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400000027

第27章 黄泽易学探微 (5)

其六,卦名不能复古。黄泽认为燧人氏钻木取火而为天下利,未必马上就有鼎;炊火熟食、定邑而居之后,才出现挖井以养。但当下的易说认为以《井》、《鼎》名卦,古已有之,并非始于文王,这就与历史实情不符合。可以看出,黄泽在此问题上,与其论重卦、卦变之说一样,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探讨问题,以期易学与史实相符。

其七,易数之源不能复古。黄泽不赞同宋代以《易》起于《河图》、《洪范》起于《洛书》之说,认为"《易》卦有自然之数,皆与《河图》、《洛书》相通"。这实际上是对邵雍、朱熹等人以图书为《易》之源的怀疑,尽管没有怀疑图书本身,但将《易》与《河图》、《洛书》的关系转变成相通关系,已将邵雍、朱熹易学的立论基础推倒,颇有釜底抽薪之意。

其八,《易》之辞义不能复古。黄泽认为孔子作《十翼》乃推衍文王、周公之义,与之互相补足,有先后一揆、同条共贯之意,旨意并没有差别。朱熹分别伏羲易、文王周公易、孔子易,认为前圣后圣,用意不一。黄泽认为此乃"未能体会为一,遂以夫子所说与文王、周公不同"。此说直指朱熹易学发展阶段说,其实也有破除朱熹《易》本占筮之书说的基础的用意。不过,朱熹此说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考虑,黄泽于此则从历史发展的延续性、联系性考虑,各有其理。

其九,《易》之占辞不能复古。黄泽认为占辞中有象辞,象辞中有占辞,占辞可以补象辞之缺;朱熹分别象辞、占辞,却不知占辞中有未尽之象辞,有违古义。朱熹分别象辞、占辞,看出二者的差异,而黄泽又从别中见其同,颇有整体观念,明显是其对《易》的综合融会性思考而得出的结论,很有深度。

其十,蓍法不能复古。黄泽认为据《左传》记载,占法乃卦用七八,爻用九六,不可混用,所以《易》每爻皆系以九六。但自杜预注解《左传》,杂用《连山》、《归藏》,皆以七八为占。朱熹又因循杜说不改,如解遇艮之八,于爻谓之六二,而乃以八为占,则与《左传》所载古法不合。黄泽认为这种混用七八为占的做法,不仅占者无定法,而且临时改换,又占无定据,"恐非筮法,愚不能明,终未敢从也"。

其十一,占法不能复古。黄泽认为《易》占变爻之法,《系辞》中不见,是其占法已晦暗不明,但《左传》、《国语》所载占法有十数处,至为精妙,可以考见古法之精。当世学者以《左传》为妄诞,不相信其说,故于占法不能合于古法。黄泽据《左传》、《国语》考察古占法,认为程迥、朱熹之说皆有不合。他所质疑的主要是三爻变、四爻变、五爻变的情况。因为《易》占九六变爻,而朱熹提出三爻变占本卦及之卦之彖辞,而以本卦为贞,之卦为悔,前十卦主贞,后十卦主悔。既占变爻则不必道不变爻,这与《左传》称"贞屯悔豫皆八",称道不变爻不合,并且言八而不言七,也没有道理。朱熹于四爻变、五爻变,更是据不变爻为占,更与《易》以九六变爻为占不合。事实上,朱熹以程迥之说为基础,广泛考察《左传》、《国语》的记载,再加以推理,而完善其占法。

(三)复《易》大义之古 (2)

黄泽也以《左传》、《国语》为据,但他死死地抓住了《易》以九六变爻为占的原则,并与《连山》、《归藏》以七八不变为占相区别,就揭示了朱熹论《周易》占法时,既主变爻,又用不变爻的不合理,也就揭示了朱熹占法与古法不合的事实。这样的分析是值得肯定的。他所说的蓍法不能复古,实际上也是从此推衍而得的,但黄泽最终也仅提出问题,未能解决问题。他说:"蓍法虽颇存,而变爻之法亦已阙矣。民间决疑,又不可废,故世俗相传,因仍讹谬,以求变卦。若如《启蒙》,则有条理可用,但若便以此为定法,不复加考索之功,则不可尔。"对于占法,黄泽认为比卦变之法更加困难,"倘欲于此抉择,当俟理熟,必更加数年而后可焉"。黄泽面对民间占筮决筮的现实需要,而朱熹之说又条理清晰,颇为无赖,但他坚持认为朱熹《启蒙》之说有问题,坚持重加考索不放弃,这比提出问题更有勇气。

其十二,《序卦》之义未能复古。黄泽认为六十四卦次序条理秩然,既有孔子《序卦》的阐释,又有邵雍等人推究为十八象、三十六宫,发其隐秘,揭示出六十四卦序次之妙,但韩康伯以为《序卦》非《易》之蕴,朱熹又以为是《易》之蕴而非其精,则两相矛盾,不合古义。

