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400000024

第24章 黄泽易学探微 (2)

黄泽具体的治经方法,在其治《易》与《春秋》方面得到真实的体现,成效也最为显著。他主张"先以经证经,又其次引他经证,又其次以经证传,又其次以传证经,展转相证,亦复出入诸书",对经传烂熟于心,使其自相证明,同时又旁及群书,功夫扎实,考据严密。清儒朱鹤龄更以此为"从事圣经,成一家之学"的必由之路。然而,对于黄泽而言,这仅仅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更需要的是独立思考,自有所得。他说:"凡说《周易》、《春秋》,既看传注了,须要换却精神心术方可。若有所得,自然触机而悟。其机栝亦初不离经传中,但人自不见尔。正如《周易先天图》,在康节(邵雍)看,自然生出许多道理,在他人看,只是见得伏羲布置亭当而已。故凡读书为最难,世人只是通其训诂文义,于妙处实无所契。泽于《周易》、《春秋》是苦思之功,思虑既极而鬼神通之,非妄言也。"换却精神心术,既是苦思自得之需,也在于传注难于全通,只能作为阶梯。

黄泽指出:"说经欲全通甚难,如《易》、《春秋》须要全通诸家传注,最好者只是藉作梯级,更于传注之上别用一种工夫,虚心以求,勿忘勿助,以俟理熟,到得确然不可移易处,则固滞始化,方是真得。然后可以旁及余经,不然则固滞未化,不可旁通也。"他的这种由经传注疏而兼及他书的做法,实乃推究先儒之失,而补其所未至而得。黄泽认为"大抵先儒非是不晓大意,止是推测本原未尽",因此,于传注中选其精者为主,"却更加精思,别用一种工夫,上溯其源,下沿其流,游心既广,冀有触悟,如此而后,庶几真有所得",最终达到"本意之浑全","大义始明,而凡旧说之迂僻固滞,浅陋怪诞之说,不辩而自破"。也正是因为黄泽重实务,讲求训诂考据,读书研理,贵在自得,所以连以考据著称于世的阎若璩也对他膜拜有加,一方面爱其注经,"于先儒旧说可从者,拳拳尊信,不敢轻肆臆说,以相是非",另一方面又因黄泽"圣经兴废,上关天运,苟有悟,辄自以为天开其愚,神启其秘者"之言,而"有感黄楚望之经学以积思自悟为主,以自然的当不可移易为则"。

应当指出的是,黄泽治经综合了汉宋之法,而又力求自悟,不仅没有门户之见,而且不依门傍户,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责任心,治经目的十分明确。宋濂称:"先生之志,以六经明晦为己任;其学,以积思自悟、必得圣人之心为本。"也正因为如此,黄泽"雅自慎重其学,未尝轻与人言,以为其人学不足以明圣人之心,志不以《六经》明晦为己任,则虽与之言终日,无益也"。

黄泽治经之法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他突破了自宋末以来因循守旧、诵习程朱之说而谨守勿变之习,而主张自出所见。黄泽之时,普遍流行宋代大儒"明理以释经,而天下之能事毕矣","以大儒先生竭其心思所极,而犹有弗得者焉,则亦末如之何矣",主张"先儒所未尽者,终非后人思虑可及,不如谨守其已言者之易为功"。黄泽不赞同此说,以为"以吾所见,正恐其所已言者或不容遽知,其所未言,初未尝不可通尔",主张对待先儒之说,"如以为未当,则固学者所当致思也。思之思之,而又思之,而终有不得焉,则阙之可也,以俟后之人亦可也。一或思之而有得,则知先儒之所未及者,或有时而可通。

此今未尝用一日之力,而遽诬以为不可更通,且訾他人之用力者,是殆以己之无目,而欲废天下之视也"。他甚至嘲讽当下谨守诸儒,以为他们"殆如富人子兼其田畴,惰其作业,徒抱其遗契之齿而日数之,以为能不坠其家尔"。勇于承担,敢于挑战,而以明经为志,这当是黄泽优于宋末至明初大多数儒者之处。马宗霍称黄泽"所资较博,不为朱学所囿",正在于此。张高评先生对比黄泽、朱熹之说,以为"黄泽因朱子'致知论',而有得于'致思之道'",固可见黄泽对朱熹思想的继承,但却隐没了黄泽在新时代条件下,在蜀学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性发展。清钱培名称:"盖其学以明象为主,不取汉儒之穿凿,亦不尽宗宋儒,惟玩索经文,彼此互证,意在贯穿脉络,而不屑为支离破碎之说,殆所谓好学深思者与?"是为的论。

