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3500000003

第3章 心理健康:人生幸福的源泉(3)

2)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可以从榜样作用、强化作用、学习动机上来解释心理问题。孩子通常将自己的父母作为自己模仿的榜样,如果该模仿行为得到奖励的话,其行为就会反复出现,进而成为孩子内在的行为。但是孩子在模仿中既能模仿到适当的行为,也能模仿到不适当的行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改变孩子的不适当行为。

(4)认知理论学说认知理论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是用积极态度来思考的人,而不是用消极态度来解决问题的人。如果一个人倾向于用消极的态度来解释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其后果是出现消极情感,严重的出现心理问题。这种人习惯使用自我责备和自我反对的方式,对自己的错误和未来进行评论和推断。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些理论学说是从不同的角度——精神、自我实现、行为、认知几方面来对心理健康进行了论述,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和研究人类心理健康给予了重要的参考和理论指导。

讲题二:心理健康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幸福是一种感觉,人生是一种追求。人生追求的最大理想是幸福、自由与快乐。即使事业获得了成功,财富得到了满足,一旦不健康的心理侵蚀了我们,仍旧得不到幸福,也会失去自由与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认识,心态确实能左右并影响着人生。

1.人的心理健康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社会是众多个体以各种社会关系组成的群体,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分子或细胞,个人身心健康,积极进取,不断发展,社会才能稳定、进步。因此,心理健康对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我们就拿一个集体来说明心理健康的意义。生活中有很多形式的集体,如班组、科室、班级、家庭等,如果一个集体中大部分成员都乐观向上,自我发展,人格健全,有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这个集体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工作氛围,较高的工作效率,会取得比其他集体更大的成就,创造更多的财富,获得更大的社会认可,同时,这个集体中矛盾较少,稳定而安宁。相反,集体中成员心理不健康,就会冲突多而内耗大,影响这个集体的稳定与发展。

心理不健康是许多社会问题的原因之一。例如社会上的卖淫嫖娼、吸毒赌博等社会问题屡禁不止,这些现象除了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之外,和参与其中的人贪图享乐、缺乏追求、丧失自控、侥幸投机等不健康心理也难脱干系。一些地方迷信盛行,邪教泛滥,给社会安定团结造成很大影响,给个人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这些人信奉虚无缥渺的天国来世,言谈举止怪异,不能与周围环境谐调一致,这不正是心理与环境不统一的表现吗?这些人的不健康心理导致了种种社会问题,结果是害人害己,阻碍社会发展。

犯罪是社会的毒瘤,是以危害他人或集体的人身财产安全为主要内容的行为。犯罪行为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安定,尽管有繁多的法律制约和强大的国家机器,但不论古今中外,法治人治,犯罪行为从来都是没有销声匿迹。

犯罪心理学研究发现,犯罪行为与人的不健康心理有密切关系,例如1872年德国精神病学家K·埃宾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犯罪心理学为书名的著作《犯罪心理学纲要》,书中主要从精神病态角度研究犯罪的人。1936年美国精神病学家W·希利通过对少年违法犯罪的研究,发现犯罪行为是由情绪障碍引起的,认为犯罪行为是“不能得到满足的愿望与欲求的表现”。德国精神病学家K·施奈德还提出人格异常与犯罪行为有一定关系。

一些心理专家还撰文指出,心理健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是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科学文化体现了人的学识水平,而思想道德则由人的认识、情感、行为体现出来,对自己与环境的准确认识,良好的情绪和恰当的行为是精神文明的要求,也是心理健康的要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减少社会问题,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利社会发展。

2.心理健康对学习、工作的促进作用

心理健康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前提,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会对学习和工作的目的、意义、作用有明确的认识,知道只有经过学习才能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从而使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少走弯路。对于工作,心理健康的人知道那不只是要求与责任,不只是劳动和疲劳,它更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之一,是体现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的唯一渠道。

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真正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之中,有较高的效率。

心理健康的人大多有明确而恰当的工作和学习目标。恰当的目标不仅为人的活动指引航向,而且是激励人努力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因素。目标的恰当就是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只要经过努力就能够达到。如果目标定得过高,虽然它光辉灿烂、极富魅力,但却若海市蜃楼般可望而不可即,失去对人的激励作用;如果目标定得过低,只需举手之劳便可实现,若探囊取物般,便会因缺乏挑战性而使人怠惰。

