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500000010

第10章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1)

引言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历史转折和社会变动。一方面,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进一步加深,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传统的儒家思想丧失了统治地位,可以说中国社会出现了普遍的思想真空和信仰危机。改造中国,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几乎成为共识,而选择改造中国的方案,知识分子也都把目光集中到西方。一批批留学生奔赴欧洲、美国和日本,大量的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书籍被译成中文。于是乎,在中国,西方世界产生、流传的各种思想被竞相传播,也纷纷成为被研究和信仰的对象。一时间,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杜威的“实验主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尼采的超人意志,欧文、傅立叶的乌托邦思想,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频频被谈及。由此出现了五四时期思想文化价值标准的多元化和救国方案的多元化,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

当时的社会思潮主要有:一是社会主义思潮。在众多社会主义思潮中,除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之外,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泛劳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也被视为社会主义思潮而介绍到中国;二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产生的民主主义思想,即18世纪西方启蒙学者提出的民主、平等、自由、博爱、天赋人权、人道主义等;三是帝国主义时代出现的现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学说和唯心主义哲学思潮,如实用主义等。五四运动以后,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派别,除马克思主义之外,主要有实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这显示了中国知识界在探索中,对人类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各种新思想所产生的强烈兴趣及敏锐程度。

1.***与工读主义

工读主义,亦称工读互助主义,主张劳心与劳力、工与读、教育与职业相结合,学问与生计合一。工读主义者希望通过工读互助的办法创造一个“人人工作,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的新社会。实质上,工读主义是把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以及“新村主义”等思想融为一体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互助论是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的主要理论之一。克鲁泡特金于1917年出版的《互助论》中指出,互助是生物界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人类通过互助即可进入无命令、无权力、无服从、无制裁、绝对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当时,互助论在中国的影响很大。1917年10月,恽代英在武昌创立以“互助”命名的社团——互助社,并编辑出版《互助》刊物,该社以“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为宗旨,“定名互助社,取克鲁泡特金新进化论的意义”。***当时对互助论也一度迷恋,他说:“自虫鸟牲畜乃至人类,都是依互助而进化的,不是依战争而进化的。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的进化,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与平等的方向走的一个长路程。”而一切形式的社会主义的根萌都纯粹是伦理的。

协合与友谊,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他还说:“这互助的原理是改造人类精神的信条。”他认为“互助论”是“社会主义者共同一致认定的基础”,这“基础就是协和、友谊、互助、博爱的精神”。

泛劳动主义的创始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认为“人类本务”是与自然相争,即靠劳动维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工作劳动是一种快乐,为人工作和为自己工作没有什么区别。所谓泛劳动主义,“就是凡人皆不可不劳动之一种主义而已(此外所说劳动者指的肉体的劳动)。无论什么人,总没有利用他人劳动、掠夺他人储积和他人生产物之权利。人欲得衣食,须要靠着自己的劳动。人人自劳而食(此为根本),什么财产啦,资本啦,一切为罪恶源的东西,都无存在之必要”。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思想界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对于劳动问题遂有突出的关注,正是在对劳动的一片赞扬声中,这一思潮得到了空前流行。

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也是五四时期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较大的一个思潮。武者小路实笃从1910开始提出新村主义,并在杂志上连续发表了三篇关于新村主义的谈话,从而奠定了其新村主义的思想基础。新村主义基本思想是不满意现存的不合人道的社会制度,幻想脱离这个社会,另辟一块小天地,建立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互助友爱的理想的新社会。即以改造旧社会为目的、创造新社会为归宿的一种立国之道。他还身体力行,在日本九州建成了“新村”。1919年,周作人在《新青年》上介绍了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及其新村主义,又在京、津多次演讲宣传,并组织了“新村北京支部”。新村主义很适合于那些不满现实而又企图逃避现实、逃避阶级斗争的空想者的脾胃,因而吸引了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正是在互助论、泛劳动主义和新村主义的启示及影响下,当时任少年中国学会执行部主任的王光祈创造了“工读互助主义”。1919年12月4日,王光祈在北京《晨报》上发表了《城市小的新生活》一文。首次提出工读互助主义。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陈独秀、***、胡适、周作人、高一涵、张崧年等新文化界的领军人物都表示支持工读互助运动。在理论上提倡的同时,***还参加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实验。他是成立北京工读互助团的热心支持者。在《工读互助团募款启事》上,***作为发起人之一,号召各界为工读互助团捐款,自己也为之慷慨解囊。王光祈很受鼓舞,他认为:“工读互助团是新社会的胎儿,是实行我们理想的第一步。”接着,上海、天津、武汉等地也先后组织了“工读互助团”,进行工读互助主义的实验。工读主义者通过工读互助团,人人本着互助的精神,实行半工半读,不断扩大影响,发展壮大,将来再把全国各地的互助团统一联合起来,“各尽所能,各取可需”,实现“共同做工,共同读书,有饭同吃,有衣同穿”的理想社会就一定能够实现。工读主义有的主张和实践,反映了五四时期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企图改造社会的理念。北京工读互助团的诞生,开启了中国青年实验新生活的先河,全国各地纷纷效仿,一时间,各地工读互助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然而,由于它是脱离现实的空想共产主义试验,故决定了它在经济、组织上必然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困难和矛盾,无法存在和实行下去。

