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700000013

第13章 身份重建:英语世界对《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书写(2)

吉布斯认为,尽管历史上关于刘勰身世的记载少得可怜,通过细致的研究和推论,还是有可能为刘勰画出一副较为完整的肖像。吉布斯在华盛顿大学做博士论文时,就曾在其论文的第九章中对刘勰的身世进行过讨论,后来论文发表于《华裔学报》上。这篇论文大量借用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许多数据和推测都来自中国学者,杨明照、王利器、郭晋稀等学者关于刘勰身世及《文心雕龙》成书年代的论文都是他的重要依据。他本人在注释中毫不掩饰地说:“该论文主要以杨明照先生的研究为基础。”。尽管他的考证对传统中国学者的研究并没有太大超越,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作为一个西方学者的不同思维方式。

和大多数研究者一样,吉布斯最感兴趣的也是刘勰的生辰、《文心雕龙》的成书年代、背景等内容。首先,吉布斯对刘勰的生辰年龄进行了推算。刘勰的身世之所以迷惑不清,主要是因为《梁书》等史籍中的记载太过简单,又把种种事实随意相连,让一些研究者误认为其中存在因果关系。吉布斯以为,如果把记载不仅看成一连串有因果关系的事实,而是看成有一定时间顺序的记载,一些疑团或许可以迎刃而解。他把《梁书?刘勰传》中简述刘勰身世的事实一一陈列出来,认为刘勰入寺依僧佑时至少超过15岁,甚至可以假设他已经20岁左右,这恰好使他错过成婚的最佳年龄。因此,《梁书》上才会记载他“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佑”。通过假设和推算,吉布斯认为刘勰可能生于公元465年(宋明帝泰始元年)。尽管推算的依据不同,结论却和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序志》的注解中所推算的一样,或许是受到范文澜的影响。不过,吉布斯表示,刘勰入寺的时候也可能更年轻,而且他入寺的时间不一定正是僧佑弘法集经之时,其生辰很可能在某个范围内波动。

吉布斯对刘勰历任官职分别进行分析解释,试图从中找出一条关于《文心雕龙》成书年代以及刘勰心路历程的线索。刘勰一生和《文心雕龙》创作最相关的时期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刘勰寄居定林寺之时。尽管有些学者根据“皇齐”等字样判断《文心雕龙》可能成书于这个时期,吉布斯却认为书中衍文甚多,故“皇齐”不足以作为判断成书年代的有效证据。第二个阶段是齐末梁初,刘勰初任官职,但还未与昭明太子萧统有密切接触之时。一些学者认为《文心雕龙》成书于此时,主要的依据是后世所有典籍但凡记载《文心雕龙》的都说“梁刘勰”撰,这意味着该书应该是在梁以后才开始流传。由于该段时间刘勰也在30到40岁之间,符合“齿逾而立”的说法,因此吉布斯认为这个阶段是有可能的。第三个阶段则是刘勰得到昭明太子赏识的时期。尽管这一时期刘勰和同是文学鉴赏家的萧统联系紧密,最有可能萌发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思考,但这时刘勰应当已过而立之年,与《序志》所描述的内容不符。