心理健康使人对自己的素质、能力水平和自己所拥有的客观条件有正确的认识,确定一个实现起来不至于太困难但又必须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在目标的激励下学习和工作,实现目标后会获得成就感,并进一步激发学习和工作的兴趣。

心理健康的人大多对学习和工作具有积极性。这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者有良好的情绪状态,能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和工作,而良好的情绪具有增力性,能使人干劲十足,充满活力,从而有较高的学习、工作效率。另外,还体现在心理健康的人能及时调节在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不良情绪,以较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工作、学习中,因而在学习、工作中主动积极,事半功倍。

心理健康者对待学习和工作,除了上述特点而外,他们还有较强的克服困难和应对挫折的意志力,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及时克服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对挫折打击有较高的耐受力,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会坚韧不拔,百折不回,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3.心理健康能够使人减少疾病

当前,随着社会的前进、经济的发展,人类已进入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精神因素对人体疾病的影响将越来越复杂。事实证明,现有50%~80%的疾病与精神因素有关。国外有学者统计,因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4%~76%。美国某医院对就诊病人统计,发现65%的病人的疾病与精神因素有关。

为什么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有这么大的影响呢?这要从大脑的作用来看。人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大脑是人体的高级中枢,对身体的一切机能活动起着支配或调节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情绪剧烈地波动,会打乱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使得身体内部环境失调,引起许多疾病。

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指出:“一切顽固的、沉重的忧悒和焦虑,定会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有人调查发现,在遭遇强烈刺激,感情急剧波动后,在短时间内死亡的170例中,59%死于个人不幸与巨大损失消息传来之后;34%死于面临危险或威胁的处境;7%死于狂喜之时。前苏联外科专家皮罗戈夫观察到:

胜利者的伤口比失败者的伤口要愈合得快,愈合得好。以上都说明了情绪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老年人在退休、离休后,生活地位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再加上疾病缠身,在情绪上产生一些波动,引起一些心理变化,在行为上表现为烦躁、易怒、爱发牢骚;或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寝食不安;或孤独、多疑、忧郁、自卑等。因此,老年人更要注意情志过激给身体健康带来的巨大病痛。情志的不良刺激,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会引起整个心理活动失去平衡状态,从而引起组织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出现一系列的变化,进而诱发内分泌功能失调,降低免疫能力,为肿瘤的发生提供内在的条件。

引起癌症的原因尽管很多,但近年来大量科学实验证实,不良的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这一点已为动物实验所证实。如将狗分成两组,使一组长期处于惊恐不安状态,另一组则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结果,前一组6条狗中有3条狗死于癌症,后一组4条狗都安然无恙。现代心身医学实验证实,不良心理因素、过度紧张刺激、忧郁悲伤等,可以通过类固醇作用使胸腺退化,造成免疫性T淋巴细胞成熟障碍,抑制免疫功能,诱发癌症。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状态,对心血管机能具有明显影响。如情绪激动时,会出现心动过速,害羞时面部血管会扩张等,都是常见的现象。临床观察,心绞痛往往在情绪激动时发生。这是由于在情绪激动或紧张的脑力劳动时,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含量增加,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心肌的耗氧量,突然发作心绞痛,严重者甚至可以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一般人在高兴时胃口较好,悲伤时食欲减退。研究表明,情绪变化时,迷走神经冲动发放,胃功能受到影响。此外,情绪对肠功能变化也是很明显的,如愤怒、焦虑的情绪使结肠功能亢进,降低结肠持续收缩,结肠变窄,溶菌酶分泌增加,肠结膜变脆,并出现斑点出血,甚至糜烂、溃疡。

情志太过会导致神经系统严重失调,引起各种神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癔病和强迫症,严重者还可以引起精神错乱和行为失常。

所谓反应性精神病大都是这样引起的,它是由强烈、突然或持久的精神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精神障碍。

内分泌专家告诫人们:“过度紧张、长期焦虑等精神负担是诱发‘甲亢’的重要因素。”从“甲亢”病人就诊时的主诉便可得知,升学、出国、晋级、升职等可导致情绪波动,而由于工作、学习过度劳累,引起精神持续紧张,与发病更有密切关系,农村的“甲亢”病人就明显较少。

由上可知,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皆与心理因素有关,要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心理健康。