北京、上海等地的工读互助团仅存在几个月便宣告解散。工读互助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工读互助团的失败,引起了当初极力赞成这一运动的思想界的著名人士的反思。胡适认为,根本大错在于不忠于工读两个字,不注重工读,眼光重点在于新生活和新组织上。***认为:“在都市上的工读团,取共同生产的组织,是我们根本的错误。我觉得工读团要想维持,还是采取纯粹的工读主义才是。”工读互助团的失败,使中国一大批进步青年彻底抛弃了平和的经济革命的想法,促使他们进一步将目光转向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与实验主义

实验主义,又称实用主义,形成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否认客观的物质世界,以“实验效果”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把客观实在同主观经验、感觉混为一谈,即我所感觉的、经验的就是客观实在。它把真理同实践中有用的、有利的东西混同起来,认为“有用即真理”,真理的标准是“兑现价值”和“效用”。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全面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五四时期,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来华并在各地广泛的宣传,实用主义遂成为当时备受关注的热点学说。

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几乎同时传入中国。由于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锋芒是指向封建主义,而在“五四”前后的中国,实用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反封建的。胡适在宣传实用主义时,提倡“存疑主义”,主张“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同时,尤为鼓吹“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口号,这对于传统的封建迷信具有瓦解和破坏作用。

但是,作为资产阶级唯心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是对立的。

1919年6月,陈独秀被北京政府当局逮捕,不久释放。由胡适接办《每周评论》。这个杂志原是专为讨论政治问题于1918年12月创办的。

胡适原来在《每周评论》上发表的文章,都不涉及政治问题。因为他主张进行文化运动应撇开政治,致力于研究及解决社会上最基本的有关中国文化和教育方面的问题。在他接办《每周评论》之后,“发愤要想谈政治”,于是在《每周评论》第31号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在文中,胡适主张对中国问题要从“细心考察的实在情况”出发,不要空谈一些主义,“要多提出一些问题,少谈一些纸上的主义”。他还明确表示反对社会问题“根本解决”,而主张“一点一滴的改良”。1919年8月,***在《每周评论》第35号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对胡适的观点进行了批驳。***认为,不能把解决具体问题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二者对立起来,并指出,问题和主义“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这是交相为用的,这是并行不悖的。”所以,不能把一切主义都看成纯理论的东西。他说:

“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面。我们只要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作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他不赞成那种空谈主义、理想的倾向,而是主张把主义与问题、理想与实用、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且特别强调指出,“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所以现代的社会主义,包含着许多把他的精神变作实际的形式使合于现在需要的企图”。也就是说,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革命手段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的《再论问题与主义》发表后,胡适又在《每周评论》第36号上发表了《三论问题与主义》,他在文中说:“多研究些具体问题,少谈些抽象的主义。一切主义,一切学理,都应该研究,但是只可认作一些假设的见解,不可认作天经地义的信条;只可认作参考印证的材料,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启发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绝对真理。”胡适用相当多的篇幅大谈“输入学理的方法”,其目的是想把这一场争论纳入“学理”的范畴,抹掉其内在的政治蕴涵。

此后,胡适又发表《四论问题与主义》,再次申明个人观点,并进一步宣扬实验主义和改良主义。在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正酣之时,《每周评论》被北京政府查封,但是讨论并没有因此中止。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继续宣扬他的改良主义观点。1920年1月1日,***在《新青年》第7卷第2号发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一文,以唯物史观分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指出:“新思想是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不是几个青年凭空造作出的。”从思想与经济的联系上批驳胡适的观点。它启示时人,改造中国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根本解决”。

