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57

第57章 钟嵘与《诗品序》 (1)

一、概说

概说主要讲三个内容,一是钟嵘其人,二是《诗品》其书,三是相关参考著作。

钟嵘的生平资料主要见于《梁书》和《南史》这两本史书,但是这两本史书中的钟嵘传里面记载得都很简略,相对而言,《南史》记载略详。关于其人,此处参照两史书传记略说之。钟嵘,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晋侍中钟雅的七世孙。其父钟蹈,曾做过南齐中军参军。钟嵘与兄钟岏及弟钟屿"并好学,有思理",南齐永明年间为国子生,且明《周易》,此后举本州秀才,起家王国侍郎,再后则担任过抚军行参军、安国令、司徒行参军、中军临川王行参军、宁朔记室,西中郎晋安王记室这些官职,因为做过记室,故后世人又称钟嵘为钟记室。这些内容,是《梁书·钟嵘传》与《南史·钟嵘传》相同的部分。

在《南史·钟嵘传》中记载了钟嵘的一次大胆的上书行动,当时齐明帝事必躬亲,多缠细务,致使官场吏风丕变,人人"争自启闻,取决诏敕",钟嵘甚为不满,于是上书批评明帝,以为"古者明君揆才颁政,量能授职,三公坐而论道,九卿作而成务,天子可恭己南面而已",明帝受批评,虽然不高兴,但是也没有处罚钟嵘,明帝问大中大夫顾暠:"钟嵘何人,欲断朕机务,卿识之不?"顾暠虽然认为钟嵘"位末名卑",但是却对钟嵘上书所言颇有同感,以为钟嵘所言"或有可采",并认为人主不能对繁碎职事"总而亲之",认为这样会造成人主越俎代庖的政治后果,从而使"人主愈劳"而"人臣愈逸",不利于天下之治理。顾暠对钟嵘的回护之言弄得明帝也没有办法,只好"不顾而他言"。《梁书·钟嵘传》与《南史·钟嵘传》还共同记载了钟嵘另外一次关于批评滥授官位的上书,这次似乎皇帝听了钟嵘的意见,命令"付尚书行之"。但相对于直接批评明帝而言,这次上书个性特色不够鲜明,故此处不作具体介绍。至于钟嵘的士庶及其家族的相关问题,大家可以参考曹旭《诗品研究》中的"钟嵘身世考"。

至于钟嵘《诗品》其书以及《诗品序》,相关问题依然众多。《梁书·钟嵘传》中有"诗品上"的序,而《南史·钟嵘传》中则无,而且《梁书·钟嵘传》中所记载的书名,也并非后世及今人所习惯了的《诗品》名称,而是叫《诗评》:"嵘尝品古今五言诗,论其优劣,名为《诗评》。"这记载证明钟嵘确实写过一部论五言诗的著作,至于到底应该是叫《诗评》还是叫《诗品》,后世纷争甚多争论过程。至于现当代,则大多习惯使用《诗品》的名称了,且陈延杰等先生也力主原名当为《诗品》而不是《诗评》。陈延杰先生在《诗品注》的最后有一个跋,在跋里面陈先生坚决认为应该是《诗品》,陈延杰先生说:"钟氏列古今作者为三品,亦定其高下等差者,当作《诗品》为是。若'评'则训为'评议'、'评订'诸义,与品藻异矣。

"而曹旭先生力驳现当代以来这个流行之说,以为应该是《诗评》,并说:"《诗评》是其正名,《诗品》是小范围的别称。"对于民国以来多称《诗品》而废去《诗评》的名称,曹旭先生的回应是:"既然《隋书·经籍志》说'或曰《诗品》',《诗品》是《诗评》的小名和别称,我们依明清人的惯例仍称《诗品》亦无不可(笔者仍用《诗品》名)。但把别称与正名混为一谈,或误字号为正名,视正名为伪的说法,却不能不溯其渊源,详加辨析,以期澄清。"曹旭先生的这个态度是非常学术性的,我们应该予以尊重,但鉴于《诗品》名称已然传之众口,积习难改,故使用《诗品》的名称看来是不可抗拒的现实,而要完全驳倒主张《诗品》名称的一派提出的各种证据,目前看来也不容易。总之,这个问题还可以继续研究,现在提供两种说法供各位参考。

