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5月,香港为兴建中区的地铁中环和金钏站地面建筑而举行了公开招标。各大财团为争夺这块黄金地段的兴建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李嘉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英资怡和集团控制下的置地公司,因为它有强大的财力做后盾,素有“地产皇帝”之称。最终的结果大大出乎人们所料,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战胜实力雄厚的“置地公司”,开了华资吞并英资的先河,被人们称之为“小蛇吞大象”。
20世纪70年代后期,香港股市非常火暴,李嘉诚迅速投资入市炒股,毫不手软。他首先瞄准的目标是英资怡和集团的“九龙仓”,悄悄地买入,果断地抛出,净赚5900万港元。
1978年,李嘉诚又把目光对准了另外一家老牌英资公司“青州英妮”,很快在股市上收购了“青州英妮”25%的股票,并出任该公司的董事。紧接着李嘉诚集中火力,对英资和记黄埔穷追不舍,在股市上大量吸纳和记黄埔的股票。1980年11月,通过1年不间断的努力,李嘉诚的资产就像吹气球一样迅速地膨胀起来。
进入21世纪,我们所处的时代呈现如下发展特点:一是高速度,二是快节奏,三是多变化。这些特点给每个人提出了高于以往任何时代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像李嘉诚一样,具有应付瞬息万变的能力!
美国穿越大西洋底的一根电报电缆因破损需要更换,一位不起眼的珠宝店老板买下了这根报废的电缆。很多人都为老板的举动而吃惊,认为他一定是疯了。
这个老板雇人将电缆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然后在上面装饰一番,当做纪念品出售。结果,人们得知是曾埋在大西洋底的纪念物,蜂拥而至,前来购买。
这个老板很快就赚了一大笔。
还有一个人,他花许多钱买了一片土地,却发现自己上当了,自己买了一片毫无生机的土地。原来这片土地上只适合胡杨树和蝎子的生长。
经过一番懊悔后,他痛定思痛,决心把这片土地改变。于是他着眼于这里到处都是的蝎子,这是最有利的条件。
多年后,这里成为全国最大最著名的养蝎基地,同时拥有专门加工提取蝎毒和生产蝎子罐头的工厂。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任何人都不具备完全理想的条件和资源,我们唯一能够抓住的就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把眼前的不利因素巧妙地转化为有利因素,甚至把缺陷也做成“特点”。成功,其实很简单。
我国古代有个人,花了大笔的钱从一个染布行老板那里买走了一个预防冻疮的小秘方。当时,许多人都觉得不值,认为这个小秘方值不了那么大的价钱。
在当时,许多人祖祖辈辈都以染布为生。在严寒的冬天里,他们在双手上涂上一种药粉,即使双手浸泡在装满刺骨凉水的染缸里,也不会生冻疮。这种药粉的秘方,几乎所有染布行的老板都有。因此,人们都认为这个人花大价钱买这个秘方,是不值得的。
但他没有以药粉为生,而是把秘方献给了吴王,他认为,小秘方也能在战争中起到大作用。
当时吴越两国正在交战。以前在冬天进行水战的时候,士兵因生冻疮而减弱了战斗力,因而很难取胜。这回吴国在冬天从水路攻击越国。士兵们涂上药粉,个个精神抖擞;而越国却有很多士兵得了冻疮,战斗力下降,终于败在了吴国的手下。
后来吴王赏给那个献秘方的商人很多钱和土地,他也从此富甲一方。
没有什么不可能
当我们认为某件事不可能完成时,结果往往就真的是“不可能”了,因为你从心理上已经“投降”,自然不会再用心地向“可能”发起“攻击”了。
当我们认为某件事不可能完成时,结果往往就真的是“不可能”了,因为你从心理上已经“投降”,自然不会再用心地向“可能”发起“攻击”了。
19世纪40年代,美国西部发现了金矿,掀起了一股淘金热。从那时起,许多淘金者开始蜂拥而来,他们不顾这里艰苦的条件,一心想着淘金。在这些人没有来这里之前,这是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水源十分紧张,遇到大热天,淘金者口渴难忍,喉咙几乎都要冒出火来。
有一个叫科尔的青年也来到这里,但是他并不没有加入淘金者的队伍,而是四处找水源。许多人都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去淘金而去找水?水怎么可能有金子值钱呢?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这个炎热、缺少水源又拥有大批淘金者的地方,卖水要比淘金更容易发财。
后来,科尔找到一处水源,他专门将水运到淘金地,卖给那些淘金者,赚了很多钱。而那些淘金者,大多数都没有淘到金子,空手而归。
可见,新思路定能打造成功,只要努力,只要有恒心,没有什么不可能。
许多人都这样想过:“要是我能像鸟儿一样能飞,该有多妙啊!”虽然“阅历丰富的长者”一再指出这种想法的荒谬,但为了实现这种愿望,在历史上不惜以身相“试”的也不乏其人。
大约在公元1020年,有个英国人叫奥利弗,双臂系上了“鸟翅”,扑腾了200多米,坠了下来,结果跌断了双臂和双腿。尽管他身负重伤,然而似乎并没有多沮丧,他说是他疏忽了,忘了安上个“鸟尾巴”!不过,康复之后,他就再也没飞过。
公元1507年,意大利人约翰·达米恩在苏格兰试飞。他披着用鸡毛制作的翅膀,从斯多林城堡的高墙上纵身一跳,宛如石头下落,断了一条腿。达米恩异常失望,他说:“我犯了个错误,我用的是鸡毛,而鸡是不会飞的。要是起先用鸟毛,我相信是会飞的。”不过,治好了腿之后,他也同奥利弗一样再也没尝试过。
一位名叫约翰·鲍勒里的意大利科学家对飞行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来,他在1680年,写了一本书,列出了许多令人信服的数据,证明人的臂膀装上翅膀是无法飞行的,他计算出人的双臂不够强壮,支持不了全身在空中飞翔。
然而,仍然有人无视鲍勒里的警告。1742年,一位法国人,尽管他年事已高,却也缚上双翼,企图飞越巴黎的塞纳河。他从河边一座高楼的阳台跳下去,掉进了停泊在岸边的一只船上。幸运的是他只断了一条腿。1811年,德国一位裁缝也决定一试。他在多瑙河畔造了一座木塔,从塔顶跳下去,“扑通”一声栽掉进河里,被救起时已是奄奄一息了。
后来怎么样了呢?没有人再尝试飞行了?当然不是!
正是由于有些人对种种“不可能”的不以为然,于是飞机发明了,降落伞发明了……
今天,人类的飞行史发生了伟大的革命。我们能飞上云天,飞上月球,飞上火星,在宇宙中自由地飞翔。
如果在尝试一两次失败就轻易得出“不可能”的结论,人类就不会有今天的高度文明了。
50多岁的玛丽肥胖臃肿,像个圆圆的邮筒,看上去像一个略显蠢笨的老太婆。谁也不会想到,这样肥胖的人,会是减肥药的推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