长期以来,在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上,曾被人们定性为中国思想界第一次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论战。其实,***和胡适在北京大学共事近十年,既是同事,又是挚友,“他们在振兴中华民族事业,推进社会改革和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以及主张民主、自由等方面,是志同道合的”,他们积极参与领导反封建文化的启蒙运动,热烈追求现代民主政体,“只是在改革社会的方法和某些学理上,认识则不尽相同”。

问题与主义之争,进一步使***明确提出了“根本解决”的主张,阐明了用阶级竞争说的学理为工具,为工人联合的实际行动,以实现经济革命的解决。***的反驳是委婉的,胡适随后所作的解释也完全是平静讨论的口气。但这次讨论,却带有学术、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意义。从学术方面讲,胡适、***代表不同的派别,争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两种学理的对立和冲突;从文化上看,两种主义对待社会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意味着不同文化模式的选择,反映了新文化阵营的分裂迹象;从政治上讲,胡适、***的观念代表了不同阶级对社会政治问题的不同态度,并反映了改良与革命的两条道路的对立。

胡、李二人之争,是着眼于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之选择,从今人的眼光看,胡适的改良主义对社会变革来说,更具稳健性,但需要一种良性社会运行制度作保障。而这在当时的中国,显然是行不通的。

3.***与基尔特社会主义

基尔特社会主义,一译“行会社会主义”,是20世纪初产生于英国的一种工人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其基本思想是主张保留现存国家制度和政权,组织基尔特(行会),管理生产,实现生产自给,然后由国家统一分配产品,从而实现消灭剥削。基尔特社会主义宣扬在资产阶级国家范围内实行“产业民主”或“产业自治”,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当时,以梁启超、张东荪等为首的研究系,极力主张在中国实行基尔特社会主义。

罗素是英国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主张基特尔社会主义。1920年9月,罗素应北京大学和讲学社的邀请,来中国讲学。到1921年7月离开中国,前后共十个月。罗素在华期间,抨击苏俄十月革命,宣扬十月革命不适合中国,同时又鼓吹基尔持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前途,但中国还不具备条件,当务之急就是发展实业,兴办教育。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哲学家,罗素反对阶级斗争,宣扬劳资调和,主张社会改良。罗素的观点立即得到了张东荪、梁启超等的认同。1921年9月5日,研究系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开辟了《社会主义研究》专栏,大力鼓吹基尔特社会主义。

1920年11月,张东荪等借罗素来华鼓吹基尔特社会主义之机,掀起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主张以改良主义的手段将中国引入资本主义的前途。

张东荪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辛亥革命以前持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观,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内政部秘书。当五四时期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涌入中国时,张东荪开始研究各种社会主义思潮。1919年9月,张东荪创办半月刊《解放与改造》,任主编。1920年9月起更名《改造》,梁启超任主编。当罗素来中国讲学时,张东荪同吴稚晖、杨端六、李石岑等陪伴罗素到湖南讲演。

同类推荐
  •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

    本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本书前半部分包括美国的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下半部分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方面。
  •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人人都能读懂的新常态!《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最著名、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
  • 新民说

    新民说

    《梁启超:新民说》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的《新民说》为原本,结合编者搜集甄选研究《新民说》问世百年来的影响的学术论文集、社会舆论关于梁启超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的贡献,依据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
热门推荐
  • 冷酷总裁薄情妻

    冷酷总裁薄情妻

    这一场真正的利益联姻,就算知道是为了获得欧氏的资金援助,她才不得已嫁给这个冷酷的男人,明明知道他心里有了其他的女人,可是对待他的羞辱,还是会感到痛苦。那么,欧暮承,如你所愿,几年之后,我会和你离婚。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尤物前妻

    尤物前妻

    订婚前夕,他如同一个兵临城下的王者,以不容抗拒的姿态走进她的生命里。那一夜开始,她成了他的奴,被他以各种屈辱的姿势侵占。痛苦、绝望,在无尽的残酷中渐渐转化为颤抖的承受…“求求你…放过我…我是你弟弟的女人…”然而,这句话之后,她却成了他的女人!他笑如鬼魅:“记住这一刻的感觉,它会时刻提醒你,你是谁的女人!”泪水顺着她的眼角滑下,一切都已无法挽回。他就是一个魔鬼,一旦惹上,穷极一生都无法摆脱。-白天,她是其貌不扬的职业白领。夜晚,她却是他身下性感娇媚的妻子。“你别忘了,你是唐家大少奶奶。”知道她背着他出去工作,甚至还引来不少‘狂蜂浪蝶’,他莫名的感到愤怒。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男人呐!永远都是那么自私!当她独自在冰冷的电视机前看着他的花边新闻时,他可曾想起她?当她被情敌设计摔下楼梯,因为小产而生命垂危时,他可曾想起她?-------------------------推荐朋友的文《蛇后妈眯万万岁》《正妃》《狂妃宫略》
  • 萌妻休夫:腹黑王爷小哑妃

