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600000056

第56章 唯才是举(1)

办学校教师是关键,没有教师学校办不起来;进而言之,没有优秀的教师、学校也办不好。所以胡适一向重视选拔教师这一工作。他过去在中国公学任校长时,教师的阵容是相当可观的,而今重返北大,同样也物色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从而保证了“北大的中兴”。其中有几个人物值得一提:

第一学年北大共进新教员三十余人,一般程度都是较高的,其中大多数是留学英美的专家学者,但也有个别的不仅没出洋留过学,而且也没有在国内上过大学,但他有著作,这样的人胡适还是大胆选拔到学校里来任教。当时在新聘的教师中钱穆就是这样的一位代表人物。

钱是江苏无锡人,自幼念私塾,上过小学、读到中学为止。后因家贫无从筹集学费,开始在小学里教书。之后钱有教书“十年小学、十年中学、十年大学”之称,其实年代未必十分准确,不过略举其大概而已。这说明他的学问是从边教边学中自修得来的。钱自幼苦读,人非常聪明,国学根底深厚,因此很早就有著述问世了。在苏州中学任教时,曾著有《先秦诸子系年》一稿。当时,顾颉刚任教燕京大学,在家乡苏州见到此稿十分赞赏,便对钱说:“君似不宜长在中学教国文,宜在大学中教历史”(见于钱穆:《师友杂忆》)。之后即1930年秋,顾推荐他到燕大任国文讲师。同年在《燕京学报》第七期上发表《刘向刘歆父子年谱》一文,对康有为著的《新学伪经考》发动攻击。是文由史入经,专论事实,指出康书不通地方有28处之多,因此纠正刘歆伪造群经之说,证明《左传》、《周官》都是先秦的旧籍,并非汉代刘歆所伪造。于是为古文经作了翻案,《左传》等书开始为学人相信了。是文之出轰动一时,胡适看后,十分称赞,表示佩服。

1931年夏,钱穆因与校方意见不合,燕大当局不准备再续聘了。顾颉刚事先已经知道,因此当钱穆去向他告辞还乡的时候,他没有作任何表示。钱在《师友杂忆》里也说:“一日,赴颉刚处,告欲离去。颉刚乃夷然,不对余加一挽留语,亦不问所以。仅云:‘此下北大清华当来争聘,君且归,到时再自决定可也’。余临去,燕大亦未续发聘约。”可见燕大教会学校对待不同意见者,是不能相容的,同时也说明钱是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的。

钱穆离开北京之前曾去拜访过胡适,但未能相遇。次日作书致意,谓,“适之先生大鉴:日昨来城拜谒未得晤教,深以为怅!即日匆匆南旋,不克走辞。”又说:“拙著诸子系年,于诸子生卒出处,及晚周先秦史事,自谓颇有董理有清一代,考史记、订纪年、辨诸子不下数十百家。自谓此书颇堪以判群纷而定一是。”“先生终赐卒读,并世治诸子,精考核,非先生无以定吾书。倘蒙赐以一序,并为介绍北平学术机关为之刊印,当不仅为穆一人之私幸也。”最后说道:“暑中傥蒙示教,请寄苏州西花桥巷28号。”(见于原件,凡此下略)从这封信里可看出钱对胡是十分推崇的,彼此关系也很好。信中还提到请向丁文江致意云云。说明胡适与丁文江对钱在学术上的贡献都是一致肯定的。有此基础,加上顾颉刚的推荐,所以钱返乡后不久便接到北京大学的聘书,聘他为北大史学系副教授,比燕京大学提高了一级,可见胡适爱才及求贤急迫之心情。

嗣后,钱在北大任教有8年之久,在教学与研究上都有很多贡献。但其文化学术观点与胡适始终不一致,比如,胡适提倡白话文,而钱一直是用文言文来著书立说的;胡讲向西方学习,钱则主张发扬传统。此外,在一些学术具体问题上,如对老子年代问题的考证:胡认为老子出于孔子前;钱则不然,认为老子出孔子后。二人为此打了一场笔墨官司。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交往,从一些信函中可以看出彼此还是互相尊重的。

关于老子这个问题,最初是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里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老子出生在孔子之前,所以他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先从老子哲学讲起,其次是孔子、墨子等等。是书出版后,引起当时学术界极大兴趣。梁启超首先提出不同意见。他发表文章作了一番考证,举出许多证据证明老子出于孔子之后。接着冯友兰也表示不同意胡适的看法,并认为从整个形势看孔子是第一个私人讲学的人,第一个私人立说的人,第一个创立学派的人,所以他主张写中国哲学史,孔子应该是第一个出现的人物。后来钱穆也反对胡适的意见,并于1930年6月在《燕京学报》上发表了《关于〈老子〉成书年代之一种考察》一文,他根据此书思想上的线索,及其文体风格,断云《老子》在孔子之后。之后,顾颉刚也在《史学年报》上发表了《从〈吕氏春秋〉推测〈老子〉之成书年代》一文,从文体上来论证《老子》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因此,老子也是出于孔子之后。

