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200000024

第24章 奇异出家 承继宗门(1)

离欲上人则仍然语气严肃地告知:

“我之后就是你,不能再推了,

我已经选定了。

你还年轻,福报又好,

为物色这个接班人,

我已经等了十多年了!”

并告知,学佛之人,

要行菩萨道,

要有不忍圣教衰、

不忍众生苦的思想和胸怀。

75岁,该是在家含饴弄孙、种花养鸟,安度晚年的人生之秋了。然而张妙首的人生却不然。

因了宿世的因缘,他被离欲上人慧眼看中,因为不忍拂师意,勉强答应之下,竟成定局。对于禅门老宿离欲上人的选择来说,自有他的因缘在,对于75岁的张妙首老人来说,他所面临的则是极其现实的能否担待如来家业的问题,因而他的迟疑犹豫则在情理中。

在张妙首看来,不出家,念佛了生死,自己多少也还有些把握,自己的愿望是弘法,从没有想过出家住持寺庙事务。然而命运却有他自己的轨迹,由不得你选择。因为命运,就是人累生累世因果业力在八字上的显现,没有谁能逃得过。

张妙首的奇异出家,对他来说,是一种完全的舍,一种以身侍佛的献身精神。

他牢记了师父离欲上人的教诲:“行菩萨道的人,要有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思想和胸怀。”并由此改变了他只求自己往生的思想。因而在出家当初的日子,他才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菩提心与大悲心随顺众生,逐渐将寺庙建设,道风学风建立起来。

对于一个75岁的老人来说,其间的甘苦,唯有佛知。出家真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

$离欲上人法体前的剃度

在引子部分笔者写到,离欲上人没有等到张妙首的到来就坐化了。潘近仁居士把发给张妙首的电报改为:“离师凌晨圆寂,速来。”那么,张妙首是没有收到师父的电报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

让我们回到1992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四)。下午。

在文殊院的张妙首接到了离欲上人口述的加急电报:

成都文殊院省佛协志编室张妙首:我欲病危,有寺庙经济重大事情商讨,希你与冯学成速来。乐至报国寺离欲电。

该来的事情终于来了。张妙首虽然感到突然,但又不能违背离欲上人的意愿,于是一路风尘赶到成都汽车站,不想已经没有了到乐至的班车,只好等到17号一早往乐至赶。

在文殊院的张妙首,心里的犹豫、矛盾到了极点:去接,自己的确年龄太大精力有限;不接,自己在师父面前的承诺又算什么呢?虽说比较勉强,但毕竟自己答应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是在对自己信任有加的师父面前。在文殊院,他想找人述说自己的矛盾心理,又想找到更好的办法。于是他找到了平常和自己多有交往的文殊院知客本一法师,把此事告诉了他。

他对本一法师说:“我是居士,我发的愿是弘法。你是乐至人,你回老家也好,你去当算了。我就不去,去了就回不来了。”本一法师说:“我不去。人家选中了你,你还是要去的。”就这样,在念佛声中,张妙首度过了一晚。

4月17日(农历三月十五)一早,他就从成都坐班车赶往乐至。到了乐至县城,他就听说上人圆寂的消息。对师父的感念胜过了心中的犹豫,他立即又从乐至县城搭上了前往龙门的班车,下午才到了报国寺。

这时,报国寺已经是人山人海。张妙首在山门不进去,他还在犹豫斗争着。居士李多林到山门找到张妙首,一看,完全是干部打扮:一身蓝色的衣裤,四个包的中山装,穿着一双皮鞋,手里拿着一个皮包,其他什么都没有。花白的头发往后梳着,清瘦的面容,凝重的表情,沉默地站在山门外。

李多林居士对他说:“张老师,上人一走,报国寺现在是一盘散沙,师父建庙的钱,还有河沙水泥木料,给佛贴金的东西等等,怕久了没人管,寺庙会损失重大,离欲上人的心血都在庙子头。他亲自选中了你当接班人,你不接没人敢接。”

李多林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张妙首还是表态:不接,自己是居士,一出家当住持不好。李多林再三劝道:“张老师,现在你不接哪个敢接啊。上人有交代,他走了,接班的是你,叫我们居士要像对他一样地对你好。我们以后一定会支持你工作的。”两人说着就到了上人寮房。

17日下午近三点钟,张妙首走进师父的寮房,心情非常沉痛,立即跪在恩师面前,顶礼参拜。李多林拿出相机拍下了这历史性的镜头。

然后被带到了上人写有方丈寮的地方(现在的内客堂里。——笔者注)。在那里乐至县政府的四大班子的领导、龙门乡政府的领导及一些老护法,各方人士都在,大家这才第一次看到离欲上人选定的接班人张妙首,一位神清气爽干部模样的老人。

