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泛指性范围副词用法的产生可能与其在"凡是"、"但是"结构中的虚化影响有关。"是"字位于"凡"后,由系词虚化,意义变虚,助成副词语气。因为久与"凡"连用,逐渐沾染了"凡"的词义,导致"是"有"凡"义,在此基础上,"是"字形成了泛指性范围副词。总的看来,"是"的泛指性范围副词的用法根本上源自系词"是"的判断用法,作为范围副词"是",它在深层语义上仍然隐含判断意味,含有"只要是......都......"之义。"是"作泛指性范围副词使用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
中古"是"字的进一步虚化主要表现在充当焦点标记,助成副词、连词语气以及充当泛指性范围副词等方面。作为焦点标记的"是"比系词"是"虚一些,但系词性还比较强。助成副词、连词语气的"是"又虚化一步,系词性已经不明显了。而充当泛指性范围副词的"是"已经完全不能看做系词了。
在谈系词"为"的虚化时,充当选择问句关联词是其虚化的最重要表现。而"是"字在中古时期还没有虚化成真正的选择问句关联词。"是"字替代"为"字作选择问句关联词发生比较晚,一般认为其实现是在11世纪以后。中古时期"是"字出现于选择问句中,其后成分一般是体词性的,"是"的系词性还比较明显,只能说有了向关联词发展的趋势。
四、关于系词"是"字成熟时代的讨论
系词"是"字在上古末期产生,中古时期走向成熟,至于其具体的发展成熟的时代,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刘世儒《略论魏晋南北朝系动词"是"字的用法》认为"是"字在南北朝进入成熟时期,王力《汉语史稿》认为"是"字句在口语中完全取代上古判断句是在中古时期(4~12世纪),唐钰明《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提出"是"字判断句东汉走向成熟、唐代完全成熟,汪维辉《系词"是"发展成熟的时期》认为"是"的普遍化使用不晚于汉末,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认为"是"字完全发展成熟是在5世纪,而何亚南《试论有判断句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层次性--兼论判断词成熟的鉴别标准》认为"是"的成熟时代宜定在4世纪前叶。之所以存在意见分歧,是因为各家所定的判定标准不一样。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提出两条标准,一是"是"字句句末摆脱了语气词"也"字,二是否定词"不是"在口语中取代了"非";后来他在《汉语语法史》中又加了一条参考标准,即"是"字可以受副词修饰。唐钰明依据的标准是分布率、见次率、"也"字煞句率、"非是"的出现等。汪维辉所据标准主要是"不是"的出现,而何亚南依据的标准主要是"是"字受助动词修饰。
由此看来,各家所定的判定标准不一样,所以导致得出的结论不一样。需要指出的是,姑且不论各家判定标准的是非优劣,以他们所定标准为依据进行考察,结论应该是系词"是"字在汉末基本成熟了。这个结论经得起上面任意一家判定标准的检验,下面作详细说明。
首先,"是"字句句末语气词"也"字的脱落情况。以我们穷尽调查的汉代三部专书为例,《论衡》有"是"字句25例,句末缀"也"字的8例,占32.0%。《太平经》有"是"字句59例,句末缀"也"字的49例,占83.1%。《修&中》有"是"字句49例,句末缀"也"字的13例,占26.5%。换个角度来说,句末脱落"也"字的"是"字句在三书中分别占68.0%、16.9%和73.5%。《太平经》数据与其余二书差别较大,主要是《太平经》判断句式喜用"者"、"也"呼应的形式,即句中常用"者"字提顿,句末常用"也"字煞尾。这种倾向不唯"是"字句如此,无系词句和"为"字句也是这样,具体情况前文已作介绍。因此考虑到这一特点,《太平经》数据不宜作为参考依据,东汉"是"字句"也"字煞句率当在《论衡》《修&中》反映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即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是"字句摆脱了句末"也"字,"是"字可以独立表判了。
其次,"是"字受副词或助动词修饰的情况。"是"字在汉代已经广受副词修饰了,汉代三部专书中,《论衡》修饰"是"的副词出现了8个,《太平经》6个,《修&中》6个,并且修饰副词在三书"是"字句中出现频率也比较高。助动词修饰系词"是"方面,何亚南把它作为判定系词"是"字成熟的重要标准,并举出了《三国志注》中的用例,但是本书的调查研究将其出现上推到东汉《前汉纪》时代,东汉已经有了助动词修饰系词"是"的用例。另外,根据我们的调查,形容词修饰系词"是"的现象也在汉代出现了。可以说,汉末副词、形容词和助动词都可以修饰系词"是"了。
再次,"是"字进入否定判断句的情况。东汉《论衡》中已经有了"非是"的用例,汉译佛经中出现的用例更多。而"不是"也出现于汉译佛经中,汪维辉曾揭举多例,详见本章第一节的介绍。
所以按照前贤的判定标准,系词"是"字在汉末基本发展成熟了。
下面具体讨论一下"是"字成熟与否的判定标准,到底以什么为依据判定系词"是"的成熟呢?我们认为,判定一种新生语法现象成熟与否,主要应该看其是否能在语言交际中"稳定地、独立地"使用,具体到"是"字,就是要看它是否较为普遍地使用,而且是独立地使用表达判断。判定是否普遍使用的标准主要是看其使用频率及其在判断句中所占百分比;判定其是否独立表达判断的标准有二,一是句末语气词"也"字的脱落情况,二是"是"字进入否定判断句的情况。上古汉语无系词判断句句末往往缀语气词"也"字帮助判断,久而久之,"也"字成了一个判断标志词。
(三)虚化成泛指性范围副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