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9900000004

第4章 【波罗蜜】 03

失恋,至少值得回味

有一个人去求助一位大师说:“师父,请救救我,我快疯了,我的太太、孩子、亲戚全住在同一个房间,整天都在争吵吼叫谩骂,我的家简直是一座地狱,我快崩溃了,师父,请拯救我。”

大师说:“我可以救你,不过你得先答应,不论我要求你做什么,你都切实的做到!”那形容憔悴的人说:“我发誓,我一定做到!”大师说:“好!你家里养了多少牲畜?”“一头牛、一只羊,还有六只鸡。”那人说。“很好,把它们全部带入你的屋内,然后一星期后再来见我。”那人听了,心惊胆战,但他发过誓听从师父的话,所以就把牲畜全部带进房子。

一星期后,他容貌完全枯槁,跑来见大师,用呻吟的声音说:“一片肮脏、恶臭、吵闹、混乱,不只我不成人形,屋里的人也都快疯了。大师,现在怎么办?”

“回去吧!现在回去把牲畜都赶出去,明天再来见我。”大师说。那人飞快的奔回家去。第二天,当他回来见大师时,眼中充满了喜悦的光芒,欢喜的对大师说:“呀!所有的畜生都赶出去了,家里简直像个天堂,安静、清爽、干净,又充满了温馨,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呀!”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微微的笑了。我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使我们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苦的人,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经验过更巨大的苦难,也因为我们不知道世上的别人,有许多正拖着千斤重的脚,在走过火热水深、断崖鸿沟。失恋,真是人生的苦难里最易于跨越的,它几乎是人生的必然。在生命里,有很多历程除了苦痛,没有别的感受。失恋,至少还值得

回味、至少有凄凉之美、至少还令我们验证到情感的真实与虚幻。“有很多事,只是苦,没有别的。与那些事比起来,失恋的真是天堂了!”我加重语气的说。我们聊着聊着,天就黑了,朋友要告辞,我送她一罐“港口茶”,她的表情已经平静很多了。我说:“好好的品味这港口茶吧!仔细的观照它,看看到最苦的时候会怎么样?”

我们的船还要继续前航

朋友走了以后,我独自坐着饮茶,看着被夜色染乌的天空,几粒微星,点点缀在天际,心中不免寒凉,想到人间里情爱无常的折磨,从有星星的时候,人就开始了在情感挣扎的历程,而即使世界粉碎成为微尘,人仍然要在情爱里走过漫漫长夜、哭过茫茫的旷野。

我想到几天前刚读过杜牧与李商隐的诗,都是我最喜欢的唐朝诗人,他们对失恋心情的描写,那样的细致缠绵,犹如黑夜旷野中闪烁的泪,令人心碎。我就选了几首,抄在纸上,准备寄给我的朋友:

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枕留妃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金谷园(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我少年时代时常吟诵这些诗句,当时有着十分浪漫美丽的怀想,觉得能有深刻的情爱,实在是一种福分。近来重读,颇感到人生的凄凉,才仿佛接近了诗人那冰心玉壶一样的心情,看到飞舞的落花为之肠断,听见琵琶流动的声音不禁惘然,东风吹来感到相思如灰一寸一寸冷去,夜里的蜡烛仿佛替代我们垂泪,像春天的蚕子永不停止地缠绵吐丝,到死方休!

而那园里落下来的花,就好像我们从楼头坠下,心肝为之碎裂!

秋天看着遥遥相隔的牵牛星与织女星,是那样的冷,是永远不可能相会了!情感的挫折与苦难是生命必然的悲情,可是谁想过:落花飞舞之后,春天的新芽就要抽出!蜡烛烧尽的时候,黎明的天光就要掀起!春蚕吐丝自缚的终极,是一只蛾的重生!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如一片叶子抽出、一朵花开放、一棵树生长,是一种自然的时序,春日的繁华、夏季的喧闹、秋野的庄严、冬天的肃杀,都轮流让我们经验着,以便生发我们的智慧。来吧!让我们在最苦的时候,更深刻地回观我们的心灵世界,我们至少知道“港口茶”苦的滋味,我们一眼就能看见星星,这就多么值得感恩。让锦瑟发声,让飞花落下,让春蚕吐丝,让蜡烛流泪,让时光的河流轻轻流过一些生命里伤心的渡口吧!我们的船还要前航,扯起逆风的帆,在山水之间听听杜鹃鸟伤心的啼声,听久了,那啼声不觉也有超越的飞扬的尾音。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引,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