《诗品》把从汉代到钟嵘所处的齐梁时代的五言诗诗人分为三品,其中上品十一人,加上无名诗人(《古诗十九首》)则为十二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总共一百二十三人,钟嵘以为"预此宗流者,便称才子"。但《诗品》中有两个"应璩",一个是"中品"中的"魏侍中应璩",一个是"下品"中的"晋文学应璩",后者应该有误,学界有学者认为"晋文学应璩"应作"晋文学应瑒",这也还不是定论。总之,钟嵘所品评的五言诗人应该就是一百二十三人,至于这个数字中包含的"十二"、"三十九"、"七十二"有没有文化含义曹旭先生认为"十二"、"三十九"、"七十二"这些数字的安排与《周易》有关,以为有文化含义,大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继续探讨。

而《诗品序》亦有问题。目前大家看见的是通行本的三序合一后的序,一般人均理解为上中下三品的序合一,从"气之动物,物之感人"开始到"均之于谈笑耳"被称为上品的序,从"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后"开始到"方申变裁,请寄知音耳"被称为中品的序,从"昔曹、刘殆文章之圣"开始到"文采之邓林"被称为下品的序,但中品与下品的序与对应的中品、下品内容却没有关系,这使学者们苦闷了很长一段时间,力图解决这个问题。我以为在这个问题上曹旭先生的意见值得重视,虽然曹旭先生没有下定论,但他大体倾向于认为原上品序是全书总序,原中品序是上品后序,原下品序是中品后序,而从"陈思赠弟"开始到"文采之邓林"是全书总跋或者赞语具体情况。我个人也比较倾向于这个看法。

《诗品》三品是按"溯源流"的原则来写的,例如钟嵘认为《古诗》源出于《国风》,然后汉代李陵源出于楚辞,而班婕妤源出于李陵,对每一个后面的作家都作了这样的源流探讨。对《诗品》中其溯源流的工作进行归纳,总共就两个大源头,一个是《诗经》,一个是《楚辞》,而直接以《诗经》和《楚辞》作源头的基本在上品,而前面这些人又是后世其他人的源头,这样一来,《诗品》中每一个人的诗歌都有其渊源了。除了"溯源流"之外,诗品还有"定品第"的原则,每个人都进入了三品中的一品,至于某人放入某品是否恰当,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但人人都在某品中则没有任何例外。"溯源流"和"定品第"这六个字就可以概括《诗品》所做工作的基本情况。

至于研究钟嵘《诗品》的著作,其实前面已经提到了一些,大体而言,有陈延杰《诗品注》、古直《钟记室诗品笺》、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叶长青《诗品集释》、王叔岷《钟嵘诗品笺证稿》、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曹旭《诗品集注》、《诗品研究》等等。各位先生的著作虽持论不一但均各有成就,大家可以择取参观。相对而言,现当代对钟嵘《诗品》的研究没有《文心雕龙》研究那样热门,这大约与《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更符合现代学术体制有关系。

二、《诗品》写作缘起与收录编排原则

就具体原因而言,钟嵘为什么要写《诗品》这本书?钟嵘《诗品序》中说:"观王公缙绅之士,每博论之余,何尝不以诗为口实。随其嗜欲,商榷不同,淄渑并泛,朱紫相夺,喧议竞起,准的无依。"当时人也热衷于诗歌品评,但却"喧议竞起,准的无依",既然别人准的无依,显然写一部"准的有依"的著作就有了必要性。当时也有人对诗歌品评界的这种情况非常不满,如彭城刘士章,乃是俊赏之士,而"疾其淆乱",并"欲为当世诗品,口陈标榜",但可惜的是"其文未遂",故而钟嵘才说自己"感而作焉"。这是钟嵘写《诗品》的第一个原因,也就是完成别人没有完成的愿望。