其十三,脱误疑字未能复古。黄泽认为《易》本文脱误者少,对待脱误时,"当阙其疑"。但自胡瑗改"鸿渐于陆"为"鸿渐于逵"以来,朱熹又据郑玄说,训《鼎卦》之"渥"为"剭",改《升卦》之"顺"为"慎",以《无妄》为"无望",改动颇多,而与古义相违。黄泽于此,以《鼎卦》之"渥"不当改为"剭"为例,作了细致的分析,认为朱熹虽从《邵氏闻见录》,据《古易》、《新唐书》、《周礼·秋官·司烜氏》郑玄注等加以改动,但"以屋诛解鼎折足,乃学秦法酷烈者之所为,非经意"。朱熹之误改经文,乃"由象学不明,故讹错如此",而"王弼虽不明象,然解作渥义,却与象合"。看来,黄泽不赞同轻改经文,主张阙疑,而于诸儒之改动,则坚持从明象学的角度重新探索。

综合来看,黄泽提出《易》之大义不能复古的十三条事例,是其揭《六经》疑义千余条的一个代表。他对这些问题都有思考,并一一分析了致误的原因及错误究竟何在。对于有些问题,黄泽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而于不能作答的问题,则坚持探索,不肯放弃。四库馆臣以为黄氏之说"持论皆有根据",颇中肯綮。黄氏之疑惑皆针对程、朱而发,又确能揭其弊,引人深思,而后人于此也少有能解决者,更值得关注。至于他坚持求索的精神,研精入微,更值得肯定。

三、黄泽易学的流传与影响

黄泽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学者。他以宋儒理明义精之学,用汉儒博物考古之功,加以精思,对六经皆有深入的研究与思考。他"立志甚高",自谓其学"如立的以射,立的既高且远,故难为功";他融贯群经,钻研六经传注疏解,辅以史志、百家之学,揭《六经》中疑义千有余条,善于发现问题,启迪民智;对于先儒之失,他多加揭示、辩驳,即使于朱熹,也不少假借;他深思力索,于诸经疑义皆有纂释,又善于解决问题;他教人"引而不发",以致其思,"欲读者自沿流以溯本原",极富启发性。黄泽"于诸经沈潜反复","用功不易","用意不苟",所著《六经补注》,"扩先儒所未发",受到当时、后世学者的喜爱。

黄泽在当时已是知名之士,元代最精于文律的巴蜀学者虞集"与黄先生有世契",而著名学者吴澄也对之极力称赏。吴澄观其书,以为其"用工深,用意厚",平生"所见明经之士,未有能及之者",其《易》与《春秋》之学,"盖将前无古,后无今"。他又对学者说:"'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楚望其人乎!"黄泽长于积思自悟,《元史》以为"近代覃思之学,推泽为第一"。明人陆符称黄泽"以经学著称胜国"。清四库馆臣则认为"有元一代经术莫深于黄泽";黄泽于易学,"大旨谓王弼之废象数遁于玄虚,汉儒之用象数亦失于繁碎,故折中以酌其平",其学"虽未能勒为全书,而发明古义,体例分明,已括全书之宗要。

因其说而推演之,亦足为说《易》之圭臬也"。钱谦益以为黄泽"有功圣门,无玷仕籍者"。胡渭赞赏黄泽易学,以为"资中黄泽楚望谓当因孔子之言,上求文王、周公之意,可谓粹然一出于正",但胡渭专辩宋代以来易图之伪,对黄泽偏坦易图,仍示不满,以为"非屏弃九图,则黄雾不披,青天白日终不可得而见也"。焦循"以黄(泽)、赵(汸)之经学,远在吴澄、许谦之上"。陆文虎更称:"考亭以后,若黄楚望之穷经,可谓五百年一人矣。"王咏霓考察《易学滥觞》一书,以为"综其所论,似有得于画前之《易》者",而"读楚望之书,思过半矣"。陈澧对黄泽之说多有批评,但也肯定"说《易》而以明象自任者,莫如黄楚望"。

黄泽长期从事教学,受业者众,但可考的弟子仅有赵汸、朱升二人而已,然皆为一代名师。赵汸(1319-1369)字子常,休宁(今安徽黄山市休宁县)人,学者称东山先生,"闻九江黄楚望先生杜门著述,岁丁丑(1337)往拜之","一再登门,乃得授六经疑义千余条以归。辛巳(1341)秋,复往,留二岁,得口授六十四卦义与学《春秋》之要"。赵汸有《周易文诠》四卷、《周易正训童子便》不分卷(上图藏有抄本)。他虽于《易》曾得黄泽指授,但"惟《易》所谓象外之象,则有不可得而尽闻者"。清钱培名亦说:"赵东山为黄氏高弟,所著《周易文诠》又未尝及其师说。"朱升(1299-1370)字允升,休宁人,学者称枫林先生。至正三年(1343),朱升"闻资中黄楚望讲道湓浦,偕赵汸子常往从游","受经,余暇遂得六壬之奥"。朱升于《易》有《周易旁注》14卷,然不明师传。除赵汸、朱升外,还有传说称明初著名学者刘基曾得黄泽密传,所谓"刘诚意伯得秘本于异人,而不解其义,为之指授者,黄楚望也"。明杨仪甚至谓"刘基入石壁,得天书,从(黄)泽讲授",清四库馆臣以为此"真可谓齐东之语",乃志怪之说,而非史实。

