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4500000056

第56章 苏联文学创始人——高尔基

名人档案

全名 马克西姆·高尔基(Maksim Gorky)

原名 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别什科夫

(Aleksei Maximovich Peshkov)

国别 苏联

生卒年 1868—1936

出生地 伏尔加河上游下诺夫哥罗德

爱好 抽烟

成就贡献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一生的创作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苏联社会发展的一部形象史。

《母亲》是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它刻画了世界文学长廊中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巴威尔及革命母亲符拉索娃的感人形象,揭示了广大工农群众从自发到自觉的革命过程,指出革命必然胜利的前景。

高尔基是从19世纪90年代正式投入写作事业的。他早期的作品充满了英雄主义和浪漫幻想色彩,是对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扬。如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散文诗《鹰之歌》等,这些作品富于战斗的豪情。20世纪初,高尔基的作品带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对沙俄统治下,下层人民生活苦难的揭露以及对小市民和小知识分子种种庸俗习气的抨击,如剧本《小市民》《底层》,剧本上演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05年革命前后,同无产阶级的接近,尤其是同列宁的接近和合作使高尔基对革命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这种背景下写作的长篇小说《母亲》是高尔基一生最杰出的代表作。

小说中的巴威尔是一个旧式工人的儿子,父亲死后,16岁的巴威尔也曾像其他青年一样无所事事地混日子。但是,巴威尔是一个很有觉悟的青年,他认真思索过工人苦难命运的根源,渴望找到革命的真理。他偷偷地阅读宣传革命的书籍,同进步的革命人士交往,把自己的家变成了一个地下革命活动中心。在对革命理论的学习和探讨的同时,巴威尔在同志们的协助下,带领广大工人群众同工厂主、资本家进行了三次有名的斗争,即沼地戈比事件、五一游行示威和法庭审判事件。在这一个由失败到成功的斗争过程中,巴威尔成了一名坚定、成熟的工人革命领袖。巴威尔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工人阶级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成长壮大的过程。

作品中最感人的形象还是巴威尔的母亲符拉索娃。符拉索娃最初是一个柔顺、软弱、在丈夫的虐待和生活的重压下逆来顺受、生活得近乎麻木的落后妇女。她对儿子的革命活动不理解,还很恐惧,但是在巴威尔的耐心开导和革命者们的影响下,饱受苦难的符拉索娃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成了一位坚定无私、勇敢无畏、主动献身革命的革命者了。在儿子遭逮捕、革命受挫的情况下,母亲毅然担负起革命的重担,冒着生命危险去散发传单。符拉索娃是一个觉醒了的人民群众的典型,她对革命的作用表明人民群众才是革命之母。

《母亲》以辩证唯物的方法动态地展现了革命由自发到自觉的成长过程,把革命的现实情况和对革命前景的乐观预言结合起来,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体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品问世后,首先在美国出版,随后传遍德、法、意、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受到了列宁、卢那察尔斯基等人的高度评价。列宁称它是“一本及时的书”,因为它也是对1905年革命的一个总结。

20世纪20年代是高尔基文学创作的全盛时期。他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自传三部曲之三《我的大学》(前两部是《童年》和《在人间》),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克里木·萨姆金的一生》。尤其是后一部小说,是反映1870年至十月革命前这40多年俄国社会历史风云变幻的史诗性作品,它也是对作家一生的总结。

高尔基个人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俄苏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他的成长过程也是俄罗斯成千上万的下层人民追求革命真理历程的一个形象写照。他出生于一个木匠家庭,四岁时失去父亲,被长久地遗弃在外祖父家。开染房的外祖父脾气暴躁,高尔基没有少受外祖父和舅舅们的虐待。只有慈祥的外祖母才带给他一丝人间的温暖,外祖母同时也是高尔基文学的启蒙人,她讲的故事和唱的儿歌令他终身不忘。

