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巧妙借前代遗物遗迹叙述时间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对前代历史文化遗物遗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巧妙地借前代遗物遗迹叙述时间的流变。纵观中国历史文化,其回顾性很强,正如美籍华裔女学者孙康宜在《新的文学史可能吗》所说,中国文学史"其实是对过去的持续不断的重写。如果你看意大利、德国、法国的文学史,你会发现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学史这样注重互文性,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学史这么注重过去,而且还不断地改写,这几乎是闻所未闻的。所以,我们在耶鲁开会的时候,Linda Bree、Marshall Brown他们都感到非常惊奇,没有想到中国人是这个样子的。中国文化太可爱了。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办法被灭亡的原因吧?因为她的过去永远在被改写,永远无法忘记她的过去"。所以,中国文学中怀古、咏古文学一直十分盛行,人们在怀古、咏古作品中寻求与古老过去的联系,从而更加明白自己在当下的处境,孟子说的"尚友古人",就颇耐人回味。
下面我们先从这些历史文化遗物遗迹的历时角度看看洛都的历史是多么久远,再分类看看这些前代历史文化遗物遗迹是多么丰富!
1.历时--时间先后的叙事功能
首先,大致将洛阳各个历史链条完整连接起来,漫长历史,动态背景,历史演进脉络完整;其次,赋予北魏都洛以合法性、正统性、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北魏亦在华夏历史文化的创造力上毫不亚于前代,北魏史也是中华历史璀璨的一章。
凝玄寺记"洛阳城东北有上商里,殷之顽民所居处也",将我们从北魏带到久远的商朝。
景林寺记"太仓南有翟泉,周回三里,即《春秋》所谓王子虎、晋狐偃盟于翟泉也。水犹澄清,洞底明静。鳞甲潜藏,辨其鱼鳖......柰林南有石碑一所,魏明帝所立也。题云苗茨之碑"。从先秦到三国西晋、到当代北魏时期,时光流逝,朝代更替,这里依旧"水犹澄清,洞底明静",让人油然而生沧桑感和对历史的亲切缅怀等情意。
景宁寺附近有苏秦冢,"众僧常见秦出入此冢,车马羽仪,若今宰相也";大统寺附近有苏秦旧宅"每于夜见赤光行于堂前,如此者非一。向光明所掘地丈余,得黄金百斤,铭云:'苏秦家金,得者为吾造功德。'显略遂造招福寺。人谓此地是苏秦旧宅。当时元乂秉政,闻其得金,就略索之,以二十斤与之"。苏秦是战国时洛阳人,一生富于传奇色彩,想来在洛都苏秦的遗物遗迹定然不少,他也会是洛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帝梦金神,长丈六,项背日月光明,胡人号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焉。时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白马寺作为中土佛寺祖庭,作者把我们带回到东汉。
法云寺借"皇女台、土山鱼池",把人带回到东汉,去结识著名的、曾经飞扬跋扈的大将军梁冀,体会《汉书》描述的"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景观。
报德寺"开阳门御道东有汉国子学堂,堂前有三种字石经二十五碑,表里刻之,写《春秋》、《尚书》二部,作篆、科斗、隶三种字,汉右中郎将蔡邕笔之遗迹也。犹有十八碑,余皆残毁。复有石碑四十八枚,亦表里隶书,写《周易》、《尚书》、《公羊》、《礼记》四部。又赞学碑一所,并在堂前。魏文帝作《典论》六碑,至太和十七年,犹有四存。高祖题为劝学里"。作者像一个历史老人,娓娓讲述中国文化史、学术史、文献学史上著名的"三体石经"、"熹平石经"等的变迁。
修梵寺附近有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董卓旧宅,"里南北皆有池,卓之所造。今犹有水,冬夏不竭"。北魏时这里是洛都"贵里",众多达官显贵居住于此,"皆高门华屋,斋馆敞丽。楸槐荫途,桐杨夹植"。更为神奇的是,"掘此地者,辄得金玉宝玩之物。邢峦家尝掘得丹砂及钱数十万,铭云:'董太师之物。'后梦卓夜中随峦索此物,峦不与之,经年,峦遂卒矣"。东汉末竟然与北魏借遗物、怪诞之梦发生关联,古今就这样串联起来,这件诡谲之事一定会是当时洛都大事,被人们津津乐道。