钟嵘写作《诗品》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钟嵘对前人的论著不满意,以为"陆机《文赋》,通而无贬,李充《翰林》,疏而不切,王微《鸿宝》,密而无裁,颜延论文,精而难晓"。虽然钟嵘对挚虞的《文章流别论》评价还是蛮高的,以为"挚虞《文志》详而博赡,颇曰知言",但是就总体情况而言,钟嵘是很不满意的,以为这些论著"皆就谈文体,而不显优劣"。不仅仅对前人论著不满意,钟嵘对前人编辑的集子也很不满意,以为"谢客集诗,逢诗辄取;张骘《文士》,逢文即书:诸英志录,并义在文,曾无品第",这两个不满意当然就成为钟嵘写作《诗品》的原因了。前人的缺陷正是钟嵘要去弥补的东西,而前人最明显的缺陷,在钟嵘看来,就是"不显优劣"和"曾无品第",这就为钟嵘写"显优劣"和"有品第"的《诗品》提供了充足理由。而钟嵘也从前人那里找到了"显优劣"和"有品第"的撰述原则:"昔九品论人,《七略》裁士。"但钟嵘又认为二者"校以宾实,诚多未值",过去别人以九品论人,以《七略》裁士,虽然有些问题,但这毕竟为钟嵘以三品来论诗提供了启发。

至于钟嵘以三品论诗是否准确,确实有很多争议。后人对钟嵘这"三品"就有诸多批评,例如把曹操放到下品,把陶渊明放在中品,这两个人的五言诗在宋代以后直到现当代评价都很高,所以宋以后直到现当代的很多人,对钟嵘的三品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批评很多。在现当代人看来应该放在上品的,结果钟嵘放在了下品或者中品,而有些在现当代人看来只能放在中、下品的,钟嵘却放到了上品,这也弄得"喧议竞起"。其实关于这个问题,钟嵘实际上也有所交代,他在《诗品序》中说:"三品升降,差非定制。"就是说,我这个三品并非绝对的,如果后人要去重新搞一个标准,我也同意,所谓"方申变裁,请寄知者尔"是也。钟嵘说如果有人要对这三品里面的人重新去评价,那就寄希望于未来的知诗者了。以今人后见之明去反责钟嵘容易,但是有多大必要性确实是一个问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甚至连陶渊明的名字都没有提到一下,现当代人又该怎样去反责刘勰呢?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针对后人对钟嵘的批评说:"近时王士祯极论其品第之间,多所违失。然梁代迄今,邈逾千祀,遗篇旧制,什九不存,未可以掇拾残文,定当日全集之优劣。"此论可谓公允。

收录什么人进入《诗品》去"显优劣"和"定品第",这显然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钟嵘对此有两个交代,第一个原则是只收死人,不收活人,所谓"今所寓言,不录存者"是也。大家知道元代钟嗣成写了一本书叫《录鬼簿》,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只收做了鬼的死人的原则,而钟嵘的《诗品》书名是不能直接看出这个原则的,所以钟嵘就在序中亲自交代这个原则。第二个收录原则是只收录五言诗,所谓"嵘今所录,止乎五言"是也。所以归纳起来,也就是说钟嵘在《诗品》中只收录死去了的五言诗人,其他一律不收,而按照这两个原则收进来的人就是才子了,所谓"预此宗流者,便称才子"是也。至于没有进入钟嵘所写的《诗品》中的人,钟嵘认不认为其是才子,这就不得而知了。至于编排原则,钟嵘说:"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这个编排原则颇为中立,值得赞赏。

