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400000061

第61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邓小平的讲话并没有引起一些人的重视。会后,国家农委主办的内部刊物《农村工作通讯》还接连发表文章,批评包产到户。第2期上发表的《分田单干必须纠正》一文,指责包产到户是"分田单干",违背了党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编辑部还加发编者按,责问:"包产到户到底是集体生产责任制的一种形式,还是实际上倒退为分田单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言语尖锐,令人震惊。对此,新华社安徽分社写了《不要把包产到户和单干混为一谈》,进行反驳。但《农村工作通讯》第3期又发表《包产到户是否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一文,批评"包产到户既没有坚持公有制,也没有坚持按劳分配,它实质上是退到单干"。后又有计划地刊登一些读者来信和农村经济"权威"人士的文章,力图对包产到户形成批判的声势,抑制其继续发展。熟悉农村改革的吴象和新华社记者张广友深感事态严重,于是立刻赶写文章《联系产量责任制好处多》,热情赞扬包产到户。对此,《人民日报》负责人大为赞同并支持,在4月9日《人民日报》予以全文发表。这期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连续发表了许多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有力地回击反对者的各种言论,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这是一场全国性的大争论,新闻界在争论,农村在争论,各省、区、市领导也在争论。任仲夷、池必卿、周惠和中共四川省委领导,都热情支持推广包产到户。反对者也不乏其人,有的认为"包产到户的关键是分而不是包,是分田单干,不仅退到了资本主义,而且退到了封建主义,倒退了几千年";有的叹息:包产到户导致农村"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退到解放前";有的心有余悸,表态说:"宁愿迟发财,也不能摔跤子。"有位省领导甚至说:"我要保持革命晚节,坚决反对包产到户,反对单干!"

正当包产到户的责任制遇到重重阻力的时候,邓小平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给予了坚决支持。他在1980年4月2日,特地把胡耀邦、万里、姚依林、邓力群找去谈话。在谈到农业问题时,邓小平说:"农村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生活困难的地区,像贵州、云南、甘肃等省份中的这类地区,我赞成政策要放宽,使他们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特色。西北地区要走畜牧业的道路,种草造林,自留畜要放宽。农村要普遍鼓励种树,实行一人种活多少树,谁种归谁的办法。有的地方可以搞自留山,要发展多种副业,发展渔业、养殖业......"邓小平特别强调:"政策一定要放宽,使每家每户都自己想办法,多找门路增加生产,增加收入。有的可以包产到组,有的可以包产到个人。"他鼓励大家:"这个不要怕,这不会影响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政策放宽以后,有的地方一年可以增加收入一倍多。我看了许多这样可喜的材料。"由于此时万里已调任国家农委主任,所以邓小平又指示,"要解放思想,此事请万里同志研究个意见,到书记处讨论"。

当时,中央农口的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反对包产到户,而且态度坚决。在有些省、地、县、公社领导中,同样有路线、方向之争,说包产到户"看产量喜人,看路线愁人"。有人不满地说:"难道集体不如单干?集体化、公社化就不灵了?""难道毛主席领导我们革命几十年白干了?"

对于这些情况,邓小平十分清楚。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同胡乔木、邓力群谈话中,着重谈了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他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这些地方将来会怎么样呢?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总的来说,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这一点很重要。"这一期间,陈云也热情支持包产到户。他高兴地对万里说:"我完全赞成在农村政策方面的那些做法。"他们对包产到户和大包干的肯定,对于联产承包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起了极为重要的推进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从1980年9月到1982年底,是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大发展的阶段。

1980年9月14日至22日,党中央召开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专门讨论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此时,尽管人们对包产到户认识还有分歧,但阻力已大大减少。大家很快取得共识,形成了会议纪要。中共中央将会议纪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下发全党,这就是著名的中发〔1980〕75号文件。75号文件围绕农业生产责任制共写了12个问题,其目的是把加强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当做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抓紧抓好。

纪要中指出,由于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业生产的管理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更多的灵活性,生产责任制的形式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同时对包产到户的范围作了具体的政策规定:"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这种地区的具体情况来看,实行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这个规定允许搞包产到户的范围比1979年规定范围大多了,政策又有松动,从而使包产到户由少到多,很快发展起来。由于对包产到户的迅速发展有的人仍在怀疑指责,理论界也存在激烈的争论,中央采取了十分审慎的态度。一方面派出大批调查组,到农村深入调查了解情况,召开各种讨论会,进行理论上的论证;一方面认真观察形势的发展,最终由生产力的发展来定是非。当时中央的方针是:"群众既然搞起了包产到户,不要硬去扭转,与群众对立,搞得既没有社会主义积极性,又没有个体积极性,生产反而下降。"中央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积极性,保护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十分正确的,在客观上支持了包产到户的发展。到1980年11月初,全国有15%的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

到1981年,中央对包干到户也作出了明确的肯定。这年10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通过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发展,明确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这就明确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生产责任制性质,从而使它的推行具有了合法性。该《纪要》于1982年1月1日以中央一号文件形式下发全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此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后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得到了普遍推行。

到1982年,中央的态度更明确了。中央负责同志在这年召开的各省、市、自治区主管农业的书记座谈会上指出:"在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看来今后它还要发展,它将从局部地区发展到几乎所有先进地区,不要再堵它了。"这次会议之后,中央负责同志亲自到全国各地农村视察,走到哪儿,就把包产到户讲到哪儿,并且反复强调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是堵也堵不住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处在观望等待的地方,也搞了起来。凡是搞起来的地方,当年都收到了成效。截至1982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82年6月,全国农村有67%的生产队实行了包干到户。党的十二大对此作了充分肯定,指出:"这几年在农村建立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只能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决不能违背群众的意愿和轻率变动,更不能走回头路。"