高尔基只念到小学三年级便因贫困辍学,失学后,年仅10岁的高尔基开始了他流浪人间的苦难历程。他先后做过学徒、洗碗工、店员、工地领工等多种职业。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箱子书,因此眼界大开,迷上了文学。16岁时,高尔基流浪到了喀山,他呆了4年,干各种杂活,也平生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者,参加了地下革命活动。生活的苦难使高尔基萌发了创作的冲动。他去拜访托尔斯泰,未果,于是决心漫游全国以了解俄国和俄国人民的生活。四年的游历使他饱览了人间的一切丑恶,加深了他对革命的认识。这期间他曾先后被捕、拘留,也写出了他的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作品发表时署名马克西姆·高尔基,在俄文中是“最苦命的”意思。

1895年,经过柯罗连科的推荐,在文学上已小有成就的高尔基成了《萨马拉日报》的专栏作家,从此正式投入文学生涯。高尔基的创作多次触怒沙皇政府,不仅他的作品被删改、禁止,而且他本人也深受迫害,进过监狱,还被迫流亡国外。在复杂险恶的形势下,高尔基也产生过动摇,一度偏离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但是,在列宁的教导下,他总是醒悟得很快。除了小说创作,他还写了大量的政论讽刺文,抨击反动政府,激发人民觉悟。苏联建国后,高尔基为文化、教育的重建和青年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尊为青年们的导师。

生活故事

高尔基同列宁的友谊对高尔基一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虽然高尔基1905年才在彼得堡第一次见到列宁,但是,他们的合作从1900年创办《火星报》时便开始了。1905年,他们又创办了《新生活》报,这是布尔什维克第一份公开的机关报,这份报纸被称为“列宁和高尔基的报纸”。高尔基在上面发表的文章得到了列宁的肯定。十二月起义后,高尔基到欧美去为革命募集经费,驻美期间写下杰作《母亲》,列宁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赞扬。1905年后的一段时间,高尔基受党内错误思想的影响,写了宣扬“造神论”的小说《忏悔》和文艺理论文章《个性的毁灭》,列宁看了文章后,亲自到高尔基流亡的喀普里岛上,同高尔基作了一次长谈。由于两人政见不合,中断了通讯联系。1909年,面对党内分裂的形势,高尔基深感苦闷不解,这个时候,他收到了列宁的来信。列宁的诚恳、坦荡使高尔基深受感动,两人再次见面,恢复了联系。列宁密切关注高尔基的新作,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他称高尔基的《意大利童话》是“精彩的童话”,“是革命的传单”。

十月革命前夕,高尔基又一次陷入思想的迷误,提出了很多不合时宜的主张,遭到了列宁的严厉批评,固执的高尔基同列宁又一次断绝了关系。十月革命胜利后,高尔基又发表了很多攻击新生政权的言论,迫使列宁下令查封高尔基所在的《新生活》报,但是列宁一直坚信高尔基是会清醒过来的。1918年8月列宁被刺,血腥的事实震惊了高尔基,高尔基幡然醒悟,前去探望列宁,再次恢复了两人之间的友谊。随后,列宁对高尔基负责的文化重建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当高尔基积劳成疾后,列宁亲自出面,让他到国外享受公费医疗,列宁还对他的晚期创作提供了很多建议。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高尔基悲痛不已,含着热泪写下回忆录《列宁》。

高尔基很受苏联人民的爱戴,当他1924年到1928年移居国外期间,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来自国内的各种信件。1928年,他回国时,一踏上俄罗斯便受到了成千上万人的欢迎,人们一直把他送到莫斯科。莫斯科几乎人人都认识高尔基,使得他不化装就不敢外出。有一次,他同作家费定一起去国家出版社,恰好忘了化装,结果人们一下子认出了他那高高的个头。他一到出版社门口,便被团团围住,脱不开身。出版社的员工见此情景,赶紧出来“营救”他。

传世名言

艺术作品的目的是充分而鲜明地描写事实里面所隐含的社会生活的重大意义。

艺术的目的是夸张美好的东西,使它更加美好;夸大坏的——仇视人和丑化人的东西,使它引起厌恶,激发人的决心来消灭那庸俗贪婪的小市民习气所造成的生活中可耻的卑鄙、龌龊,艺术的目的是赞成或反对的斗争。

