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2600000013

第13章 吃茶去

世事无常,都在变化之中,该来的总要来,该走的总要走。

河北赵县古称赵州,这里有一座柏林禅寺,在唐代叫做观音院。禅宗史上一位特别受人尊崇的大师赵州从谂(778-897)曾在这里驻锡,他活到一百二十岁,真正是个老和尚,人们管他叫“古佛”。赵州在南泉普愿门下,由“平常心是道”这样一句很平常的话开悟,这也成为他传法的要旨。

《五灯会元》中记载了一则非常有名的故事:有两位僧人到赵州这里来习禅,赵州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我曾经来过。”赵州跟他说:“吃茶去!”然后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没有来过。”

赵州又说:“吃茶去!”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来参见赵州的监院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赵州便唤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还是一句老话:“吃茶去!”

“吃茶去”成了禅宗最有名的公案之一,这里面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吗?其实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曾经来过的僧人去而复归,内心大概有不少疑惑,也许他要向大师解释自己为什么离去,为什么又回来,赵州却不认为说这些有什么意义,所以让他“吃茶去”。初到的僧人第一次见到大师,会认为这是奇特的机遇,总觉得会有什么惊人的事情发生,这种念头同样毫无意义,赵州也吩咐他“吃茶去”。监院跟随在赵州身边应该有些日子了吧,可是他并不真正懂得老和尚。他或许认为大师无论说什么都是不平凡的。可是赵州既然问两位僧人以前来过没有,而两人的情况确实又是不同的,他为什么一律吩咐“吃茶去”呢?其中有什么玄妙之处?监院想得太复杂了,赵州还是让他“吃茶去”。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很久远,但形成普遍的风气、成为日常习俗,是从中唐开始的,距赵州的时代不远。这位老禅师生活朴素清贫,经常是“裤无腰,褂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饮茶可以算是他仅有的嗜好。

茶和酒不一样,酒让人兴奋,茶让人平静。茶味清香甘甜,略带苦涩,蕴涵着大自然的气息。只有在平心静气的情形下,才能充分品尝茶的妙处;也正是在品尝隽永的茶味时,人心渐渐淡定起来。习禅先要“吃茶去”,就是首先要让人生种种繁杂的念头消歇,使内心渐渐清澄。

我们也吃茶吧。

清·郑板桥·竹石图平心静气,人心渐渐淡定起来。种种繁杂的念头消歇,内心渐渐清澄。

也许,你正在得意之中,发了财或者升了官或者成了名,被人簇拥,受人追捧,得意非凡,情不自禁地想要手舞足蹈起来。

这时候,“吃茶去”吧!

也许,你正在沮丧之中,投资失败,事业受阻,遭人白眼,被人嘲笑,于是心灰意懒,了无生趣。这时候,“吃茶去”吧!

也许,你对什么人深感愤恨,想起他的蛮横无理,不由得浑身打颤,却又无可奈何,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头脑发涨。这时候,“吃茶去”吧!

世事无常,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该来的总要来,该走的总要走。“平常心是道”,对心情淡定的人来说,天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道理。赵朴初的诗说得好:“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可是赵州茶虽好,会吃的人却不多。过了几百年,南宋禅师黄龙慧南还在《赵州吃茶》诗中感叹:

相逢相问知来历,不拣亲疏便与茶。

翻忆憧憧往来者,忙忙谁辨满瓯花?

这首诗收于《黄龙录》。前两句略述赵州和尚请人喝茶的故事,后两句说:世上的人来往匆匆,忙忙碌碌,无穷的念头,说不尽的废话,他们不得工夫喝茶。

北宋大文豪苏轼喜禅,也爱茶。他被贬谪黄州时,生活困顿,一位朋友为他从官府要来一片荒地,他亲自耕种,以解匮乏。这块地称作“东坡”,苏轼的别号就是由此而来——从此,“东坡”两字,熠熠生辉。苏东坡在东坡上种了茶树,有《问大冶长者乞桃花茶栽东坡》诗记其事。我们知道苏轼曾借用美女形容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也曾将茶比作“佳人”,诗云:“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好茶是朴素的,天然风韵,就像真正的美女,不需要涂脂抹粉。

苏轼的名词《定风波》并没有说茶。但如果说“吃茶去”的公案意在淡定,那么这首词在表现淡定的人生态度上,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年。

在这以前,他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风波,曾经被捕下狱,受到阴险的审讯,甚至一度面对死亡的危险。作为一个才华盖世、为人正直、在政治上富有责任感的文人,仅仅因为写了一些嘲讽“变法”的诗,就遭遇如此严酷的打击和放肆的凌辱,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他也悲观过,迷惘过,对人生深感无奈和失望。但也正是因为多经风霜,才有清清朗朗的彻悟。

词中通过描写道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小事来表现人生哲理。

一场骤起的风雨“穿林打叶”,那声音很有些夸张,使人感受到威胁。没有经验、毫无准备的人,会因此而惊慌,赶紧要从风雨中逃出去。但你也可以不理它,“莫听穿林打叶声”,由它去就是。“何妨吟啸且徐行”,随口哼着什么调子,慢慢走吧。“竹杖芒鞋轻胜马”,手拿着竹杖,脚穿着草鞋,那都是农人日常所用的东西,不是什么高级装备。但只要心里不慌张,对付雨也足够了,“谁怕?”说到底,人生到处是艰辛,此时有风彼时雨。

想要一路平平安安,什么麻烦都没有,那本身是不正常的念头。

“一蓑风雨任平生”,蓑衣总还是有的,应对麻烦的办法总还是有的。那么,无论遇到什么,坦然相对,还能怎么样呢?

