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600000055

第55章 重整北大

北京大学在1927年国民党北伐成功后,曾一度改为大学院(教育部)下属的北平大学的一个分院。当时国民党政府改革教育制度,实行大学区制,北平为一个大区(包括北平、天津、河北、热河等四省市),统称北平大学,这是硬搬德国的教育制度,脱离实际,因此受到各方面的反对,其中学生反对最为激烈。在这种情形下,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恢复原来体制,设立教育部,于是北大又重新恢复独立,校长仍为蔡元培,然以陈大齐暂时代理。1930年11月陈请辞职,南京政府又委派已辞去教育部长的蒋梦麟接任北京大学校长。这个消息是胡适离开上海后,28日到了南京浦口车站才知道的。后来在火车上胡适对江冬秀说:“糟糕!我搬回北京,本是决计不过问北京大学的事的,刚才听说梦麟今天被任命做北大校长。他回北大,我怕又逃不了北大的事了。”这里所说的事是指校务行政方面的事,并非是教学工作,因为在此之前,胡适到北平时,已答应回北大任教了,当时还在哲学系作过演讲。

后来,胡适回到北平,听说蒋梦麟不愿北来就北大校长职,原因是那时教育经费枯竭,北大已穷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他不敢来,便回杭州去了。但事有跷欹,傅斯年对北大向来关心,知道他不愿北来实有其难言之苦。于是找胡适商量,如何筹一笔款来帮助蒋梦麟重整北大。经过他俩与当时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之一顾临(美国人)多次会商的结果,即设法争取“中基会”给予支持。为此,1931年1月胡适到上海出席该会第五次常会,会议根据胡适拟的计划,决定:“中基会与北大每年各提20万元,以5年为期,双方共提出200万元作为合作特别款项,专作设立研究讲座及专任教授及购置图书仪器之用”的合作办法。这个办法的一个主要项目是设立“研究教授”若干名;其人选以对所治之学术有贡献,见于著述者为标准。讲座教授:年薪6000元至9000元,授课每周不得超过6小时,担任学术研究及指导学生,不得兼任校外事务或教务。专任教授:年薪4800元至6000元,授课每周不得超过8小时,专任教课,研究及指导学生,不得兼任校外事务或教务。这个合作办法先前曾寄给蒋梦麟看过,他很受鼓舞,于是答应来北大主持改革工作。

1931年1月蒋梦麟到北平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始时自兼文学院长,但忙不过来。后只得恳求胡适出任文学院长,并兼中国文学系系主任。胡初不愿就任,经蒋的多次商请,最后义不容辞,允其所请,但因主持中基会的“编译委员会”工作,故不受北大的薪俸。之前,他们已互相配合,拟订了北大发展的计划,提出:“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方针,学校设校务委员会代替过去的校评议会。组织上并改文法理三科为文法理三学院,聘请周炳琳任法学院院长,刘树杞为理学院长。这次改革特别注重理科;对教师的挑选主要看对学术的贡献。蒋梦麟曾对三个院长说:“辞退旧人,我去做;选聘请人,你们去做。”之后,他们聘请了一批学有专长,而且比较年轻的学者到校来任教,其中研究教授共15名,人员如下:

理学院:

丁文江、李四光、王守竞、汪敬熙、曾昭抡、刘树杞、冯祖荀、许骧。

文学院:

周作人、汤用彤、陈受颐、刘复、徐志摩。

法学院:

刘志扬、赵乃抟。

以上为北大首批聘请的研究教授,后来增加的不在此例。显然他们当时都是中国第一流科学家,为“北大中兴”做出了很大贡献。

第二年又成立了研究院作为北大及国内外大学毕业生继续研究高深学术的场所。并明文规定,北大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材,陶融健全品格为职志。研究院下设文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三个部,后改为文科、理科、法科研究所。各所主任由文学、理学、法学院长分别兼任。研究院院长由校长兼任,教授设研究教授与专任教授,发给全薪,不准在外校兼课,明确规定若有兼课者不得享受全薪待遇。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因为政府欠薪欠饷,一般只能领到全薪的一部分,有时还有领不到的时候。此外还规定,教授5年可以休假1年,以便从事个人研究,或是出国深造,助教5年有成绩者可资助出国留学。

