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700000058

第58章 爱是勇敢的承担

龙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各处有华人的角落都沉浸在过年的热浪氛围中,电视里铺天盖地的“恭喜发财…‘金蛇狂舞”等时尚广告贺词热辣辣地做着消费引导。各种报纸杂志“祈福平安”的同时不忘在加印加厚的豪华字纸中抛给老百姓种种信息:体育彩票连中500万大奖、电脑电视降价、假日经济潮、购置房屋莫失良机、各大商城节日酬宾……还有电话拜年的朋友们、网络上的问候、贺卡。告别一个千年的夜晚,似乎格外响亮着、热闹着、忙碌着,这时,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是沈阳的朋友周文,声音是热切的,好像嗓音发抖,提前拜年了,然后他告诉我说:“我还在办公室,一天没吃饭,《绿色祭坛》写完了,一分钟前刚刚杀青。这本书也算我对上一个年代干的事有个交代,写完最后一个字,我想哭……”

放下他的电话,我独自坐在窗前发愣,耳边许多的喧嚣都淡化了,望着都市的万家灯火,感受寂静。

初识周文,就是在一片寂静的绿色山峦--人类文化遗产之一的庐山。我们都是参加全国法制文学“金剑奖”颁奖大会的获奖者,那个发奖会和环境保护没什么大关系,涉及环境保护法的获奖作品似乎也寥寥无几。相反,我们可能和诸多旅游者一样有意无意在超负荷承载的庐山风景区,破坏它的美丽环境。多少年来,我们只注重了体验自然之美,却没有学会为了美而承担责任。

记得是会议中,一部《青山赤子》的短片,说的是一段朴素的传奇:20世纪80年代末期,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山区的一位满族农民刘春生,率领家人进山承包了8000亩山林,他的理想是实验小流域经济,并在山里实施一系列绿色生物链计划;同时,为了唤起世人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这些年来,全家人自筹资金,先后将世界各种文字的《森林法》《环保法》及《联合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以及中国环保法规文件,镌刻在了山石上,并准备建一座“世界环保碑林”。通过全家人几年的努力,一个立体的生态经济模式已见雏形。小流域先后被命名为“抚顺市生态示范小流域…‘抚顺市环保教育基地”。全国已有几万人进山参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也专门发来电传表示祝贺,这部纪录片已经被他们馆藏,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

短片拍摄手法朴素真切,引起了我的关注,还有那个年轻的撰稿、摄影加编导,听说是非职业编导,在一个机关当小公务员,业余时间鼓捣出了这部专题片。接着,拍摄者周文先生走上台,他有着很清澈的眼睛。从他充满激情的讲述中,我们渐渐认识了刘春生一家。

从此,我常常感动。

为刘春生一家,也为周文。每一个长途电话,每一次书信交谈,周文总是在向我传递着关于绿色的信息,讲述一个个山里的故事。同样是绿缘,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们相识,继而成为超越环保意义之上的知己,莫逆之交。因为爱着他们的爱,所以,周文在8年的时间中乃至将来,永远以真诚的目光注视着他们。他6次自费进山,先后拍摄了4部专题片,连连著书立说,不是为了稿费为了得奖为了级别和升迁,仅仅是因为他的人生信条:人活一颗心。对山里的一草~木一山一水都抱着敬畏和崇尚之心。他独自忙碌这一切.自己搭进去的很多金钱和休闲时间先不说,与他所供职的那琐碎现实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实际好处,他做的一切,可以说仅仅是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本来是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周文,自学电视编导,自学环境生态学、文学、法律,伴随着一个黄昏接着一个黄昏的沉落,业余时间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那些让自己总不满意的图像和文字,力图让它们反映出刘春生一家的精神特质,像绿色大山样完美鲜活。

