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800000067

第67章 解救新罗(2)

“不是没人替姐姐熬粥,只是,姐姐年事已高,弟弟也老了,能亲自替姐姐做些事,弟弟感到很快乐。”李绩说着,对姐姐一笑,去了厨房。他正认真地揽和着瓦缸里的粥,李世民突然进来。

“何以亲自熬粥,下人不够?”李世民问道。

李绩摇摇头说:“臣替姐熬的。”

“何以要亲自动手?”

“臣从小得姐姐照顾,恩同父母,如今自己能为她做些事,心中高兴。”

李世民听了,望着李绩,说:“朕曾闻爱卿葬李密一事,深感卿的忠义,没想到今日朕又见卿为姐熬粥,真大孝之人也。”

李绩原是李密部下,与李密一道降唐以后,正作战在外,听说李密叛唐被诛,即上表李渊,请求容许他收葬故主。李渊念其忠义,准其请求。李绩即回服重孝,隆重地将李密安葬于黎山之南。其坟高七仞,以君礼葬之。李渊知道之后,曾对当时的秦王李世民说:“此大忠大义也!”

李世民赞过李绩,又询问了李绩有关战事的准备,满意地离开。从李绩的宰相府出来,心中还在想着李绩为姐熬粥一事,李世民心想:如此大孝之人,必忠臣也!

来李绩家看看,李世民也是一时兴起。早些年,李世民刚登基时,也经常去看他的臣子。当初开国元勋的家,他似乎都去过一回两回。近年来,这事倒有些疏淡。这次见了李绩为姐熬粥,心中感慨不已,原想看看李绩就回,现在又想去看看另一位宰相岑文本。这次出征高句丽,战事靠的是李绩,后勤事宜:诸如粮草转运,物资钱财,铠甲、武器、装备等一切事务,都委岑文本来办理。李世民知道,这可是个不亚于直接领兵作战的大事情。主持之人,既要有非常之能力,又得有非常之吃苦精神。

来到岑文本府中,李世民非常地吃惊。这宰相府不仅低矮简陋,室内连褥垫、帐幔之类的装饰也没有。“宰相为何这般简陋,连些须产业也没有?”李世民问道,想起了魏征等一干廉洁之臣。

“臣原不过是南方一平民,徒步入关,其愿望有一秘书郎或县令足亦。如今无汗马功劳,因皇上厚爱,徙以文墨升任中书令。地位这么高,俸禄这么优厚,臣想着都有些怕,哪里还有心去置产业?”

岑文本颇有文才,早在追随李世民之前,就有文集六十卷流行于世。一次李世民宴请百官,文本献上《三元颂》。李世民见了,爱不释手,加上李靖极力推荐,不久便任命他为中书侍郎,专门掌管朝中的机密文件,后来又升中书令。其间的原委,自然是岑文本过人的才学和能力,更有文本高尚的德行。岑文本拜为中书令后,归家面无喜反忧,姐姐感到吃惊,问他为何至此?岑文本说:“我无功于国家,得此殊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有亲友来庆贺,岑文本说:“我愿受吊,不原受贺。”

这次随李世民征高句丽,岑文本负责后勤工作,深感责任重大,领命后就一直忙于辎重筹划诸事,没有片刻休息。李世民见他神情疲惫,言辞异于平常,知道他是劳累过度,便不愿打扰太久,简单问了些情况,放心地离去。回到宫里,李世民对徐妃说:“文本做事太过认真,凡事亲历亲为,此次远征,后勤之事太过繁重,朕担心,文本与朕同去,恐不能与朕同归长安城。”

徐妃听了,动情地望着李世民,说:“陛下之所以能有这么多鞠躬尽瘁的臣子,还不是因为有一位知人善任、体恤臣子的伟大明君。”

“贤妃说的,八九不离十,随朕打天下,建盛唐的功勋,臣自问都想让他们活得好好的。比起秦、汉的皇帝,朕应该算得上是一位仁君。”

“不是算得上,而确实是。”徐妃说。

“唉,人总是爱自以为是,爱听好听的话。朕生为皇帝,也是如此。朕听爱妃之言,心里真高兴。”李世民真诚地说。

18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春天在露头,宫中的空气,十分的新鲜。李世民在徐妃那里,又是宴宴迟起,来到御书房时,已近午时。明日就要出征,诸多该做的事都已经有条不紊地在进行。李世民细细地考虑着,还有哪一件,他没有办理。

