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200000024

第24章 奇异出家 承继宗门(1)

离欲上人则仍然语气严肃地告知:

“我之后就是你,不能再推了,

我已经选定了。

你还年轻,福报又好,

为物色这个接班人,

我已经等了十多年了!”

并告知,学佛之人,

要行菩萨道,

要有不忍圣教衰、

不忍众生苦的思想和胸怀。

75岁,该是在家含饴弄孙、种花养鸟,安度晚年的人生之秋了。然而张妙首的人生却不然。

因了宿世的因缘,他被离欲上人慧眼看中,因为不忍拂师意,勉强答应之下,竟成定局。对于禅门老宿离欲上人的选择来说,自有他的因缘在,对于75岁的张妙首老人来说,他所面临的则是极其现实的能否担待如来家业的问题,因而他的迟疑犹豫则在情理中。

在张妙首看来,不出家,念佛了生死,自己多少也还有些把握,自己的愿望是弘法,从没有想过出家住持寺庙事务。然而命运却有他自己的轨迹,由不得你选择。因为命运,就是人累生累世因果业力在八字上的显现,没有谁能逃得过。

张妙首的奇异出家,对他来说,是一种完全的舍,一种以身侍佛的献身精神。

他牢记了师父离欲上人的教诲:“行菩萨道的人,要有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思想和胸怀。”并由此改变了他只求自己往生的思想。因而在出家当初的日子,他才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菩提心与大悲心随顺众生,逐渐将寺庙建设,道风学风建立起来。

对于一个75岁的老人来说,其间的甘苦,唯有佛知。出家真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

$离欲上人法体前的剃度

在引子部分笔者写到,离欲上人没有等到张妙首的到来就坐化了。潘近仁居士把发给张妙首的电报改为:“离师凌晨圆寂,速来。”那么,张妙首是没有收到师父的电报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

让我们回到1992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四)。下午。

在文殊院的张妙首接到了离欲上人口述的加急电报:

成都文殊院省佛协志编室张妙首:我欲病危,有寺庙经济重大事情商讨,希你与冯学成速来。乐至报国寺离欲电。

该来的事情终于来了。张妙首虽然感到突然,但又不能违背离欲上人的意愿,于是一路风尘赶到成都汽车站,不想已经没有了到乐至的班车,只好等到17号一早往乐至赶。

在文殊院的张妙首,心里的犹豫、矛盾到了极点:去接,自己的确年龄太大精力有限;不接,自己在师父面前的承诺又算什么呢?虽说比较勉强,但毕竟自己答应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是在对自己信任有加的师父面前。在文殊院,他想找人述说自己的矛盾心理,又想找到更好的办法。于是他找到了平常和自己多有交往的文殊院知客本一法师,把此事告诉了他。

他对本一法师说:“我是居士,我发的愿是弘法。你是乐至人,你回老家也好,你去当算了。我就不去,去了就回不来了。”本一法师说:“我不去。人家选中了你,你还是要去的。”就这样,在念佛声中,张妙首度过了一晚。

4月17日(农历三月十五)一早,他就从成都坐班车赶往乐至。到了乐至县城,他就听说上人圆寂的消息。对师父的感念胜过了心中的犹豫,他立即又从乐至县城搭上了前往龙门的班车,下午才到了报国寺。

这时,报国寺已经是人山人海。张妙首在山门不进去,他还在犹豫斗争着。居士李多林到山门找到张妙首,一看,完全是干部打扮:一身蓝色的衣裤,四个包的中山装,穿着一双皮鞋,手里拿着一个皮包,其他什么都没有。花白的头发往后梳着,清瘦的面容,凝重的表情,沉默地站在山门外。

李多林居士对他说:“张老师,上人一走,报国寺现在是一盘散沙,师父建庙的钱,还有河沙水泥木料,给佛贴金的东西等等,怕久了没人管,寺庙会损失重大,离欲上人的心血都在庙子头。他亲自选中了你当接班人,你不接没人敢接。”

李多林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张妙首还是表态:不接,自己是居士,一出家当住持不好。李多林再三劝道:“张老师,现在你不接哪个敢接啊。上人有交代,他走了,接班的是你,叫我们居士要像对他一样地对你好。我们以后一定会支持你工作的。”两人说着就到了上人寮房。

17日下午近三点钟,张妙首走进师父的寮房,心情非常沉痛,立即跪在恩师面前,顶礼参拜。李多林拿出相机拍下了这历史性的镜头。

然后被带到了上人写有方丈寮的地方(现在的内客堂里。——笔者注)。在那里乐至县政府的四大班子的领导、龙门乡政府的领导及一些老护法,各方人士都在,大家这才第一次看到离欲上人选定的接班人张妙首,一位神清气爽干部模样的老人。