黄泽于《易》,重视象学,精研经传,参透注疏,揭示疑义,重视思考;他返本探源,讲求《易》之古义,其经学高出群儒之上,于今仍有启迪意义。其实,宋儒革新汉唐易学,以儒家义理代替玄学,以图书、筮占代替象数,以复古易代替王弼通行本《周易》,但究其要,以程朱为代表的主流易学于辞变象占四者,尤重辞、变、占,而所言之象则多为图书之象,往往弃汉以来之传统象说于不顾。故自朱而后,或述朱,或兼宗程、朱,折衷二者,多加弥缝,其法则无非摭拾程《传》朱《义》外诸说,辅以宋诸儒之得兼融者,再补以汉儒象数之说,而综括总结者多,少有发明。要突破宋儒易学,学者们在总结中找到了两个突破口,一则是象说,一则是心学。应该说,黄泽、吴澄之成功亦多在此。

四库馆臣评吴澄《易纂言外翼》称:"自唐定《正义》,《易》遂以王弼为宗,象数之学,久置不讲。澄为《纂言》,一决于象,史谓其能尽破传注之穿凿,故言《易》者多宗之。"自王弼易盛行后,传统象数易学并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宋儒如朱震、丁易东辈虽有论列,但多述而无作。黄泽、吴澄能结合宋代图书学,而一新传统象学,其成就自然受到重视。至明代,以象学名家者众,而终使易学有了新的进境,其显著代表则有熊过《周易象知决录》、陈士元《易象钩解》、胡居仁《易象钞》、钱一本《像象管见》、吴桂森《周易像象述》、魏濬《易义古象通》、朱谋炜《周易象通》、来知德《周易集注》等是,皆"有觉宋易不合,去而为汉易者"。。至于黄泽长于思,主自悟,与吴澄融会朱陆,均有向心学靠拢之味,又为明代心学易乃至禅学易的大发展开拓了道路。

(作者:西华师范大学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

同类推荐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看不懂的日本人

    看不懂的日本人

    “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次。对于日本,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工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今天,不论你喜欢日本也好,讨厌日本也好,你都应该了解她。因为中国和日本不可能不接触,只有更好的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才能在联系与合作,矛盾与斗争中取得主动。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热门推荐
  • 随身空间之农妇大小姐

    随身空间之农妇大小姐

    她原是现代豪门千金,魂附粉嫩小弃婴,身怀随身空间,器仙贴身守护,利用空间摆脱养父母困境。空间内含良田千亩,池塘万顷,灵果灵药秘籍无数…为报恩嫁入大齐第五世家,奈何相公身体羸弱,家里虎狼成群,幸得女主唯美周旋,修理姨娘,杖毙恶狼,且看聪明女主如何玩死小人,如何觅得真爱!
  • 超级豪门:鉴宝女王

    超级豪门:鉴宝女王

    豪门千金,身怀通灵玉体,鉴宝之术冠绝玉石界。小三上位的继母,对家产虎视眈眈的黑手,都给本小姐等着!吃了她的就要吐出来,欠了她的就要还回来!她是真正光彩夺目的鉴宝女王! 新书古修大佬的现代生活,大家支持一下,投个推荐票,谢谢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倾城王妃:美男别跑

    倾城王妃:美男别跑

    只因她偷了条手链,就被妖孽王爷胁迫嫁给她!他为了争夺权利,把她卷入宫廷争斗!冷酷门主为她甘愿付出一切!风流剑客不惜生命,救她于危难!……她不过是想过平凡的生活,却次次陷于阴谋纷争里,生死茫茫,谁才能与她白首不相离……
  • 重生之玉枝

    重生之玉枝

    陈骋,女,具有过目不忘和预测危险的能力。出生时有严重的心脏病,11岁因病离世。死后重生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深山中一位叫玉枝的同龄女孩儿身上。而且,她必须在山中至少生活六年。六年后,陈骋回到家乡,迎接她的又会是怎样的纠葛?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网游之狠角色

    网游之狠角色

    本书以武侠网游剑侠2为背景。讲述了一无名小卒成为一代狠角色的历练之路。
  • 无上真仙

    无上真仙

    无上真仙,作为仙界的孽种只能这样样我走出来,纵横天下!
  • 剑问乾坤

    剑问乾坤

    一副身躯两种体态,半身为新人类的肉体,半身皮囊之下为亡灵的亡魂。征途之上,他会成就属于他的传说。真爱,修道悟理,成就传说。路过的,就当是打发时间,翻翻娱乐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