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700000014

第14章 借西还魂:英语世界论《文心雕龙》与西方文学体系(1)

不少学者认为,《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体系的文学理论,因此应该用系统的方法来分析研究《文心雕龙》,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文心雕龙》放在特定的文学理论框架中。同时,对《文心雕龙》有所研究的学者们大多认为这部著作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完全可以和世界上其他最重要的文学理论相提并论,因此不遗余力地向世界推介这部著作。但是,由于古代汉语的复杂性和中国文化的异质性,《文心雕龙》被西方所广泛接受和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一些学者试图用西方语境下的理论框架来解释《文心雕龙》,一方面利用西方话语将《文心雕龙》介绍给西方,另一方面,则证实《文心雕龙》的普适性,让人们了解《文心雕龙》在世界文学中的应有地位。

$第一节 《文心雕龙》与艾布拉姆斯“四要素”

对《文心雕龙》进行系统分析的学者不少,最早的研究者是吉布斯。他的研究直接以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提到的四要素理论为基础,对《文心雕龙》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吉布斯认为,尽管艾布拉姆斯的理论并未涉足中国文学研究的领域,却极有可能在不同于西方文学的中国文学和世界其他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理论都有着类似的趋势。首先,大多数文学理论讨论的内容不外乎作品(work)、艺术家(artist)、世界(subject/universe)和欣赏者(audience)四个方面。其次,一切文学批评理论都有讨论作品中这四要素的趋势,且任何理论总是明显地倾向于其中某一种要素。因此,艾布拉姆斯根据文学理论的不同倾向,将文学理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关注世界、外物的理论即所谓的模仿论(Mimetic),关注欣赏者或读者的理论即实用论(Pragmatic),关注艺术家或作者的理论即表现论(Expressive),关注作品本身的则是客观论(Objective)。艾布拉姆斯认为,历史上一切像样的文学理论都难逃出这四要素框架的规范。因此,吉布斯试图通过对《文心雕龙》的检视,从一贯被人们认为模糊多义的汉语文献中找出其理论倾向。吉布斯认为,如果用四要素框架来分析《文心雕龙》是可行的,则证明艾布拉姆斯理论不仅适用西方文论,也适用异质的中国古代文论。那么,正如艾布拉姆斯所希望的,中国与西方完全可能在“同一个话语平面上”(a single plane of discourse)进行对话。

在吉布斯看来,刘勰之前的文学批评理论所关注的内容与刘勰不尽相同。在汉代,文学还没有取得足够高的地位,“诗言志”的观点影响着文人对作品的看法,文学被看做是承载道德、政治功用的工具,因此,当时的文学实践基本上是实用的。文学的服务功能和交流功能比审美功能更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汉的衰落使文学的地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独尊儒术的局面被打破,冰冻数百年的诸子思想逐渐活跃起来,同时,外来宗教为中国传统思想意识形态注入新的血液。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和政治体制的变革大大丰富了文学创作活动,文人的目光从文学作品的外部功能逐渐转向作品的内部特征。文学思想的嬗变在六朝时期达到一个高峰,文学的审美意识慢慢从社会价值、政治功能中分离出来,艺术化的文学创作不再附属于其他内容,而成为文人独立的追求。用艾布拉姆斯的理论来解释,可以说文学评论的重心从原来的实用性扩展到作品本身。正是这样一种潮流为文学创作铺开了一条新路,同时又为文学作品脱离正宗、追求过分的绮丽新奇提供了一种可能。此时,刘勰站了出来,反对当时矫情艳丽的文风,提倡重尊经典,返璞归真。但是,和以往文人不同的是,刘勰试图在传统与创新、实用与审美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刘勰把经典看作文本表达的最佳范本,因此刘勰的文学批评理论的重点在于作者的表现。不难看出,刘勰的文学观与经典的文学观有种种相合之处,同时,他的文学观更是直接与最终的自然之道相合。因此,文学的表现(Expressive)是顺应自然的,内在的“心”和外在的文学表现形式之间必然有着相应的联系,这正是表现论倾向的重要特点。通过对“文”的含义的阐释和延伸,刘勰既可强调文学形式、文采的重要性,又可反对他所藐视的过分重文的风气。

