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600000005

第5章 辉煌的寻梦之旅:中国新诗研究所二十五周年熊辉 (4)

2009年11月7日,"第三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在西南大学桂园宾馆隆重开幕。参加本次论坛的有来自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蒙古以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诗人共150余人。论坛收到论文90余篇,就中国新诗的"二次革命"、华文诗歌的现状与走向、新诗的百年之变与几千年之常、新诗的大众化与小众化、抗战时期的大后方诗歌五个主题展开探讨与对话。"新诗二次革命"仍然是本次论坛的主题。骆寒超先生在前两次论坛的基础上,以"尊西方的新诗传统"为切入点,第四次阐发了"新诗二次革命"的理念,参加本次论坛的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这一主题。

比如朱先树、王珂、潘颂德、万龙生、葛乃福、沈用大、毛翰、王端诚、陈玉兰、段乐三、王艳玲、曹丙燕、雷斌、曾心(泰国)、林爽(新西兰)、林于弘(中国台湾)等从诗体建设的角度深化了新诗二次革命的"诗体重建";蒋登科、向天渊、谭五昌、陈福成、陆飘、林芙蓉(中国台湾)、邓艮、李冰封、乔琦、任毅等从诗歌精神建设的角度深化了新诗二次革命的"诗歌精神重建";李震、梁笑梅、于怀玉、杨继晖、袁仕萍等从诗歌传播方式建设的角度深化了新诗二次革命的"诗歌传播方式重建"。本届论坛也旁涉到现代诗学的许多问题。

比如吕进先生的主题发言《论"新来者"》提出了"新来者"一说就教于各位,他认为在新时期有三个诗歌群落:归来者、朦胧诗人和新来者。江弱水在《一辞有两面,两面各一辞--关于两篇诗评的文本互参》的发言中对诗评文章的互参阅读及新诗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思路。陈本益先生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分析了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干天全先生的《诗歌批评与研究的误区》发言对我们从事新诗批评和研究敲响了警钟。所有与会的专家学者在这次论坛中的发言都体现出了良好的学风和学术规范,使本次会议彰显出浓厚的学术气氛。这次论坛产生的优秀学术成果将在《西南大学学报》、《诗学》辑刊、《中外诗歌研究》等刊物上陆续选登。

"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创办于2004年,前两届每两年举办一次。从第三届起改为三年一届。论坛已在国内外华文诗学界产生广泛影响。"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自举办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比如"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受到了各大传媒包括电视台、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的广泛关注。

重庆电视台、西南大学电视台、北碚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晨报》、《西南大学报》、《文艺报》等发表了论坛新闻报道,"新华网重庆频道"、"中国作家网"、"诗歌报"、"诗生活"、"《星星》诗歌网"、"《绿风》诗歌网"、"非常道文化网"、"CNKI学术论坛"、"西南大学校园网"、"华语文学"、"重庆三峡学院校园网"、"中华诗坛"、"新诗代论坛"、"重庆市创业联盟网"等数十家网站发表了论坛消息并展开了热烈讨论。

它们不仅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全面介绍,而且发表并转载了许多相关文章,许多诗人、学者和诗歌爱好者们在各种文学论坛中发表文章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进一步延伸了本次论坛的主题。台湾《葡萄园》诗刊冬季号不仅在"诗坛动态"上刊登了"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举行的消息,转载了《新诗再次复兴与审美范式重建--"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综述》一文,还专门开辟了"金秋大陆行"专栏刊发了台湾诗人到重庆参加"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的所见、所闻、所感,使该论坛真正成为海内外诗人和诗评家交流的桥梁。第三届大会的会议综述刊发在《文艺研究》上,这篇名为《破到建构:现代汉语诗学话语机制的转换》文章深化了人们对汉语新诗发展演变的认识,引起了诗学界广泛的关注。

此外,中国新诗研究所聘请国外境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他们经常到新诗研究所访问讲学,其中包括旅美诗人彭邦桢、叶维廉、秦松,旅英学者赵毅衡、诗人虹影,日本汉学家秋吉久纪夫、町田三郎、岩佐昌暲、诗人谷川俊太郎,韩国汉学家许世旭,香港诗人犁青、台湾诗人文晓村等。新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多次到海外访问讲学、出席国际会议或当访问学者,吕进曾到苏联莫斯科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并多次到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北欧、澳洲等地访问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陈本益曾赴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蒋登科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作富布赖特访问学者;熊辉曾到韩国韩东大学和东亚大学做访问教授;向天渊曾到香港、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张传敏曾到日本九州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梁笑梅曾到马来西亚和韩国参加学术会议。这些交流活动无疑为中国新诗研究所建所二十五周年的历史涂上了更为醒目的色彩,中国新诗研究所以及中国新诗研究所学人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品格也得到了提高。