早春的风吹在身上有点冷,把几分醉意也吹醒了。抬头望去,“山头斜照却相迎”,远处夕阳照在山峰上,别是一番风光,可以欣赏。世上的事情总是在变化,遇到风雨就不知所措,摔得鼻青眼肿,恐怕也难得有好心情面对青峰夕照吧。回过头再看看走过来的“萧瑟处”,虽说是且吟且啸,洒脱自在,却并非没有点凄凄然,但走着走着,也就过来了。“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也过了,雨也过了,晴也过了,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归结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还透着不在乎风雨不在乎晴的意味。因为风雨也罢晴也罢,那是老天爷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你老想着晴,偏偏就来风雨,结果“晴”反而成了精神负担。只有随缘,才能自得;只有淡定,才能旷达。随缘和淡定,才是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自己把握自己的力量。

回头再说茶。寺院的生活清淡,没有什么可以享受的食物,唯有茶是礼客必备之物,也是僧人清修的辅助品。而自从赵州老和尚留下“吃茶去”的公案,茶和禅关系变得更密切起来,于是有了“茶禅一味”之说。禅是朴素的,自然的,平静的,饮茶的趣味也是如此。世事纷乱,人情动荡,欲求本心清净,最好“吃茶去”。

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又融入自身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别有特色的日本茶道。它的核心,就是通过茶道来悟禅。泽庵宗彭的《茶禅同一味》说:“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同类推荐
  • 荷塘

    荷塘

    《荷塘》是梁必文步入生命之秋后出的又一本诗集,字里行间已没有了年轻气盛时的外露与浮躁,代之的是内敛与平和,追求的是一种诗的静美的诗思。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格上寻真

    格上寻真

    在艺术上他孜孜以求,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五言诗古朴自然,清畅空灵,不加雕饰。而主攻方向是长短句,讲究押韵、对仗、平仄,有大体一致的格式,呈现出一种格律美;追求明显的节奏、段落、行数、音节,有一定规律,呈现出一种整齐美;或者句式长短不一,间隔有序,错落有致,呈现出一种参差美。这种长短句比词自由,近似元人小令。修辞上注意词性组合、搭配,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明快,白话、俚语信手拈来,时有警句。
  •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如今已是午夜人静,望望窗外,天上只有孤清一弯新月,地上白茫茫满铺的都是雪,炉中残火已熄只剩了灰烬,屋里又冷静又阴森;这世界呵!是我肠断心碎的世界;这时候呵!是我低泣哀号的时候。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心灵倾诉的故事。
  •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鲁迅作品,历来总是强调其战斗的一面,而忽略他文学中闲适的一面,优美的一面,甚至游戏的一面。新版《朝花夕拾》精选鲁迅先生48篇优美有趣的散文,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朝花夕拾》,儿时美好记忆牵挂一生;第二部分,选取鲁迅先生随手拈来美文小品,余闲时,赏玩风筝、秋叶、江南雪;第三部分,看先生风趣妙谈古今历史;第四部分,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在先生笔端随波荡漾,静谧安好。请阅读这些鲜活的文字,认识一位活生生的鲁迅,欣赏他的好玩,丰富,优美,温柔。
热门推荐
  • 绝色郡主:好运临门

    绝色郡主:好运临门

    一朝穿越,她成了天韵国百姓口中,无所事事,花天酒地的官语遥—官家大小姐。居然有六位相公?“大夫君,今晚是初一,该你侍寝了”官语遥一副嬉皮笑脸淫笑着。“噢,好,我睡床上你打地铺,我都帮你准备好了,你看那”男子风华绝代的笑着指着桌底下,喝着铁观音。“夫君,我弹首曲给你听吧。”官语遥的手慢慢的伸向那把绝世好琴,正要触及时。“你敢碰我的琴,我舍了你的手”男子拿着一本书,悠悠的开口着。“官人,我身体有恙,你能帮我看看吗”官语遥轻轻扯着某男的衣角,可怜兮兮的说着。“确定吗”某男冷哼了一声,从身后拿出一块布,轻轻一甩,数百银针,闪闪发光。……众多夫君,且看她如何一个个收拾!
  • 花枝招展(贰)

    花枝招展(贰)

    车子等在美容店的门口,何小眠唯一的能耐就是随时能找到免费的司机,这些男人或者没有一个看过她的小说,否则就不会用那么露骨的眼神盯着她的脖子往下看了。何小眠能让人看到的就是花枝招展,媚艳夺目,她似乎唯一需要的也就是男人对她身体的垂涎……
  • 非常浪漫:吸血鬼的落跑新娘