事不宜迟,刻不容缓,马上召开会议。县政府办公室、县人大、政协、宗教负责人和僧众居士都参加,议题是接班问题。张妙首原本就没想出家,更何况马上要接上人的班,自己有何德何能敢当此重任?因此,固辞不肯。但这是上人既定的,不容更改。

大家竭力推崇,真诚相劝,恳切要求。

县上有关负责人说:“这是老法师的遗嘱,当众宣布的,你不干,我们不好表态,如果一拖下去,寺里有许多财产、现金、存款,要是一乱了,失散了,问题就大了啊,造成损失对佛教事业不利!”接着,与会的大众竭力劝说:“张老师,你一定要承担下来,我们一定会像对待老和尚一样对待你。”

张妙首听了又感动,又惭愧,更重要的是这一重大决定是恩师的临终授命,如不承担,既愧对恩师又愧对佛教。因此,遵从佛的教诲,他想出于对师父敬重的感情,自己还是应该出家,承接师父交付的重担!

看到一言不发的张老师,县宗教局的人也表示,以后一定支持他把报国寺搞好。思想工作做了一个多小时,完全没有做好出家准备的张妙首回答道:“我考虑一下。”就这样,为剃度而准备的一盆水就端了出来,将张妙首的头发弄湿。

昌德法师(据居士李多林回忆。——笔者注)立刻就将剃度的盘子也端了上来,盘子上铺着红布,里面放着一套下发的工具,紧接着将衣服也捧了出来。由昌宗法师(据昌戒法师回忆。——笔者注)代上人在内客堂为张妙首下发了,仍用法名:昌臻。当时内天井人山人海,现场有一千多人观看。披剃后,立即就给他搭衣,然后到离欲上人法体前顶礼三拜。之后,全寺僧众合影。这一切,都被李多林居士一一拍了下来,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据王义居士回忆,当时是阴天,张老师一下发,就变成了大太阳的天气,后来一直都是太阳天。

张妙首一刹那庄严转身成了昌臻法师,完成了他生命的一个质的飞跃。由于仓促,身穿僧服的他,脚下还穿着一双皮鞋!

从此小节后,我们将改称张妙首为昌臻法师。

$白马寺受戒

4月19日。离欲上人下葬的日子。他生前亲自交代新繁伍居士做的25套白衣白帽,派上了用场,都成了每个弟子的孝服,老人要求按照中国最传统的方式:弟子披麻戴孝地将自己整体埋葬,他要满他师父的愿:师徒三代要葬在一起,所以他将自己的墓还留出了一格。

在圆满办完离欲上人的安葬事宜后,昌臻法师就正式开始了报国寺的庙务管理工作。

他立即处理师父善后事宜,会同有关人员清理师父遗物,多年积累修庙的存款29万多元和现金2万多元,也包括师父个人积蓄在内,点交清楚上账。事后昌戒师还把师父个人给他的1万元也交给新任住持,他说:“师父的遗留都全部归公,这也应该交常住。”

在最初的近一个月,是昌臻法师熟悉环境的时期,他几乎是在维持现状。离欲上人留下来的30多万建庙款,点清上账后,他依然让上人委托的王义居士管理,还有一些居士管理的金银等,他也信任地让他们继续管理。

虽说自己在家也学佛,但是出家和在家则是完全不同,尤其是作为一个一寺之主的住持,更是方方面面都要经受考验。而寺院生活对于他来说,完全是陌生的。遵照上人的遗嘱,他到宗教局开了介绍信,决定去白马寺受戒。以他75岁的高龄,竟也很顺利地就办好了一切手续。

1992年5月,昌臻法师来到了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的白马寺受戒。

白马寺被称为我国佛源、法源、僧源诞生地。

据东汉牟子《理惑论》及郦道元《水经注》等记载,东汉永平七年(64),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梦中见一金人,身高丈六,在皇宫的庭院中飞翔。第二天,汉明帝就召集大臣,讲了自己的梦中所见,并问大家这个梦是吉是凶。太史傅毅回答说:“臣听说西方有位神,这位神的名字叫佛,佛的形象同陛下所梦见的一样。”

汉明帝听罢,立即派大臣蔡愔、王遵等18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蔡愔、王遵等奉命西行,抵达大月氏国(在今天的阿富汗一带。——笔者注)。在大月氏国,蔡愔等人正巧遇到在当地游化宣教的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大师,并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白毡佛像,东汉使者就诚恳邀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土弘法宣教。