吉布斯关于刘勰身世及《文心雕龙》成书年代所做的推测并不出中国学者传统的研究范围,无非是借助史料中的一点一滴,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推测。不过,和中国学者不同的是,吉布斯作为一个学者,对时间顺序特别关注。我们都知道,中西文化的异质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时间观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学者对时间的划分有多种方法,有的认为时间可以简单地三分为“过去”、“现在”、“未来”,有的认为从人们对时间概念的看法可以分为“自然时间”、“人文时间”、“心理时间”等。如果从中西文化对待时间的态度来看,西方更关注的是“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即把时间看成客观的存在,并能通过物理的方法,如标量等来表现和计算。而东方则更注重“人文时间”,把时间看成和人文社会密切相关的概念,离开人文,则无从谈时间的起止。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被誉为最有历史感的国家,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历史记载,这些历史记载中有大量史实是根据年代来编写的。但是,中国历史年代并非如西方那般有个统一的标准,一朝天子便有一朝的历法。也就是说,王朝的建立意味着一段新时间的开始,这个时间不是客观的、自然的,而是受政治变迁影响的。又比如我们常以“沧海桑田”来比喻年代的久远,在这个比喻中,时间的长短不是以数字化的计算为标准,而是强调世事的变化,“变”就是时间的标准。也许正是因为中西时间观念的不同,中西语言中对时间的表现也不相同。比如英语、法语等西方语言中不但有明确的时间词,还通过动词时态的不同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一旦时态弄错,表述的顺序就会混乱。汉语中的动词则没有时态的变化,完全依赖表示时间的虚词来建立事件之间的顺序,有时甚至连时间词都不出现,仅以句子、段落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关系来暗示时间的先后。正因为如此,刘勰传中所述及的事件才会带给研究者种种迷惑。吉布斯以西方的时间观念来看待中国史书上的记载,试图建立一个清晰的时间坐标,最准确地还原历史中的刘勰。但是,这种方法是否有效,《梁书?刘勰传》中所述及的事实是否能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这还需要研究者对文本进行更细致的推敲,以及运用相关出土文物、同时代其他文本记载等史料以考据钩沉。

$第三节 改造——现实主义者刘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心雕龙》在国内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为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一些学者开始着手《文心雕龙》的今译工作。随着《文心雕龙》译注的发展,有关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有数据表明,1950-1964年期间,《文心雕龙》单篇论文共发表180多篇,其中前10年约有30篇,而后5年多达150篇。由于受特殊时代的意识形态影响,这一时期许多论文都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研究基础,得出的结论有时较为生硬。在这些论文中,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怀有特殊的热情,试图以其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现代文论的标准去评价刘勰的思想和创作。当时国内学者对刘勰的阶级属性有着很大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刘勰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帮佣,《文心雕龙》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这样的评价无异于封杀《文心雕龙》的“禁令”。面对这种责难,另一些钟爱中国古典文学及文论的研究者奋起反击,试图同样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为刘勰和《文心雕龙》辩护。他们往往得出类似的结论,比如认为刘勰根据儒家进步的文艺思想建立接近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反对齐梁时期的形式主义等,将刘勰打上“唯物辩证”、“现实主义”等印记。这一时期由中国学者撰写的英语论文也有这样的趋势。

刘绶松便是这样一位学者,他深受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影响,认为刘勰的《文心雕龙》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接近现实主义的文论。他在英文期刊Chinese Literature(《中国文学》)上发表了“Liu Xie on Writing”(刘勰论写作)一文,阐述了自己的这一观点。刘绶松认为,一个杰出的文论家总是以现有的创作和理论为基础来建立自己的理论。只有对文学史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抓住文学发展的总体规律,在刘绶松看来,刘勰正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文论家。他认为,刘勰用科学的、现实主义的态度来评价以往的文学创作和文论,深刻影响了中国文论的发展和后人对文学创作的认识。刘勰细致分析了早期的文学创作后,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如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创作与时代的关系等。尽管没有明说,在刘绶松看来,这些问题的提出,都说明刘勰有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批评态度。正因为如此,“《文心雕龙》是刘勰反对当时不健康的潮流(当时所推崇的颓废文风与唯美形式)的武器”。

刘绶松指出,刘勰坚持认为文学创作应该有利于人民,文学艺术的首要目标是让人得到发展与进步,可见,刘勰对文学艺术的教化作用是持肯定态度的。同时,刘勰认为文学创作要以真情为基础,形式与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其次,《文心雕龙》对不同的文学风格十分重视,而且很关心文学演变问题。例如在《体性》、《风骨》等篇中,刘勰均提出作者风格是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文辞论调,是意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此外,刘勰多次强调文学语言的重要性,认为语言之美主要在于清晰、简约,应避免对语言之新、奇的过度追求,这一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刘勰对文学创作中“夸张”手法的应用也有着独到看法。夸张虽然对触动读者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一旦离开现实,夸张只能是虚妄。刘勰的观点表现出夸张的必要性,同时说明了生活中的真实和艺术中的真实之间的辩证关系。所有这些观点,都有意把刘勰和19世纪60年代中国大陆所流行的意识形态捆绑到一起。

