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400000015

第15章 顾鼎臣与昆山城修筑(1)

第一节 昆山县貌与城垣历史

一、昆山县貌及匪盗危害

昆山历史悠久,县古名娄邑,在苏州府治东七十里,在《禹贡》记载为“杨州之域”,周朝时为吴,秦朝设置疁县,属于会稽郡,据《汉书》记载,汉朝王莽时因境内有娄江,故而改为娄治,隶属于吴郡,直到南齐年间。南朝梁天监六年,分置信义县,属信义郡。南朝梁大同初年,又分信义,因县内有山名昆山,而陆机曾在此居住而改名昆山,属于吴郡。隋开皇九年,改吴郡为苏州,昆山县、信义县都被撤归苏州,历经八年有余,于开皇十八年复设,隶属苏州。唐天宝十年(751),太守赵居贞奏准割昆山的南部及嘉兴海盐地,置华亭县。昆山在唐朝得到较快发展,大历十二年(777)时,达到户口两千户,经过六十余年,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又达到户口三千户。宋朝时,改苏州为平江府,昆山仍隶属之。南宋嘉定十年(1217),太守赵彦,提刑王棐奏准割安亭、春申、平乐、醋塘、临江五乡,隶属嘉定县。元元贞二年(1296),由于嘉定县人口不断增多,被升为中州,隶属平江路,州治在马鞍山前,延祐元年,迁太仓。太仓在昆山东三十六里(1356),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占据苏州,派遣将士高智广守中州,至正十七年,皮福复迁州治至马鞍山。后明太祖朱元璋命徐达讨平张士诚部,洪武二年,仍改为昆山县,隶属苏州。明弘治十年巡抚朱瑄等奏割昆山东北的湖州、新安及惠安乡的一半,并入常熟、嘉定,置太仓州。昆山县治固定下来。

在地形上,昆山位于苏州和上海之间,东南毗邻太仓,西濒阳澄湖,南依淀山湖,境内有禹贡三江之一的吴淞江,娄江等主要河流,吴淞江平均河宽约40-50米,源出太湖瓜泾口,穿过江南运河,流经吴江、苏州、吴县、昆山、嘉定、青浦等县市,在上海市区外白渡桥附近注入黄浦江。娄江又名下江,是松江东北支流,明朝时,从昆山东部娄门东行七十里而下,“东北入海,水势洪驶,并无迂曲”。除此之外,流经昆山境内的大小干支流有数十余条之多,如此密布的河道,给昆山带来了交通的便利和水利上的优势,但也给昆山带来了潜在的威胁,且不论倭寇从海上长驱直入,各地匪徒也易于流窜入内,甚至出现“吴盗浙窝”的局面。另外,众多河道也给治安巡逻带来困难,使得匪徒抢掠更加安全和方便。兹以清朝在苏州地区出现的枪匪为例,时人王步清曾这样描述其道:

(枪匪)私营小舟,首尾尖锐,形如炸锰,四浆双槽,旋转灵便,行水面若飞,不畏风浪……(水道)广狭不可悉数,皆曲折可通。枪船驾轻就熟,出没其间……

可以看出,在水中的匪徒往往熟悉环境,具有灵活快速的优势,同时水道也给其提供了天然的隐蔽场所,无怪乎明末常州人卢泾才将匪盗视为江南苏州嘉兴等地的三大害之一。

另外,昆山临近两淮盐场,又有水道通海,是贩卖私盐者行走的便利通道,因具有地利条件,该地区贩卖私盐以逐利的现象普遍。早在明初就已经出现大量江南籍盐徒,《明实录》载监察御史尹镗言“两淮等处廵捕私盐,而所获盐徒多江南常熟、江阴等县民”,至明中后期更甚,至万历时人张萱曾有“苏州府太仓、崇明、昆山、常熟南连松江、浙江、海盐一带,近年沿海居民专一兴贩私盐”之论。

贩盐者中,虽有迫于生计而小打小闹者,但更多的是大型集团作战。在贩卖途中,盐徒往往“恐遇盘诘,持兵拒捕,遂至为贼”,给地方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以下为《明实录》所录数条,从中可以看出盐徒的危害:

先是盐徒连艘数十,乘风涛出没,杀掠行旅,莫敢谁何。累敕南京守备等官督捕,至是贼徒益盛,杀死巡江千户巡检官兵共二十四人。

巡抚应天都御史陈祥等报:海贼百余人,泊舟常熟,登岸剽掠,敌杀官军,势甚猖獗,时以官盐久滞,私贩者众故也。

盐徒出没,私盐盛行,及南京卫所并武进等县,军民大户常造千料遮洋大船,或卖与盐徒,或自行装载。率领人众摆列军器,张挂黄旗,密通店主、牙行窝藏发卖,甚至劫掠官民船只,杀伤人命。