事不宜迟,刻不容缓,马上召开会议。县政府办公室、县人大、政协、宗教负责人和僧众居士都参加,议题是接班问题。张妙首原本就没想出家,更何况马上要接上人的班,自己有何德何能敢当此重任?因此,固辞不肯。但这是上人既定的,不容更改。

大家竭力推崇,真诚相劝,恳切要求。

县上有关负责人说:“这是老法师的遗嘱,当众宣布的,你不干,我们不好表态,如果一拖下去,寺里有许多财产、现金、存款,要是一乱了,失散了,问题就大了啊,造成损失对佛教事业不利!”接着,与会的大众竭力劝说:“张老师,你一定要承担下来,我们一定会像对待老和尚一样对待你。”

张妙首听了又感动,又惭愧,更重要的是这一重大决定是恩师的临终授命,如不承担,既愧对恩师又愧对佛教。因此,遵从佛的教诲,他想出于对师父敬重的感情,自己还是应该出家,承接师父交付的重担!

看到一言不发的张老师,县宗教局的人也表示,以后一定支持他把报国寺搞好。思想工作做了一个多小时,完全没有做好出家准备的张妙首回答道:“我考虑一下。”就这样,为剃度而准备的一盆水就端了出来,将张妙首的头发弄湿。

昌德法师(据居士李多林回忆。——笔者注)立刻就将剃度的盘子也端了上来,盘子上铺着红布,里面放着一套下发的工具,紧接着将衣服也捧了出来。由昌宗法师(据昌戒法师回忆。——笔者注)代上人在内客堂为张妙首下发了,仍用法名:昌臻。当时内天井人山人海,现场有一千多人观看。披剃后,立即就给他搭衣,然后到离欲上人法体前顶礼三拜。之后,全寺僧众合影。这一切,都被李多林居士一一拍了下来,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据王义居士回忆,当时是阴天,张老师一下发,就变成了大太阳的天气,后来一直都是太阳天。

张妙首一刹那庄严转身成了昌臻法师,完成了他生命的一个质的飞跃。由于仓促,身穿僧服的他,脚下还穿着一双皮鞋!

从此小节后,我们将改称张妙首为昌臻法师。

$白马寺受戒

4月19日。离欲上人下葬的日子。他生前亲自交代新繁伍居士做的25套白衣白帽,派上了用场,都成了每个弟子的孝服,老人要求按照中国最传统的方式:弟子披麻戴孝地将自己整体埋葬,他要满他师父的愿:师徒三代要葬在一起,所以他将自己的墓还留出了一格。

在圆满办完离欲上人的安葬事宜后,昌臻法师就正式开始了报国寺的庙务管理工作。

他立即处理师父善后事宜,会同有关人员清理师父遗物,多年积累修庙的存款29万多元和现金2万多元,也包括师父个人积蓄在内,点交清楚上账。事后昌戒师还把师父个人给他的1万元也交给新任住持,他说:“师父的遗留都全部归公,这也应该交常住。”

在最初的近一个月,是昌臻法师熟悉环境的时期,他几乎是在维持现状。离欲上人留下来的30多万建庙款,点清上账后,他依然让上人委托的王义居士管理,还有一些居士管理的金银等,他也信任地让他们继续管理。

虽说自己在家也学佛,但是出家和在家则是完全不同,尤其是作为一个一寺之主的住持,更是方方面面都要经受考验。而寺院生活对于他来说,完全是陌生的。遵照上人的遗嘱,他到宗教局开了介绍信,决定去白马寺受戒。以他75岁的高龄,竟也很顺利地就办好了一切手续。

1992年5月,昌臻法师来到了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的白马寺受戒。

白马寺被称为我国佛源、法源、僧源诞生地。

据东汉牟子《理惑论》及郦道元《水经注》等记载,东汉永平七年(64),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梦中见一金人,身高丈六,在皇宫的庭院中飞翔。第二天,汉明帝就召集大臣,讲了自己的梦中所见,并问大家这个梦是吉是凶。太史傅毅回答说:“臣听说西方有位神,这位神的名字叫佛,佛的形象同陛下所梦见的一样。”