4.心理健康能够促进人的长寿

俗话说:“发怒郁闷催人老,经常笑笑变年少。”这说明要想延年益寿,应该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保持愉快舒畅的情绪。四川省在对372位长寿老人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中98%以上的人都具有开朗乐观的性格,无一人是孤僻抑郁者。

这些老人之所以成为“老寿星”,皆与他们心情舒畅,心胸宽广,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人生抱有希望分不开。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比较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能够活到70多岁的高龄,实属古来稀,其长寿的原因之一是注重心理健康。他主张,人在老年时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更不要在身体虚弱时还竭力去追求名利,因为这样得到的往往是苦恼和烦闷,甚至是疾病。他特别欣赏清心寡欲精神状态的人,如对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表示称赞道:“贤哉,回也。”孔子最反对患得患失、怨天尤人的精神状态,提倡心胸坦荡、刚毅坚强。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有名的大文豪,他的诗,或自然流畅,或气势雄伟;他的词,豪放超逸,气贯长虹。其实,苏东坡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而且精通养生之道,尤其重视心理健康。

“达观”是苏东坡极力倡导的,他也是这样做的。他多次遭贬,辗转流离,还受诬入狱,险些处死,但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他也一直保持达观开朗的情绪,即使在最不得志的时候,他也不甘寂寞,或泛舟,或登山,尽情领略山川古迹风光,努力从苦闷中解脱,给自己开拓从内心到外在的广阔世界。

陆游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对养生也颇有研究,其养生法则之一是重视情志调摄,注重心理保健。陆游认为,能否长寿的关键,与是否重视情志调摄有关。他读书忘忧,堪称颜回第二,陆游就是从读书中获得心理安慰而有益于健康的。他自称“书痴”,“客来不怕笑书痴”,“老人世间百念衰,唯好古书心未移。”陆游又说:“治心无他法,要使百念空。”意思是人们要想不得心理疾病,必须不追求名利等个人的东西。他生活豁达,即使在穷困潦倒之际,也浩歌不已。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在得到安慰时,体内可产生一种与吗啡结构相近的化学物质“内生吗啡”,从而对人体产生有益的调节作用。

谢觉哉是我国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1884年生于湖南,1971年逝世于北京,享年87岁。谢老在几十年革命斗争生涯中,历尽艰难曲折,但始终精力旺盛。这与谢老十分重视心理保健是分不开的。当有人在整理谢老的同乡李甲农烈士的日记手稿时,发现了在1919年10月1日的日记中记载了谢老的《长寿十诀》:“当勤厌情、宜成习惯;任凭事宜具趣味;色欲方面切勿与以发生之机会;不急于成功,又不喧噪;心中须常满足,勿生不平之念;力所为之事,须顺次为之;势所不能者,切勿妄耗心力。”

中国历代养生家和医家都把精神修养作为养生长寿之大法。在目前,人类已进入“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的情况下,精神因素将会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健康者,不仅要身体无病,而且要精神愉快,心理健康。

同类推荐
  •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这本工具书简便、实用、易学、能触动人心最底部。让你可以搞定一切你想搞定的人。文雅点就是,与谁都能友好相处并且可以达成你的目标。乐嘉首先带你进入性格色彩的世界,告诉“性格”与“个性”的区别,“行为”与“动机”的不同。然后依次带你进入性格色彩的情感世界、帮你分析性格色彩的职场关系、然后把握生活,最后教你性格色彩的钻石法则。当女人说“我不要你管”的时候,你知道她心里真正的想法吗?当你想和老板谈加薪的时候如何能顺利谈成。不同性格色彩如何理财……
  • 弗洛伊德文集11:图腾与禁忌