自从立了李治为太子之后,他将李治安排到他居室的侧面,以便能与这位未来的皇子朝夕相见,频加教诲。除此之外,李世民为李治选了一批元老重臣,组成一个强大的僚臣班子,承担“辅佐”太子的重任。这个班子中,除了太子太师长孙无忌,太子太傅房玄龄,还有太子太保萧瑀,太子詹事兼太子左卫卒李绩,太子右卫卒李大亮,以及太子左右庶子于志宁、马周和苏勖、高季辅。针对李治仁弱柔断的不足,李世民还令刘洎、岑文本、褚遂良、马周等每日轮流与太子交谈,以提高其言语、决断的能力。总之,为了太子能继承好大位,李世民已是煞费苦心,如今出征在即,李世民又想到了太子。

“去,唤太子来。”李世民对侍臣说。

太子到来之后,李世民让众人退下,打量着太子:“朕此次远征,来回要有几月,皇儿在朝中主事,一定要事事小心。”李世民谆谆教诲说:

“要多听少言,多问多思。太师长孙无忌,既是朕的勋臣,也是朕与皇儿的亲戚,忠心耿耿,可以依靠;太傅房玄龄,是朕的勋臣,其子房遗爱与皇儿的妹妹高阳公主成婚,也是亲戚,忠心耿耿,可以依靠;还有褚遂良,虽不是亲戚,同样忠心,是皇儿可依靠之人。朕远征之后,皇儿对这些人一定要恭敬礼让,即便有与他们不同的想法,也不要马上就说出来,而是要反复思考,考虑清楚他们的动机比弄清他们的道理更重要。若是想不明白,就暂时按他们的话去做,然后再看结果。久而久之,反复之后,你就会懂得权衡利弊,怎么来决断事情。”

“儿臣谨遵父命。”

看着真诚的李治,李世民微微地笑了,心想:“这儿子,定能将朕的江山昌盛下去。”

李世民的眼力其实不错,正是这个遇事优柔寡断的太子,最后平稳地做了三十五年皇帝,为唐王朝二十多位皇帝当中除唐玄宗以外在位时间最长的。其间,他不仅使百姓安享太平,还完成了父辈不能解决的高句丽问题,这是后话。

太子李治一直毕恭毕敬地站着聆听父皇的教诲。因他此时年纪尚小,又生性柔弱,见了父皇,总有些紧张,这回父皇要远征,让他在朝主政,心中更是没了底。现在听了父皇一番教诲,心里有了些底,又生出了对父皇的担心,开口说道:“儿臣有一事要求父皇。”

“说来听听。”

“父皇此行路途遥远,儿臣最担心父皇的疽疮复发,恳请父皇多带上几个御医。”

李世民听了,心中一动,说:“朕听太子的。”完了久久地瞅着李治,忽然问道:“皇儿最近读什么书?”

“重新又看了一遍《孝经》。”

“记得你还很小时,父皇就让你读《孝经》,如今再读,可知书中的要义?”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李治回答说。

“不错!能够做到这一点,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李世民夸奖说,又问:“近来可习字?”

“遵父皇之命,儿臣日书三十字。”

“拿来朕看看。”

李世民的书法,很有些水平。为政,李世民是以尧、舜为效法的对象,以秦、汉的兴亡作为教训;书法,李世民则主要学习王羲之,注重技法的研究,曾写《笔法论》、《指法论》和《笔意论》,对书法的初学到深入进行了论述。李世民最擅长的,是飞白书法。

太子拿来今日刚习练的三十字,李世民仔细端详了一番,说:

“临古人之书,不在学其形势,唯求其骨力,以然于心后,形势自然生成。”

太子从四岁习字,此时已颇有些功力,对书法的理解,也早以入门,听了李世民的话,频频地点头说:

“儿臣一定努力去求其骨力。”

“好!在书法上,虞世南、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太子有闲之时,可常去请教。父皇象你这么大时,只喜欢弓箭、骏马,是为当时形势所至。如今天下太平,太子当潜心读书,研习书法。博学多才,是一个明君必须具备的。”

18

春雷惊醒了蛰服已久的苍龙,新雨滋润了茫茫已久的慌原,昔日的枯黄中,柔绿在风起猛长。在这新春的柔绿中,一条清新的弛道,从长安直通洛阳。往日里,这道上来去匆匆的多是一些商人和临近的住户;今日里,却浩荡着李世民远征高句丽的军队。

参加这次远征的诸多将帅,在得到通知后,都带了他们的军队,纷至沓来地赶往洛阳。李世民要在洛阳集结三十万大军,尔后兵分三路,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丽,解新罗之围。

这是个多雨的日子,道旁正有排排桃树。春雨沥沥之后,那花瓣上颗颗雨滴,犹如满挂的泪珠,朗然地印入路人的眼目。李世民掀帘见了,心中暗想:桃花也为高句丽流泪?看样子,他们可是要大难临头了。再看树下,花瓣片片,四处零落。帘外雨潺潺,落花树下,眼见得春意阑珊。李世民这么一路想着,不觉到了洛阳。李绩、唐俭、李道宗等一班武将在城外候着,独不见岑文本。李世民想到了他,却也知道,他正忙啊。如此多的军队,这样那样的供给,可不是简单的事。