二、黄泽的易学思想

黄泽以其独到的"理明义精之学,博物考古之功,加以精思"之法治经治《易》,并因《春秋》而悟《易》,于易学多独到之见。《元史》称他"于《易》以明象为先,以因孔子之言,上求文王、周公之意为主,而其机栝,则尽在《十翼》,作《十翼举要》、《忘象辩》、《象略》、《辩同论》"。不过,黄泽多作简要的提示,"引而不发",未能展开来细加论述,尤其是晚年所著《易学滥觞》一书,自称乃"指其大义,含蓄颇深,比类与象学相迩","发明旷绝之学,而更隐其义,盖事大体重难以直",所以理解、融会起来并不容易,以至"及门之士鲜能信从领会者,而当世君子,亦莫克知之"。

(一)论《易》与《春秋》

《易》与《春秋》是两部非常特殊的经典,按照今文经学家的说法,"《诗》、《书》、《礼》、《乐》是普通教育或初级教育的课程;《易》、《春秋》是孔子的哲学、孔子的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思想所在,非高材不能领悟"。欧阳修也说:"五经之书,世人号为难通者,《易》与《春秋》。"不仅如此,二者还有尤为特殊的内在关联。司马迁说:"《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史记索隐》引虞喜《志林》曰:"《春秋》以人事通天道,是推见至隐也;《易》以天道接人事,是本隐以之明显也。"故班固本刘歆《三统历》及《谱》,称:"《易》与《春秋》,天人之道也。"黄泽对《易》与《春秋》的论述则建立在他对二经的精深研究与切实体会上,上继宋儒,多有新见。

1.皆有常变经权

黄泽对《易》、《春秋》之性质加以考察,以为《易》是讲变易法则之书,而《春秋》则是讲权处变之书。他说:"《春秋》皆是处变。常者易处,而变者难处,故《春秋》非圣人不能作。"又说:"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此是看《春秋》之要。......《春秋》兼正变,然大抵变多于正,多是从权,故非圣人不能作,非孟子诸大贤不能透彻。公、穀费尽心思,无大益也。"

黄泽的常变思想,以《易》"巽以行权"为据,认为"巽顺而后其权可合于正,若先不巽顺,则其所谓权者乃乱耳"。孔子作《春秋》是行权,但孔子之心本极于巽顺,其创作目的在于"济世道之不通"。如果孔子执常不变,"因循顾忌,视天下之沉溺与己不相关,则亦非圣人之心矣"。因为孔子巽顺,所以天下莫敢议其非。即便如此,孔子还要说"罪我者《春秋》",可见圣人巽顺之至。黄泽此说,实际上综合《易》与《春秋》二经,为孔子以臣民而行天子之权作理论合法性论证。他又说:"盖二书虽不同,而圣人之心,精妙则一。《春秋》方严而有温厚者在,《易》通变而有典常者存,圆融以求之,则理可得矣。"此说分析二经之旨,富于思辨,颇得二经之微义。

2.皆有绳墨规矩,当依例而求

黄泽认为《易》与《春秋》都有绳墨规矩可寻,而《易》在于明象,《春秋》在于明书法。得此二者,二经可通,圣人之旨可明。他说:"《周易》、《春秋》是有绳墨规矩之文,不比他经。学二经者,若知其有绳墨规矩,则始可。学此二经者,若能探其旨,知其绳墨,识其规矩,则虽不下注脚,而经旨亦明。""《周易》、《春秋》有绳墨之书,不可不学,而实未易学也。《易》当明象,《春秋》当明书法。"《易》与《春秋》有绳墨规矩可寻,其绳墨规矩就在易象与书法之上,有得于此,甚至可以抛弃传注,独究圣人本意。

黄泽批评当时不讲义例的学者,认为讲例方有规矩可循,不至无章法而乱套,但又要看到有变例,要适变用权。他说:"《春秋》如正例、变例之实,此是泽破近代诸儒《春秋》不用例之说。《三传》皆用例,虽未必尽合圣人,然不中不远。近时说者则以为夫子《春秋》非用例,若如此,则夫子作《春秋》止是随事记录,止如今人之写日记簿相似,有何意义?惟其有正例、变例,方可推求圣人本意。......又尝见近世作宰相者,用人之际不肯拘例,曰若用例,则一堂吏亦可为宰相。此说固是,然亦偶遇可以不拘例之人则可,若一切皆不用例,则有司又何所守乎?《春秋》之不可无例,亦犹是也。"他区别史书之例与笔削之例,以及鲁史《春秋》之例与诸国史之例的不同,对于研究《春秋》颇有启发意义。门人赵汸得其说,于《春秋》多有发明。