    萌妻休夫:腹黑王爷小哑妃

    她第一次入宫,隔着帘子,他对母妃说:“儿臣选她。”她对他表示:“你堂堂一个王爷娶个哑女,连我都替你叫屈。”“你娶我肯定要后悔的!”她总好奇:“你为什么娶我?”晋王瞟了她一眼,淡淡一句,“图个清静。”“最后一次回答,你是我萧子隽要娶作王妃的人!”他到底不知不觉中爱上自己的王妃,而她出乎意料地将他“卖”了。“臣媳要与晋王和离!”推荐轻寒公子的新文《驯夫小野妃:腹黑王爷难搞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少爷的剑(古龙文集)

    三少爷的剑(古龙文集)

    天下第一的剑客,神剑山庄三少爷谢晓峰,厌倦了江湖,决定抛弃自己的身份与地位,隐姓埋名,化身为“没用的阿吉”,在社会的最底层打拼。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即使是做一个“没用的阿吉”,也会遇上无法预计的事,最终他不得不重现江湖。更多精彩,尽在古龙武侠经典巨作:《三少爷的剑》。
  • 重生之深闺九王妃

    重生之深闺九王妃

    她是九王妃,他是七王爷,他们互不相干,却又戴着同一顶绿帽子,因为,九王爷与七王妃有染。彩灯节上,他们偶遇,不见同病相怜,却见硝烟四起。“这个时候,万家灯火情人相聚,九王妃不是应该躲在角落暗自饮泣么?怎的出现在这里了?”他一双凤眸流光溢彩,饶是浪荡不羁。“七王爷的头上顶着颜色那么鲜艳的一顶帽子都能整日兴高采烈,我又为什么要想不开?”唇角的笑带着讥诮,她未曾给他一个正眼。“简单啊,因为本王不在乎。”他微微歪头,饶有兴味儿的看着她的脸,邪肆的脸庞染上一抹孩童的顽皮。“呵呵,我也不在乎!”她给了他一个放大的笑脸,他们在这一夜找到了共同点。烟雨别院前,她与他再次不期而遇。“呦,真是巧,在这儿遇到了九王妃。”他抱起双臂,笑眯着凤眸上下打量她,好似很久不见似地。“是啊,今儿心血来潮突然的掐指一算,乃是捉奸好日子。所以,前来捉奸。七王爷呢?”她也笑眯了眼睛,唇角绷得太紧,以至于脸颊有些抽搐。“咱们这属于心有灵犀一点通么?本王正在喝花酒,突然觉得这头顶的绿帽子一个劲儿的打颤,想来是提醒本王可以捉奸了。”他笑的邪肆惑人,一脸轻松却说得义正言辞。“既然如此,七王爷请!”她抬手谦让,仪态万方。“九王妃请。”他也相让,俩人如此欢喜的去........捉奸!辽阔草原,天地茫茫间,她一眼就看到了他。“七王爷是属狗的?在这儿都能碰得到!”她满脸晦气,只要碰到他,肯定没好事。“本王若是狗,那你是什么?粪便么?”他骑在马上俯下身,故意的凑近她的脸瞧着她满眼的嫌弃,愈发的兴高采烈。“就算我是粪便,那也绝对是飘香的。不似你七王爷,千里之外,我都能闻得到你身上的人渣味儿。”她给了他一个很饱满的白眼,而后挺着胸脯扬着下颌扬长而去。“香不香的本王不知道,但绝对是挺的。”他慢慢的直起身子,凤眸眯起,说的话充满色情。本文一对一,轻松深情,听风路线,不坑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姐要嫁人:前夫不要搞破坏!

    姐要嫁人:前夫不要搞破坏!

    我一直不明白我前夫为什么要和我离婚,我长得漂亮,会做家务,而且温柔体贴,还很听话,孝敬公婆,几乎是面面俱到,可还是离婚了。直到昨天我才知道我错在哪里,我前夫为什么和我离婚。我不是狐狸精。前天下午我下班,路过常去的那家咖啡厅只是那么不经意的看了一眼,结果就看到了我前夫。一样的英俊帅气,一样的温润如玉,一样的谈笑风生,只是对着的人不一样了。我好奇的推开门走了进去,然后……
  • 西边雨

    西边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山唱山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懵懵懂懂的婚姻,到底改变了什么?随手涂鸦,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