吉布斯指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广泛使用了“光”、“彩”、“水”等概念来描述创造的一些特征,如“光彩玄圣,炳耀仁孝”、“水性虚而沦漪结”等,这些概念说明文学创作乃至一切艺术创作的特质,是创作者本质的表现,这也是一般偏重表现论的理论家所公认的假设。不过,刘勰作为一个表现论的文论家,把重点放在作者内在的情、性上,外在的写作技巧始终是第二位的。因此,刘勰才会认为左思的《七讽》“说孝不从,反道若斯,余不足观也”。如果文章的内容不能忠实反应作者的内心态度,文采再怎么郁郁也不足为道。吉布斯认为刘勰的这一观点将非文学的因素纳入文学作品评判的标准,是“从逻辑上将表现论发挥到极致”。通过对《文心雕龙》文本的具体分析,吉布斯得出一个结论,即刘勰的理论倾向和艾布拉姆斯在研究欧洲文论的过程中所提出的表现论的定义完全一致。创作力的首要源头,同时强调写作技巧对文学表现的重要性,故写作技巧成为文学表现行为的重要方面。但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下篇中讨论写作技巧时,其注意力从作者内心的外在表现转移到作品本身。也就是说,他的倾向有从表现论逐步转向客观论(Objective)的趋势。吉布斯指出,艾布拉姆斯的表现论与客观论可以在中国文学传统“质”与“文”的关系中找到回应。此外,吉布斯认为实用论(Pragmatic)的因素在《文心雕龙》中也有痕迹。他指出,刘勰最有说服力的段落往往最强烈地表现出他的现实目的。看得出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试图通过强有力的论说将文学创作的发展规范在某一方向之内。在《程器》一篇中,刘勰希望文学创作者能“待时而发,发挥事业”,这显然是着眼于作品的实际影响和社会功用。《知音》一篇更是直接将目光放在读者身上。创作固然重要,但有了读者的反应以及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作品才最终完备。

吉布斯将《文心雕龙》放在艾布拉姆斯四要素框架中来进行评判,“成功”地将《文心雕龙》套入到四要素框架中,似乎证明了“四要素”的普适性。客观来说,这种方法对中西文论的对话与交流有一定的意义。但是,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是否真的适合一切文学理论,中国文论是否可以在西方文论的框架中得到完整的体现,仍然值得考量。其实,艾布拉姆斯本人曾经指出:“我们不能像在各门精密科学中那样,指望在批评中也求得某种根本上的一致。任何这种期望最后都注定要使人失望。”可见从一开始,艾布拉姆斯就否认了自己理论的普适性。艾布拉姆斯提出“四要素”框架,主要目的是论19世纪早期产生于英国的诗歌理论,他特别选择“浪漫主义”批评加以阐述,虽然也涉及其他主要的艺术形式,但他在归纳这一理论时,所涉及的论据主要来源于欧洲的批评传统,这也注定使他的理论囿于局限。

其实,在吉布斯的论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用西方文论话语解释中国古代文学、文论时的无奈。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框架假说认为一切文论都逃不出世界、作者、读者和作品所构成的网,几乎所有理论都只明显地倾向于某一个要素,从而大致可划分为四种类型——模仿、表现、实用和客观。吉布斯在分析《文心雕龙》时,并没有提到模仿论,似乎察觉到模仿论是从西方传统经验中析出的特有产物,和中国传统经验并不相符。《文心雕龙》对“世界”也有所关注,比如《物色》篇对外界事物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进行阐述,就是典型的“世界论”。但是,这种关系并非“模仿”可以形容的。说“模仿”必然强调到模仿者和被模仿者之间的对立,而在中国传统中,人与自然不是处于二元对立的状态,而是相互交融、相互感应的。刘勰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外界景物的变化,会引起人的心理变化,然而这种内心的变化并非对外界的模仿,而是内心原有的悲喜等情感和外物相召相和,故“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诗人感物而吐纳文心,创作不是对外物的模仿,而是自然感应。因此,《文心雕龙》中很难找出“模仿论”的影子。此外,艾布拉姆斯假设所有理论都明显地倾向于某一个要素,尽管吉布斯认为表现论的因素在《文心雕龙》中最为突出,但是单用表现论却并不能概括刘勰理论的全部。《文心雕龙》中所涉及的不仅有创作,还有文学史、文学欣赏、文学批评等内容,每一个部分都是其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艾布拉姆斯所说的“只明显地倾向于某一个要素”。