从上可以看出,盐徒不仅贩盐,更兼具抢劫集团的性质,其势力之大,气焰之炽,往往“连船数十,钲鼓相闻,驰突风涛,如履平地”。当有了一定的武装力量后,他们连军官也敢劫掠杀伤。与盐徒猖獗相对应的,则是朝廷对其的无可奈何。正如上文匪盗得地势之利而纵横无碍,盐徒也同样受益于江南的水道通达,他们“熟知江湖道路,变诈百出”,如锦衣卫指挥佥事冯珤所奏:“盐徒出没不常,官军疲于奔走,不能追捕,盖由长江万里,港汊非一故也。”

在盐徒于盗匪的双重肆虐的江南,昆山的百姓也不能幸免,无怪乎顾鼎臣有盐徒海盗猖獗的感慨。既然朝廷堵之不尽,剿之不完,那么就只有用另外的办法来保护百姓安危,筑城在此时就显得势在必行了。

二、昆山战略地位

苏州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富饶的物产,发达的经济,是明代的粮食重镇,蚕桑业、丝织业中心,商业都会,也是明代重要的赋税收取地之一。“姑苏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等谚语既说明了苏州的繁华,也表明了苏州地区对国家的重要。明初建都南京,苏州府则成为都城的重要屏障,战略地位重要。明朝迁都北京后,苏州府仍受到政府的重视。正如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说:“吴郡之于天下,如家之有府库,人之有胸腹也。”

尽管相对于苏州来说,昆山仅仅是其众多管辖县之一,但昆山的战略地位仍不可忽视。在苏州诸县中,昆山距离苏州最近,“西至州八里”,而且是从海上至苏州的必经之地,控制了昆山,很容易对苏州形成牵制之势,给苏州造成威胁。

此外,传统兵法讲究“攻其所不守,守其所不攻”,牵制敌人,“使敌人不得至”,因此归有光曾说:“夫苏州之守,不在于娄门,而在于昆山、太仓。”可以看出,昆山城又相当于苏州的临海门户,守住昆山城便能有效遏制对于苏州的侵袭。

三、几毁几建昆山城

在顾鼎臣重修之前,昆山城或由于战火和疏于修复,历经了数次损毁后,已经失去了城防的作用。

最早有记载的昆山旧城即娄县城池,相传修筑于春秋时期,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昆山)本秦、汉娄县,其城吴子寿梦所筑”。在明清的昆山县志中,都登载有东城古迹,位于昆山县城东三百步外。宋时,村民们还能在原址看到古城砖和散落的铜质箭镞等物,一般认为,此东城遗迹就是吴王寿梦所建筑的娄城。

唐末,刺史钱镠占据杭州,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为攻其腹背,于光化元年(898)三月,令秦裴以兵三千人攻下昆山,并戍守其中。九月,钱镠命大将顾全武率万余人包围昆山城,秦裴据城死守,顾全武久攻不下,引水灌入,冲毁了城池,秦裴乃降。

从上述历史资料上看,昆山在唐时不但有城池还颇为坚固,可以抵挡上万人的攻击。但由于是以土筑成,所以不耐水淹。攻毁的城池,并无多少史料。后世另有观点认为东城古迹为此城,宋时所见古砖及武器为此次战役所遗留。然此观点恐有不妥,其一,《吴郡志》成书于绍熙三年(1192),距离钱镠攻城仅二百余年,作者将此称为古迹的可能性较小;其二,宋时所见到的武器为铜箭镞,而唐时铁器早已取代了铜器,成为战争中武器的主要材质。汉武帝时,在全国遍设铁官,大量制造铁兵器,基本取代铜兵器。可见,东城遗迹至少为汉之前,是否为寿梦所筑或另有他城,还需要相关资料的证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唐末城毁之前,昆山地区曾经有过至少一座城池。

钱镠攻毁之后,终宋代之朝,昆山城没有进行重修,而仅仅围以木栅。《嘉靖昆山县志》所云“县境无城,惟以竹木为栅”即是指此。与此说相悖,现今流传于昆山百姓中的,还有金兵一夜筑城的故事。传南宋初年金兵南侵时,在吴淞江北受到宋军的抵抗而不能继续南下,于是两军在吴淞江两岸对峙,金兵为便于防守,在一夜之间,于离江约一公里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城,城的四周都有城墙。由于是金兵所筑,当地百姓将这里称为“金城基”。金城遗址从明代至金仍有,但在2008年,苏州博物馆等单位对金城遗址进行考古勘探调查过程中,根据采集到文化遗物及对城基堆筑层进行的仔细分析表明,其属于汉代建筑遗物。因此百姓之说恐讹误,然而此城是不是存在,抑或在其他遗址,还有待于考古的继续发现。