永平十年(67),汉使和二位高僧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对来自印度的二位高僧自是重礼相待,并将他们安置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

第二年,也就是永平十一年(68),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西兴建寺院。为了铭记白马驮经之功,便命名这座寺院叫白马寺。自此,在东土大地,洛河之滨,天子脚下,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佛寺——洛阳白马寺。

正因为此,洛阳白马寺被称为“释源”、“祖庭”。

白马寺建成后,摄摩腾、竺法兰二位高僧就移居于白马寺翻译佛典,讲经说法,他们在寺内清凉台上共同译出了中国第一部汉文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汉明帝非常珍视这部宝典,因此下令将其藏于兰台石室第十四间。

摄摩腾、竺法兰之后,安世高在汉桓帝时来到洛阳白马寺,安世高在白马寺共译出佛经95部150卷。据《开元释教录》载:从东汉至西晋,先后出现译师34人,译出经书700多部1400多卷。这些成就基本上都是在洛阳白马寺取得的。

从东汉到清代,有许多人先后加入到翻译佛教典籍的队伍中。汉译佛教典籍的数量之大,品类之多,实为世所罕见。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于洛阳白马寺。

三国曹魏嘉平二年(250),佛教界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这一年,印度和尚昙柯迦罗在白马寺译出《僧祇戒心》一卷。根据这部佛经的内容,昙柯迦罗主张僧众应遵佛制,守戒法,并请梵僧立羯磨法在白马寺建坛传戒,开中国传戒先河。其后不久,安息和尚昙谛来到洛阳,译出《昙无德羯磨》,并根据戒律的规定举行传戒仪式。

所以东土佛教徒都尊昙柯迦罗为中国律宗鼻祖,白马寺则因此成中国第一座传戒道场。相传,我国第一个出家的汉僧,也是汉僧中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朱士行,即在白马寺出家受戒。

改革开放后,这样的传戒大会,在白马寺依然举行。仅在1989年、1990年、1992年、1993年和1996年,白马寺就先后五次传授三坛千佛大戒。1993年的传戒大会上,受戒者达到了创纪录的1800余人。

而昌臻法师是1992年5月10日(农历四月初八)在河南洛阳白马寺受具足戒。受完戒后,昌臻法师回到了乐至报国寺。

$初到寺庙的艰辛

虽说从个人的修为、年龄、所处职位来说,昌臻法师没有任何的微词,但是从丛林规矩来说,对还没有受三坛大戒的新出家人来说,就是一个小沙弥,受戒不久的僧人也是新戒。因而在刚刚进入自己完全陌生的寺院生活时,昌臻法师的工作有些举步维艰。

让我们随着几位老居士的讲述,回到昌臻法师到寺院的当初。

李多林老居士(已病故。——笔者注),原乐至县建设局规划办干部,他护持了报国寺三任住持的工作,见证了昌臻法师的出家和最初建设寺庙的困难和艰辛:

“昌臻法师来了半个月,矛盾就出来了。因为他是新来的,又没有干过,年龄又那么大,对于寺院的制度规矩等来说也是陌生的,所以他是很艰难的。大家对他又不了解,因为当时正在搞修建,有很多具体的事务对于昌臻法师来说的确是不懂。我们一些老的居士因为信任离欲老和尚,对他也有承诺,就是对他选的接班人要像对他一样的好,所以,在当时还是支持昌臻法师的。想到自己是一个新人,昌臻法师都要亲自出马尽量做一些具体的事情。但是还是受到个别人的不理解。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次在大雄宝殿安一尊阿难尊者的玉佛像,当时是夏天,天气很热,又是晚上。昌臻法师和我们都在殿里忙,监督工人安装。这时一直负责修建报国寺的一个师父,也来看了好几次,都没有讲话,也没有说哪里不好。因为那个玉佛像很不好安的,后来大家把它安放好了。结果第二天一大早,那个师父就在大殿里说这不对那不对,给昌臻法师难堪,说昌臻法师什么都不懂。

“我当时听不下去了,就站出来说,你昨天来了几次,一句话都不说,我们辛辛苦苦做了一晚上,你今天跑来挑刺了。而昌臻法师很平静地说:‘我是不懂。’你看他的忍辱功夫多好。

“第二个,当时搞寺庙建设,经常要拉砖瓦。那时候是土路,典型的‘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从大黄桷树垭口那里是个陡坡,比现在陡得多。尤其下过雨不撒炭灰,简直寸步难行!大家脚上要拴起草绳子捆起鞋子,否则齐脚踝深的稀泥会将鞋子粘掉。