由此看来,尽管“世界文学”是人们期盼已久的梦想,实际操作时,我们还是应该区别对待异质文化。

$第二节 《文心雕龙》与刘若愚“六理论”

已故美国华裔汉学家刘若愚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学的研究和传播,著述颇丰。他的《中国文学理论》(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一书试图将零零碎碎的中国古代文论系统化、清晰化,提出了“六理论”的假设。正如他在书中所说,“为了解决汉语词义模糊性的问题,为了给中国文论的分析提供一个概念性的框架”,他以艾布拉姆斯“四要素框架”为基础,针对中国文论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理论框架。刘若愚指出,已有一些学者用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框架”来分析中国文论,但他本人的研究却表明,有的中国文论可能和西方文论相近,并能以相似的方法归类,有的却并不适合于四要素框架。因此,刘若愚并没有像艾布拉姆斯那样把作品看成四要素的中心,而是让四要素环环相扣。首先,外物影响作者,作者对外物有所感应;然后作者应物所感而有所创作,产生作品;作品传到读者手中,读者阅读作品;最后读者依据个人经验对作品反映的世界作出反应。反过来,读者对作品的反应受外物的影响,通过这种反应,读者和作者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读者会尽量向作者靠拢,接近作者创作时对外界的感受。因为作品必须通过作者的创作行为才能完成,也只有通过作者的感受才能反映外界事物,因此作品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同理,读者与作者是通过作品联系起来的,所以作者与读者之间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根据这样的理论框架,刘若愚对艾布拉姆斯的四种理论类型进行改良和补充,将中国传统文论划分为六种:形而上的(Metaphysical)、决定型的(Deterministic)、表现型的(Expressive)、技巧型的(Technical)、审美型的(Aesthetic)和实用型的(Pragmatic)。刘若愚也承认,六种理论类型并不一定独立存在于某种理论之中,大多数理论是兼顾多种类型的。

刘若愚从六种角度一一分析中国文学史上的种种重要文论,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虑周,当然也成为刘若愚关注的重点。刘若愚认为,《文心雕龙》首先是形而上的理论。所谓形而上的理论,是指把文学概念看成普适法则的体现,比如把文看成自然之道的外在表现,就是典型的形而上的观点。《文心雕龙》开篇便将文学与自然之文联系在一起,将文学的起源追溯到宇宙的开始,把文学的地位上升到形而上的高度。在刘勰笔下,“文”以多元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文是自然现象的外在形式,又是人类内秀的表现,还是文辞修饰。这些概念的集合正好说明刘勰的理论是以形而上的“文”为基础的。然而,中西形而上的理论仍有诸多不同,比如象征主义、现象学等理论同为形而上的理论,表现方式却和刘勰的理论大不相同。刘若愚指出,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波德莱尔曾提出地为天的对应物,但他将自然看成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神秘的自然需要诗人的解释;而刘勰将地文与天文、人文平行而置,在他那里,文学是诗人对自然之道的自发表现,自然不需要解释。此外,刘若愚还将《文心雕龙》中所反映出来的形而上理论和马拉梅、杜夫海纳(Mikel Dufrenne)等的理论进行比较,指出中西文论的种种不同。