当时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校方强调要掌握全面知识,文理都要学习。为此,1933年到1934年开设了一门新课,叫“科学概论”,作为一年级共同必须课,请各专业教授来讲。胡适讲“引论”;江泽涵等讲“数学方法论”;萨本栋等讲“物理学方法论”;曾昭抡讲“化学方法论”;丁文江讲“地质学方法论”;林可胜讲“生物与生理方法论”;汪敬熙讲“心理学方法论”;周炳琳讲“经济学方法论”;杨西孟讲“统计学方法论”;马衡讲“考古学方法论”;刘复讲“语言学方法论”;陈受颐讲“史学方法论”;胡适讲“结论”。上面谈到的这些改革措施,差不多全是胡适在教育学上的一贯主张,有的过去在中国公学实验过了,现在又有机会继续实验。以后的事实证明,这些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绩,为北大校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优秀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这是胡适后来的主张,胡适等人到北大后第一年就聘请了丁文江、李四光、徐志摩、钱穆、孟森、陶希圣、汤用彤等30余人到北大来任教。当年即1931年在北大任教的有沈兼士、马裕藻、钱玄同、魏建功、刘文典、傅斯年、俞平伯、余嘉锡、郑奠、商承祚、赵万里、余上沅、张颐、贺麟、马叙伦、嵇文甫、林志钧、杨亮功、刘廷芳、钱穆、孟森、马衡、毛准、陶希圣、蒋廷黻、梁思成、顾颉刚、燕树棠、浦薛凤、许德珩、张慰慈、钱端升、陈启修、张忠绂、秦瓒、周作仁、樊际昌、卢郁文、何基鸿、竺可桢、江泽涵、杨武之、萨本栋、周培源等人。这样庞大的教师队伍,充分显示出北京大学在学术上的强大力量,若再加上后来的发展,更是令人惊叹!但由于社会不安定,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封建势力的压迫,所以使她的发展又受到严重的阻障。胡适后来回忆说:1931年9月17日开学上课,接着“九一八”事变发生,我们只享受了两天的高兴;8个月辛苦筹备的“新北大”不久就要被摧毁了,但我们打定主意,不顾一切要努力把这个学校办好,努力给北大打下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六年国难中,工作最勤,从没间断。据罗尔纲先生回忆说:胡适每天很忙,一般是准时上下班,上午8点到12点,下午2点到6点。晚上很少见他回家用晚餐,春节除外。多是在外应酬,晚11点归家,即进书房,工作到2点。胡适自己也说,“只有夜深人静伏案治学之时,始感觉人生最愉快的境界。”(见于胡适致汪精卫信稿)从上面可以看出胡适当时的一些生活情况及其治学的精神。此外,对当时北大在危难中的发展情形,陶希圣作了如下的回忆,他说:“北京大学居北平国立八校之首。蒋梦麟校长之镇定与胡适之院长之智慧,二者相并,使北大发挥其领导作用。在危难的岁月里,校务会议不过是讨论一般校务。实际上,应付难题的时候……国立各大学之间另有聚餐在骑河楼清华同学会会所内随时举行,有梦麟北大校长、梅月涵(贻琦)清华校长、适之及枚荪两院长,我也参加交换意见。月涵先生是迟缓不决的,甚至没有意见的。梦麟先生总是听了适之的意见而后发言。北大校务会议席上,如丁在君(文江)在座,他的发言最多、最有力。清华会餐席上,适之先生是其间的中心。梦麟先生是决定一切之人。北大6年的安定,乃至国立八校6年的延续,没有梦麟与适之的存在与活动,是想像不到的。”

1934年胡适发表了《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一文,针对当时社会上对教育缺乏信心的表现。其实教育刚开始试办;比起现代国家应该有的教育是相差万里。所以他说:“今日中国教育的毛病,都是由于我们对教育太没有信心,太不注意,太不肯花钱。教育所以‘破产’都因为教育太少了,太不称了。教育失败,正因为我们今日还不曾真正有教育。”他对当时小学毕业生不肯回到田间去帮助父母做工;中学生、大学生毕业后宁可在城市当失业者,而不肯去做农村的教师的这些现象,认为是求学的目的不明确,多数是混文凭,熬资格,不是来求学问的。至于解决办法,他提出要普及农村教育,人人有知识,小学毕业生就不特殊了。然后用助学金和免费制度,选拔真正求学的有天才的学生去升学。受教育的人多了,文凭、资格就不够用了,多数人自然会要求真正的知识和技能了。最后他希望政府把投在军费上的钱拿来办教育,要相信“5000万失学儿童的救济,比5000架飞机的功效至少要大5万倍!”以此来说明教育比军事还重要,教育破产救济的办法还是要靠教育,其中蕴藏着教育救国的道理。