3.大旨皆失传,经传中可寻端绪

黄泽认为《易》与《春秋》在传播过程中,圣人本旨都已失传,不过《易》失在象学,所失于教义影响甚微,而《春秋》则自孔子之没而微言即绝,后传害教义者多。他说:"象学久已失传,故《易》尤难焉。然自辅嗣(王弼)以来,玩其辞,解其义,所失亦未远。唯《春秋》当据事以求书法,说者往往不察事情,而辄以己意窥圣人,由是众说迭兴,而夫子之志荒矣。"《周易》象学虽失传已久,但通过玩其辞义,也能得其大概,而《春秋》必据事求书法,不察史事,则圣人之意不明。他又说:"《春秋》、《周易》二书,大旨皆失传。然《周易》于教义虽未甚明,亦未甚失。......《春秋》虽具存,而本旨既失,遂无以识圣人维持世教之实,而其谬说足为世教之害者不少焉。"象学乃《易》义理精微之渊源,而《春秋》书法则是伦理纲常之本,故二者大旨虽失,而于世教的后果不一。

黄泽认为尽管《易》、《春秋》大旨失传,但用心于经传,深加考索,仍可寻其端绪。他说:"《周易》虽失象学,《春秋》虽失书法,然经传中未尝无端绪可寻,但人自不曾精探力索耳。若寻见端绪,自然合得经旨,不患人之不从。故《周易》、《春秋》废坠,尚有复之理。若《礼》则本残阙之文,遇有疑难,更难考据。"黄泽不仅如是说,而且通过他的亲身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他说:"泽于二礼甚费考索,《周易》颇复象学,然犹不敢自以为能,亦不敢多议先儒;唯《春秋》一经,先儒乱说,遂使圣人本旨几二千年而不明,故不得不以斯文为己任也。"可见,黄泽对《易》之象学、《春秋》之书法皆有考索,而于《春秋》尤有所得。

4.诸经难易有别、事体不同,当融通经传注疏,力索深思

同类推荐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红楼惊梦之黛灵

    红楼惊梦之黛灵

    她,一个空谷幽兰般的女子,绝尘的美貌,绝尘的才情,让人不忍心靠近,只怕一不小心,绝尘的她便会轻轻的离开,再也无处找寻。他,一块浊世美玉,干净的皮囊,可笑的痴情,纵有千般宠爱在身,又怎么能摆脱世俗的污浊?即使抛弃荣华万千,奈何终究一梦,梦醒后一切皆是空。她,瑶池王母的半支弃簪,不甘心被尘埃的掩埋,一心下凡,只为了实现那繁华世间惟我独尊的得意与荣耀。他,西方灵河的黑鳞神龙,摒弃了上神的诱惑,封印自己的灵力,下凡而去,只为了那一抹清丽的身影,只为了,她是他的心头之血。明枪暗箭的算计利用让纯洁的她几乎送了性命,更让他一改温文如水的儒雅,雷厉风行…天地动容的心心相通让痴然的他遁入空门,更让她顿时希望,风尘艳骨冰封于皑皑白雪…本以为,自此后,可以云淡风轻,长相思守谁成想,却也是,步步为棋,密雨惊风…——*——*——*——*——*——*——*——*——*——*——*——*——本文无关红楼原著,请红迷们凡事不要太较真。喜欢此文的读者亲亲们,欢迎光临!看文时别忘了收藏,留言,当然还有——票子…珠珠贪心,越多越好哦~还有珠珠的书友群:21056754(未满),想进来参加讨论的朋友请加进来,敲门砖:所有带着红楼字样的文字,不限此文…——*——*——*——*——*——*——*——*——*——*——*——*——沧海明珠09年力作:唯美清穿文《怡情绝恋》瑾瑜的大神推荐文:穿越正剧:《倾歌天下》精彩红楼文推荐:沧海明珠的完结文《宝黛情长》:梅灵的红楼新文《禛心俜玉》:瑾瑜的红楼热文《红影黛姿潇湘月》:
  • 富贵逼人