    弗洛伊德文集11:图腾与禁忌

    本卷是弗洛伊德有关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宗教学、历史学和哲学等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共包含两部作品。《图腾与禁忌》1913年出版,通过蒙昧人与强迫神经症患者的比较,推断了图腾崇拜的本原意义。《摩西与一神教》1939年出版,是弗洛伊德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一神教的本质和起源。这些论著基本上属于弗洛伊德心理哲学的范畴。
  •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心理学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心理常识更是以其通俗易懂的特点贴近普通人。本书选取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常识,通过列举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权威专家的著名心理学试验以及对人的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心理常识进行阐释,达到让心理学改变生活的目的。本书无论是从知识的全面性上,还是从专业性上,都是那些渴望拥有成功人生的朋友的最佳选择。
  • 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这里弗洛依德清楚地肯定了集体力量在文明中的作用,看到了社会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在创造性的探索和活动中,即个人成功的最有前途的领域,理性与非理性是人的两条腿。理性离不开非理性,非理性亦离不开理性。他们的相互作用,才是成功的保证,人类的活动一面是走向未来,一面是走进历史,我们在看到文明的未来的同时,也会看到我们对文明的不满。本书本着通俗易懂的原则从弗洛依德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主要作品编译而成,并参考了一些英译本。
  •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揭秘日常生活中人人该懂的心理法则;传授人生旅途中一用就灵的心理策略。了解了自己的心理,你就是强者;了解了别人的心理,你就是智者。越是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心理,你就越能掌控周围的事物,越能把握自己的生活,成功和幸福就离你越来越近……
热门推荐
  • 重生空间:天才炼丹师

    重生空间:天才炼丹师

    爱宠霸道损友腹黑,契约血誓缠绵热烈。美妖双面酷魔狂拽,出生入死柔情仗义。还好宗主家面瘫大师兄超护短。那个谁,说我大苍朔宗没灵石,随身秘府灵药多多我灵药神丹砸死你!关门,师叔无节操,师弟们二缺,剑术凶残的师兄弟们上!,师傅不着调,绝色少女重生修真。师祖爱卖萌,穷的弟子连本命剑都要卖?
  • 每天给自己一杯心灵安慰

    每天给自己一杯心灵安慰

    12个月的智慧修炼,为你破解幸福密码365天的心灵之旅,让你从容享受当下。365则动人故事:每个故事都有意义,滋养你的头脑和灵魂。365句幸福提醒:每句都会提醒你,幸福其实就在身边。365个心灵安慰:让你与心灵对话,让心灵回归自然。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潇洒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潇洒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人的一生中,能够立定根基的不外乎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会不会做人,决定一个人的事业成败和人生走势;会不会做事,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和生存状态。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一个人如果做到这两点,就能够不断地发展与成就自己。陈荣赋、张凯编著的《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细节一一呈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取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简洁的分析,将做人做事的智慧加以系统总结以供你参考,语言平实、活泼,娓娓叙来又无哗众取宠之意,目的是启迪你的智慧,让你在烦躁的生活中顿悟人生之道。
  • 盗墓笔记:搜宝奇兵

    盗墓笔记:搜宝奇兵

    出身矿山世家的韩风在清早听到了自家矿山发生灾难的消息,父亲葬身在矿山之中,而死难矿工的家属受到有心人的挑唆而前来闹事。在混乱中一些杀手打伤了韩风,老管家福伯竟然暴露出雄厚的实力,带着韩风远遁千里……
  • 沉思录·青少版

    沉思录·青少版

    比原著更简洁、更引人入胜的青少哲学读本。提倡青少年像大人物一样阅读,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本着“取其精华”的原则,本书总结了马可·奥勒留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将《沉思录》阐述出来。无论你想从书中得到什么,是和谐的心境,还是成长的智慧,这本书都是最好的选择。
  • 七剑修神

    七剑修神

    练七剑,塑金身,令他踏上全新的修真世界。目睹强者斗争,获得神秘宝物,让他成为绝世天才!闯密林,斗魔兽,重拾前世霸气,完虐欺辱母亲的小人!得高师亲睐,获黑马之名,让他成为大陆上的一颗新星!逆天的灵魂力,让他的名号响彻整个异世大陆,新的机遇,重重危机,也挡不住他化身强者之路,且看他如何踏上世界之巅……
  • 红楼之玉润冰炎

    红楼之玉润冰炎

    却说黛玉在京城接到林如海病重的信函,心中又急又怕,无措的直掉眼泪,说着要回江南。贾母也是大惊,连忙命贾琏收拾妥当,护送黛玉回江南去。黛玉心中焦急,只是略微收拾了一些细软,带着从家里带来的王嬷嬷和雪雁,就连紫鹃也没有带直奔江南而去。“姑娘莫要担心,老爷定然会没事的。”船舱里,雪雁细心地安慰着黛玉,眼看着这几天下来姑娘原本就薄弱的身子又瘦了一圈,让她心里又是着急有事担忧却也不可奈何。黛玉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