第二天在洛阳城里的大校场,李世民捡阅了他的远征大军。在刑部尚书张亮面前,李世民停止了脚步,就在几天前,他们曾经讨论了刑法问题,俩人都就死刑不可马虎判决的看法达成了一致。“凯旋回到长安后,再议死刑一事。”李世民对张亮说。

“届时再听陛下教诲。”张亮谦恭地回答。

此次战役,李世民与李绩等反复商定以后,决定兵分北、中、南,三路向东北进军。中路由李绩率领,从锦州稍然逼近高句丽的辽东城;北路由李世民亲自带领,直捣大黑山中的卑沙城,解新罗之围后,东南而下,从北攻击辽东城;南路由张亮率领,在兴城乘500艘战舰经辽东湾攻占盖牟城,然后东北而上,从南攻击辽东城。张亮因熟悉水军,基于战术上的需要,李世民这次亲自点名让他统军随征高句丽。

听了张亮的回答,李世民点点头,又说:“战舰、军需,岑文本都替你安排得妥妥贴贴,到时就看你的啦。”

“陛下放心,张亮一定准时拿下盖牟城,迅速北击高句丽的辽东城。

“好,李绩居中进攻,朕与将军北、南夹击,辽东城焉能不破?”李世民说着高兴地笑起来,又走到营州都督张剑跟前。看到他背上的弓特别大,李世民很感兴趣,上前解了下来,在手中掂了掂,说:“差不多跟朕当年的弓一样重了。”

李世民武功不错,箭法尤其了得,他用的弓箭比常人大出一倍,射出去总是箭无虚发,连善使弓箭的突厥人,都对他的箭法佩服得五体投地。因喜爱弓箭,李世民曾作《咏弓》一诗,这回看到了张剑的大弓,不禁想起了自己的那首诗。转头问一直伴随在身边的大元帅李绩:“元帅可知朕的《咏弓》诗?”

“臣记得。”李绩回答,随口背了出来:“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雁带书掠,啼猿映枝转。”

“好!元帅能记得朕的这首诗,说明元帅也是个善长使弓之人。‘激箭流星远’,可以先发制人,实在是减少自己的牺牲,有效杀伤敌人的良器。这次远征高句丽,定要发挥弓箭的长处。好好地教训那些自以为是的高句人。”

“臣遵命。”

“还有,你们这些元帅、将军,都要明白:高句丽虽向朕的大唐朝贡,却一直心怀不满,敌意甚浓。辽东地区,历来为华夏所有,高句丽、百济、新罗都是朕大唐王朝的附国,各自应相互尊重。如今高句丽野心勃勃,欲一统辽东,是对朕之大唐的挑衅,是决不能允许的……”

李世民拉开了这个话题,越说越起劲,越说越兴奋,直到看见信使飞奔而至,这才住了话头。信使送来的,是一个鼓励士气的好消息。

早在长安,李世民决定援救新罗时,房玄龄曾担心薛延陀会趁虚骚扰大唐边镜,李世民当时让人去告诉薛延陀:朕要去打高丽,你不怕朕就来骚扰。薛延陀听了这么威猛的话,当时就吓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在心里吓没了对唐朝的所谓趁虚骚扰。待李世民出长安后,高句丽权臣盖苏文探知是皇上御驾亲征,心里害怕,于是修书一封,许以厚利,请求薛延陀夷男叛唐,出兵相助。夷南摄于大唐王朝的天威,不敢枉动,不但不出兵相助,还将此事及自己的诚意来信告之。

李世民看了夷南的来信,哈哈大笑,说:“小小的高句丽还想联络他国,共同与朕为敌,真是自不量力。”完了将夷南的信交给李绩,又说:“让众将帅们都看一看,知道高句丽是个什么东西。”

众将帅传看之后,纷纷大笑不已。高句丽权臣盖苏文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一封求援信,大大地提高了唐军的士气。

18

仲春的辽东半岛,满地残阳;繁花满头的老树,再不见还有枯枝;嫩绿的青草,随了暮霭变得深绿;大黑山的斜阳,探头迎接着李世民的大军。

同类推荐
  • 胡适传

    胡适传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史传之有褒贬评赞,自古而然,也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评论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八个字。须以传主行实为脉络肌肤,做到理由事生,浑然一体,不谀不诬,公允精当。笔者有志于此,对胡适一生的思想业绩,褒其所当褒,贬其所当贬,惟求按实而论,析理居正,作客观公允的评价……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介绍张伯伦将军。张伯伦将军的勇敢精神,尤其是他的宽容精神,无论是对美国内战,还是当今中国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谁,拿走了我的安琪儿