“由于路不好,车容易打滑,所以每次看到汽车在黄桷垭口处,一按喇叭,大家都会去挑一些炭灰撒在地上,以免汽车打滑,然后再下砖。

“结果有一次,有一车砖就停在大雄宝殿前,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昌臻法师和我在下,我一看就知道有名堂。就去叫了几个居士来,大家才把那一车砖慢慢下了下来。75岁的老人了,自己有吃有穿,如果不是信守自己对离欲上人的承诺,发菩提心,他完全可以不来的。后来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感染了好多居士,大家慢慢地了解了他,才晓得他肚子头很有货。”

王义老居士,离欲上人弟子,现乐至县佛教协会和慈善功德会秘书长,县佛协副会长。他见证了昌臻法师的出家和整个报国寺,在昌臻老法师住持下的发展:

“昌臻法师刚来的时候,很艰难。上人走了后,他存的建寺庙的钱还在我这里,还有一些居士管理贵重物品,我们要交给他,他说:‘你们继续管理,我不用管理。’一个多月后,大家都信任他了,还是都交给了他管理。

“1992、1993年,直到1994上半年,他都很艰难和辛苦。后来是他的言传身教,影响和改变了大家,后来就好了。

“上人在时,他有大智慧,但是找不到懂自己的人,精力都放在建庙上,对寺庙的僧人,没有系统地有序地进行带领。昌臻法师来后,就要从教理教义、修学、丛林管理等来进行有序的管理,按佛制进行改革。个别的僧人就懂不起,有反对声音。曾经就有一个僧人说:‘你一个居士懂啥子?你还来领导我们。’结果两年后,当他外出求学回寺后,见到昌臻法师,竟给昌臻法师跪下,向法师顶礼。这是我亲眼看到的。

同类推荐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热门推荐
  • 销售就要做得狠一点

    销售就要做得狠一点

    本书中这套方法为销售人员提供了一份穿行于新领地当中的路线图,并能收获优异的表现与心灵上的满足感。无论是销售业界的前辈级人物,还是初涉销售圈的新人,阅读这本书,都会体验到豁然开朗的感觉。
  • 婚姻救赎(已出版)

    婚姻救赎(已出版)

    婚前,叶可凡是优雅脱俗感情至上的完美主义者,婚后,丈夫林东对她从当初的百般宠溺呵护有加到怀孕生子时以工作应酬为理由沉溺于声色犬马场所...面对他带来的感情伤害,她渐渐变得敏感多疑爆躁易怒,歇斯底里几近偏执...不仅如此,婆媳矛盾、孩子问题、第四种感情的犹疑……更是让他们的婚姻千疮百孔岌岌可危。争吵、冷战、纠缠、愤怒,直至发展到两人动不动就恶语相向、大打出手......疲惫绝望后的叶可凡向林东提出离婚,却又因不忍让儿子受到伤害而迟疑。进退两难之际,另一个男人欧皓然出现……怎样的际遇和心路历程,让叶可凡最终把握住自己婚姻和生活的走向,赢得真正幸福的生活。《婚姻救赎》实体书已出版上市,当当网、卓越网,各大中城市新华书店均有售。
  • 独孤求走

    独孤求走

    本书内容包括:想象;楼梯拐弯处;五月乡野的速写;橘花又飘香;奶;断章;失恋;际遇与碰撞等。
  • 太子老公不给力

    太子老公不给力

    她,私生女,却以宫女的身份代替自己的亲姐姐嫁给邻国的太子。在皇宫中,她一直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可是,她不找麻烦麻烦却要找上她。本来,人不犯她她不犯人,但,人若犯了她,那么她定会三倍五倍的奉还给他。太子老公挑衅?皇妃中毒而亡?皇弟深深爱意?侧妃恶意挑拨?
  • 救人

