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400000023

第23章 黄泽易学探微 (1)

黄泽易学探微

金生杨

内容提要:黄泽是元代最深于经术、最长于覃思的学者。他终生研讨经义,学问广博,于诸经皆有论辩,尤长于《易》与《春秋》。黄泽的易学,立论基础扎实,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引而不发,坚持思考,极富启迪意义,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备受推崇,值得研究。

关键词:黄泽;象学;经学;《易学滥觞》

黄泽乃元代与吴澄并驾齐驱的大儒,于《易》、《春秋》尤有所得。其治学方法及其学术思想都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但黄泽仅有《易学滥觞》一卷传世,故学界多失之察,而少有论述者。今综考史籍,而发其覆,望方家教焉。

一、黄泽及其治《易》经历

黄泽作为元代大儒,在经学上用功甚勤,其于《易》,终生董理,勤于钻研,方法独到,著述宏富。

(一)黄泽其人

黄泽(1259-1346),字楚望。唐末,长安人黄舒艺知资州内江县,卒葬资州,次子师明留居,子孙遂为资州人。师明长子知权知丹山县事。知权长子延节,北宋初年以德行道艺闻,拜宣德郎,通判渠州,以讨寇功召,除大理寺评事兼监察御史,乃黄泽十一世祖。其子德润、德全官稍显,而其季德柔即黄泽十世祖。黄泽五世祖拂与二兄播、揆,同年登进士第,蜀人荣之,为赋诗称美其事。黄泽父字仪可,以孝友闻,累举不第,随兄骥子官九江,蜀中乱,不能归,于是家于九江,为九江人,而居家日贫。

黄泽生有异质,十二三岁即通进士经义论策之学。入元,以明经学古、笃志力行自励,尝见邵雍天地自相依论,因践履之。年二十余,始旁通古今史志、别集诗文,不习而能诗。其后于理学诸儒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之书有得,作《颜渊仰高钻坚论》以自勉。

大德(1297-1307)中,江西行省相臣闻黄泽名,授以江州景星书院山长,使食禄以施教。又为山长于洪之东湖书院,受学者益众。但黄泽考满即归,闭门授徒以为养,而不复仕。在教学过程中,黄泽认识到儒者解经之非,"以为去圣久远,经籍残阙,传注家率多傅会,近世儒者,又各以才识求之,故议论虽多,而经旨愈晦;必积诚研精,有所悟入,然后可以窥见圣人之本真。乃揭《六经》中疑义千有余条,以示学者。既乃尽悟失传之旨"。黄泽好覃思苦研,屡以成疾,疾止复思,于诸经皆有论说,而于《易》、《春秋》尤所用心,所著二学之书为多。

黄泽是一代清贫的经学大师,其学博而少传,识高而名不著,均与此有莫大的关系。年近八十的黄泽,"贫无置锥之地,食指所需,朝不及夕",但却"严毅清苦,介然以居","终不为一日降志以谋温饱,唯以圣人之心不明、经学失传若己有罪,用是为戚",而"听其言者,莫不爽然自失也"。

黄泽以明经学道为志,好学苦思,于诸经、百家之学均有辩论,著有《十翼举要》、《忘象辨》、《象略》、《辨同论》、《三传义例考》、《元年春王正月辩》、《笔削本旨》、《诸侯娶女立子通考》、《鲁隐公不书即位义》、《殷周诸侯禘祫考》、《周庙太庙单祭合食说》、《丘甲辩》、《易学滥觞》、《春秋指要》、《经旨举略》、《稽古管见》、《六经补注》、《翼经罪言》、《易春秋二经解》、《二礼祭祀述略》、《礼经复古正言》、《经学复古枢要》等书。不过,黄泽并不自傲,而"雅自慎重其学,未尝轻与人言",终因"荐经寇乱,故宅为墟,遗书之存者鲜"。

(二)黄泽的易学经历及《易学滥觞》之成书

黄泽在易学上研索时间颇长,自称"泽于《易》、《春秋》,自束发即有志","年十七始熟复《系辞》,既又读《左传》,疑于《艮》之八及诸占法,盖探索之劳积四十余年"。黄泽"中岁尝为《易》、《春秋》二经作传",多徇旧说。在担任书院山长,从事教学期间,他对旧学有了更深的体悟认识,以为"典籍残阙,传注家率多傅会",只有"积诚研精,有所契悟,而后可以窥见圣人本真",在易学上有所精进。黄泽自己回忆说:"大德三年(1299),于《易》始有所悟。又积十数年,大概得其五六,由是始具稿。又积十年,乃稍得其节目。然所悟深者,大抵不入稿,而存诸心。

