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要自留余地,慎防逼死自己,这是任何人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都应该遵守的法则。
把“逢人只说三分话”和“事无不可对人言”这两句话合在一起想,当做与人沟通的上下限,在许可的范围内寻找合理点,自然不会逼死自己。
见机赞美别人
前面说到人不可锋芒毕露,但如果长久不为人知,有本事和没有本事岂不毫无差别?中国人的本领便是在“人不知而不愠”之中,有一套深藏不露的方法,即站在不露的立场来露,站在不求人知的立场来为人所知。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人捧人。有机会赞美别人,别人知道了,也反过来捧我们。如此一来,大家都有人赞美,于是在不求人知的氛围中,大家都为人所知。
赞美别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困难。首先,要有恢宏的气度,不可以见不得别人好。其次,要具有辨别力,才不致出现瞎吹乱捧的场面。这种场面在娱乐界屡见不鲜——丑八怪捧成俊男,怎么看都不美的人也捧为美女。结果呢?大家很恶心,不把他们的话当话,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闹着玩的,根本没有人正经,也就见怪不怪,不去怪它!第三,要诚心诚意去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不是心存“我捧你,你一定要捧我,否则我会找机会把你打下来”的念头。赞美人要给大家看,不可以借赞美人来立自门户,形成排斥外人,结果却害死自家人的小圈圈。
一般人千万不要养成瞎抬、乱捧的不良习惯,把自己的信用破坏得天天往下滑落。赞美别人,多少要有一些根据,要与事实相去不远,只是夸大了一些。只有这样,被捧的人才觉得受用,而相关或不相关的人也比较听得进去。
赞美别人要遵循五个原则,分述如下:
1.不要害怕面对面称赞别人。尽管对方未必完全相信,但是说出来总比不说出来要好。如果不方便当面赞美,可以打电话,切忌不可说得吞吞吐吐,以至连自己都觉得很可笑。
2.找机会向对方求助或征求意见。这种方式往往能够产生比直接称赞对方更好的效果,因为对方比较容易相信我们的诚意。
3.依据事实,以诚恳的态度来满足对方被人尊重的内心需要。比如,常以对方知识丰富、本领高强、经验老到来满足对方在知识、能力、判断力等方面的虚荣心,易于使对方对我们产生信赖和好感。
4.具体说出对方的优点,寻找可以满足对方需要的赞美之词,可以让他感到无比的高兴。
5.诚恳称赞对方为之得意的成就。如对对方事业和子女的成功加以适当赞美,但不可存心讨好。
不存心讨好任何人,是我们一再重复的观点。因为有太多的人对讨好产生误解,这种人一方面痛恨讨好的行为,一方面却又不知不觉地讨好他人。
看到他人讨好的行为便心生厌恶,自己讨好他人的时候,却又觉得如此才是有礼貌的表现。原因除了对自己和对他人使用双重标准之外,就是自己对自己内心的动机最为明白,没有讨好的心,却有讨好的形,当然不是讨好的行为。别人的动机我们不清楚,就容易认为别人是在故意讨好。
小心群众运动
群众运动可以把领导者造成知名人物,却也可以无情毁灭、伤害许多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轻意使用群众运动。
人有理智,也有感情。群众运动未发之前,大家都强调理智,保证有能力控制得住。一旦群众运动发动起来,感情淹没了理智,事态随之扩大,加上领导者为了增强力量,必设法刺激群众的感情,弄得群众情绪更加高昂,进而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但是,事过境迁,等大家冷静下来,就会觉得自己被人利用了,便会怀恨在心、愤愤不平,对领导者十分不满。
就算群众得到某些好处,也会产生新的期待,希望领导者再次发动更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以满足他们愈来愈高的需求。领导者如果不能保证满足群众的需求,最后还是会令群众失望,最终被群众遗弃。所以,有意利用群众运动,必须切实具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否则能发不能收,难免遭受灭亡的噩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大家十分熟悉的道理。群众可以把一个人捧起来,照样能够把他打下去。非不得已,实在没有必要搞群众运动。