他是用激情和心灵来组织那些文字和画面的。

寂静中,他把自己也站成了一棵树。他与他们,彼此如同树与树般的默默牵挂着。

每次来京,见面匆匆,印象中他总是眉头紧锁、忧心忡忡的,为了宣传刘春生的事迹,他奔走呼号;为了帮助在信息闭塞的大山中忙碌的刘春生弄到一些重要资料,他在北京尘土飞扬的大街上四处寻觅,焦渴干裂的嘴唇显示着他与相关环保部门打交道的疲惫;山区邮寄到北京某些单位的信件泥牛人海;为了找到《里约宣言》的英文版,他不厌其烦地通过各种渠道联系环保组织、联合国环境计划署,打着昂贵的国际长途电话、发传真……

他,一个城市的公务员,和山区满族汉子做着一个梦,走着各自的朝圣路。

正如他在书的扉页上说的那句话:“朝圣者在路上是孤独的,但朝圣的路上却充满着诱惑。”人生苦短,万丈红尘中目光超越日常生活的人,能够坚守着理想的人,方能踏上勇敢者的不归之路。

记得2000年的3月,春光明媚的季节我赴美丽的厦门采访。第二天,手机响起,电话里儿子声音恐慌,告诉我:“北京沙尘暴!太可怕了!家里的阳台窗台灰尘能用簸箕搓。”那个消息很像战争来临给予人的袭击那么震惊,那一刻,我的确有些庆幸,因为我正迎着海风品茗远眺,心旷神怡,感受自然之美。接着,全世界都在电视屏幕上目睹了沙尘一次次‘‘入侵”与袭击古都的瞬间,我的电脑上不时有朋友发来羡慕我的逃离--我成了生态难民,盼望着回家是个好天气。这不是笑话,那些日子人们主要的话题都是充满焦虑的“生态、环保”。是的,每年地球要消失三十多个湖泊、森林、湿地,过不了多久,我们可能会加入地球上生态难民的队伍。一个现代生态学家说,人类是作为绿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仅仅是地球的客人,我们享受主人的款待后又糟蹋了主人的家园,不懂得尊重和感谢主人,还把自己当成了主人,地球最终惩罚人,我们将无处可逃。

生活在2l世纪的今天的农民刘春生,还是在一个没有电源的山沟里过曰子,他的梦既很伟大也很简单:建立一个“山上种树、树下栽参、水中养蛙”的美丽家园,~系列良性绿色生态链构成的清凉文明世界,再为中国也为了全球人类,建立一座环保碑林。为了这个梦,他们一家人缩衣节食,信奉着“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的哲学。他们渴求现代科技,在煤油灯和蜡烛的光照下读书静思,啼听自然,享受天籁之声。

在一个地图上不出名的山沟,一个即使睡上一百年也没人叫醒你的树林,他们年复一年地劳作、刻碑,睁开眼睛冥想着和沉重现实很远的那些梦,苦难和艰辛锤炼着他们的灵与肉,他们感到心灵很富足快乐。他们的幸福感远远大于很多富豪。一切简单而伟大的精神都是相通的,他们的心灵支点与世界建立了精神关系。他们,让我想起尼采说过的那句话:“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朝圣者,未必是皈依某个宗教,一个人不甘心沉溺于世俗的生活旋涡,总想为自己的生命寻找一个具有永恒价值的目标,他便是一个有着灵魂、有信仰生活的现代人。

2000年8月,刘春生父子和周文到中央电视台做嘉宾、录像,我在一家小饭店第一次见到了刘氏父子,落座之后,我点的菜本来就是最便宜的家常便饭,老刘一个劲儿说:“简单点,吃饱了就行。这,都够半块石头了。”说得我眼眶发热。我说山区出来一趟不容易,陪他们到旅游景点逛逛,父子俩连连摇头。他们说来了多次北京,哪里也没去,反正今后有的是机会生态旅游。周文告诉我,这次他们父子到北京的短短两天,他们揣着馒头,钻进了北京图书馆,翻看环保资料,到了晚上,爷俩儿躺在床上唠嗑,唠的是环保的嗑儿,来回来去还是山林的事,除了绿色文明的话题使得他们沉湎,外面的物质世界好像他们没什么兴趣。