秦太上君寺附近是晖文里,"里内有太保崔光、太傅李延寔、冀州刺史李韶、秘书监郑道昭等四宅。并丰堂崛起,高门洞开。赵逸云:'晖文里是晋马道里,延寔宅是蜀主刘禅宅,延寔宅东有修和宅,是吴主孙皓宅,李韶宅是晋司空张华宅'"。这里一一指明这些宅院的前生今世。地还是那块地,宅院依旧华丽,"丰堂崛起,高门洞开",但宅主人换了,在历史长河中,人物如走马灯式地永在变换,"你方唱罢我登场",对历史、人生的喟叹自然就在其中了。所以《洛阳伽蓝记》充满了沧海桑田之感,哪怕写一座建筑、一个遗迹甚至是一个小小的物品,我们都能体味作者所融入的感慨。
瑶光寺附近"有西游园,园中有凌云台,即是魏文帝所筑者。瑶光寺北有承明门,有金墉城,即魏氏所筑。晋永康中,惠帝幽于金墉城。东有洛阳小城,永嘉中所筑"。借台、城就让我们走过三国魏、西晋,直到北魏。
崇真寺记东石桥,"桥南有魏朝时马市,刑嵇康之所也",魏昌尼寺又记,"中朝牛马市处也,刑嵇康之所"。崇真寺、魏昌尼寺两寺相邻,叙述也紧挨在一起,但两次都出现"马市、刑嵇康之所",表明作者对名士嵇康的崇敬缅怀,对嵇康有深厚感情,当然还可能表明北魏洛都人对嵇康其人其事有浓厚的兴趣。
昭仪寺有池,"隐士赵逸云:'此地是晋侍中石崇家池,池南有绿珠楼。'于是学徒始寤,经过者,想见绿珠之容也"。一句淡淡的"经过者,想见绿珠之容也",表现洛都人对西晋石崇尤其是美丽的绿珠浓厚的兴致,往事不曾远逝,绿珠的美丽似乎就在眼前。
宝光寺是西晋四十二寺唯一保存下来的佛寺,虽然浴堂已毁,井已被填,但这里依旧"园池平衍,果菜葱青,莫不叹息焉"。从西晋到北魏,物是人非,让人有悠悠不尽的感慨。
卷五宋云、惠生等西行西域、天竺取经,两次写到异域的中国文物,将中华遗物遗迹放在异国他乡,让人有不尽的感慨,尤其在异国他乡的宋云、惠生看来,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至左末城。城中图佛与菩萨,乃无胡貌,访古老,云是吕光伐胡所作"。写十六国时吕光伐胡制作的佛像、菩萨像。至捍么城"有金像一躯,举高丈六,仪容超绝,相好炳然,面恒东立,不肯西顾......后人于此像边造丈六像及诸像塔,乃至数千,悬彩幡盖,亦有万计。魏国之幡过半矣。幡上隶书,多云太和十九年、景明二年、延昌二年。唯有一幡,观其年号,是姚兴时幡"。供奉佛祖的经幡,只有一幡是十六国姚兴时的,其余全是北魏的,这样就从十六国写到北魏当代。
卷五有三次提到"佛法当灭"。南北朝时,有佛教"末法"即佛教末世之说,人们忧虑在不久的将来,佛教会被毁灭:至佛沙伏城......城北一里有白象宫,寺内佛事,皆是石像,庄严极丽,头数甚多,通身金箔,眩耀人目。寺前系白象树,此寺之兴,实由兹焉。花叶似枣,季冬始熟。父老传云:"此树灭,佛法亦灭。"寺内图太子夫妻以男女乞婆罗门像,胡人见之,莫不悲泣。
雀离浮图自作以来,三经天火所烧,国王修之,还复如故。父老云:"此浮图天火七烧,佛法当灭。"
《道荣传》云:"至那迦罗阿国......窟北有山,山下有六佛手作浮图,高十丈。云此浮图陷入地,佛法当灭。并为七塔,七塔南石铭,云如来手书,胡字分明,于今可识焉。"写佛教预言:白象树一旦毁灭,佛法亦灭;雀离浮图已"三经天火所烧",如果天火七烧,佛法当灭;"此浮图陷入地,佛法当灭"。借佛教预言,把时间指向不久的将来,写出佛教徒以及亲近佛教者对将来佛法毁灭的惶惑、迷离、恐惧、忧虑,饱含宗教情意。所以这几条记录就把时间指向不久的将来,从而完成了《洛阳伽蓝记》时间的叙述。从中国商代到北魏当代,从天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创立史到佛教广泛传播的流传史,再到担忧佛法毁灭的将来,构成了完整的时间叙述,涵盖昔、今、将来,时间维度大大延伸,给人们更为广大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这样依时间顺序,从先秦写到北魏当代,为历时性叙述,从而构筑起历史遗迹长廊,让历史遗迹的时间链条完整。
2.分类梳理前代遗迹遗物的内涵
《洛阳伽蓝记》记述的前代遗迹遗物十分丰富,涵盖经济、文学、文化、政治、历史掌故,军事、古都、交通、文化交流等等方面的遗迹遗物,当然有的遗迹存在兼类、跨类情况。
经济遗迹:"永明寺,长分桥西,有千金堰。计其水利,日益千金,因以为名。昔都水使者陈勰所造,令备夫一千,岁恒修之。"千金堰为西晋时的水利工程,造福百姓,"计其水利,日益千金",朝廷重视,每年派专人维护。