"又说:"泽自早岁读(《周易集解》)而病焉,磨励积思凡数十年,年五十始默有所悟。若阴有以启之者。又积思十年,大抵十通五六。然构思既深,立例亦异......延祐五年(1318),东平王子翼始为刊《六经辩释补注》既成,重惟《易》、《春秋》二注未能脱稿,而骎骎老境,事不可缓,若必待完备,亦贫者最难。"因此,他指示大义,于延祐七年(1320)著成《易学滥觞》一书。无疑,《易学滥觞》是在前此诸书上的改进与提高,认识有所发展。综括黄泽一生,其于《易》之研治,大体有三个阶段,"始者之艰难,中焉有得于仿佛而未备,最后则若亲见圣人提耳而面命之"。

黄泽《易学滥觞》之作源于东平王子翼刊刻黄泽《六经补注》一书,黄泽想借此将其《易》、《春秋》之学传出,因未成书,故急就其大义为之。原因有二:一是年龄渐老,时间有限,留待细研深讨以著完书的机会不多;二是家庭贫困,即使以个人力量能著完全书,也未必能传于世,反不如借王子翼刊书的机会先行著其学之大概为好。吴澄为《易学滥觞》、《春秋指要》二书作序,亦称:"楚望夫子之注疏,其志可谓善矣。《易》欲明象,《春秋》欲明书法,盖将前无古,后无今。特出其所得之大概示人,而全注未易成也。每以家贫年迈,弗果速成其注为嗟。世亦有仁义之人,能俾遂其志者乎?予所不能必也。道之行与,命也,爱莫助之,永叹而已。"四库馆臣所言更为明晰:"泽垂老之时,欲注《易》、《春秋》二经,恐不能就,故作此书及《春秋指要》,发其大凡。"吴澄序称"书于《易学滥觞》、《春秋指要》之卷端",则是二书实并为一部。故四库馆臣言:"据其(吴澄)所言,二书合为一帙。"朱彝尊《经义考》载录此书,注言已佚。

《易学滥觞》流传至今,有武英殿聚珍版本、《四库全书》本、清小万卷楼丛书本、别下斋校《涉闻梓旧》本、《经苑》本、闽刊本、复性书院丛刊本等。除此之外,黄泽的著作大多已失传。不过,其门人赵汸撰《黄楚望先生行状》,"略其行而详著其言",于其学术思想及著述多撮其要,《十翼举要》、《忘象辨》、《象略》、《辨同论》诸《易》著,借此可以考见大略。此外,赵汸所著《春秋师说》论《春秋》而及于《易》,基本以黄泽之口吻记述其学,故"径谓《师述》所述,为黄泽之《春秋》学,自然无可怀疑"。

(三)黄泽的治经方法

黄泽治经,有一套独到的方法。这套方法,乃是综合汉儒博物考古的名物制度之学与宋儒理明义精的义理之学,再加以深思力索,以例探求,而重在自悟独得。赵汸称:"先生乃欲以近代理明义精之学,用汉儒博物考古之功,加以精思,没身而止。此盖吴公(澄)所谓前无古而后无今者也。"

时蜀人研治经学,以古注疏为先,学风素朴。黄泽于名物度数,考核精审,而于义理宗主程颐、朱熹。他以义理为指导,善于考古,重视汉唐注疏,认识深刻。黄泽说:

唐人考古之功,如孔颖达、贾公彦最精密,陆德明亦然,但音切未善。宋氏诸儒经学极深,但考古之功却疏。若以宋儒之精,用汉、魏、晋诸儒考古之功,则全美矣。去古既远,不先效汉、魏诸儒之勤,却便欲说义理,祗愈疏耳。大抵生于后世,既不获亲见圣贤,又不获在两汉、魏晋间,则去古日远,考古之功自然不及。如名物度数,汉儒犹有目击者,今却皆是索之纸上,岂不疏乎?