胡适任职北大,即邀请他的好友徐志摩来帮助他佐理校务。徐虽留恋在上海的爱妻陆小曼,但不好违逆“老大哥”的心意,于是写信给胡适说:“适之,你胜利了,我已决意遵命北上。”又说:“我颇感谢小曼,因为她最难一关居然被我打通了,到北京恐怕得深扰胡太太,我想你家比较宽舒,外加书香得可爱,就给我楼上那一间吧。”从这封信可看出他们莫逆之交的情意跃然纸上。(徐比胡小四岁,大概是1923年胡适在浙江西湖养病时认识。1922年冬徐留学英国回国,1923年8月26日的日记云:“到烟霞洞访胡适未遇”云云。之后,他们交往就日渐密切了。胡适自己说过他是一个多情的人。这与徐志摩这位诗人,在思想感情上是有共通之处的。)1926年8月他与陆小曼结婚时,因为都是再婚,很受时议之讥评,他们请梁启超做证婚人。梁因是老师不便推辞,勉强接受邀请,但在北京北海公园的婚礼上致词时,毫不客气地将新郎新娘大加训斥了一番。说他们都是结过婚的过来人,希望以后各自检点,勿再做一次过来人,指斥徐志摩性情太浮,以至学问做不好,用情不专,所以闹离婚。此后要洗心革面等等。徐无可奈何,只得上前请老师“不要再说下去了,顾全学生一点面子罢。”梁也感到话说重了,于是就此停止。听众无不震惊失色。据梁启超10月4日给孩子们的信说:“我昨天做了一件不愿意做之事,去替徐志摩证婚。他的新妇是王受庆夫人,与志摩恋爱上,才和受庆离婚,实在是不道德之极。我屡次告诫志摩而无效,胡适之,张彭春苦苦为他说情,到底以姑息志摩之故,卒徇其请”。然而,徐在胡适眼里却不是这样。胡适说:“1922年3月,他正式向他的夫人提议离婚,他告诉她,他们不应该继续他们的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他提议‘自由之偿还自由’,他认为这是彼此重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事。”后来,他们离婚了,但通信更勤、感情更好,这使当时的舆论又增加情趣。胡适却认为这是徐志摩单纯的理想主义的体现,他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必须有自由,必须有美。胡适说:“他的追求,使我们惭愧,因为我们的信心太小了,从不敢梦想他们梦想。”又说:“只有他有这信心,冒了极大的危险,费了无数的麻烦,牺牲了一切平凡的安逸,牺牲了家庭的亲谊和人间的名誉,去追求,去试验一个梦想之神圣境界。”由此可见,胡徐二人在思想上有共同的理想,通过徐志摩的事,可以使我们了解胡适思想感情和个人性格。他们脱离实际的在追求一种超阶级“爱”、“自由”、“美”,结果落得个惨败。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飞机来北平,飞机失事,坠毁在济南附近,胡适无限伤悲,他在日记里写道:“朋友之中,如志摩天才之高,性情之厚,真无第二人!他没有一个仇敌,无论是谁都不能抗拒他的吸力。”称他为“我们新时代的诗人”。张奚若在《我所认识的志摩》一文里说,“他的惨死消息传到各处后,知己的朋友无不为他落泪……”胡适更是不消说了,他在悼志摩的诗——《狮子》里,拍着徐遗下的猫,说道:

“狮子蜷伏在我的背后,

软绵绵的他总不肯走。

我正要推下去,

忽然想起了死去的朋友。

一支手拍着打呼的猫,

两滴眼泪湿了衣袖:

狮子,你好好的睡罢。

你也失掉了一个好朋友。”

徐志摩在中西文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死不仅给当时北大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就是对那时的文坛也是一个大不幸,胡适说:“他带走了不少的云彩”。

徐志摩死后,胡全力为其办理身后之事,除了举行追悼会,出版遗著作纪念专刊而外,就是如何解决陆小曼的生活问题了。为此,他拟定一个由北大支付的办法:从1932年1月起,小曼月费250元,托浙江兴业银行办理;小曼每月凭折去取。由北大支付,这可谓关怀备至的了。陆当然十分感激。

同类推荐
  •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郁达夫在情爱之途

    郁达夫在情爱之途

    “曾因酒醉鞭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本书反映郁达夫如何与黑暗势力作斗争,成长为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的同时,着重描写了他与四个品貌各异的年轻女子的情感纠葛。
  • 科学家论语

    科学家论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自2007年以来,以“世事评忆”为题,陆续编发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论语,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这些科学家人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目前许多重大事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实的感受和对比。因此,他们在评忆、论语中对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等,有其独到和深刻之处。为此,我们将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袁隆平等人的评忆内容,以《科学家论语》为名,结集出版。
  •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是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山西起义的重要领导者,起义于十月二十九日以突击形式攻击山西巡抚衙门,一举成功,遂推选其任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而且,在风云变幻的民国历史上,阎锡山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共分七篇,分别是体育篇、览胜篇、博览群书篇、 交友篇、诗词篇、书法·题词·对联篇、戏曲·文娱篇。全书从毛泽东日 常生活、娱乐等的七个侧面,全面展示了毛泽东的爱好、习惯、娱乐、趣 味等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们看到毛泽东在工作之余,是怎样生活、休闲 的,有哪些特殊的文化娱乐和爱好,从而可以从这些方面探寻毛泽东人格 魅力和过人才能的源泉。
热门推荐
  • 白手创富(大全集)