汉明帝听罢,立即派大臣蔡愔、王遵等18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蔡愔、王遵等奉命西行,抵达大月氏国(在今天的阿富汗一带。——笔者注)。在大月氏国,蔡愔等人正巧遇到在当地游化宣教的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大师,并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白毡佛像,东汉使者就诚恳邀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土弘法宣教。

永平十年(67),汉使和二位高僧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对来自印度的二位高僧自是重礼相待,并将他们安置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

第二年,也就是永平十一年(68),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西兴建寺院。为了铭记白马驮经之功,便命名这座寺院叫白马寺。自此,在东土大地,洛河之滨,天子脚下,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佛寺——洛阳白马寺。

正因为此,洛阳白马寺被称为“释源”、“祖庭”。

白马寺建成后,摄摩腾、竺法兰二位高僧就移居于白马寺翻译佛典,讲经说法,他们在寺内清凉台上共同译出了中国第一部汉文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汉明帝非常珍视这部宝典,因此下令将其藏于兰台石室第十四间。

摄摩腾、竺法兰之后,安世高在汉桓帝时来到洛阳白马寺,安世高在白马寺共译出佛经95部150卷。据《开元释教录》载:从东汉至西晋,先后出现译师34人,译出经书700多部1400多卷。这些成就基本上都是在洛阳白马寺取得的。

从东汉到清代,有许多人先后加入到翻译佛教典籍的队伍中。汉译佛教典籍的数量之大,品类之多,实为世所罕见。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于洛阳白马寺。

三国曹魏嘉平二年(250),佛教界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这一年,印度和尚昙柯迦罗在白马寺译出《僧祇戒心》一卷。根据这部佛经的内容,昙柯迦罗主张僧众应遵佛制,守戒法,并请梵僧立羯磨法在白马寺建坛传戒,开中国传戒先河。其后不久,安息和尚昙谛来到洛阳,译出《昙无德羯磨》,并根据戒律的规定举行传戒仪式。

所以东土佛教徒都尊昙柯迦罗为中国律宗鼻祖,白马寺则因此成中国第一座传戒道场。相传,我国第一个出家的汉僧,也是汉僧中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朱士行,即在白马寺出家受戒。

改革开放后,这样的传戒大会,在白马寺依然举行。仅在1989年、1990年、1992年、1993年和1996年,白马寺就先后五次传授三坛千佛大戒。1993年的传戒大会上,受戒者达到了创纪录的1800余人。

而昌臻法师是1992年5月10日(农历四月初八)在河南洛阳白马寺受具足戒。受完戒后,昌臻法师回到了乐至报国寺。

$初到寺庙的艰辛

虽说从个人的修为、年龄、所处职位来说,昌臻法师没有任何的微词,但是从丛林规矩来说,对还没有受三坛大戒的新出家人来说,就是一个小沙弥,受戒不久的僧人也是新戒。因而在刚刚进入自己完全陌生的寺院生活时,昌臻法师的工作有些举步维艰。

让我们随着几位老居士的讲述,回到昌臻法师到寺院的当初。

李多林老居士(已病故。——笔者注),原乐至县建设局规划办干部,他护持了报国寺三任住持的工作,见证了昌臻法师的出家和最初建设寺庙的困难和艰辛:

“昌臻法师来了半个月,矛盾就出来了。因为他是新来的,又没有干过,年龄又那么大,对于寺院的制度规矩等来说也是陌生的,所以他是很艰难的。大家对他又不了解,因为当时正在搞修建,有很多具体的事务对于昌臻法师来说的确是不懂。我们一些老的居士因为信任离欲老和尚,对他也有承诺,就是对他选的接班人要像对他一样的好,所以,在当时还是支持昌臻法师的。想到自己是一个新人,昌臻法师都要亲自出马尽量做一些具体的事情。但是还是受到个别人的不理解。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次在大雄宝殿安一尊阿难尊者的玉佛像,当时是夏天,天气很热,又是晚上。昌臻法师和我们都在殿里忙,监督工人安装。这时一直负责修建报国寺的一个师父,也来看了好几次,都没有讲话,也没有说哪里不好。因为那个玉佛像很不好安的,后来大家把它安放好了。结果第二天一大早,那个师父就在大殿里说这不对那不对,给昌臻法师难堪,说昌臻法师什么都不懂。

“我当时听不下去了,就站出来说,你昨天来了几次,一句话都不说,我们辛辛苦苦做了一晚上,你今天跑来挑刺了。而昌臻法师很平静地说:‘我是不懂。’你看他的忍辱功夫多好。