入元后,因蒙古游牧部落“以四海为家,六合为宫,不设险于区区之城郭”。为了方便管理,元初统治者对江南采取了弱化政策,特别下令夷平江南城池,导致江南“凡城池悉命铲夷,其土堙之于堑,故民杂居遗堞之上”、“城郭沟池悉废为耕艺”,昆山城更无修筑的理由。

直至元至正十七年(1357),因方国珍起义,当朝方修葺土城防御。在《昆山新阳合志》中载有:

至正十七年,知州费复初复旧治时,以方国珍犯境,始筑土城御之,周二千二百九十九丈,凡一十二里二百七十八步,高一丈八尺,濠周二千三百五十九丈,深五尺,广六丈。城有六门,明复为县城。

此次修筑的昆山城,是在大兵压境之下匆忙完成的,本身就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而甫一修成,就经历了数场激烈战役。先天本不足,后天亦摧之,仅仅不足二百年时间,昆山城就已经颓废,只留下城门和城基,而城的主体部分,则是“虽有城基,存无三四”。

弘治四年(1491),时任昆山知县的杨子器对所存留部分做了简单修缮,即在六门上分别建门楼,并分别命名为:“东曰宾曦(俗称东门),西曰留晖(俗称大西门),南曰朝阳(俗称南门),北曰拱极(后改拱辰,俗称北门),东南曰迎熏(俗称东南门),西南曰丽泽(俗称小西门)。”嘉靖十三年(1534),知县郭楠又于东门外筑水关一座,上有门楼三间,扁曰天风海涛。

另外,包括东城古迹、金城古迹在内,昆山城在万历时共存有七处以城命名的古迹,兹引述万历《重修昆山县志》以备查考:

古图经云县故有城,然湮废已久,宋时娄县村犹有城基,其田尚有城裹田之称。墟落间以城名者十二,今可至者七尔:

东城在县东三百步,城虽莫考,而桥巷犹以东城名。吴志云耕者于东寺后多得古城砖,及铜箭镞,疑即寿梦所筑也。

武城在县西北,汉书娄县注有南武城,俗传吴(阖闾起以侯越)。

金城在县东三里,世传吴王所筑,今有金城浦。

度城在县东南七十里,相传为黄巢筑,今有度城潭。

西鹿城在县西一里,有卜将军墓碑,云丧昆山西鹿城。

巴城在县西北十八里,其地有巴王庙,巴城湖。

雉城在县西北十八里,今湖亦以雉城名。

颜县城、尾浦城并古经所载,今莫详其处。

尽管有不同程度的修整,破旧的昆山城仍无法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如上文所述,昆山地区是盐徒海盗的重灾区,在乡士民眼里,这样的城池,不仅不能抵御大规模的侵袭,连小规模的骚扰也无法抵御,根本无法起到城防的作用。顾鼎臣修城的上疏中,曾描述了当时的情况:

(苏州)地方东临大海,西滨震泽,北并大江,南通湖泖。盐徒海盗时常窃发,势甚猖獗,不无觊觎窥伺。而昆山一县尤为屏蔽要地,旧有城垣颓废已久。近年以来,节被盐盗烧劫,居民惊惧,虽经节议修筑,切虑前此官司任事不力,以致因循岁月,迄无成功。

而在与欧阳铎的书信中,他也提到昆山无城所受到的滋扰:

(苏松二府)人民生聚日繁一日,皆朝廷赤子,而各县旧无砖城,一遇盐徒行盗猖獗,则公私皇皇,无所恃赖。元末张士诚掩袭潜据之事,前辙可鉴也。

有鉴于此种情况,顾鼎臣怀着对江南盗乱的忧虑和对乡梓的拳拳之心,不顾朝廷地方的一致反对,而发心修城,在其敦促下,此城终于修迄,在后来为保护乡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二节 昆山城修筑始末

一、修筑昆山城因由

昆山城破败的现状,激发了顾鼎臣修城的想法。在他之前,曾有“邑人操江佥都御史周伦疏请筑城”。嘉靖五年(1526)时任都御史的周伦就上疏嘉靖皇帝要求对无锡、靖江、昆山、常熟、嘉定等江南沿海城市的城池问题进行重视:

臣巡历江洋,阅视夷险,查考废堕,寻访民风,方欲效竭驽骀,展布芹曝,乃于六月二十七日,荷蒙转官本院,但地方事宜,原奉敕谕者,臣不敢不为陛下一言之,臣查得所属地方切近江海,如应天府,江浦县,有县无城,浦子口五卫城,见已塌坏,常州府江阴县,土城初筑未曾包砌,无锡县旧有城基,大半废圮,靖江县新设江中,未曾建筑。苏州府常熟、昆山、嘉定,虽有城基,存无三四,松江府上海县旷在海滨,未经建筑。先有江贼张士诚由福山港直趋常州,竟据苏州。海贼方国珍由刘家河随潮窃入昆山,皆无城之害也。目今承平已久,虑患当深。

在此疏中,他分析了几城的城池状况,并提出自己的忧虑,可惜未能引起朝廷重视,修城之事也无法实际执行。

在修筑城池的上疏中,顾鼎臣曾提及周伦,有今该抚按官勘估议处,思欲保障地方,以为公私经久之计之语。仅凭此一点,显然不足以证明顾鼎臣在嘉靖五年(1526)时,曾与周伦一起关注过修城问题,但综合根据周伦上疏的时间、其同为昆山人、及在修城中涉及人员等原因考虑,我们仍可以大胆做以下假设:

在周伦在巡历昆山时已经与顾鼎臣就修城达成一致,待周伦上疏无果后,修筑城池也成为顾鼎臣重新入朝后待完成的事业之一。

在此推断背后,有一个重要人物不容忽视,即为顾鼎臣同乡、已乞病退的方鹏。第一章已经提到,从嘉靖元年(1522)到嘉靖五年(1526)的近五年时间里,顾鼎臣以省墓、染疾为由,一直在昆山修养。在修养过程中,常与乡村士绅数十人结社以文酒为乐,畅谈时势,抒发情怀,甚至产生了终老乡中的想法。而经过方鹏的鼓舞,顾鼎臣又幡然而起,愿有所作为。嘉靖十七年(1538),修筑昆山城池得以实施后,方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仅大力盛赞,认为修城使得“公私底宁,内外咸靖,如震凌之有帡幪,反侧之措衽席”。还以非常殷切的语气,提出了对守城者的砥砺:

虽然筑之固难,保之尤难。吏兹土者,他日遇不测之警,必将竭忠秉节,与民守之城存,与存按堵如故,庶不负斯筑矣。不然,则虽金汤之险,雉堞之雄,于我国我民何赖焉?此又诸公深望于后人者也,是为记。

在这篇纪略中,方鹏以代诸公立言的方式,俨然将自己置身修城者的位置,然而,与各类县志中将顾鼎臣作为昆山城修筑首倡者的提法不同的是,方鹏此文自始至终并无提及顾鼎臣,他所记述的修城过程为:

(昆山城)历岁既久,渐复于堕,议者兴叹。侍御陈公蕙按节至昆,奋欲改筑,乃谋于巡抚都御史欧阳公铎,郡守王公仪共图艰久不坏之规,以为奠国庇民,永远无穷之利,继而陈公亲履其地,指授方略,今侍御赵公继本代之,则保障之心益切,而劝惩之法益密矣,县尹鲍君龙兼总诸务,克殚厥心。

同类推荐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 吉祥起名一本通

    吉祥起名一本通

    本书内容包括:起名:人生事儿;人与姓名,一生相伴;姓名命理与人生福运;好名伴一生,福运益终身;起名文化与风俗演变;起名方法微言大义,各有千秋等。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本书是《千古数风流丛书》之一,记述了唐代十八学士的生平事迹和替补队员陈孝孙。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活泼,并配插图,为广大读者了解古代英雄人物提供参考。玄武门之变以后,高祖被迫禅位,李世民终于登上天子之位,他立刻重新组建朝廷,用自己的心腹取代高祖近臣,十八学士也全都受到重用,成为李世民所依赖的朝中重臣。勿庸讳言,十八学士的确是当时杰出人才,李世民慧眼独具,将他们吸收到自己的周围。他在政变成功以后,将十八学士全部吸纳到朝中,与他们一起讨论天下政事,为太宗朝政治的清明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曹操,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名字。人们喜欢用忠绝关云长、智绝诸葛亮这两个骨灰级大众偶像来和他PK;以此显示他没有关羽真诚厚道,没有孔明料事如神。以他之短比人之长,对于曹爷来说,非常不公平。作者笔下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呢?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热门推荐
  • 穿越在聊斋的世界里