我们知道,“现实主义”(realism)一词本来强调的是对现实事物的忠实模仿,早期在中国被译为“写实主义”,这和其本意大致相当。19世纪50年代,该词进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话语范畴。在《致哈克奈斯》的信中,恩格斯为“现实主义”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仍然是对写实的强调,但是,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作家的创作必须放在社会生活的整体背景中,通过典型人物的命运、性格等揭示社会历史的特征,而典型往往是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具体说,也就是具有阶级性的。30年代,瞿秋白在《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中使用了“现实主义”的译法,“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在“模仿”之外,更强调该方法的历史社会功用。瞿秋白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下,认为现实主义能够反映历史的客观进程,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矛盾。后来,周扬、胡风、冯雪峰等人均对“现实主义”进行过细致的分析,强调现实主义与现实斗争的关系以及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现实主义”一词逐渐进入中国文艺理论的主流话语。

正是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刘绶松等古典文学研究者也举起现实主义的旗帜,试图用新的观点和方法来对旧有的古典文论进行新的阐释。要想让古典文论被大众所接受,为政治意识形态所认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用当时的主流话语来重新阐释《文心雕龙》,赋予它政治正确(politically correct)的立场。不难看出,刘绶松所提出的几点问题从不同方面使刘勰向现实主义者靠拢,有时和刘勰的原意并不十分相符。首先,刘绶松认为《文心雕龙》是“有利于人民的”,这在20世纪70年代是十分流行的话语,大众对这样的评价也最能认可。事实上,尽管刘勰认为诗能怡情养性,有助于人的发展,但刘绶松所举的例子只能说明刘勰主张作文要有真性情。总的来说,《文心雕龙》所涉及的内容对提高全民文学素养有一定意义,但与其说《文心雕龙》是写给“人民”的,倒不如说是写给诗人与士人的。当然,这种说法放在20世纪70年代无疑对《文心雕龙》的传播不利。其次,刘绶松强调,从刘勰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文风因人而异,在思想内容与外在艺术形式共同作用下产生变化。这一点,似乎是想以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关系来说明刘勰的辩证思维。第三,由于刘勰认为文体总是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刘绶松特别强调刘勰的思想有较强的历史感,似乎要给刘勰加上历史唯物主义的标签。第四,刘绶松指出,刘勰对语言的重视,正是对文学创作的客观载体十分重视,这和传统文论中过度强调心性以及语言的不确定性的观点并不相同。从这一点仍然可以看出,刘绶松有意无意地展现刘勰文论中唯物的、现实主义的成分。最后,关于《夸饰》一篇,刘绶松指出刘勰推崇的“夸张”总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且总要服务于中心内容。这显然是为了凸显刘勰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主张。《夸饰》这一篇虽然在《文心雕龙》中有着一定的地位,所表达的内容却算不上刘勰的核心思想。刘绶松之所以对这一篇表现出特别的兴趣,正是因为这一篇和当时马恩文艺理论的思潮相吻合。

总的来说,刘绶松所刻画的刘勰,是一个大体上符合马恩文艺理论思想的现实主义者,他关心人民,注重实际,用朴素的儒学思想来引导《文心雕龙》的创作,从而为后世的学者文人的创作实践作出指导。仔细一分析,这样的刘勰不像两千年前的文人,倒像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马列主义思想影响的一代人中的一员。不过,这样的改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并非没有意义,如果不将刘勰“改造”成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主义文论家,刘勰的思想怎么可能被更多人所了解?《文心雕龙》的理论价值又怎么可能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呢?