三、钟嵘的诗史观

钟嵘对整个诗歌历史有他的一个基本评价,那就是五言优于四言。六朝虽然是五言腾涌的时代,但是对五言诗的看法却并不一定就好。在钟嵘之前,针对四言、五言的比较已经有一些基本的看法,这些看法以挚虞和刘勰为代表,他们的看法基本上认为四言高于五言,挚虞《文章流别论》遗留的片段里就曾经谈到过四言诗,说:"夫诗虽以情志为本,而以成声为节,然则雅音之韵,四言为正;其余虽备曲折之体,而非音之正也。"以为四言乃为诗之正声,是所谓的"音之正"也。既然四言才是"音之正",那么其他的比如五言就成了非音之正了。挚虞之后,刘勰也持同样的看法,刘勰对诗的看法主要表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里,在谈到四言诗和五言诗的时候,刘勰说:"若夫四言正体,以雅润为本。

"相对于四言,刘勰对五言的看法就低一些了,以为"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五言被他视为"流调",刘勰虽然不是在否定五言诗,但这个评价确实不高。而钟嵘的看法却与挚虞、刘勰相反,以为五言高于四言,对于这一点,钟嵘给以了论证,他说:"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

同类推荐
  • 笔下有千年

    笔下有千年

    雪落无声之时,黄昏悄悄,余晖宁静而安逸,只有温柔缺乏了浪漫,我多想再回到那波光粼粼的湖面,由我驾桨,乘那叶小舟,再带你缓缓地飘摇,我在汩汩流动的岁月之河边仰望你,我在铺满了霞光的春之晨放飞我心中的白鸽,带著我的热情和奔放问候你,我以我真诚的初恋青春之情,编织一个五彩的网,去寻捕我那失落的梦。
  • 别让生命太为难

    别让生命太为难

    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培养智慧,发现真理,验证价值,这就是哲学的用处。小故事中有大道理,平凡事物中蕴藏有深刻的哲理。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用哲学的思维悟人生,这就是本书文章的特色。爱智慧,爱哲学,爱生活,从这里开始吧。
  •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的笺注,无论是沿袭前人的传统,还是悉心阐发的一家之言,也同样开放给后来的学者,以期对纳兰词的理解始终随岁月而深化。
  • 空山灵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空山灵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现代作家、学者。小吋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开始创作吋,便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热门推荐
  • 弃妃狠钩人

    弃妃狠钩人

    艳阳高高挂在空中,白云朵朵,鸟儿自由飞翔在一片祥和的蓝色高空中。平静祥和的天气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可这一切似乎并没有感染某些人,一座摩天大厦的楼顶,站着一位绝美又冷漠的女子。看着空中偶尔飞过的大雁,露出淡淡的嘲讽与哀伤。我,君末离,不信天不信佛更加不信命,想不到一生中唯一一次真心付出,得来的却是欺骗!这怎让我不怒?“末离,你怎么站在天台上吹风呢!”一个儒雅好听的声音在绝……
  • 萝莉老妈:天才龙凤胎

    萝莉老妈:天才龙凤胎

    “签了它滚吧,以后不要再出现在我面前,几年不见,胆子长肥了不少啊!”男人调笑的看着已经今非昔比的女子,发现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小女孩,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他们说你是我的爹地,=弃坑,我会给你一笔丰厚的赡养费足够你以后生活无忧。”眼前英俊的男人丢下一纸离婚协议书头也不回的走出她的视线,独留被泪水模糊了双眼的她.五年后“叔叔。你是吗?”一个小破孩屁颠屁颠走到男人面前拉着男人的西装裤疑惑的看着他。“女人,你敢偷偷生下我的孩子,勿入==弃坑,勿入=
  • 世界上最会赚钱的女人