上述四家都不同意胡适的看法,而且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老子是出现在孔子之后的。但胡适认为他们的理由论据都不能说明问题,因此仍坚持自己的见解,故于1933年5月在北大《哲学论丛》上发表了《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一文,对上述各家所持的论据一一作了批驳。他说:近10年来,有好几位我最敬爱的学者很怀疑老子这个人和那部名为《老子》的书的时代。我并不反对这种怀疑的态度;我只盼望怀疑的人能举出充分的证据来使我们心悦诚服的把老子移后,或把《老子》书移后。但至今日,我还不能承认他们提出了什么充分的证据。接着他逐个进行了批评:从逻辑学、文体文风、思想线索、文学语言等方面作了分析,最后他说:“我不反对把《老子》移后,也不反对其他怀疑《老子》之说。但我总觉得这些怀疑的学者都不曾举出充分的证据。我这篇文字只是讨论他们的证据价值,并且评论他们的方法的危险性。中古基督会的神学者每立一论必须另请一人提出驳论,要使所立之论因反驳而更完备。这个反驳的人就叫做‘魔的辩护士’。我今天的责任就是要给我所最敬爱的几个学者做一个‘魔的辩护士’。魔高一尺,希望道高一丈。我攻击他们的方法是希望他们的方法更精密;我批评他们的证据是希望他们提出更有力的证据来。”这篇文章发表后,钱顾等人也没有提出新的意见来进行反驳,老子问题的争论就这样不了了之。只有留待后人去继续研究和讨论了。胡适有一次在北大讲堂上很风趣地说:“我反对老聃在孔子之后的说法,因为这种说法的证据不足。如果证据足了,我为什么反对?反正老子并不是我的老子。”

胡适为北大物色优秀教师,不仅仅限于文科范围,理科与法科他都是同时并举的。因此,1933年北大聘请他早年的学生饶毓泰(留学德国)来任北大物理系系主任。翌年,又请饶的学生吴大猷从美返国到北大物理系任教授。他们师生俩后来为建设北大物理系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培养了好几位人才,如杨振宁、李政道等皆是。可见吴在培养人才方面是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而胡适对吴大猷的成长是早已寄予希望的。这可由下列事实得到证明。

吴原是南开大学教物理的年轻教师,1931年秋得“中基会”乙种研究奖的资助到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深造。那时,这所学校是红外分子光谱研究的鼻祖,在美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吴进校后刻苦努力很快掌握了红外光谱的实验技术,并且还在光谱仪上做了一个改进发明,当时引起社会的注意。一些工厂曾利用他的成果进行生产,结果获得很大利润。可见他的基础和创造能力是非凡的。

入学后第二年吴完成了一篇论文,发表了其中的一部分,即铀原子之与f电子能态及铀原子是否可能为一串14个(当时尚未发现)原子的开始问题。他的这项计算为后来原子的发现及计算开了先河,并获得了博士学位。这时他的奖助金已经到期用完,但他还想继续再做一段时间的研究。为此,他写信回国向“中基会”申请延长其奖助金。那时胡适在该会任名誉秘书等职,积极主张支持。于是吴大猷得“中基会”的资助延长了一年的研究工作。在这一年里,由于获得了博士学位,研究经费也解决了,无后顾之忧,业务又比较成熟,因此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这年他作了如下几项工作:(一)周期性位能的振动与内转动;(二)氯化乙烯的同分异构体的红外光谱及分子对称问题;(三)氮原子的双激起能态;(四)晃光谱的来源;(五)原子核反应实验的解释。上述的成绩,说明时间虽短,但收获是巨大的,为他进一步作好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类推荐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座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座

    封面人物为贾樟柯和赵薇,2013年对于他们是难忘的一年。2013年贾樟柯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3年赵薇以7亿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并获得29届金鸡奖导演处女奖。100位华语导演,他们是最艺术的,也是最先锋的;他们是最商业的,也是最新锐的。首次聚焦华语电影导演的处女作,去聆听他们的故事,去探究他们的第一次源于什么样的渴望。第一次,也许没有经验,但是有足够的激情。他们寻找,他们探索,他们历险,100位导演,100部处女作,100种不同电影道路的开启,却又殊途同归,他们都是诞生在光影之中的追梦人。以虔诚和谦卑之心,向梦想致敬!
  • 东坡诗话

    东坡诗话

    本文围绕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一生展开论述,夹有诗词的点缀,把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里面有耳熟能详的关于苏东坡的轶事,通俗易懂。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是《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系列之一,包括: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热门推荐
  • 管理你的老板

    管理你的老板

    挖好了坑把老板推进去是不现实的,应该远远地设好包围圈,慢慢地从四面围起来,诱导老板自愿按照你的意思走进去,才是一种智慧。
  • 魔妃惊魂

    魔妃惊魂

    她有幸穿越到了楼兰古国,面对王室的强权和杀戮,她毫不畏惧。面对生死存亡,她有勇有谋。最后,她战胜了自己,也战胜了敌人,成为了一代王妃。可她又该怎样面对思乡的境遇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自然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自然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我们人类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就是对自然界不断探索、不断解密的过程。而我们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探索和破解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前进的。随着科技发展到现在,我们的认知也越来越广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随身空间之嫡福晋

    随身空间之嫡福晋

    一个现代平凡的烹饪老师,唯一的兴趣就是美食,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带着随身空间穿越成四爷不喜爱名存势亡的嫡福晋。不喜欢我,求之不得,咱就在自己小院吃香喝辣的,没他什么事!再说受宠有什么好?嫡福晋又有什么好?压根就是炮灰命,嫡福晋这个职业不好做啊!
  • 银河帝国9:钢穴

    银河帝国9:钢穴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