施友忠、吉布斯、刘绶松等以不同的方法各自对刘勰的思想进行评价,尽管侧重点不同,却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使读者和一千多年前的作者更靠近,从而更进一步了解他在《文心雕龙》等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几种确认刘勰身份的研究之外,还有些学者从别的角度来看待刘勰的身份,比如邵耀成(Paul Yougshing Shao)的博士论文《文论家、批评家和修辞学家刘勰》(“Liu Hsieh as Literary Theorist, Critic and Rhetorician”)就把刘勰看成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他对刘勰身份的界定,事实上也是对《文心雕龙》一书性质的界定。

同类推荐
  • 历史与文明

    历史与文明

    中华文明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风貌。在走向世界的今天,弘扬中华文明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 桐城派散文

    桐城派散文

    金开诚、刘永鑫编著的《桐城派散文》讲述了: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 ,是清代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始创于戴名世、方苞,经刘大槐发扬而影 响渐渐增大,到姚鼐时发展到了鼎盏时期。方苞、刘大槐、姚鼐被后人称为 “桐城三祖”。《桐城派散文》中桐城派的发展几乎与清王朝的国运相始终 ,一直延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彻底消亡,时间跨度前后共二百多年, 桐城派的影响之久、流播之广、声势之显赫,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 史上都是罕见的。
  •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或散文式的诗。它有着诗的灵魂及散文的外衣。它经过思想与艺术的多维嫁接,根植生活之壤,成为文苑一枝受作者珍玩读者喜爱的奇葩。读它,我们能从它的语言中感知灵魂的光芒,感知色彩、气味、声音的美妙。读它,犹如一次大享受,全身的神经感官都处在愉悦之中,想象张开彩色的翅膀,每一句语言都释放出无数个枝杈。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优秀散文诗作品,尽显年度散文诗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卷)》主要收录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等诗歌。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热门推荐
  • 校园至尊:王牌男友

    校园至尊:王牌男友

    他花十万想娱乐她一笑,她潇洒的拿出金卡在他面前:“你的双倍,二十万,给我一个皮笑肉不笑。”……这世界,没有人可以拿她来娱乐!神秘的背景是她曾经的灰暗,性格上的极端,却成了他眼中致命的吸引……
  • 傲物逆天:驭兽草包小姐

    傲物逆天:驭兽草包小姐

    无情!狂傲!冷漠!她是杀手界的王牌,一朝穿越却沦为了人人口中的笑柄,草包二小姐。当草包二小姐惊艳重生,华丽蜕变,谁又曾想到,这具看似娇弱的身体里,已经换了一个饱经世事磨砺的强悍灵魂!锋芒展露,光芒万丈!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夜轻尘,你求我,求我不要杀你吖。”“嗯,我求你,求你爱我。”
  • 次元轮回虚妄之境

    次元轮回虚妄之境

    渴望平凡却期待刺激,签订约定成马猴!!!!喂喂,不要烧我啊!!!烫烫烫烫……随着签订一个没有节操的契约,终于走上了穿梭于各个次元的道路。但是……尾毛人家都有金手指和DIODIO的系统辅助,你一个只会卖萌和玩落差的三头身萝莉,到底能干啥啊!!!!!
  • 将军与明星们的生活

    将军与明星们的生活

    本书为傅溪鹏长篇小说章节包括邓小平博浪登山强身记、胡耀邦日行万步的故事、陈老总和小棋手、刘晓庆与她妈的妈妈等
  • 宫谋:权倾天下

    宫谋:权倾天下

    【完结】后宫,女人无烟的战场,后宫的争斗向来与权力争夺相结合在一起,后宫女人的战争一点都不比男人的争权夺利逊色,甚至更为残忍。她,是一个传奇,从一个卑贱的宫女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再到掌控大唐江山的幕后操纵者。她,自入宫开始,为了生存,不得不随时准备着一场场阴谋诡计,尔虞我诈......
  • 绝望主妇之逆风飞飏

    绝望主妇之逆风飞飏

    女主开篇时,被抛弃——被弃后,要奋斗——奋斗着,会幸福。人生由不得自己,有些人,有些事,该结束的,不该结束的,都要结束。就好像你经历过的一次旅程,无论中途有多么美好,你想下还是不想下,可车子到了终点,都要下了。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
  •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人要有心机

    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他不可能比你多,你也不会比他少,你唯一能胜过别人的地方就是你的“心机”。如果你缺少“心机”,就只能默默无闻、暗淡无光地走完一生。如果你不甘落寞,期待富有、高质量的生活,就一定要有“心机”。“心机”是做人的智慧和谋略,是助你通往成功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