    世界上最会赚钱的女人

    本书以客观描述的形式,选编了国内外80位堪称世界上最会赚钱的财富女性。80位女性走的是80条不同的财富之路,用的是80种不同的赚钱之法,积累下来的也是80种不同的创富秘诀,但她们的共同点就是:她们都有一个成功的财富人生。她们不仅创造了巨额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她们创富的过程体现了女性人生的价值。希望女性朋友能从此书中吸取精华,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财富人生。
  • 带子五年

    带子五年

    怀孕五年,五年前,她不过是来走亲戚,看望自己的姑姑。何奈碰上这个成年后举行初拥之礼的蝙蝠,被抢占了身。事后,他却走得干净。那年她十五岁…五年后,奉家族之命,她这个本代最优秀的魔灵师必须嫁给他这只臭蝙蝠!相亲第一日她便认出了他,谁知他却把自己忘得干净。大婚之日竟然也是离婚之时,她因为肚子里莫名冒出的胎儿成为不守妇道的贱人。前脚刚成婚后脚却成为弃妇,她沦为两个家族最大的笑柄。拿着一纸协议,她从头到尾并未说一句话,只是在离开城堡之时才转身让他看见自己眼中无尽愤恨的绝情。他不以为然,已然埋好陷阱等待她,她独自离开两个家族的地盘销声匿迹。那年她二十岁…再次相遇又是五年后,她如女王般华丽归来,闪烁着耀眼的万丈光芒。男人心虚的看向她身边那精致小娃,内心大为震惊,竟然还有些窃喜?当他知道自己的心意时,竟发现她是如此炙手可热,不禁下定决心与自己儿子并肩作战,和他们斗智斗勇!什么?该死的!这臭小鬼竟敢不认我?那可不行!不给你点厉害看看,你不知道给你精子的人是谁!◇◇◇◇◇◇◇◇◇◇宝宝版简介。某宝日记。——————X年X月X日今天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一坨(据说是这样)自称是我老爸的男人,他很song(原谅宝宝太小,字认的不多。),这样难看的男人,连同样身为男人的我都为他的song样感到羞愧。并且我不知道他到底看着小爷哪里长得像他。老子玉树临风、可爱无敌(以下省略三千字),怎么会有这么挫的老爸。于是,我送了他两根中指。莫牙叔叔说,看谁不顺眼便可以送这个给他。于是老子看他不顺眼了。——————X年X月X日那小子又来了,让我帮他追我老妈。我靠!我老妈我都拿不下,更何况是他?鄙视之,所以老子假意答应他,骗了他一顿大餐,然而拍屁股走人了。恩…今天的生鱼片很好吃,下次再继续骗。——————X年X月X日我和那小子被困在地牢里,等老妈来救。那小子真笨,不知道在身上藏点食物。小爷我看他可怜,便把我那猩红猩红,香喷喷的西瓜汁分了他一口。这臭小子不知好歹将老子的西瓜汁给喷掉了,擦!不喜欢吃西瓜汁,干嘛还对我的西瓜汁咽口水?擦!——————X年X月X日这小子依然对我老妈想入非非,于是小爷我今天让这小子默写四草原则,擦!这小子竟然不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老牛禁止吃嫩草、好马不吃回头草、天涯何处无芳草。’。鄙视之,潇远叔叔让我能够离他多远就多远,并且用两根棒棒糖奖励我读准了纸片上的‘八八’两个字。…宝宝还在YD中…殇子:砸花、砸钻、砸票、收藏请,拍砖、找茬、做广告请绕道。(生子、流风随便做广告,我欢迎。)本文女主潇洒帅气得让人心疼,宝宝可爱到爆,男猪们很疯狂……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不是友情!是真情!楼云小生:《弃后太拽》《魅尊》紫月怡
  • 古族皇后