    富贵逼人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首富的摊贩不是好奸商。想成为十六世纪的比尔盖茨,要抛却所有良民思想,以奸欺诈,以富逼人,贪官一律踢死,奸商全部PK!唱唱曲子、钓钓凯子、赚赚银子,把大明财政握于己手,将番邦经济控于怀中。对小矮人说的话:犯我奸商底线者,虽远必诛!
  •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一场睡梦之中的穿越。从一个不得宠的丞相庶子,空有一身美貌却被人嗤笑。到言辞狠厉,只想报复报复丞相父亲的侍郎知府,审个案能够惹来顶级杀手。收个杀手做侍卫,救灾百姓身先士卒。成绩卓绝,一朝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相。身在高处,心里不禁起了丝涟漪,被人陷害无所谓,被贬无所谓,落井下石更无所谓,也许能够学学苏轼吧。繁荣一地,偶尔插插江湖琐事,入冥教,她都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让人根本就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偶尔戏戏美女,或是捉弄捉弄身边美男,她是那么的淡定。她根本就不知道身边的人早已经为她倾心,而她依旧我行我素,淡漠如她。异国使臣来了,皇帝谋人却让她‘男扮女装’,迎接贵宾。当她再一次站在权力的顶峰,盛极一时,亲爱的娘亲却告诉她,她不是她的女儿,她只是她报复的一颗棋子。云依依不愿意相信,但也必须相信,眼睛一闭,倒在了大殿之前。而他们才知道他是她!沉睡醒来她忘记了一切,只知道自己从现在醒来,一切又将如何发展。她是否应该朝命定的方向走去,还是逃脱命运。半年失忆醒来,不入庙堂,入江湖,一场命运的相逢再一次展开。人生本就是一场阴谋,上天就是那个主谋人。PS:本文比较长,慢热型,希望喜欢的读者能够静下心来看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考前备战营养餐

    考前备战营养餐

    饮食的科学搭配和均衡的营养摄取,都直接影响到考生的身心健康。我们针对考生备考时期的常见问题,有的放矢地介绍了各种有助考生身心健康的营养方案。
  • 赢在恰到好处

    赢在恰到好处

    没有人否认精明强干者藐视陈规旧俗,也没有人否认天才都有一定的叛逆性,但任何事都不能做得太过分。为人处事如果太过分,就容易走极端。一个易冲动、爱走极端的人,不仅不会取得成功,而且会把已经取得的成功葬送掉。所以,永远不要走极端,要恰到好处。
  • 头发

    头发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养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养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各种的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身体是否健康日见突出。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处在亚健康状态。怎样调养和护理自己的身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养生防病,延年益寿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本书所介绍的各种养生方法,大都已经被前人所使用和应验,还汇集了许多人们所熟知的宫廷养生方法、民间传统养生方法,甚至包括国内很多少数民族安全、实用的传统养生方法。
  • 鸾凤鸣

    鸾凤鸣

    ★※【轻松版文案】※★上帝给了她一个公主的身份,她却带着它住进冷宫俗话说的好,是祸水,总会祸害人间的冷宫怕什么,她照样混的风生水起隔三岔五骗骗皇帝老爹的三千老婆,有事没事耍耍瓜田李下的宫女侍卫闲了就躲到龙床下听听那啥…闷了就出宫溜达溜达听老娘的旧情人念念经说说佛,好不惬意但是——古语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又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再云……总之,诸多原因导致一个事实——某女在皇宫混不下去了于是乎,桃之夭夭,转战江湖蒙上帝照顾,一不小心认了个老顽童师傅然后,便宜接二连三,玉面神医是大师兄,武林盟主是二师兄……最最最重要的是,还有个天下第一公子罩着自己,某女奸笑,这下,她可以在江湖上横着走了只是,这两师兄怎么没有一个和自己对盘的?而冷冰冰的天下第一个公子,似乎就是她认识的那个‘他’可是,他干嘛装作不认识她!虽然她骗了他几千两银子,也不至于对她这么冷淡吧她一定要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而且,还要让他负责。谁让他倾城一笑,把她的魂给勾走了呢?…………且看冷宫之凤与江湖之鸾如何演绎一场精彩绝伦的爱情盛宴【看完本文正文只需4.5元,番外0.7元】现半价回馈读者,一次性订阅全部章节,五折收费。广而告之————————穿越文《财迷王妃》【5.5元】架空文《凤戏东宫》下面推荐好友文:南乔妹妹的文《青丝引》玲珑天心《蛮妃的契约》
  • 武轮

    武轮

    巅峰武者身死,其武道精华化为传承绝技与功法的结晶被后人称为武轮!万年前一场大劫,整个人类世界遭受神秘打击,一座座城市在禁制的保护下沉入地底,地面上一片废墟。万年后,废墟遗迹逐渐现世,整座大陆进入日新月异的时代……叶轩,前世碌碌无为,平庸活了一百一十六岁。死后却意外重生到了百年前!这时,他才十六岁!各种蕴含‘武轮’的废墟还未出世,许多新型的战技还未被发明,无数上古丹方还未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