“第二个,当时搞寺庙建设,经常要拉砖瓦。那时候是土路,典型的‘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从大黄桷树垭口那里是个陡坡,比现在陡得多。尤其下过雨不撒炭灰,简直寸步难行!大家脚上要拴起草绳子捆起鞋子,否则齐脚踝深的稀泥会将鞋子粘掉。

“由于路不好,车容易打滑,所以每次看到汽车在黄桷垭口处,一按喇叭,大家都会去挑一些炭灰撒在地上,以免汽车打滑,然后再下砖。

“结果有一次,有一车砖就停在大雄宝殿前,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昌臻法师和我在下,我一看就知道有名堂。就去叫了几个居士来,大家才把那一车砖慢慢下了下来。75岁的老人了,自己有吃有穿,如果不是信守自己对离欲上人的承诺,发菩提心,他完全可以不来的。后来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感染了好多居士,大家慢慢地了解了他,才晓得他肚子头很有货。”

王义老居士,离欲上人弟子,现乐至县佛教协会和慈善功德会秘书长,县佛协副会长。他见证了昌臻法师的出家和整个报国寺,在昌臻老法师住持下的发展:

“昌臻法师刚来的时候,很艰难。上人走了后,他存的建寺庙的钱还在我这里,还有一些居士管理贵重物品,我们要交给他,他说:‘你们继续管理,我不用管理。’一个多月后,大家都信任他了,还是都交给了他管理。

“1992、1993年,直到1994上半年,他都很艰难和辛苦。后来是他的言传身教,影响和改变了大家,后来就好了。

“上人在时,他有大智慧,但是找不到懂自己的人,精力都放在建庙上,对寺庙的僧人,没有系统地有序地进行带领。昌臻法师来后,就要从教理教义、修学、丛林管理等来进行有序的管理,按佛制进行改革。个别的僧人就懂不起,有反对声音。曾经就有一个僧人说:‘你一个居士懂啥子?你还来领导我们。’结果两年后,当他外出求学回寺后,见到昌臻法师,竟给昌臻法师跪下,向法师顶礼。这是我亲眼看到的。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热门推荐
  • 仙玉尘缘

    仙玉尘缘

    ,种仙草炼灵丹修为突飞猛进,赚灵石购法器日进斗金,生死斗大败恶敌,喜得玉中三亩灵田。过关斩将大显神威,废材林暮偶然破获家传宝玉之谜,声名鹊起横扫修真界成绝世仙尊
  • 卿狂,傻王妃来罩

    卿狂,傻王妃来罩

    本文1v1,互宠,女强男萌,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男主也是很强的。她是天辰国丞相府里最最不受关注的庶二小姐,临水照镜,却不慎失足落水、芳魂逝去的伊梦影;她是奋斗十年,踌躇满志,准备回国大干一场的商界‘老油条’,飞机坠毁,魂入异世的林竹。再睁眼,林竹成了伊梦影。迎接她的,是一个待嫁之身。什么?快要嫁人了?什么?要嫁的是个煞星,煞星不算,还是个傻子?丫环哭哭啼啼,林竹却甚是满意——至少身份是个王爷,吃喝不用愁。至于煞星,煞星好啊!煞星就没人敢觊觎了。她不期待什么爱情,却也见不惯满屋子‘好姐妹’。至于傻子,傻子好啊!傻子好控制,这日子不就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吗?这真是…想得太美!前往康庄大道上总有些烂虫来挡路。这道理,她明白!没事,咱迎风破浪,总会见到彩虹。婆婆态度晦暗不明?没关系,我会让你看到我是绝佳媳妇代言人;极品叔婶偶来闹?没关系,婆婆做前锋,我摇旗呐喊。到忍无可忍,那就别怪我自个做前锋了;想欺负我老公?那对不起啦,先做好去死的准备吧。王爷傻,想夺权?诶诶,别忘了还有本王妃。咱们王府,女主内,女主外,男主卖萌。看不起她?那就拿出点业绩瞧瞧。贪污腐败的,见了我也不用绕道而行,不好意思,哪条道都是我的人;闹分裂的,落的无家可归也别怨咱,谁叫你思想跟不上时代,世界需要和谐…这回不给小片段,给一些语录:一:女主语录:“傻瓜也是你能叫的?全天下能叫他傻瓜只有本王妃。记住了没?记不住那脑子就不用要了!”“我是你的王妃,你要事事依着我,知道吗?同时,我会事事罩着你的。”“我叫你傻瓜,那是昵称,你得笑;别人叫你傻瓜,那是侮辱,你要把别人打得承认他自个是傻瓜才行。”“虽然你真的是个傻瓜,但我一辈子认定的就是你了。你就偷着乐吧。那什么皱眉、忧愁的,实在是不适合你这个傻瓜。”二:萌主语录:“娘子是天下最最好的娘子,不准说她坏话。她骂你,肯定是你错了;她打你,肯定是你活该。”“娘子的话要乖乖的听着。娘子说的就是对的。”“欺负娘子的人都是坏人,恒恒要打死他们。”简言之,此文就是一个很强的乖乖傻瓜,经由咱们的女主调教,成了一个以娘子为天的定时炸弹的故事——不要欺负女主哦,小心男主会爆炸的…O(∩_∩)O
  • 魔鬼的诱惑