从"臧克家奖学金"到"薛林怀乡青年诗奖":

新诗所设立的两种奖学金

中国新诗研究所是一家学术研究实体单位,为鼓励本所青年学者的科研热情,中国新诗研究所顾问教授在新诗所设立了臧克家奖学金;同时,新诗所也是中国诗歌研究的重镇,为鼓励重庆诗歌创作的发展,台湾诗人薛林委托中国新诗研究所设立了怀乡青年诗奖。

臧克家奖学金是1988年为表彰青年学者设立的奖金。臧克家先生是新诗研究所的顾问教授,为了鼓励青年学者的成长,他出资在新诗所设立"臧克家奖学金",每年奖励一名品学兼优的优秀毕业生。本奖已颁发八届。获奖者中多数已成为教授,并获得博士学位。1990年5月28日,首届"臧克家奖学金"授予了新诗所1987级研究生胡兴,吕进所长主持了颁奖仪式,副校长刘迪志作了重要讲话。胡兴后来考上了美国俄勒冈大学博士研究生,现移居加拿大。1991年7月1日,第二届"臧克家奖学金"授予1988级研究生傅宗洪,邹绛研究员主持了颁奖仪式,老诗人方敬出席了会议。傅宗洪后来考上了中山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现系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院院长。

1997年6月4日,新诗所举行了第三届"臧克家奖学金"颁发仪式,吕进所长主持会议,副校长李明为获奖者颁奖。1994级研究生段从学和杨四平获得二等奖学金,1995级研究生李志元和黄曙光获得学术奖。段从学后来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现系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四平现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志元后来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现系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黄曙光后来考上了四川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现系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传播学院副教授。2000年6月6日,第四届"臧克家奖学金"颁奖仪式由吕进所长主持,何向东副校长出席会议并给获奖者颁奖。本次奖学金授予1997级博士研究生蒋登科,蒋登科曾为新诗所所长,现系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西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

2004年6月4日,第五届"臧克家奖学金"颁奖仪式隆重举行,蒋登科所长主持了会议,吕进教授作了重要讲话,副校长何向东给获奖者颁奖。本届奖学金授予2001级研究生颜同林,颜同林后来考上了四川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现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2006年6月18日,第六届"臧克家奖学金"授予2003级研究生郭芙秀,郭芙秀现系某杂志社编辑。2008年6月26日,第七届"臧克家奖学金"颁奖仪式在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隆重举行。本届颁奖仪式由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蒋登科主持,西南大学副校长李明和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吕进教授以及外语学院党委书记向学琴出席颁奖典礼。本次奖学金授予2005级研究生闫玉和常晶,闫玉后来考上了厦门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现系贵州大学文学院教师,常晶现系重庆南开中学语文教师。2009年6月19日,第八届"臧克家奖学金"颁奖仪式在中国新诗研究所隆重举行,常务副校长宋乃庆教授出席,并为获奖者2006级研究生王强颁奖。王强后来考上了苏州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是为重庆青年诗人设立的奖项。薛林先生是台湾的资深诗人、中国新诗研究所的老朋友,本名龚建军,重庆市万州人。1995年他将自己的三千美元退休金交给中国新诗研究所,为家乡的青年诗人设立了"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此奖每两年一届,坚持标准,宁缺毋滥。经牛汉、方敬、李钢、张继楼等著名人士提名,薛林诗奖已颁发七届。第一届"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得主是邵薇女士,推荐人是方敬先生。邵薇是中国新诗研究所1988级学生,主要作品有《支点》、《生命》和《罂粟花的女子》等,现居美国。1997年5月9日,第二届"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赠奖仪式在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举行,吕进主持会议,校党委书记王长凯教授、校长邱玉辉教授出席会议并给获奖者颁奖。

本次诗奖授予青年诗人冉冉和雨馨两位女诗人,获奖作品分别是《暗处的梨花》和《水中的瓷》。2001年6月17日,第三届"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赠奖仪式举行,李元胜和钟代华获此诗奖。李元胜诗歌内敛而智性,钟代华是重庆儿童诗的代表诗人。2004年10月22日,第四届"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赠奖仪式隆重举行,唐诗获得"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唐朝春获得"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特别奖。2006年6月18日,第五届"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授予青年诗人冉仲景和杨矿。2008年5月26日,第六届"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举行赠奖仪式。

