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与印度的关系处于紧张之中,为了消除两者之间模糊的法律关系,1952年7月24日,尼赫鲁与谢赫·阿卜杜拉签订了《克什米尔协议》,重申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在印度具有特殊的宪法地位,土邦制宪议会有权利制定克什米尔的宪法和邦旗。这份协议最重要的结果是暂时地消除了逐渐紧张的、让帝国主义国家有机可乘的印度和克什米尔之间的危机Kumar, Vijay, Anglo-American Plot against Kashmir, Bombay: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54, p165。
《克什米尔协议》给印度人民争取废除封建制度、废除王公政权很大的推动力,许多人援引此例,要求扩大到其他乙部邦。印度右翼激进政党查谟人民协会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个总统、一面国旗、一部宪法”的口号。1952年11月23日,人民协会在此口号下,发动了新的骚乱。印度政府邀请谢赫·阿卜杜拉前往新德里,商谈解决克什米尔新出现的危机。谢赫·阿卜杜拉拒绝前往新德里,申明他完全遵守《克什米尔协议》。他不仅谴责骚乱者和进行教派性造谣中伤的印度媒体,甚至责备印度政府也没有明确宣布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地位不容进一步改变Quoted in Sarvepalli Gopal, Jawaharlal Nehru: A Biography (Volume Two,1947-1956),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p131。
1953年3月,葛拉罕宣布他对克什米尔问题的调解失败了。葛拉罕的失败意味着,美英企图通过联合国调解来解决克什米尔争端,促成印巴两国和解,进而把它们纳入西方安全体系去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努力彻底失败了。因此,从1953年5月初开始,美国公开地支持克什米尔独立的计划。6月23日,教派主义分子的领袖夏雅马?普拉萨德?穆克吉庾死狱中。他的死亡被指控为玩忽职守甚至谋杀,要求进行公正的调查。
一场情绪风暴把许多并非其政治支持者卷入到一场对尼赫鲁和谢赫·阿卜杜拉的严厉批评之中Sarvepalli Gopal, Jawaharlal Nehru: A Biography (Volume Two,1947-1956),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p129。7月13日是克什米尔的“烈士节”,谢赫·阿卜杜拉在这一天说:“如果我发现,通过维持独立我们能取得进步和繁荣的话,我将毫不犹豫地宣传这种主张。如果我认识到,通过加入巴基斯坦我们能够走向前进的话,那么任何力量也不能压制我表达这种想法。
”Quoted in RN Kaul, Sheikh Mohammad Abdullah, A Political Phoenix, New Delhi: Sterling Publishers, 1985, p70印度担心谢赫·阿卜杜拉与巴基斯坦相互勾结,进行不利于印度的活动。阿拉斯太尔?兰姆说:“实际上,无人能保证他不会与巴基斯坦的政治家达成协议,在真纳于1948年9月11日去世之后尤其如此。
”Lamb, Alastair, Kashmir: A Disputed Legacy(1846-1990), Hertingforbury: Roxford Books, 1991, p164在这种情况下,克什米尔的元首卡兰·辛格认为:“谢赫·阿卜杜拉确实期望国际社会向印度施加压力,给予克什米尔事实上的独立地位,明显地这是他为什么坚持执行《克什米尔协议》的原因,它将进一步使克什米尔邦与中央的关系具体化。”Karan Singh, Autobiography(1931-1967),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160谢赫·阿卜杜拉与印度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1953年8月9日,卡兰·辛格下令把他逮捕解职,副总理巴克希?吴拉姆?穆罕默德取而代之。
谢赫·阿卜杜拉的被捕是必然的。克什米尔独立缺乏地缘政治作基础,周边国家即便是巴基斯坦也不支持这一计划。后来的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说,一个独立的克什米尔于事无补。任何形式的共管实际上也行不通。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利益将起冲突,如果两国军队都派驻克什米尔,两军也会冲突。一个独立的克什米尔将成为国际阴谋颠覆的温床,从财政或军事方面来说是不可取的[巴]阿尔塔夫·高哈,《阿尤布·汗:巴基斯坦的首位军人统治者》,邓俊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80页。
尽管谢赫·阿卜杜拉的撤职与被捕从宪法角度讲并不违法,但印度对克什米尔道义上的要求却被削弱了,考虑到国内的教派暴乱,尼赫鲁再也不能确信能得到克什米尔人民对印度的支持Gowher Rizvi, South Asia in a Changing International Order,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1993, p56。谢赫·阿卜杜拉的被捕,在克什米尔引起了骚乱。
1953年7月,尼赫鲁访问卡拉奇,与巴基斯坦上任不久的总理穆罕默德?阿里?博格拉签署了《卡拉奇协议》,双方保证用和平方式解决克什米尔问题。8月17-20日,穆罕默德?阿里?博格拉回访新德里,两国就公民投票行政官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应在1954年4月底任命。这是印度立场的一次彻底转变,因为这是它首次同意明确时间正式任命公民投票行政官Ahmad, Bashir, Ph.D., The Politics of the Major Powers Toward the Kashmir Dispute: 1947-1965, Nebraska University, 1972, p202。借助这两次访问,印度平息了因逮捕谢赫·阿卜杜拉而在印控克什米尔引起的骚乱。