正因为黄泽力探古义,补宋儒之不足,故对古代学术认识深切,如礼学,于郑、王二家各有评判,"谓郑氏深而未完,王肃明而实浅",又辩感生帝之说,辩宋儒胡宏以社为祭地,辩唐儒赵匡禘义,辩说《诗》之失等,虽未必尽然,却颇有识见。

黄泽以"复古"为志,不蹈宋学"舍传求经"、"以意说经"、"虚辞说经"之弊,而以博物考古为先,"尽悟传注之失","尽究诸经于阙塞之余"。在博物考古基础上,黄泽能独识经学之弊与疑,得"《六经》百氏传注疑义千余条,离析辨难,以致其思";"其纂释之目千余条,皆《六经》传注中疑义,先儒所未言,或言之而未究,与夫聚讼不决者"。这样的识鉴能力,则绝非单单的博物考古所能得。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难,黄泽于此,可以说超越了古今诸儒,尤为难得,更发人深省。

在博物考古基础上强调深思力索,则是赵汸治经的最大特色。赵汸称:"先生于经学以积思自悟为主,以自然的当,不可移易为则。故其悟也,或得诸幽闲寂寞之余,或得诸颠沛流离之顷,或得诸疾病无聊之日,或得诸道途风雨之中,及其久也,则豁然无不贯通。"这样的积思自悟,也就是所谓"虚心静定涵养"的功夫,但其冥思自悟建立在通达经传、注疏基础上,而非禅家的以静为主,没有先决条件的空想冥思,因为"不尽悟传注之失,则亦不知所以为思也","非尽悟传注之失,虽欲投契其道无由"。明黄道周辨析二者之异,称:"元时有资川黄泽者,每每教人致思。近来罗近溪(汝芳)只教人打坐。致思之去仲尼犹觉未远,打坐之去释子其间几何?新安赵汸尝问黄泽致思之法,泽云:'如经传中难解处,自为一例,致思之久,连类旁通耳。'"可以看出,黄泽的积思自悟是在熟悉经典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默会,融通经典大义。对于所思所得,黄泽也沉潜反复,不轻以示人。他告诫赵汸一思之得,以为"《六经》疑义若此者众矣,当务完养而慎思之,毋轻发也",颇重涵养功夫。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热门推荐
  •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这些情况在80后父母中是非常普遍的。虽然他们通过书本、网络或是孕前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育儿知识,但从产后住院期间看,大部分父母都不会照顾婴儿。
  • 改变你一生的情商全集

    改变你一生的情商全集

    情商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重要因素,无数事例表明绝大多数的成功者都不是那种才华横溢却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也许智商不是最高,却能把情商发挥到极致的人。本书通过解密情商的由来、挖掘情商的价值,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修炼情商,从而得以调控情绪,把握爱情,协调家庭,赢得交际,玩转职场,成就一番事业。
  • 疼上太子妃

    疼上太子妃

    传言,腹黑太子迷上刁钻少女,将之疼在心里,捧在手上,让她享尽天下人艳羡的目光…她遮了倾国之貌,藏了盖世才华,扮个平凡灰姑娘,自在又逍遥。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冷酷太子,为何一眼就相中了她?是他口味独特,还是他发现了什么?片段一:“皇兄,管管你女人,她居然将我绑在胭脂铺前招揽生意!”某王爷气急败坏地道。“原来你还有这价值?”某太子颇感欣慰。“皇兄!”“回去加紧练功,下次别被她捉住不就行了?”这也算解决之道?某王爷听了只想吐血。片段二:“殿下,太子妃夜闯金库,试图破坏机关!”侍卫脸色凝重。“传令下去,金库机关全数关闭。”“殿下,金库里存的可都是您最要紧的东西呐!”某侍卫以为自己听岔了。“不然,让她熬夜去拆机关,明早顶着两只黑眼圈出来?”某太子危险地眯起了一双鹰目。“属下明白了。”好吧,没有人敢让尊贵的太子妃熬夜。片段三:“青儿,听说你在偷学我的独门武功?”某太子慵懒地问道。“是又怎样?你来兴师问罪的?”某女一脸坦然。“不,我是来言传身教的。”某太子一脸坏笑,邪恶地张开了双臂。“喂!教就教,别乱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王的男人:岂曰无衣

    王的男人:岂曰无衣

    身为皇女却从小被迫当成皇子培养,在步步惊心的后宫里孤军奋战,除了母后谁都不敢相信……直到国师无衣的出现。那是个潇洒任性到让人嫉妒的少年,神秘的,似乎无所不能……身为国师,身为她的太傅,他应该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吧?——龙秀——说好的游戏人间,红尘不染心,麻烦不缠身呢?!——无衣——国师,过来,替朕捏捏肩!
  • 好口才好前程(大全集)

    好口才好前程(大全集)

    说话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事。会说话,可以让你结交更多的知心好友;会说话,可以让你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会说话,可以让你在商战中轻松取胜;会说话,更会让你独具个人魅力。让感情之泉从心海中自然地流出,急,流之末;缓,流之本也。说话的艺术,便在其中。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有趣事例和精炼的要点通俗易懂地向你介绍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及注意事项,理论与故事相结合,让你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就能掌握说话的技巧。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广大读者掌握及提高说话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工具。
  • 邪武霸君