幸福的开关

一直到现在,我每看到在街边喝汽水的孩童,总会多注视一眼。而每次走进超级市场,看到满墙满架的汽水、可乐、果汁饮料,心里则颇有感慨。

看到这些,总令我想起童年时代想要喝汽水而不可得的景况,在台湾初光复不久的那几年,乡间的农民虽不致饥寒交迫,但是想要三餐都吃饱似乎也不太可得,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家族,更不要说有什么零嘴饮料了。

我小时候对汽水有一种特别奇妙的向往,原因不在汽水有什么好喝,而是由于喝不到汽水。我们家是有几十口人的大家族,小孩依大排行就有十八个之多,记忆里东西仿佛永远不够吃,更别说是喝汽水了。

喝汽水的时机有三种,一种是喜庆宴会,一种是过年的年夜饭,一种是庙会节庆。即使有汽水,也总是不够喝,到要喝汽水时好像进行一个隆重的仪式,十八个杯子在桌上排成一列,依序各倒半杯,几乎喝一口就光了,然后大家舔舔嘴唇,觉得汽水的滋味真是鲜美。

有一回,我走在街上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喝饱了汽水,站在屋檐下呕气,呕——长长的一声,我站在旁边简直看呆了,羡慕得要死掉,忍不住忧伤的自问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喝汽水喝到饱?什么时候才能喝汽水喝到呕气?因为到读小学的时候,我还没有尝过喝汽水喝到呕气的滋味,心想,能喝汽水喝到把气呕出来,不知道是何等幸福的事。

当时家里还点油灯,灯油就是煤油,台语称作“臭油”或“番仔油”。有一次我的母亲把臭油装在空的汽水瓶里,放置在桌脚旁,我趁大人不注意,一个箭步就把汽水瓶拿起来往嘴里灌,当场两眼翻白、口吐白沫,经过医生的急救才活转过来。为了喝汽水而差一点丧命,后来成为家里的笑谈,却并没有阻绝我对汽水的向往。

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堂兄快结婚了,我在他结婚的前一晚竟辗转反侧的失眠了,我躺在床上暗暗的发愿:明天一定要喝汽水喝到饱,至少喝到呕气。

第二天我一直在庭院前窥探,看汽水送来了没有。到上午九点多,看到杂货店的人送来几大箱的汽水,堆叠在一处,我飞也似的跑过去,提了两大瓶黑松汽水,就往茅房跑去。彼时农村的厕所都盖在远离住屋的几十米之外,有一个大粪坑,几星期才清理一次,我们小孩子平时是很恨进茅房的,卫生问题通常是就地解决,因为里面实在太臭了。但是那一天我早计划好要在里面喝汽水,那是家里唯一隐秘的地方。

我把茅房的门反锁,接着打开两瓶汽水,然后以一种虔诚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的往嘴里灌,就像灌蟋蟀一样,一瓶汽水一会儿就喝光了,几乎一刻也不停的,我把第二瓶汽水也灌进腹中。

我的肚子整个胀起来,我安静的坐在茅房地板上,等待着呕气,慢慢地,肚子有了动静,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气翻涌出来,呕——汽水的气从口鼻冒了出来,冒得我满眼都是泪水,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了吧!”然后朝圣一般打开茅房的木栓,走出来,发现阳光是那么温暖明亮,好像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富哲理的美文

    世界上最富哲理的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凡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心田,一篇美言也会使人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 山在那里

    山在那里

    散文集《山在那里》,是一个人的述说与回声。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那里的文字,就是他的拓展,凭借凡俗市井中失神的观察,顺着半虚半实的家藤攀爬,他让自己相对封锁的生命得到时空上的延展。这本书,是一座漂流于朝九晚五、无限循环的秩序生活中的、沿途观看一个人内省风景的文字岛屿。
  • 驴友入门宝典