生平大事

1868年3月,出生于伏尔加河上游。

1884年,离开家乡到喀山。

1895年2月,成为《萨马拉日报》的专栏作家。

1895年,发表《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

1907年,长篇小说《母亲》问世。

1913年、1916年、1923年分别发表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1925年,写成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和《克里木·萨姆金的一生》。

1936年6月,逝世于莫斯科。

同类推荐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描写了北洋时期直系大军阀吴佩孚传奇的一生,讲述了他主张南北议和,发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与各种势力角逐,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并最终因不肯媚日卖国而被日本人杀害的故事。是一部情节紧凑,故事性极强的长篇小说。
  •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传记并没有十分完整地描绘出比尔·盖茨的全貌,却是尽量全面地写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才经历。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充满荆棘的。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文字可以记下这些事件、却不能表达个中辛酸。他成长中的挑战,他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一切都造就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也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比尔·盖茨,来了解这个伟大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吧!
  •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第 一届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文委委员、东北文艺家协会代主任、中共旅大特区委员会文委书 记。建国后。本书是罗烽与夫人白朗的传记。,历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兼秘书长,东北文联、中国作协东北分会第一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中国作协顾问。著 有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原名傅乃琦。作家。中篇小说集《粮食》,罗烽,剧本《台儿庄》、《总动员》
  •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清穿崩坏年代

    清穿崩坏年代

    一朝穿越,既生为博而济吉特氏之女,父亲是科尔沁汗王,祖母是大清公主,外曾祖母是鼎鼎大名的孝庄太皇太后,清穿而已,还好!可是,史上早夭的祖母竟然也是穿越的!死于顺治朝的睿亲王多尔衮竟然还在!这位康熙的亲亲表妹,竟是手持空间的穿越女!还冒出了重生的妹子要她的命,竟然说康熙会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妹的,本来是万千宠爱享福的日子,就被这么一句话给毁了,最大靠山太皇太后防她惧她,那位千古一帝更是为此盯上了她……新书《穿越弃女生存录》已开新坑,坑品有保证,终于解禁了不容易……
  • 英雄无敌之亡灵暴君

    英雄无敌之亡灵暴君

    当现实变成了梦幻!而梦幻变成了现实!亡者的重生,英雄的复仇。据百万亡灵,成就亡灵天灾,摧毁一切复仇的阻碍成就亡灵暴君之名。李炜重生到十年前《天下》刚刚开启的岁月,利用自己十年的游戏经验演绎自己的复仇传奇。
  • 腹黑妖孽,我不爱你

    腹黑妖孽,我不爱你

    还没到六月,这天气就有些闷热了。日光微微有些毒辣的照射在这座城市的上空,市中心,一座被称为都市地标的大厦顶层的玻璃折射着阳光的绚烂,是透明而又深邃的颜色。宽阔的街道两旁种满了香樟树,枝叶繁茂的阴影下行人穿梭……一辆黑色奥迪缓缓驶入了景致娱乐公司的停车场。景致娱乐公司在s市较具规模,由娱乐圈传奇经纪人穆景暄所创,而景致娱乐也如穆景暄本人一样高调,除却如今事业如日中……
  • 礼仪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礼仪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礼,是思想道德修养。仪,使其表现,即礼节。因此,礼仪不是培训出来的,是修养出来的,它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自古中国就是礼仪之邦,秉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是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青少年们的必修课。本书具体阐述了礼仪和道德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帮助青少年们提高整体素质。
  • 天降甜心

    天降甜心

    “叮咚叮咚——”一阵阵铃声急促地响起,在寂静地黑夜划过,显得极其刺耳。睡梦中的楚云朵倏然被……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不懂财务就当不好建筑施工企业经理

    不懂财务就当不好建筑施工企业经理

    建立起清晰的成本控制意识与内部控制方法。强化财务管理意识,优秀的经理人必定是一位财务高手!教你轻松驾御建筑施工企业必备的财务方法与技巧通过《不懂财务就当不好建筑施工企业经理》的阅读,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非财务人员与财务部门在统一的平台上达成有效沟通。学会使用预算等财务工具加强内部管理。你将学到:全面掌握三大财务报表,不论何种行业,读懂财务报告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