    古族皇后

    她,聪明灵慧,文武全才。身处谷中,悠闲度日,本无需涉入皇室争斗。却在机缘巧合下,谨守族规,出谷涉尘.他,野心勃勃,深沉而内敛。与她几翻暗斗中,渐生情愫。无奈佳人芳心早有所托,因此情深而生恨.他,潇洒飘逸,谋略过人。与她情深意厚,却为宿命所累,终其一生无缘私守.他,是她一生守护之人。倾心绝色而痛失至爱,翻然醒悟,痛心疾首.———————————————————————————————————————————————一段架空的历史,一场风花雪月交织着权力争斗的爱情,在邑昱国初建之际悄然上演.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剩女宝贝

    剩女宝贝

    这一天,是公元2008年9月22日,农历秋分。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天空湛蓝,空气中四处漫溢着淡淡的薄荷味的秋凉和幽幽的果木甜香,走在街上的人们大多表情喜悦,只有少数同我一样内心敏感的人才能感受得到空气中还混杂着一种特别的物质——忧伤,那是淡淡的秋之忧伤。
  • 倾城锋芒颠覆天下

    倾城锋芒颠覆天下

    锋芒一出,谁与争锋?她是一个传奇,一个立于世间顶端的强者!介绍某亚的新文《闲妻“太”无良》:——————————————————————————亲们一直期待狂世傲颜能够继续写下去,某亚深思了一下,打算把文进行大修,在暑假时重新上传,就是绝色狂颜里的狂世傲颜卷!感谢当初亲们的大力支持!某亚这次绝不会重蹈覆辙了!此文和绝色狂颜是两个独立的故事,没有任何关系的!而且作为对以前订阅过的亲补偿,全文前三十万为公众章节,谢谢大家捧场!狂世傲颜简介:她,东临大陆十大世家之一的嫡女,体弱多病,懦弱无能,习武资质奇差无比,生来丑颜!在武者为尊的东临大陆上处处遭人耻笑,指腹为婚的未婚夫鄙视不屑,被迫退婚……所爱之人再三羞辱与她,唯有父母宠溺,却也因她的废物而成为笑柄……++++++++++++她,西风大陆的武道顶尖强者,女扮男装,从小小的藩王世子到权势滔天的当朝摄政王!背负着家族的血海深仇,一步一步走上权力的巅峰,终成一代风云霸者!帝王的阴谋,心腹的背叛,政变的发生,动手之时被暗算而死……当惊才绝艳的她穿越到废柴无能的世家嫡女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体弱多病的她因为再三的羞辱而一命呜呼,再度睁开眼之时,又是如何让众人不屑一顾的目光变为痴迷与崇敬?+++++++++++++女主自语:我从来就不是个好人,别人敬我一分我敬他一尺,若是他人羞辱于我我必要对方付出百倍的代价来讨回,而对于我在意的人的羞辱我同样会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总有一天我定要立于这世界的巅峰俯视众人,将世间风华尽握于手,我以南辰如风之名起誓!—————————————————————————————————十年的倾心相恋,十年的温情漫漫,却不过是一场早有预谋的骗局!她,凤氏之女,才惊天下,是世人称赞的不世奇才!生女当生凤九歌,养女当如凤九歌,她以纤纤素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锋芒一出,谁与争锋?她是一个传奇,一个立于世间顶端的强者!她助他得皇位,他却赐与她一杯毒酒,名曰功高震主!甚至将谋逆的罪名加于她身!那日,艳阳高照,鼓乐阵阵,是那人迎娶他姐姐之时。而她,身处破落的冷宫,不甘的饮下毒酒,嘴角的鲜血缓缓流下,她发誓,若是可以她要卷土重归,将这对狗男女送下地狱!+++++++重生后,她依旧风华万千,傲然立于强者顶端!她一身不羁,剑指贪慕皇位另娶他人的恋人咽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百家姓(国学启蒙书系列)

    百家姓(国学启蒙书系列)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历代仁人志士的智慧源泉和精神支柱,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璀璨的瑰宝。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灵魂。国学门类繁多,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度和精神。通过阅读国学,能使孩子从中汲取思想的力量,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开发和良好品质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