文学遗迹:"昭仪寺有池,......后隐士赵逸云:此地是晋侍中石崇家池,池南有绿珠楼。于是学徒始寤,经过者,想见绿珠之容也。"西晋著名文学家、一代富豪石崇的"家池"、"绿珠楼","经过者,想见绿珠之容也"作为文学遗迹,会让人在读石崇诗文时,有亲切感,也有历史的想象与怅惘。
文化遗迹:"报德寺,开阳门御道东有汉国子学堂,堂前有三种字石经二十五碑,表里刻之,写《春秋》、《尚书》二部,作篆、科斗、隶三种字,汉右中郎将蔡邕笔之遗迹也。犹有十八碑,余皆残毁。复有石碑四十八枚,亦表里隶书,写《周易》、《尚书》、《公羊》、《礼记》四部。又赞学碑一所,并在堂前。魏文帝作《典论》六碑,至太和十七年,犹有四存。高祖题为劝学里。"娓娓叙述著名的三体石经等文化遗物的古今流变,让人觉得古今是连续的,华夏历史文化是绵绵不绝的,鲜卑族的汉化是真切而可以触摸的。
政治遗迹:"瑶光寺北有承明门,有金墉城,即魏氏所筑。晋永康中,惠帝幽于金墉城。"曹魏筑的金墉城,西晋时曾是昏君晋惠帝被囚禁之处。
历史掌故遗迹:景林寺记"景阳山南,有百果园。果列作林,林各有堂。有仙人枣,长五寸,把之两头俱出,核细如针,霜降乃熟,食之甚美。俗传云出昆仑山,一曰西王母枣。又有仙人桃,其色赤,表里照彻,得霜即熟。亦出昆仑山,一曰王母桃也"。描述枣、桃两种名物、名产,相传出自昆仑,引出古老神话典故、人物典故--西王母。
军事遗迹:禅虚寺写北魏阅武场,"岁终农隙,甲士习战,千乘万骑,常在于此",引出"中朝时,宣武场在大夏门东北,今为光风园,苜蓿生焉"。西晋练兵之地,在北魏,早已面目全非,"苜蓿生焉"。
古都遗迹:"瑶光寺,千秋门内道北有西游园,园中有凌云台,即是魏文帝所筑者。"魏文帝修筑的皇家园林、凌云台依然高耸。
交通遗迹:永明寺"出阊阖门城外七里长分桥。中朝时以谷水浚急,注于城下,多坏民家,立石桥以限之,长则分流入洛,故名曰长分桥。或云晋河间王在长安遣张方征长沙王,营军于此,因为张方桥也。未知孰是。今民间讹语,号为张夫人桥。朝士送迎,多在此处"。西晋长分桥(也叫张方桥、张夫人桥),既是交通遗迹,也可能还是水利工程遗迹;"朝士送迎,多在此处",朝士在这座桥上送往迎来,自然会有相聚之乐与分别之愁,自然会吟诵诗文相互赠送,所以这座桥很有可能也是文学场所、文学作品创作与传播之地。研究古典文学,我们应多关注这类场所、空间,重视对文学空间的研究。
文化交流遗迹:卷五捍么城,"后人于此像边造丈六像及诸像塔,乃至数千,悬彩幡盖,亦有万计。魏国之幡过半矣。幡上隶书,多云太和十九年、景明二年、延昌二年。唯有一幡,观其年号,是姚兴时幡"。宋云一行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见到了熟悉亲切的祖国文物、汉字,借幡连接起古与今,借幡含蓄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和怀念,北魏之幡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见证了中国人对异域文化宗教的孜孜以求,小小的幡凝聚了丰富的情韵和绵远的历史文化积淀。
宗教遗迹遗物,又称佛教圣物圣迹(详见《〈洛阳伽蓝记〉的咏物文学》):卷五"王城南一百余里,有如来昔在摩休国剥皮为纸,拆骨为笔处。阿育王起塔笼之,举高十丈。拆骨之处,髓流着石,观其脂色,肥腻若新"。集中描述佛祖释迦牟尼遗留下来的佛教圣物圣迹--"剥皮为纸,拆骨为笔处",细腻写"拆骨之处,髓流着石,观其脂色,肥腻若新"。用朴素的文句,唤起宗教徒不尽的虔诚、敬仰,真切细腻,似乎历历在目。
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写到的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物遗迹,富于历史沧桑感,暗地里写出了时间的变化,岁月成为了最伟大的导演,这些遗物遗迹厚重深沉,凝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文人学者的情韵,包含了普通民众在内的国人对历史的那份好奇与兴致。我们知道,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今天,了解自己,了解未来,这样历史文化就得以延续,得以发展。冯友兰曾经有一个很好的看法,即对人类的一切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先要"顺着说",了解她,亲近她,然后才谈得上"接着说",去创造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