如果实在不得已,一定要发动群众运动,还是以立公心为根本原则。为公聚众总比为私搞群众运动要安心得多。
不造神、不聚众、不敛财,应该是发动群众运动时必须秉持的三大原则。人只要活着,就不是神,不要把自己捧得像神一样,这是发动群众运动者首先要明白的道理。
和谐的艺术
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究竟是什么?和谐?有些人认为落伍。合理?似乎相当正确。但是,合理的标准又实在太过模糊。圆满?要求沟通圆满还有可能,希望人际关系圆满好像有点过分。现代?够时髦,却令人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它到底代表什么。想来想去,我们依旧沿用“和谐”这两个字。中国人讲求“和为贵”,孔子希望“君子和而不同”。待人和气而不同流合污,不但切合现代人的实际需求,也可以由“和”而“安”,帮助企业或家庭达到安人的境界。
和谐的表现:从容不迫
待人处世要和谐,人际关系也需要和谐。和谐代表一种和气,“和气才能生财”,这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主张。和谐的表现,正是当年朱子所说的从容不迫。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机构,如果真能够从容不迫,无论人际关系还是公共关系都是第一流的。
从容不迫并不是“反正无所谓,因此不急不忙”。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已属不忠厚,而不忠厚的人即使从容不迫,也不过是自欺欺人式的从容不迫,而不是真正不忧不惧式的从容不迫。
一般而言,社会上有两种和和气气的人。一种是内心忧惧,以致到处讨好的人,这种人虽然表现得和和气气,内心却是相当虚伪且缺乏诚意。另一种人则是内心不忧不惧,不讨好任何人,也不欺压任何人,心正意诚地和和气气。我们不寄望前一种和气的人会与他人产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这种人心里必然有所企求,达不到就会当面或背后制造不和谐的气氛。我们衷心希望后一种和气的人来共同缔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这种人不会“和稀泥”,也不会表里不一地明和暗争,在危难时刻还能够同舟共济,实在是当今社会最迫切需要的人。
和谐的目标:化解矛盾
化戾气为祥和,是和谐人际关系的目标。中国人常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化”不是“和稀泥”式的化,而是“皆大欢喜”式的化,是真正的中国功夫,着实不简单。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基本理念有三,分别说明如下:
1.简化人际关系。往昔农业社会,尽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但大家有较长的时间来互相认识,也有较多的时间来调整彼此的关系。现代商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动很大,只有彼此之间的关系得到简化,才能够产生实质的作用。为此,我们建议把人分成四个层次,由自己开始,再由个人到家人,然后推及朋友,最后推及一般人:亲戚之中,近亲并入家人,远亲纳为朋友;同时把朋友这一层次的范围加以扩大到同宗、同事、同乡、同学、同业、邻居、同年以及熟悉的外国人;一般人这一层次则包括点头之交、陌生人、群众以及一般的外国人。
2.有差别地爱人。尽管有很多人在大力倡导平等的爱,我们仍旧赞成中国人原有的“自差别的爱人”。爱是有差别的,父母就是父母,不同于朋友;认识的人便是熟人,不同于陌生人。对不同层次的人给予不同的爱,以免出现“爱所有的人,结果爱不了任何人”、“爱人类却天天和家人吵架”的怪现象。要爱人,先要爱自己;要爱别人的父母,先要爱自己的父母。人对人的爱一方面要真挚,一方面更要合理。