1953年9月2日,苏联的《新时代》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评论克什米尔的局势:“众所周知,通过其代理人前总理谢赫·阿卜杜拉,华盛顿旨在推行一项把克什米尔一分为三的计划,一份归印度,一份归巴基斯坦,第三份克什米尔谷将成为一个美国保护下的‘独立’国家。美帝国主义者企图把克什米尔谷变作其战略桥头堡,该计划应据此加以评估。印巴协议对美国代理人而言可谓釜底抽薪,摧毁了他们的破坏性能力,并使美国丧失了一个公开干涉印巴关系的借口。该协议允诺通过符合各民族皆有自决权之民主原则的公民投票手段来和平地解决克什米尔问题,这无疑是印度、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里热爱和平者的一个胜利。”Jain, Rajendra Kumar, Soviet-South Asian Relations, 1947-1978, Martin Robertson & Company, 1979, p16
三、南亚冷战格局中的克什米尔
谢赫·阿卜杜拉的被捕意味着“独立克什米尔国”成为空中楼阁。此外,1953年7月27日,美国被迫签订了《朝鲜战争停战协定》;8月21日,苏联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是亚洲历史上又一次重大的地缘政治形势转变,社会主义不但没有被扼杀,反而愈战愈强。巴希尔?艾哈默德说:“朝鲜战争使得美国官员确信,冷战在亚洲比在其他任何地区都有可能变成热战。它对美国亚洲政策的另一大影响是,尽管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量经济资源,绝大多数亚洲国家并不因此感谢美国。美国在朝鲜战场实际上几乎是孤军奋战,集体安全失败了。当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时,美国在亚洲更倾向于依赖地区结盟而非集体安全。”Ahmad, Bashir, Ph.D., The Politics of the Major Powers Toward the Kashmir Dispute: 1947-1965, Nebraska University, 1972, p4美国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用心不死,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实行与巴基斯坦缔结军事同盟的政策,以期在亚洲南部围堵社会主义国家。
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巴基斯坦和印度相比处于劣势,它若想加强自己的防卫,唯有寻求世界大国支持才有保障。因此,巴基斯坦也有与美国缔结军事结盟的愿望。1953年11月12日,巴基斯坦总督吴拉姆?穆罕默德访问美国时,与艾森豪威尔总统正式缔结了美巴军事同盟。这项举措遭到美国时任驻印度大使切斯特?鲍尔斯的反对。1953年12月21日,他写信给国务卿约翰?杜勒斯,告诫美国不要同巴基斯坦签订军事条约,他说:
这将给苏联以极好的选择。为了同我们对巴基斯坦的援助相较量,苏联人肯定会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这种援助还会得到支撑印度“五年计划”的苏联大量经济援助和支持。……美巴武器协定即将签订的传说日见增多,印度共产党抓住这个机会煽动群众,要求(印度政府)立即向苏联购买“防御性”武器。为了不使印度共产党利用这个制造问题,尼赫鲁于1953年12月底发表演说,以会把冷战带到印度自己的边界上来为理由,强烈反对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美]切斯特?鲍尔斯着,《鲍尔斯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51页。
这封信表明,美国是在无其他更好选择的情况下,采取与巴基斯坦结盟的政策,试图实现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目标。
苏联成功地爆炸了氢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美国着手准备“大规模报复战略”。1954年1月12日,约翰?杜勒斯具体阐明了这一战略。他宣称,美国将不再被迫打无数个朝鲜战争式的花费巨大、旷日持久的有限战争而不得使用核武器;相反,美国从此将保留“用我们选择的任何手段,在我们选择的任何地区”,而自由地对它所认为的侵略行为运用核武器进行报复[美]詹姆斯?多尔蒂等着,《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邵文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397页。
1954年2月22日,巴基斯坦正式请求美国根据共同安全援助计划给予军事援助;2月25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批准了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的协定。前一天,他让美国驻印度大使艾伦向尼赫鲁转交了一封公开的个人信件,对美国的行为进行解释,内中说:“我们建议做的和巴基斯坦同意做的事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针对印度。而且我公开地确认,我们对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任何国家的援助,如果在侵略中被误用来直接反对另一个国家,我将根据宪法赋予我的权力,立即在联合国内外采取适当行动来挫败这种侵略行为。”Lakhanpal, PL, Essential Documents and Notes on Kashmir Dispute, Delhi: International Books, 1965, p274这是一些空洞的保证,印度当时就予以揭露:
美国给巴基斯坦的军事装备同其所说的军事目标毫不相关。如果实际上旨在把巴基斯坦军队变成美国发起的防卫体系之一部分,以阻止苏联或中国通过喜马拉雅山脉或兴都库什山脉的军事活动,那么它应该谋求适合于山区作战的装备。但是,美国供给巴基斯坦的装备——坦克、汽车牵引的大炮——却只适用于比较平坦的地形,换句话说,适用于印度北部平原。而且,巴基斯坦政府一开始就明白的表示,它同苏联或中国都没有什么争执,并且私下承认,它的扩军实际上是针对印度的。[美]切斯特?鲍尔斯着,《鲍尔斯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