令我敬畏的是,他们果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山区农民,他们文化品位很高、目光远大、知识面广博、思考理性、质朴而睿智、语言生动丰富、风格犀利幽默,他们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崇尚“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靠着绵薄之力,干着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大事。我越来越理解了周文和他笔下绿色祭坛的“朝圣者”--周文将对他们的理解提炼得非常到位。是的,自然之子的人性之光在大地上闪耀。

爱是勇敢的承担,用一生的代价。两代三代甚至子子孙孙不懈拼搏的代价。

“朝拜”过那一片绿色王国丰饶而寂静的山峦,是一次精神洗礼。我老是想着刘家父子寻找来的那些石头,碑林中镌刻上字的,没来得及刻碑文的山石,它们和草、树、蛙、狗、蛇、鸟一样,也是有生命的,被刘氏父子抚摸过的石头,从此带着他们的爱的气息和指纹日夜相互依偎着、陪伴着。直到地老天荒。

他们早就是一块石头,融入自然怀抱的普通石头。他们的爱心与精神,不需铭刻在石头上,却远比石头更持久。

像当初进山拍摄电视片一样,身为司法界人士、看似“不务正业”的周文,为了环保仍然是自费出书。这使我想起有人请一位环保杂志的编辑采访报道一下刘氏父子,这个编辑第一句话先问:“路费和前期费用谁承担?怎么没企业赞助?”尽管没什么企业赞助,无所谓,周文说:“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但活的却是精气神。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认证和交流;同时也在于与大自然的相互交流,在于自己心灵的交流。”

一位网络的友人这样评价多才多艺的周文:“是个热爱生活而永远不会失语的人。”“不做寒暑的囚徒,不做尘寰的看客,抵御浑浑噩噩的寄生,创造性地积极生活……”

周文请我为他呕心沥血8年所写的新书《绿色祭坛》作序,我感到惭愧。相比刘春生一家和周文这样的环保“志士”,我是个小学生。作为一个作家、编剧,我在环保事业上不够“发烧友”更没有一点儿值得一提的贡献,我的环保意识仅仅是给自己过日子提个醒儿,最多是上菜场买菜自带个口袋节省塑料袋或者在每年“植树节”那天多种几棵树,(还忘记再去照料呵护,不知道那些树是否都活着?)当然,还有教育儿子不要在公共场所乱扔瓜果皮核、多写作文呼吁爱护大自然。朋友们聚会,也会义愤填膺地控诉比比皆是的诸多破坏自然生态的人和事,对于自己居住的城市环境心怀一份“天蓝、水清、地绿”的梦想。

我也该行动起来,为了环境保护做点什么,那就从脚下开始吧。我知道我一生的文字努力,都不会比山里人家用生命的每一天表达得更多、更响亮深刻。

同类推荐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乾隆时期的诗学,主要围绕着对明代以来诗学的反思展开,那个时期国力强盛,士人心态比较平和,所以当时的诗学比较注重审美和艺术的方面,到嘉庆、道光时期,清朝走向衰败,士人心态,由平和转向焦躁愤激,许多诗歌反映了现实。本书就是对乾隆时期诗学、乾隆嘉庆之际诗学、嘉庆道光时期诗学的研究。
  •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古蜀道中最艰险的南部通道,宜万铁路线上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是目前国内铁路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铁路。作家赵瑜用感性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其中的惊叹、悲伤、感动和震撼。377公里的宜万铁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王国维文选

    王国维文选

    本书收录了王国维著作中的精华篇章,展示了王国维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所表达的独立意志,在历史研究中的严谨深厚,在教育研究方面的自由思想等等。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洞的消失

    洞的消失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仓央嘉措,是西藏一个极具有传奇色彩,也极具有争议的一位活佛。他是藏传佛教地位崇高的一位上师,也是一个感情真挚热烈的诗人。他是高门宫苑里供奉的佛爷,却向往宫门外的自由。他是念经打坐苦海孤筏的僧,却渴求无法企及的爱情。一位拥有世间一切爱的活佛,一段倾倒后世追随者的传奇。
  • 回家

    回家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