经著名诗人推荐,并由著名诗评家吕进教授担任主任,梁上泉、傅天琳、李钢、李元胜、蒋登科等知名诗人、评论家担任委员的评奖委员会投票,青年诗人、渝北区公安分局的蔡书清和中国新诗研究所校友冬婴(梁平)分别以诗集《豹在月光下走来走去》、《低处的风声》获得本届"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冬婴现系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赠奖仪式由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蒋登科教授主持,西南大学校长王小佳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吕进教授以及社科处处长徐辉教授和来自市内的诗人华万里、谭朝春等出席仪式。2010年5月13日,第七届"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赠奖仪式在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隆重举行。经过第七届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评奖委员会记名投票,一致决定授予青年女诗人金铃子诗集《奢华倾城》第七届"薛林奖"。中国新诗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熊辉主持了赠奖仪式,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薛林奖"评委会主任吕进教授首先致赠奖词,并宣布第七届"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评奖"委员会决议,获奖诗人金铃子向全体与会人员致答谢词,王小佳校长为本届"薛林怀乡青年诗奖"获得者颁奖并讲话。

根据设奖者和中国新诗研究所的决定,"臧克家奖学金"和"薛林怀乡青年诗奖"将长期坚持鼓励年轻学者和年轻诗人,只要有适合条件和潜质的学者和诗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均可获得中国新诗研究所的颁奖。

新世纪以来,中国新诗研究所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1996年就成为四川省首批重点学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依然是重庆直辖后的重点学科;2002年,西南师范大学成立了以吕进为主任的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整合了其他单位的诗歌研究资源和力量,该中心2003年成为重庆市首批重点文科研究基地,这对中国新诗研究所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2011年,以中国新诗研究所、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和文学院联合申报中国语言文学博士一级学科成功,这也给中国新诗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起点。中国新诗研究所二十五年的辉煌与成就不可复制,全体同仁应该发挥团队优势,发扬新诗所的学术风气和学术精神,方能"守住梦想",续写中国新诗研究所又一段"迷人的远航"。

同类推荐
  •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随笔,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 红楼钟声燕园柳

    红楼钟声燕园柳

    本书是谢冕先生关于北大的一本散文集。谢冕先生用诗意的语言来描述他工作和生活了将近50年的北大。那湖,那塔,那园,那月,只要是北大的一草一木都让他笔尖充满情感。北大在他的叙述中充满迷人而纯粹的美……
  • 部长与国家

    部长与国家

    本书记述的是当年“独臂将军”余秋里授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五万大军在松辽平原上进行大庆石油会战的传奇故事。作品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活动,翔实叙述了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领袖们为了打破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的全面封锁、毅然决策开发松辽石油基地的一系列高层活动内幕。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历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历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 积极心态引领成功(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积极心态引领成功(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做人就做聪明人

    做人就做聪明人

    本书包含了成为聪明人所必须具备的各大素质,并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阐述如何变得更聪明的智慧和要诀。拥有了聪明的秘诀,哪怕是再迷茫的求索者,也如同掌握了聪明的魔咒.能一改以前平凡的形象,变得睿智和聪明。智商也许是天生的,但是聪明却不是与生俱来的,想要成为一个聪明人,是需要后天不断的思考、努力和探索的。本书给读者指出了一条通往智慧之门的钥匙,通过各种基本素质的养成,让读者成为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 文艺人生

    文艺人生

    带着整个世界的璀璨文明,穿梭到岳飞先生使完性子后一千年的平行世界,顾阳不曾停留,继续追逐着瑰丽的梦。他是华国最为知名的巅峰才子,诗词小说,无所不通,千万人成为了他最为忠诚的读者。他是全世界无数人所热爱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被纽约时报赞称为:“上帝的音乐天使”。他是华夏炙手可热的音乐人,捧红了一代又一代的歌手歌星,打造的《黄金十二曲》,销量无人能破。他所编制的电影剧本创造了华夏的电影票房纪录,甚至于冲击那远在他国的奥斯卡金冠。但是,这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的他,只是还在为中考而烦恼的初三学生而已,即将面对的,是一个月后的中考……
  • 向李渔学快乐生活

    向李渔学快乐生活

    此书侧重诠释李渔《闲情偶寄》的“颐养部”,用当代人的观念对其进行重新解读,以古今中外的事例来谈健身养生及风月韵事,重在说实话说趣话,契合当今重生活重时尚重休闲之风气,可谓大俗大雅好玩可读。书的最后附了一篇写李渔跟两位红颜知己的文字《当李渔爱上乔姬和王姬》,算是从另一角度阐述了行乐和止忧的关系,李渔本人就在实践他的理论,或者说他在体验着他的生命历程,只是这种体验,并不全是美好的一面。
  • 赖上豪门总裁

    赖上豪门总裁

    “四喜小姐,您请节哀!”身后冰冷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四喜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个三十左右的青年男子,长得高大精悍,一身黑色西装,神情漠然。陈四喜很难相信刚刚这慰问之语是从这位叫高寒的人口中说出来,活了二十二年,也就这位高寒先生能尊称自己为“四喜小姐”。陈四喜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真的很悲催,除去这个俗气又难听,一听便让人觉得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名字外她还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