    魔鬼的诱惑

    犹如一场毫无破绽的入室劫杀案,她是游走于各个男人之间的纽约知名的交际花,怎料侦查结果却是疑点重重,一切似乎都是为了掩盖真相而制造的假象。深入调查的结果,却被离奇勒死在家中,不但没有使案件水落石出,反而出现了令人更为混乱的“嫌犯四人帮”,凶案现场看似完美,凶手到底是谁?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圈套和死神的再次光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暖爱之独家拥有

    暖爱之独家拥有

    ‘吱呀’一声,江城监狱的铁门打开,安暖脚步有些迟疑的从里头走出来,身后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催促,“快点儿呀,难不成还想再蹲几年?”安暖摇了摇头,脚步利索了些。刚来这里的那段日子,她一直在后悔,为什么刀子不刺深一些,这样就可以在这里待上一辈子,再也不用出去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不用去面对那肮脏不堪的人心。三年的时间,她在这里想通了很多。夜夜失眠,脑海里总浮现出儿时的画面,父亲时常……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狂野王妃

    狂野王妃

    一袭白衣,风华绝代。纷乱三国,且看她如何潇洒傲然天下。她是碧国公主,是世人嘲讽的天下第一肥女然而却无人知道,那层肥厚的假象之下,她是如何的容颜倾绝——【情景回放1】“你这丑女,又肥又丑竟然还敢出来丢人现脸,真不要脸。如果我是你,早就悬梁自尽了。”三皇子某侍妾冷毒嘲弄。凤兮不语,眸光只是玩味一闪,只见她拂了拂衣袖,转身离去。第二天,某侍妾的身体竟肿得面目全非,扭曲变形。凤兮在花园里见着了某侍妾,脆声道:“哟,这不是碧姐姐吗?碧姐姐你人还真好,为了不打击陌儿的自尊心,竟然忍痛将自己弄得如此模样,陌儿好生感动。”某侍妾又羞又愤地溜走。翌日传来消息,那位侍妾当真悬梁自尽,传闻前一天晚上,那侍妾将三皇子吓得半死……********【情景回放2】碧国皇宫,某妃子与某王爷私通。红罗帐内,春色无限,殿梁上,凤兮勾唇看着这一切。“嗯……啊……王爷,你慢些……”“华儿,你不是喜欢本王快些吗?”就在两人极度的欢快之时,凤兮一身白衣,肥胖的身姿飘了下来,快速地点上两人的穴道。“哟,清王爷跟华妃真是好兴趣啊,竟然表演春宫戏,等着哈,本公主去叫父皇来欣赏。”奸夫淫妇没差点吐血。“该死的肥女,你敢……”凤兮勾唇一笑,目光冷冷扫向那两人。“告诉你们,这天下,没我不敢做的事。”说完潇洒离去。听说,当天夜里,皇帝爆怒,清王爷与华妃都被秘密处死。****简介偶无能哇,大家还是看文吧,文会比简介精彩。本文女主强大,美男多多,结局一对一,大家支持哦。--------------------——————————新文:《第一弃妃》开始连载了,希望大家去看看哦。求支持,求收藏哇。**************************推朋友的文。《恋上弃妻》
  • 擒兽

    擒兽

    薛航捶打着自己有些酸痛的腰——昨晚他的确太纵欲了一点,几乎天亮才睡,夏闻樱柔软的身体让他着迷,她那不是很合作的态度激起了他强烈的征服欲,甚至丧失了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冷静,总而言之一句话,他昨晚失控了。失控的后果就是,今天他真的很不想谈公事。“这个项目由你全权负责,为什么又扯上我?”安东尼干脆坐了下来,一拳打在薛航的胸前:“还不是因为人家徐总听说你薛少泡女人很有一套,一心想要跟你会会面,取取……
  • 不可不读的最奇妙的幻想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奇妙的幻想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本书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