    非常浪漫:吸血鬼的落跑新娘

    沈依依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只想要一个平凡的爱人,一段平凡的婚姻,可是自从情人节的夜晚遇到那个男人时,她发觉一切都变了。他冷漠,他霸道,她放下心防,爱上他的时候,却发现了个惊天的秘密,他爱的男人,竟然是一个吸血鬼。
  • 毒后不好惹

    毒后不好惹

    眼见男朋友与其他人翻云覆雨,悲痛转身,却一朝穿越成为当朝皇后。过往的画面历历在目,高高在上的人…..原本深情已掷的君,将她打入冷月宫,受尽了屈辱!当她昂首挺胸地从冷月宫跨出,一切都已经改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悬疑惊悚:人皮猜想

    悬疑惊悚:人皮猜想

    一个叫陈家坞的村庄连续发生死亡事件,离奇诡异,死因不明,连同搬走的村民、警察还有到村里采访过的记者都受到死亡威胁。出现在尸体周围的来路不明的头发,村民们关于闹鬼的传说,几个留守在村里的可疑村民,处处疑云。凶案,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场接一场发生。同时城里也在发生恐怖谋杀案件,死者都是一刀致命,双眼被挖,生殖器或者子宫被毁,背部被切割掉长方型的一块人皮。一个微小细节,把两个不同地方的命案,串联到了一起……
  • 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本书按照动物界由低等到高道的排列顺序,详尽、生动地介绍了一千余种动物。动物学家对科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引人入胜。本书将会带你快捷地进入动物的世界、与鹰翱翔于天空,与鱼嬉戏于大海,与豹驰聘于草原,感受它们的神奇与美丽,展现出一个蔚为大观的动物世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桂花树

    桂花树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嫡女狂妃:极品宝贝无赖娘

    嫡女狂妃:极品宝贝无赖娘

    新婚夜,她一脸戒备的看着戴着冰冷黄金面具的老王爷:“王爷,我成亲过!”“那好,有经验了……”“我怀孕过?”“基本功能都在,本王放心、、”“我有个孩子、、”“正好,省下本王、……”某女忽然有种对牛弹琴的悲愤:“王爷,你该不会是不行吧?”大眼扫向某人,却不想忽然被人抱住:“爱妃可以亲自试试……”“我@##@”
  • 盛世才女:太子栽了

    盛世才女:太子栽了

    她是天定帝后星!遭劫沦落最底层!一身男装裹素颜!从默默无名的‘江湖小子’到赫赫有名的‘大内总管’,刀光剑影处铸出多少英雄豪杰。层层剥茧中孕育出多少爱恨情仇。腹黑文、励志篇!【关于男主】一直以来,外界对他的揣测颇多,众说纷纭。有人说他疾言厉色、冷酷高傲。也有人说他灿若春花、勤政爱民。更多的人说他是东傲皇朝上最花心的太子爷,只因他身边美女无数!嫔妃如云!在江湖中悠哉游哉的她被迫陷入深宫,服侍东傲史上最为花心的太子爷,她披荆斩棘、极尽能事、绞尽脑汁的做着她‘该’做的事……她的地位节节攀升,最终成为他的大内总管,只是他的眼光,为什么越来越向她看齐?精彩对话:——他手拿一本生理限制级图书,“一起研究研究!”——她随手接过,血脉贲张,继而平和递给他,“太监对这不感兴趣!”——他有些不满,“这般婆婆妈妈,你还是不是男人?”——她有些抽搐,“殿下,您认为,太监是男人么?”——他意味深长的看着她,“替本殿沐浴!”——她有些委屈,谁叫她现在是太监,不再是王牌书僮?权当看生理限制极图书罢!——他眼泛琉璃之光,“一起沐浴吧?”——她牙龈咬得‘咯咯’响,“殿下,按东傲律例,奴才的身份如果和殿下一起沐浴,会被处斩刑!”——他恍然大悟,“哦,十八岁前你不能与人共浴,否则会短命……嗯……确实会掉脑袋。”【关于男配】——她很恼火,“你不觉得,躺在一个女孩子身边是很无耻的事么?”——他只觉荒唐,“你是女孩?有哪个女孩像你这般暴粗口?”——她语塞,“本岁……我是生活所迫。”——他眯眼而笑,“好啊。证明给本公子看,你是女孩。”——她无限崇拜的看着他,“我觉得……我觉得你都可以当我的爹了。”——他震惊,为了掩饰尴尬,“你想一想,本公子八岁的时候能生一个女儿么?”【栽了系列之东傲皇朝四百年故事:太子】文文开篇是悬疑的、其次是轻松的、接着是纠结的、继而是温馨斗智的、最终是幸福多多的……有国仇、有家恨、有爱情、有友情、有亲情。文公众章节27万字。朋友们入了眼的、上了心的、请收藏、留言、推荐、投票……嘿嘿,一并感谢!支持就是写手的动力!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文文推荐区:【推荐咱的新抗】《我家娘子》【推荐咱的完结文】《相公栽了》,腹黑文、宠妻篇!《夫子栽了》,腹黑文、逆天篇!《醉红楼之溶为玉狂》,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