正如刘若愚自己所意识到的,中国传统文论常常包罗不同的侧面,单用一种理论类型无法概括某种文论,因此刘若愚不得不在多个章节中用相同作品来论证不同理论类型。刘若愚认为《文心雕龙》表现最突出的是形而上理论,但并不排除其他类型的特点,比如他对《文心雕龙》中的表现论有所讨论。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文人对作者和作品的关系也是十分关注的,“物”在作者的创作中通过普遍的情感、个人性情才智等得到表现。从曹丕《典论?论文》开始,作者对个人才性的关注胜过普遍情感,曹丕论“气”,陆机“缘情”,都说明他们把单个的作者从普通的人中析离出来了,而刘勰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种“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刘勰的文学表现并不局限于情,而是情理并重,所谓“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体性》)。刘勰对个人才气的阐述比前人更为完备,他在志、气、才、神、言、物等要素之间建立起缜密的联系,个人情性与外在的陶冶共同影响作者的表现能力。此外,《文心雕龙》中显然也有技巧型的理论,书中若干篇章都是专门讨论文学创作技巧的。刘勰在《总术》中称“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说明他对文学创作的“术”或技巧是十分重视的。在讨论审美型理论的章节中,刘若愚先生再次提及《文心雕龙》,因为刘勰的形而上理论中也蕴含着审美型和实用型理论的成分。刘勰一直强调内在的“质”与外在的“文”的协调平衡,从未忽视作品的审美价值。同时,他并不否认文学的社会功用,以为“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这样一来,刘勰就将文章的实用功能和经典之源结合在一起了。

同类推荐
  • 抚摸台湾

    抚摸台湾

    时光匆匆,人生短暂。以往听人说此话,自己也随声附和,却是秋风过耳,如今方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今年1月正式退出政界,还原为从乡村出发时的布衣平民了。这不突然,2002年从繁忙的岗位淡出,离现在的退出就差一步了。干脆就将淡出变为退出,一心一意侍弄文字,用刻下的话说是和退出零距离了。如今看来,这零距离太关键了,不是关键在省略了退位的突然,而是那时就给了我回家的感觉,回家的自在。
  •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文从“文学中母题的意义与价值;双重边缘性与母性的声音;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母题的艺术变奏”四个方面进行阐释.遵循四个着眼,及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对于母题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做出新的理论阐释.打破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名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是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一次实践。
  •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贴近灵魂,没有生命的感同身受,必得贴近身心。屏息谛听。蜷缩在文红霞编著的《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时代中国文学精神》文字里,聆听玫瑰绽放的声音,体味揣摩,又怎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微妙复杂的内核?又怎能将作家传神写照,描摹出其精魂?优秀作品正是作家的生命激情和人生体验的结晶,要想真切地了解你的研究对象,并让内心也呈现玫瑰的光芒
热门推荐
  • 重生娱乐圈之女王

    重生娱乐圈之女王

    在遭受了友情的背叛,她的心碎了,在刚出入社会,不知,是欧洲的王者,他,是否可以抚慰她那颗破碎的心?是谁降伏了谁?是谁先爱上了谁?是谁先妥协了?因为一次交集,她,两人相识。一切,见一见。他,都只是个未知数。决心,一个是在残酷的社会里混的如鱼得水的王。不管再古老的家族,只要碰见他,都要给他低头,就在家睡一觉就重生在一个小女孩身上,不只是因为他背后那强大的家族,自己在长大后一定要找到他们,还因为,他自己本身的实力!!一个是还不知社会残酷怀揣着梦想的小女孩,在电视上看见自己的父母因为自己的死亡而哭得让人心碎
  • 老婆请负责

