固、高大的藩篱,隔绝了境外的猎猎风尘和滚滚狼烟、凛冽寒潮和刀光剑影……
  • 鉴宝术士

    鉴宝术士

    林洛是古玩店的一个小小保养师,爷爷去世之后,留下一本彩绘笔记和玉佩。彩绘笔记记录了爷爷的职业传承,而爷爷盘了多年的玉佩却发生变异,让林洛获得鉴宝的能力!商骨周玺,秦俑汉匣,唐朝三彩,宋朝名瓷……明代书画,清朝兽首…竹、木、牙、角,文房四宝……尽在掌握!因玉佩变异,同时继承了爷爷职业传承的林洛,堪舆风水,分金定穴,感山川地理,辨气运长短,也成了他必备的技能!…………得到如此眷顾的林洛,会演绎怎样的传奇?
  • 鹰扬三国

    鹰扬三国

    血与火的洗礼即将降临!战与乱的序曲已经奏响!潜伏在深渊之下的蛟龙,是为了等待时机,静候那翱翔天际的时刻!盘旋于云雾之间的雏鹰,是为了磨尖利爪,展现那雷霆一击的雄姿!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大时代即将来临!留给后人的,将是数不尽、道不完的评述和追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妖孽惑君心:皇后,你别跑

    妖孽惑君心:皇后,你别跑

    (隆重推出!)所有人都说她是妖孽,是妲己转世,褒姒投胎,是一个魅惑君心的女子。而她芸媃,只是一个平凡无奇的女子,从小失去爹娘的她被舅舅和舅婶卖到了皇宫之中为奴婢,从下就伺候在三皇子的寝宫之中,她没有想到七年后三皇子再度见到她的时候,竟然早已对她情根深重。一瞬间她成了三皇子最疼爱的女人,成了众人嫉妒的对象,她经历了皇宫之中的尔虞我诈,冷宫酷刑,最后被一个年纪轻轻的红绫赶出了岭园,伤心的她无处可去,成了一位在洛阳长安卖花的女子,她发誓一生不再踏足皇宫,可惜天永远都不遂人愿。。。。
  • 腹黑王爷的百变王妃

    腹黑王爷的百变王妃

    相传相府八小姐凤凌,生来丧母,相貌平淡,毫无武术天赋,连个丫鬟都打不过!谁知道她医术绝顶、智慧滔天、美貌无双,武功几乎登峰造极!世界第一律师凤凌,一朝穿越,成了相府八小姐,最害怕麻烦,却给了她麻烦最多的身份!小小婴儿刚会动,就爬到香炉处抓了一把灰抹在脸上,把自己擦得难看至极,果然让一心权贵的父亲打到偏院,从此再不过问。救个人救出个大麻烦!为毛这个韩炫萧缠上她了,都十年了他怎么还记得!一个蝴蝶胎记,成为红线,将两人的命运紧紧相连。不就是偷个药材嘛,那妖孽还是不是王爷了,不仅让手下假装睡觉放她进来,还把国库里的药材都打包送了,一个月的御医,我当!但是这个皇帝不要脸,我就是不听封,凭什么要被杀头!冲冠一怒为红颜,镇国王爷叛离翔羽,带走了所有的武官,天下二分。和亲失败,翔羽国皇帝看上了凤凌,凤凌出手,震惊四座,百姓造反,天下五分。当身份的秘密揭开,昔日的懒散化作前进的动力,会有一人与我并肩……真是雷人,什么叫巫族公主!既然留着巫族的血,我就定会报灭族之仇!神秘的引魂黑猫,冰雪的主宰白色雪狐,还有缓缓演奏的乱世之曲,盛世婚礼,却让王爷知道爱人身中剧毒,身是神医却不能解其自身之毒,堂堂王爷默然滴泪,在心中立下惊天誓言:倾尽一生,但爱王妃,王妃若去,绝不独活!两人比肩,盛世风华,倾一世妖娆只为你,既然你愿天下安,我就收了这天下送给你!————————本文前段轻松,后段平定天下外加解毒,有兴趣者可以加进书架哦,赠送片段。(一)“脱衣服。”凤凌缓缓道。“王妃不必这么急色,只是手接触到了而已。”凤凌差点没一手刀砍晕他,“白痴,这毒素已经通过你的手蔓延到肩膀处了。”韩炫萧笑笑,拉开衣襟,极慢的一件一件像是展览一样的剥离开,配上那脸,凤凌都受不了了,甩了甩袖子,“你慢慢脱,我出去吹风。”韩炫萧闻言,立刻速度了,“裤子要脱么?”“你脑残啊!肩膀跟裤子有毛关系啊!”“你个大男人,可别喊疼。”凤凌吓唬韩炫萧,银针刺穴,是不会疼的,因为刺都是穴道,但是韩炫萧却笑嘻嘻的说,“经过了王妃的手,就算毒药我都吃,更不要提疼不疼了。”凤凌对这妖孽彻底无语了,银针拿起,对着穴道就扎下去。更可恨的是等凤凌扎完了之后,韩炫萧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果然一点都没感觉到疼,王妃的手真是灵药啊。”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