    邪武霸君

    天生废物的他,却拥有世上罕见的火体之身!一次机缘下,成功开启身体密码!从此修炼事半功倍!阴谋诡计那又怎样,照样称霸一方;敌人再强那又怎样,照样揉虐捏碎!且看王川如何逆天改命,成就宏图霸业……
  • 妃难逃

    妃难逃

    第一次穿着警服出现在死党面前,她们个个笑得花枝乱颤、脸部肌肉抽筋。切,不就是警服不合身有点大她看起来有些臃肿么可是笑成这样,至于嘛!虽然她身材娇小,但是这并不妨碍她惩恶除奸保护一方天下吧?不想,一朝穿越,她竟成了蓝王的贱妃。本来威风八面的女子竟然沦为男人泄欲的工具顺带被一群无知无畏的女人欺辱这让她如何心甘?纵观古今,博览群书,费劲心机,小女子要上演古代版越狱!大概是她还不能适应猫和老鼠角色的转变,居然屡屡失手。一次又一次的凌辱,终将她心头的希望之火浇灭。有些男人,就如同罂粟,邪邪的让人沉迷,坏坏的叫人上瘾失了身,失了心她应该如何逃离这个欲求无休止、将她贬低到尘埃里的王爷?精彩片段一“你说,是逃离容易,还是捉住一个逃离的人容易?”某女警不耐的翻了一个白眼,“废话,当然是捉住一个逃离的人容易!”“为什么?”“为什么?”额头升起两道黑线,居然连着简单的问题都弄不清楚?“你没听过,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为什么一个逃犯要出动你们那么多的警力?他比你们厉害吗?”“…”“你们的追捕能力越来越低下了!”“…”“就说你吧,连我都跑不过,还想捉逃犯?”终于忍无可忍的在絮絮叨叨的某人头部重重一拳,“打击违法犯罪是多么的神圣,你丫的以为这是龟兔赛跑啊?”精彩片段二“贱人,还敢逃跑!”长臂一扬,一声清脆的巴掌,安静中尤为清晰。女子抬起头,姣好的面容上一双顾盼生辉的眼睛带着明显的愤怒,“放开我!”蓝王冷笑一声,蹲下身子,用力擒住女子的下巴,“胆敢用这种口气和本王说话?”“请你放开我,可以吗?”“休想!”蓝王手中的力道加紧,“你这辈子都是我的女人,休想逃出我的掌心!”“逃逃逃…”女人眉头皱的更紧,下巴吃痛,说出来的话却是锋芒毕露,“谁说要逃走了?定罪要讲证据的好伐?”啪的一声,反手又是一巴掌,“还敢狡辩!”女子的两颊高高肿起,胸前起伏不定,隐着怒火,“同志,你打人有瘾吗?”蓝王的眼睛眯成一条线,这个女人,今天似和往日不同——却更加挑起他凌辱她的欲望。一把拦腰抱起,大步流星走向卧榻…精彩片段三“喝了这汤药,把孩子打掉!”声音清冷无比,不带一丝温度。“不要!”眼中的伤痛无以复加,不相信他会决绝至此。“喝掉!”只是命令的口气,不带任何商量的余地。“为什么?”仰起脸来,清秀的脸上满是泪痕。
  • 讲给孩子最好听的故事

    讲给孩子最好听的故事

    “本书里的故事有些是很古老的,没有经过改编的,有些是新的,有些是由旧的故事改编的,它们在经过无数次的讲述后,演变成现在的形式。这些故事有的被缩减,有的被加长,有的保持原来的结构,有的结构已被改变,都是讲故事的人根据听众的特点有意或无意为之。有一些故事还保留着很久以前的形式,之所以被收录在这里,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喜欢听这些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培养孩子机敏、诚信、善良、勇敢、知足、谦虚的品格,让孩子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心灵。此外,本书将作品中最精彩的故事情节绘制成画,让孩子如身临其境般,进入童话世界,感受故事的精彩,获得身心的愉悦,开阔眼界,增长智慧。
  • 相爱相杀

    相爱相杀

    一份合同扔在眼前,闵筱雨被迫和相爱的男友分手。而为了留住她,邵俊文将她摁倒在床上,强行占有了她。“你就这么怕我?我说过,让你跟我在一起!”“我只是想对你好。跟着我,你应有尽有,比跟着那个人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