    白手创富(大全集)

    本书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告诉你创富的精神、创富的方式和方法,旨在培养你创富的胆量、敏锐的眼光、灵活的经营思路、过人的财技和对经营方式的巧妙运作能力。所以,在我们羡慕那些成功创富的人的同时,更要注意吸取他们创业的精神、闪光的智慧、娴熟的手段和独特的创新创意。另外,本书不只是面对渴望创富的人,不同行业、不同职业者都可以从中受益。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不只企业的创始人是创业者,在企业面临生死考验和跨越式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是创业者。因为创业精神是共同的财富,是永远都可以激励人心的力量。每一个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每时每刻都需要这种创业精神。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
  • 鬼王的异世新娘

    鬼王的异世新娘

    一千年前,她是神界的瑶池莲花仙子,因触犯天条,被贬下凡,受尽轮回之苦,而在21世纪她是一个精打细算的地地道道的宅女,生平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平时就靠拉拉小工程,敛点小财。然而这么个普通的女子却糊里糊涂穿越了,摇身一变成了传说中的天命新娘……却偏偏遇上“轮回转世的鬼王”,从此一切生活齿轮陡然变了轨迹,究竟一枚宅女和鬼王的爱与仇,情丝寄何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本书涵盖了现今世界神秘现象的广博领域,从不可思议的人体潜能到匪夷所思的动物世界,从令人咂舌的植物撷取到神奇诡谲的时空传奇,种种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让人疑惑:乌尔禾城的“鬼怪声”是怎么回事?人类到底有没有极限?生命力超强的火山口生物是什么?蛋壳上的星辰图案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轻如鸿毛”的树?时空隧道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在向读者展现神秘现象的同时,也对这些神秘现象采取了客观的评论,旨在正确地引导读者认识这个世界。
  • 豪门秘密,总裁别过分

    豪门秘密,总裁别过分

    【已完结】一场伪婚,一夜乱情,她狼狈而逃。两年后,华丽归来。笑颜如花,狡黠如狐。听说,她有一个五好先生。切~不过是个和他略神似的男人而已。听说,她还有一个腹黑又帅气的宝宝,没想到……“叔叔,你想约我妈咪吗?”乔先生抽着嘴角,终于忍不住投降了。不都说烈女怕缠郎?跪在巴黎街头紧紧拽着她的手:“乔太太,跟我回家吧?”不都说金石为开?999朵玫瑰,缤纷的烟火,Darryring钻戒。谁想她美目一剜扬长而去,任他穷追不舍,死缠烂打,刚以为那颗心终于被他捂化时。一张与他昔日情人配型成功的化验单,再一次让她绝情到底。他一脸愧色,低声乞求,“小央,求你救救她。她是……”啪!袁央扬起手,眼底满是冰冷。“乔泽,我要你看着她死!”他眸色一暗,心中某个地方轰然坍塌……------痴男怨女?NO,小三是个酱油帝。男主渣渣?NO,他只是爱的太晚。女主回头?NO,谁回头还说不定。你们不看文?NO,要作者去死嘛!
  • 修真四万年

    修真四万年

    “倘若这宇宙,真是一片残酷血腥的黑暗森林,我们修真者,也会燃烧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微弱的火花!”“哪怕这火花再微弱,再短暂,再渺小,可是只要我们源源不断,前赴后继,终有一日,火花会点燃杂草,杂草会燎到灌木,灌木会蔓延大树!”“最终,小小的火花,会在这片黑暗森林中,掀起燎原天火,照亮整个世界!”****新书已发,灵气逼人!-------------已有两群:老牛会客室202330158(两千人大群,虚席以待!)老牛会客室二群386336065
  • 笔仙惊魂

    笔仙惊魂

    小武、慕凡、柳丝丝、凌菲儿是两对情侣,租住在一套古旧的四合院。因为停电,四人玩了请笔仙游戏,他们犯下笔仙游戏的两大禁忌——追问笔仙的死因、没有送走笔仙。他们被告知,如果没有送走笔仙,笔仙就会一直缠着他们,这是一个不死不休的诅咒。神秘的黑衣老太,诡异的黑猫,邻居异样的眼神,蹑手蹑脚的影子,居住在坟场的房东,幽怨的歌声时不时在夜半响起,四人在噩梦与真实之间穿梭,濒临崩溃……究竟谁被笔仙附体?怎样才能让诅咒消失?一连串恐怖事件背后,是谁在张牙舞爪?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