从1983年1月至1985年,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的阶段。经过5年的实践,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已经完全站稳了脚跟,在理论上也彻底突破了以往的框框。1983年1月2日,中央发出第二个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出台,全面彻底地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文件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深的,是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而联产承包制又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可以说,1983年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落实的一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的一年。1983年底,全国农村以家庭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占农户总数的90%以上。

此后,中央又连续几年发出中央一号文件,使大包干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普及开来,并不断得到完善,成为我国农村联产承包制的主要形式。1991年11月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再一次高度评价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强调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30多年的农村改革实践证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最重要的改革,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同类推荐
  • 国家行动

    国家行动

    百万三峡移民工程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本书以此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梦想与抉择、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移民干部的呕心沥血、各级社会矛盾的冲突碰撞等一个个真情故事,塑造了一大批动人的形象……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热门推荐
  • 霸汉第二卷

    霸汉第二卷

    无赖少年林涉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就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
  • 冷皇噬情:妃不如婢(全本)

    冷皇噬情:妃不如婢(全本)

    那一天,她伴着漫天流星出生,金眸闪耀,孤单被囚。那一夜,他出登大典,百官齐贺,山呼万岁,浅魅优雅。那一年,他攻破他的家国,漫天红光,天染血迹。那一世,他因爱坠落,誓许三生,就算魂飞魄散,也要生死守护。“杀破狼之象,你会死!”惊世预言脱出,换来的是整个家族的毁灭。幽禁八年,只为让你记住自己的脸庞……错失一世,相牵的也只有双手而已。灵魂,到底有多强大,才能洗却这满身的肮脏?爱情,到底有多坚固,才能渡过这漫长的流年?金光盛耀之时,便是你我决裂之日。那我宁愿剜目自残来偿还这所有过往……Ps:男主男配都不是好东西……★★★★偶的穿越小白文★★★★《俊男府:聘个小妾喜临门》同步连载求抚摸!http://m.pgsk.com/a/198113/
  • 四签名(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四签名(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四签名》是作者的成名作,是系列第二部长篇探案小说。作品以印度土兵叛乱的历史背景,通过人们对土王宝盒的拼死争逐,与华生和莫斯坦小姐追求纯真爱情视不义之财为阻隔来加以对照表现,揭露了人的财富欲的罪恶与虚无,把人带入纯净的境界,反映了一个深刻的人文题材,提出了令人值得深思的诸多社会问题,从侧面向读者提供了深广的人文思考空间。
  • 莫让时光付东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莫让时光付东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网球王子之羽落翼轻

    网球王子之羽落翼轻

    “浅翼!你给我回来!”歇斯底里的吼出心中想要说的话,“你的那个问题,现在我来回答你!只要你愿意你的折翼天使就由我来承载……”繁忙的机场,并没有因为这一句话而停下来,苍白的人儿露出了一个久违笑脸,想要张开嘴,犹豫之间又只能闭上,沙哑的声音艰难的吐出三个字,“我愿意……”
  • 穿越大清之冰凝雪韵【完结】

    穿越大清之冰凝雪韵【完结】

    穿越300年的时空来到大清,来到大清遇上很多人遇上后谁为谁倾心?倾心却因得不到而殇情冰的唇,火的心每一次的凝眸都将火一样的热情掩藏在冰的深处恨得太深,只因爱得太沉空守一句承诺,让谁等尽一生坚强、执着、只因为爱你不想放弃守候——那一世的情不是在梦里盛开她说:不要争天下好吗?他说:只有得到天下才可以拥有你他说:我可以放弃天下,但不可以放弃你*她,从秀女到宫女,周.旋在众阿哥之间。温润如玉的八阿哥、面冷心热的四阿哥、率真直爽的十三、痴心不改的十四……还有风流倜傥的年羹尧,男人的成王败寇之间,能否容得下一个女人的烙印?他愿意为她放弃争夺天下吗?还是一意孤行的认为只有夺得天下才可以拥有她?*再相遇——“哪个王八蛋撞了我?到底是做梦还是真的?!”“我们似曾相识?”“也许——可能——”“我们是冤家?”“也许——可能——”“我欠你很多?”“也许——可能——”“你欺负我?”“……”又一场阴谋?逃还是不逃?上辈子逃,这辈子还逃?是不是要奋起追到下辈子?*竹子的新坑:http://m.pgsk.com/a/425572/《暖君心:多情小母后》
  • 武尊

    武尊

    拥有一套神奇体术的白五帝,开始自己彪悍的不需要解释的热血之路。神秘的异能者,强大的武帝,至尊的战神,战斗的天下。星际时代,武者的天下,争霸!
  • 重生之做个聪明人

    重生之做个聪明人

    她是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傻子,没有识人之才,错信他人之言,疏离至亲,骄纵枉为,缺心眼到人神共愤,除了狐假虎威外本身也没有什么真本事。但是,她能够拍着心口保证,自己对待感情一心一意,对待爱人不弃不离,可最后,还是被初恋情人当做商品买卖,被想要相伴一生的丈夫送到监狱。现在,人生重头来过,她不想再做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傻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缘定大宋之南菱郡主(全文)

    缘定大宋之南菱郡主(全文)

    一个跟她很有缘的镯子几经周折到了她手里,她自是很高兴的,可自那之后却夜夜惊梦。终于,她穿回去了,也许是因为镯子。可,奇怪耶!她明明是整个人穿回去的,可却阴差阳错的成了郡主?这也罢了,有个帅哥真心爱他,而她也有点...呵呵...可是怎么那么多人阻碍他们?而且这些人都大有来头,得罪不起呀!很多坏事,但也有好事,呵呵。可最坏的来了,她竟然被一个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