3.心存谅解。人与人之间既然不可能没有差别地爱,那么,彼此互相谅解就成为“化”的必要条件。如果你对他比较好,对我不太好,我应该充分谅解,认为你之所以有这种表现,必定有原因。人人反省,并且反省之后能自我改善,以谅解的心情来化解人际之间的各种不公平问题,人际关系自然日趋和谐。心存谅解,自然容易化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和谐的手段:在技巧中融入伦理
我们发现,希望大家抱持互相谅解的心情来化解矛盾事实上愈来愈困难。因为现代人受到西方平等观念的影响,已经愈来愈没大没小,很不容易在这一方面保持谅解。于是,我们才依据正名的原则,把人际关系正名为人伦关系。
有些人对伦理有成见,一提起人伦关系,就认为它是阴险、权术和圆滑的代名词。为此,我们认为人伦关系有以下特点:
1.正直而不阴险。有些人一提起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马上联想到“狡猾、阴险、邪恶”这一类字眼,实在令人觉得遗憾,因为中国人最讨厌的其实就是这些行为。
人伦关系既然主张把更多的人当做朋友,那么正直便成为最重要的原则。正直指顺理而言、顺道而行、公正无私(见图7-3)。正要正大光明而不走向偏道,直并不是有什么就说什么,而是坚守“应该说的才说,不应该说的绝不说”的原则,做到“不可不说,不可乱说”。公正无私才会诚信相处,彼此安宁。
图7-3 正直的真谛
直,不可无礼。急切暴躁不是真正的直,有话就说也不是直。人人都认为自己正直,实际上,能做到正直的人少之又少。“山上有直树,世上无直人。”愈来愈多的人弄不清楚什么是正直,实在是可怕之至。吵吵闹闹未必是正直,圆通也不见得就不正直,这是大家必须切实加以明辨的。
中国人最奇怪的地方就是每当反省自己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十分正直、诚恳、实在、认真、勤奋、负责,好像所有的美德自己都有。但是只要是其他的中国人,就会想起丑陋的一面,如奸诈、阴险、欺骗、圆滑、虚伪、马虎、浑水摸鱼、推卸责任,似乎所有的恶行都出现在其他中国人身上。
我们对自己和别人实行双重标准的做法随时展现无遗,可惜自己通常不会注意,以致以为事实如此。
我们也不要受人际关系丑陋一面的暗示,以致自卑到毫无信心。只有先对中国人恢复应有的信心,才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艺术绝非权术。人际交往需要适当的润滑油来减轻彼此之间的摩擦,促进人与人的互动。这种润滑油,我们称之为人际技巧,其实就是一大堆花样。
耍花样的人,很容易惹人厌恶,引起他们反感;但是,完全没有花样、一切直来直去的人也不容易受人欢迎,更谈不上感人。中国人欣赏艺术,讨厌权术,即是十分明白人际关系非有技巧不可,亦即不可以完全没有花样。心正的人就算花样一大堆,也会被称为讲究艺术;心不正的人,如果花样一大堆,便是玩弄权术。艺术和权术一字之差,表示彼此的动机颇不相同,前者以心正为出发点,后者则因心不正而表现出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现代中国人最好不要盲目排斥人际技巧,否则很难彼此和谐。我们应该分辨清楚:心正的人,有花样并没有不好,不必曲解他或排斥他;对于那些心不正的人,不论他怎样玩技巧、耍花样,都要小心提防,以免上当。
权术和艺术从形式上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以致很多人分不清楚,也看不明白它们之间的区别。有人把权术当做艺术,结果遭受很多人的反感;有人则把艺术看成权术,极力加以排斥,结果不仅自己寸步难行,还被人视为不近人情。
人与人之间自然需要一大堆花样来促进彼此的互动而又维持和谐。我们既不可以盲目排斥花样,认为凡有花样的都属权术;也不能心不正地玩弄权术,把别人当做傻瓜。因为这两种极端的态度对自己都没有好处。
富于艺术,绝不玩弄权术,应该是大家努力的目标!
3.圆通不是圆滑。一般人误把圆通当成圆滑,或者认为自己相当圆通而别人却十分圆滑,最好能够分辨清楚。
正正当当的人需要圆通的修养,以“有事不怕事、无事不惹事”的态度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自己愉快,别人也愉快,又能够走正道而万事顺畅,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