    谁,拿走了我的安琪儿

    “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我明明还有好多好多话要对你说,还有好多好多事情都还没有做!我不甘心就这样死了!所以我真的不想死!不想死!”我抱着叶子晴,哑然无语。只能任由那泪水,湿了衣襟,侵蚀胸膛,灼伤心口。她说,她不想死……而我,无能为力……
  • 重生:特种妖娆妻

    重生:特种妖娆妻

    她是一名黑暗世界的冷情杀手,却向往着阳光下的明媚生活。当自己被最信任的人陷害,最亲密的人推向死亡深渊之时,她却含笑而去,意外重生。重生之后,她拥有自己最向往的生活,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一名特种兵。一次意外,她遇到命中注定的他,却不知他心有所属。当她鼓起勇气大声说爱的时候,却浑然不知还有一个男人正在她身边默默守侯。她战劫匪,斗毒枭,最终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战士。当她正在为自己而自豪的时候,一次特别的任务让她最终认清了那背后肮脏的交易,同时也失去了心中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巴山寻根

    巴山寻根

    叙述基层干部的忠诚和奉献,他们的困惑和苦恼;农民群众对党的感恩拥戴,他们的忧虑和期盼;巴山自然风光,土家族的人文风情,每一篇都具有赤诚的情味、浓郁的土味和较高的品味。
  • 懒帝驯妃

    懒帝驯妃

    倾幽,只要你留在我身边,我什么事都可以答应你。——真的?——君无戏言。好,那你张贴皇榜为我选二十几个俊美的男妃如何?——可以,你想要多少都行,等我把他们全部阉了,通通送到你宫里去伺候可好?……她要的是美男,不是太监!月下相逢,惊鸿一瞥,他把她列为下一个猎狩目标,设下陷阱,一步步的引诱她进入他的圈套。为了消磨她的锐气,教育她如何做好一个女人,在她入宫的第一晚,他当着她的面和别的妃子欢爱。谁知预料中的羞愧和尖叫没有,那该死的女人居然唤人送上一把琴,当众为他弹了一首《将军令》来助兴。他故意刁难,罚她在一个时辰内,抄出三百遍诗经,这次到很乖顺,没说一句话去写字,转眼间,她把一张纸递上来,微笑:“写好了。”他不可思议的接过那张纸,打开一开,上面竟然只写了五个字“三百遍诗经”。很好,算她有种,居然敢一再的挑战他的权威,那他就成全她,今生若驯服不了她,他萧千旭改嫁跟她姓。究竟能不能驯服呢?这应该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注:此文男主绝非善类,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推荐自己的文:《买来的皇后》完结V文(男主霸道,可爱。女主野蛮。)(穿越你注定是我的》完结半价V文(男女主皆绝美纯洁,是一篇梦想中的璧人)_________________友情连接:http://m.pgsk.com/推荐老公的淘宝返现网(喜欢购物的亲们不容错过。)北棠的《美人夜倾城》(谢谢棠帮偶做的封面)偶相公江南雪的《我是谁的妻》文笔超赞。昔若梦的《捡来的皇后》热奶茶的《暴君免礼》另:此文慢热,入坑慎重。(票票是鼓励,留言是动力,偶贪心,两样都想要,希望亲们可以支持。)
  • 长大有意思

    长大有意思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之一,收录了郁雨君小说和散文中的经典作品。作者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随心所欲地顾盼和表现周围的青春男女,同时也在从容自如地表现自己的内心和情感世界。
  • 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

    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

    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会使你在工作中、职业生涯发展中占据主动,左右逢源。如果你拥有一个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那就会比竞争者具有更多的先天的资源优势。无论如何,构建好你的人际关系是你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资本。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有一棵什么苗在心地疯长

    有一棵什么苗在心地疯长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医统江山

    医统江山

    前世过劳而死的医生转世大康第一奸臣之家,附身在聋哑十六年的白痴少年身上,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上辈子太累,这辈子只想娇妻美眷,儿孙绕膝,舒舒服服地做一个蒙混度日的富二代,却不曾想家道中落,九品芝麻官如何凭借医术权术,玩弄江湖庙堂,且看我医手遮天,一统山河!章鱼威信公众号Stonesquid欢迎加入
  • 错搭良缘

    错搭良缘

    女子出嫁,在人生最幸福的这一天可以装扮的如斯美丽,一身艳红喜庆如同心中满溢的幸福。凤冠霞帔编造着这一生最美丽的梦幻,飞舞的张扬一生却也仅此一次而已。在我的这个美好的时刻,我却瞪圆了双眼,一脸的怒气龇牙咧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