    穿越在聊斋的世界里

    新书《完美神话世界》已经上传,请大家支持。书友群:只收学徒以上的书友,群号:65876452喜欢本书的朋友,都可以入群:253282177ps:已经完本三本书《重生在白蛇的世界里》、《穿越在聊斋的世界里》、《世间自在仙》。
  • 爱情到处流传

    爱情到处流传

    “母亲”和“四婶子”围绕“父亲”有了一场较量,这场较量,表面不动声色,暗里波涛汹涌,这是一种太沉重的平和,作为悲哀的胜利者,“母亲”耗尽一生的力气。“父亲”的文化和“四婶子”的风姿是很协调的,是很靠谱的一种互相吸引。“母亲”“危”中不用费尽心思寻“机”,需要做的只是在游离着的爱情逼迫自己时告知:我们都是被绑缚的女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母亲”和“四婶子”都是刚强,隐忍的,“母亲”继续苦心经营着这份爱情,“四婶子”用终生逃离的方式也在远远守卫着自己的爱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嫡结良缘

    嫡结良缘

    前世,平凡孤女,孤单一人亦能悠然度日。今生,豪门贵女,亲族成群却是步步惊心。当现代小律师卷入古代大宅门,偌大苏府,又有谁扶她护她?祖母?子孙满堂,只求家族荣耀。父亲?血浓于水,不敌心头一好。继母?明哲保身,怎管幼女孱弱。姨娘?鸠占鹊巢,只把权柄大握。心思各异,阴谋重重!怎么办?她只能斗姨娘、扶主母、正其父、耀门楣……拼出一段锦绣良缘,繁华一生!PS:坑品保证,有始有终!推荐:完结文:《庶香门第》《煞妃狠彪悍》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柳林中的风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柳林中的风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阁主,夫人来了

    阁主,夫人来了

    姓蓝,名:倾颜。职业:高科医务研究师...然在一次自我挑战时,被毒素感染,就这样般死在了自己骄傲的医术上,赶上了现代人人想自杀穿越的末班车.自带饭碗重生的她成为了武林四大武学家族之一的蓝家掌上明珠,亦是家人手上的珍宝。传闻,凡是见过她医术之人不是成"傻子"便成"呆子"刨个肚解个腹"噩梦连连"终生难忘.传闻,她是善良亦是凶残。传闻,她医术超群无人能敌,却可以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在自己面前。冷漠如雪,漠然看世,却是天下最大杀手阁的掌权人——叶镜渊,是黑暗最大杀手组织的掌权人,素有怪癖,身边从未有过女色。江湖人人揣测此人至今还是枚处,也可能是不能人道.又传闻他喜男性不好雌性,难怪门下清一色…杀人如蝼蚁般的他,惊奇的救了她家人,本是没有交集的两人,却从此阴差阳错的改变两人的命运…片段节选:当女人走近他,准备把脉,他却用内力将她隔开,冷冷地看着她,不发一言。女人无语抚额,看来传闻是真的。没好气的开口:“叶大阁主,你不让我给你把脉,我怎么帮你解毒?”男人依旧冰冷淡漠,却鬼使神差的开口:“本尊不喜雌性生物的触碰。”那会让他感觉是毛毛虫。。。雌性?生物?女人面无表情的开口:“那就当我不是女人。"某阁主想到刚刚这女人对付敌人的手段,点了点,的确不像女人。某影卫眼角抽搐。某女得到回应,拿起个大针包,走近某男,嘴一咧,露出森森白牙。。。。。。本文一对一,男女猪身心干净,绝对专情加宠文【强力推荐】:《悍妃,本王杀了你》《老婆——后宫爆满》(PS:这个是NP哦。)《无赖王爷彪悍妃》
  • 呼啸山庄(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呼啸山庄(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呼啸山庄》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奇特的小说”,它是艾米莉?勃朗特短暂文学生涯中唯一的一部作品。尽管多年来世界各地的评论家一直乐此不疲地评论它、研究它,但奇怪的是,在它问世之初,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很少有人重视它,甚至有人认为它只不过是一个初学写作者的天真幻想之作。直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呼啸山庄》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西方评论家高度评价为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 捡个校草带回家

    捡个校草带回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爱财如命的杨一一上演了一场美女救英雄之后,家里就多了一个拖油瓶,原本想要仗着自己是房东,可劲的欺负消遣人家的,不料,却被对方扮猪吃老虎,从此陷入了暗无天日之中。斩她桃花,灭她情人。封去她所有的退路,只留下通向他怀抱的那一条最终的情深爱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