    驴友入门宝典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基础知识类的驴友入门书籍,是写给全国几千万初、中级驴友看的书。这是一本作者参加户外活动7年多、带队出行200余次的经验总结,主要针对的是短程、低海拔、低难度的户外活动,向大家介绍关于驴友的基础知识、户外装备、安全知识、户外小经验、特种户外、省钱攻略、带队常识等等。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涉及的都是初、中级驴友最关心的、实用的内容,可以帮助初、中级驴友快速成长,更安全、更开心、更省钱的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旅行是个好东西。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经历过的那段情,看得最清楚。更重要的是,在路途中,我学会了如何去面对生活。
  •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篇)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篇)

    本书为中国篇,编者在中国精心遴选了50个地方,既有祖国的名山大川,也有祖国的人文奇景。在这里,我们把它们串联了起来,组成了一幅完美的旅行大画卷。本书是父母朋友与孩子外出必备的旅游指南书,也适合孩子单独阅读,以增长他的人文知识,丰富他的人生阅历。
热门推荐
  • 在西藏想你

    在西藏想你

    刘兆林的情感散文,写人物有光泽,有风趣,也有智慧。收在“笔情”一辑里的篇章,他写文坛的马加老人,于平易的生活琐事间充满了会心的理解和挖掘,有的细节,轻描淡写,滋味隽永。他写君子之风的学者彭定安先生,文字清浅明朗,近距离透视,不枝不蔓。尽管对于常情的描写不容易像亲情、私情、友情那样感人,但他对于社会常情那种无私的关注和真诚并富勇气表达,也很难能。“乘美以游心”,这是刘兆林情感散文追求的为文之道。朴素自然,大方无华。这让他既摆脱了雕虫小技,也完成了精神上的一次超越和洗礼。收入本书中的文章,或深情写意,或娓娓道来,或意趣横生,或情思飞扬,显示了一位成熟作家对情感世界的独特捕捉和品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首席,吻你不上瘾

    首席,吻你不上瘾

    原书名《恋上酷酷小丈夫》与《执行总监的逃妻》初次见面,她差点死在他的车轮下;于是,她气呼呼的扒走了酒醉不醒的他的高级T恤,岂料她从此惹祸上了身;她只想做他的姐姐,但他却任性的不允许;他越是追,她越是逃,所以他疯狂的追逐,她却始终在逃…六年后,精疲力竭的她终于被如同来自地狱的他抓住;他的嘴角,挂着一抹嗜血的冷笑,他绝情的掐着她的脖颈,面无表情的对她说“我会折断你的手脚,让你永远都不能再逃……”※※※※※推荐静茗的新书,请大家继续支持:《魔君,请你温柔一点》http://m.pgsk.com/a/197213/
  • 六月歌声

    六月歌声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诗经》,更直观、真切地感受《诗经》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三江大学诡异录

    三江大学诡异录

    有时候,我不知道该讲不该讲,毕竟是我的母校,但是憋在心里也不是一个事儿,所以我决定还是讲出来的好,毕竟很多人都不了解三江的历史。三江的布局是一个大型的八卦,所有的建筑都是以红色为主,以镇邪为主,在没有这些设置以前,三江大学以前每年都会死一个人,具体死因没人知道,有人说是邪气,也有人说是鬼魂……这里我要先从一个我知道的故事开始讲述三江大学的神秘……
  • 酒鬼刘三

    酒鬼刘三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第七感

    第七感

    中国恐怖小说第一人周德东力作!主人公碎花小鳄被迫来到一个古怪、诡异的学校——永远无声无息的209寝室、莫名其妙的同窗室友、不同寻常的冰镇可乐怎么喝都会中奖、只要出门就能看到的那辆出租车和那位表情猥琐的司机,所有的种种无不隐藏着惊世骇俗的秘密。是死神的诅咒,抑或是活人的阴谋?母女二人同时爱上一个男人,结局会是怎样?是什么堆积出难解的亲情仇恨?已经过世的父亲为什么会变身成为“电子父亲”?浪子的爱情究竟情归何处?“第七感”是个人的主观感觉,还是蕴藏在何种情感中的不为人知的情结?
  • 埋剑英雄传

    埋剑英雄传

    东汉末年!十常侍练就《鹤顶无双谱》威震朝野,引发了何后董后的娘家之争。在何进董卓二人的逐鹿下,董卓灭何进、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直至三足鼎立。建安十三年,曹丕称帝,国号大魏,将汉王朝末代皇帝放逐塞外,而当年十常侍所创之功《鹤顶无双谱》也随着末代皇帝放逐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