    救人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萌妃嫁到

    萌妃嫁到

    冷倾心,丞相府的大小姐,十岁便要嫁给齐国东王为正妃,成为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王妃。这本是喜事一桩,可是偏偏新娘在出嫁的前一天竟然不见了!这可如何是好?那东王殿下可是喜怒无常,谁都不放在眼中的!就在所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刚刚好,出现了一名“救星”,相似的脸庞,相似的年纪.于是天时地利人和,她必须得嫁!XXXXXXXX这就是刚刚莫名其妙来到陌生的时代的冷青心所听到的版本。正主临阵脱逃?让她顶替出嫁?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不干!绝对不干!可是不能不干!谁让别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求她(其实有点夸张啦),谁让她现在一没钱,二没势,肚子还饿着(这才是原因!)。没办法,认命吧!反正想她堂堂一百八的高智商才女,不信到时候逃不出狼窝.片段一:*“王爷,王妃偷偷溜出府了。”“派人跟着就好。”王府太闷,让她出去玩玩也好。“可是,王妃说她想看看能不能回家。”刚说完,凳子上的人影已经消失不见了,只感觉到身边一阵疾风刮过。该死的,她只能呆在他身边,哪也别想去!*片段二:“王爷,王妃说想吃冰。”“那就去取啊!”“可是冰窖里的存冰已经被王妃用完了。现在又是三伏天,就是在其他地方也很难找到。”“去,拿着我的令牌进宫告诉皇上,就说本王需要冰块,越多越好。没有的话.就告诉皇帝,很抱歉,本王最近身体不好,恐怕得提前退隐了。”来人额头滴下了一滴冷汗。皇帝听了之后,猛地一拍龙案,“混账,这家伙居然威胁朕!”他以为他会妥协吗?一刻钟过后,“来人,去把朕给云妃存下的冰块送去给东王府。”哎,只有稍后向云妃解释了。*片段三:“王妃,你今年多大了?”某女故意开口问道。“十岁。这个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事情你居然不知道?笨。”“。。。。”就算不知道什么叫世界,但是她可是听见对方是在骂她笨了。不过,忍耐。“是啊,你才十岁,但是王爷可是个正常男人,所以.”欲语还休的望着冷倾心,意思是这么说你懂了吧!她是懂了,但是,“大婶是什么意思?”无辜的眨着眼睛,哼,她现在可是只有十岁!大婶?某女气岔了,忍耐,她还是个孩子,不懂应该的。刚想开口,忽闻一男声,“在说什么?”冷倾心笑颜一展,直接跳入那个她专属的怀抱稳稳呆着,“刚才这大婶问我你是不是正常的男人。”“卖入青楼,我不想再看到那张脸出现在本王面前。”某女一听,脸色变得惨白
  • 腹黑王爷的娃娃妃

    腹黑王爷的娃娃妃

    一生一世一双人,本以为青梅竹马的师兄会是她一生的良人。可谁知,郎骑竹马来,用青梅换取千金前途。被欺骗背叛,她决然转身离开。高高至上的王爷对她这个孤女体贴备至,渐渐暖了她那颗早已千疮百孔的心。师兄却在这时找到她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徘徊的心该如何抉择,谁才会是她最终的归宿。本文架空,1对1,偶尔有点小虐,会有阴谋之类的,腹黑,宠溺无限,结局一定会是HE。新书《一宠成瘾:萌妻养娇娇》上架,有存稿,坑品有保证,求支持求推荐!
  • 子弹之血色荣光

    子弹之血色荣光

    精湛的格斗技术,华丽的魔术技巧,洞悉一切的最强瞳力,神奇的印记之力。主人公一次次的在战斗中累计这些力量。面对爱人香消玉殒,挚友长眠地下,最信任的人的背叛,我们的英雄又该何去何从。
  • 凤煞天下

    凤煞天下

    ★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角身心干净萌宝腹黑!萌宠无敌卖萌搞怪,共赴巅峰。★现代地狱级的大姐大,莫名穿越重生到异世废女之身,本命带煞,阴险狡诈,驭神兽,铸万器,练绝世丹药,一步一步踏上强者旅程!天罡乱,风云涌,身份莫测变幻,煞火焚尽,竟成了人人株之的妖女,红唇妖艳勾起,倾城妩媚的容颜又另多少人痴狂不改。★他是玄冥大陆巅峰级的导师,红眸似血,妩媚妖娆,他亦是君世王朝罗刹世子,绝美冷峻,只为她绽放温柔!★她,嚣张,腹黑,贪财,坑人,,该装时候装,该强时候强!尽显大姐本色!★他,冷情,腹黑,护短,妖孽,,该护的时候护,该宠的时候宠!尽显三好夫君本色!【
  •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压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压

    一本专为全国3.3亿高血压患者定制的综合性降压指南。本书特邀具有十余年临床一线经验的北京阜外医院心内科专家,解答高血压患者最大的疑惑、厘清高血压患者常见的误区,并全面、深入地解析饮食、起居、运动、用药4大防治重点,分享百余种实用降压细节。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疾病预防、就医指南、日常护理等方面的详细内容,帮助患者摆脱高血压带来的并发症危害,过上“无压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