    老婆请负责

    重生前,她是楚公子同居了四年的临时情人,唯一的妹妹横刀夺爱,红玫瑰转眼成蚊子血,她愤然坐上飞往洛杉矶的班机,不料却发生了空难。重生后,她拿了李家小姐的身份,成了杜家大少规规矩矩的少年妻子,偏偏明月光却是那男人眼里食之无味的白米饭,忍气吞声只有被欺负的份。可惜,她不是懦弱无能的李家小姐,施施然签下杜家副总杜北扬送来了离婚协议书,新的生活在招手,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莫名其妙的饥渴症开始纠缠她,五脏庙一个劲儿地叫嚣着,吃吃吃!白白的米饭她不爱,香香的肉肉不够味,为什么她想要扑倒吃掉的会是——臭烘烘的男人?她想要吃男人也就罢了,为什么男人们一个个洗干净了就等着被吃?红杏出墙还敢跑来深情忏悔的前同居人?风流薄幸还敢跑来继续纠缠的总裁前夫?通通的倒胃口有没有?还不如做了杜北扬的临时夫妻,吃干抹净不留渣外加不用负责!什么,临时夫妻要转永久关系?这个么。。。再考虑考虑吧。。。本文是综合狗血,甜蜜,外加小虐的现代言情,女主纪微然将冲破一切艰难险阻,战胜所有小三情妇,放弃众多的美味佳肴,最终抱得美食归~
  • 当时明月在

    当时明月在

    2008新春之际,悲情天后匪我思存一扫悲剧路线,摇身一变恶搞女王,推出首部大团圆结局的小说。至于本书具体内容嘛,自然是边恶搞边言情喽!想要看看后妈如何变身亲妈吗?想要知道匪我如何操刀恶搞言情吗?那你绝对绝对不要错过这本——《当时明月在》哦!
  • 古玉灵缘

    古玉灵缘

    上古灵玉跌落凡尘,引起了人世间剧烈的动荡。在这纷乱的战争年代,群魔乱舞,人间生灵涂炭,天界众神渡劫,冥界怨声载道,谁又能顺势崛起?谁又能独霸天下,俯首苍生?魔前叩首三千载,回首红尘不做仙。小船驶,影相随,来世修得自由人
  • 随身空间:玉石良缘

    随身空间:玉石良缘

    三朝元老的外祖父突然被定以谋反罪,太子自尽,皇后被禁,两个舅舅被流放,生死未仆,而母亲也在这时候病倒身亡,初到异世的魏清莛带着弟弟被关在一个废弃小院里谋生存。因母亲留下的一个手镯,弟弟开启了其中的空间,而她得到的一块玉能让她“看到”玉石上漂浮的灵气,这些加上她本来的打猎手艺足够她能带着弟弟很好的生活,可是当年的事件却一直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 蜜恋100天:校草萌上小甜心

    蜜恋100天:校草萌上小甜心

    倒追心仪的高冷男神不成,反倒被妖孽的社长大人盯上,还有一个长不大的小P孩,全是跟她八字不合的冤家。以一敌三,不要怂,扑倒再说!痞子千金VS学院男神——斗智不成,那就斗勇吧!他,屡次拒绝了她,冰冷如霜:“滚,别再出现在我面前。”他,妖冶一笑,眼神却温柔:“笨蛋,其实……我暗恋你十年了。”他,为了她,褪去了平日里的玩世不恭:“臭丫头,我再也不会欺负你了。”——恩星,我想当一棵树,为你遮风挡雨。[以爱为名的伤害,到底,还算不算爱。]
  • 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

    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

    本书是马登励志教育系列图书之一,在马登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列举了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典案例,剖析他们成长道路上失败和成功的原因,从个人素质、生活习惯、生存环境、生活观念等方面探讨了一个人成功所要具备的素质,并教会年轻人如何获得在实际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怎样在各自的领域中缔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不凡的人生。
  • 开溜皇后

    开溜皇后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舞蹈家,却因失恋而惨遭横祸,穿越到宰相病逝千金蓝梦舞身上,这不还没有踏出府门一步好好观摩观摩这个朝代,又要下嫁给天下女人都想嫁的男人——皇上,唉!谁让自个摊上这个主呢,不过听说皇帝还是挺帅的,而且她做了皇后不用四出去演出挣钱,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进了宫才知道,皇帝冷冰冰,还要一切听命于他,她决定开溜不要这份职业了,和这个大男人皇帝say拜拜,去寻找自己在古代的真命天子…...本书结合时而迷糊+茫然+小白,如果不喜欢的朋友可以勿进!
  • 雪中悍刀行

    雪中悍刀行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