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600000013

第13章 英印帝国里的克什米尔(1822-1947) (6)

莫蒂·辛格在1852年被英印政府确立为蓬奇王,他在1897年去世,由其子拜德维·辛格继位。拜德维·辛格在1918年去世,由其子苏克德维·辛格继位。苏克德维·辛格在位期间,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与蓬奇土邦之间发生了一件大事。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第三任大君普拉塔普·辛格在1925年去世,他没有儿子,他弟弟艾马?辛格的儿子哈里·辛格被立为大君继承人。哈里·辛格是个花花公子,普拉塔普·辛格大君对他非常不满意,生前废黜了他的王位继承人资格,另外选中了蓬奇王苏克德维·辛格的弟弟和继承人贾噶特德维·辛格为“克什米尔的精神继承人”。普拉塔普·辛格的这一决定得到印度王公议院的同意,但是被英印政府的政治部否决了。

英国政府选中了名声不佳的哈里·辛格作为普拉塔普·辛格大君的继承人,以便今后控制他。哈里·辛格继位之后,一直把贾噶特德维·辛格看作潜在的威胁。苏克德维·辛格在1927年去世,贾噶特德维·辛格继位为新的蓬奇王。哈里·辛格想尽办法为难贾噶特德维·辛格,并抓住一切机会收缩他的权力,并最终在1936年使蓬奇王室服从于查谟和克什米尔高级王室。贾噶特德维·辛格在1940年去世,由其未成年的儿子拉坦德维·辛格继位,哈里·辛格乘机剥夺了蓬奇土邦的所有自治权Lamb, Alastair,Incomplete partition: the genesis of the Kashmir dispute, 1947-1948, Karac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118-120。

(引自《克什米尔问题的重要档案和注释》第7页,略有改动)

兼并蓬奇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进行的最后一项领土兼并工作。1947年8月1日,在印巴分治前夕,英国政府出于特殊考虑,提前终止应该于1995年到期的《吉尔吉特租约》,把租借的吉尔吉特和坎巨提交给哈里·辛格大君。至此,通常意义而言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才最终形成,不过,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可真称得上是庄子所说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之物,随即就因为第一次印巴战争被分裂而告终结,走向了另一次重生。此一过程也同样漫长,至今尚未结束。

查谟王室建立于1822年,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正式确立于1846年,形式上结束于1952年,当中经过五传:第一代大君是古拉伯·辛格,1822-1857年在位。第二代大君是兰比尔·辛格,1857-1885年在位;第三代是普拉塔普·辛格,1885-1925年在位;第四代大君是哈里·辛格,1925-1949年在位;第五代大君是哈里·辛格的儿子卡兰·辛格。1949年,哈里·辛格逊位之后,卡兰·辛格继位摄政;1952年11月14日,克什米尔制宪议会废除克什米尔的君主制,卡兰·辛格当选为克什米尔历史上仅有的一任元首;1965年,印度改印控克什米尔为普通邦,卡兰·辛格改任印控克什米尔的第一任邦长;1967年,他辞去印控克什米尔的邦长之职,入印度内阁担任高职。

多格拉家族以查谟为基地,以克什米尔为中心,经过一百年精心营造建立起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由于地理上差别巨大、历史上多动荡变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落后,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人口构成极其复杂,境内住着讲多种语言、信仰不同宗教和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许多民族和部族。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末任大君卡兰·辛格说:“根据宗教信仰,克什米尔的居民可以分为伊斯兰教徒、印度教徒、喇嘛教徒和锡克教徒。印度教徒多格拉族集中在查谟,印度教徒潘迪特族集中在克什米尔谷;锡克教徒主要分散在查谟和克什米尔谷;喇嘛教徒集中在拉达克,他们属于蒙古人种,尊奉达赖喇嘛为宗教领袖;其余地区是穆斯林占多数,其中在克什米尔谷主要是逊尼派和少量什叶派,从穆扎法拉巴德到迈普尔的西部地带是旁遮普穆斯林,在吉尔吉特、斯卡杜和卡尔吉尔是什叶派。”Karan Singh, Autobiography(1931-1967),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52

根据1941年的人口普查,克什米尔的人口总数是4021616,其中有3101247个穆斯林和920369个非穆斯林。因此穆斯林以占人口7711%的比例占压倒性多数,非穆斯林人口的比例是2289%。因为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在地理上被分为三个自然单位,即克什米尔、查谟以及拉达克和吉尔吉特边境地区。克什米尔省的人口数是1728705,其中穆斯林人数是1615478,占总数的比例是9346%;非穆斯林是113227,占总数的比例是654%,克什米尔谷总的非穆斯林人口中,克什米尔潘迪特约占3%。查谟省的人数是1981433,其中穆斯林是1215676人,所占比例是6136%,非穆斯林是765757,所占比例是3864%。

拉达克、阿斯图里、吉尔吉特(包括租区和专区)和卡尔吉尔边境地区的总人口是311478个,其中穆斯林是270093人,所占比例是8672%;非穆斯林人口(绝大多数是佛教徒)是41385人,所占比例是1328%Khan, Ghulam Hassan, Ideological foundations of the freedom movement in Jammu and Kashmir, 1931-1947, Delhi: Bhavana Prakashan, 2000, p37。这些数据有助于人们理解一些历史事件,比如说拉达克和巴尔蒂斯坦为何会轻易被多格拉人征服;第一次克什米尔战争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军事控制线为何会是那样一个走向。

(引自普利亚尔金的《克什米尔》第105页)

四、克什米尔土邦的民族民主运动

20世纪上半期克什米尔兴起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后来的克什米尔问题有重大影响。锡克人和查谟人控制克什米尔的政权之后,大量锡克教徒和印度教徒从印度平原进入克什米尔谋求发展,克什米尔的军队和政府机关的职位,大多由他们把持。与此同时,大批穆斯林因遭迫害而迁出克什米尔,流落到印度其他地方,尤其是毗邻的英属印度旁遮普省和西北边境省。克什米尔的下层穆斯林遭受多重压迫,生活极为困难和贫穷。曾在克什米尔政府担任高职的印度基督教徒阿尔伯坚?班纳吉说:“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非常落后,大量穆斯林是绝对的文盲,在饥饿和恶劣的条件下劳作,他们居住在乡村,实际上被当作会说话的牲畜来管制。政府和人民之间没有联系,人民没有适当的机会倾诉冤屈。对于人民的渴望和冤屈,政府不予以同情。克什米尔的行政机制自身应该从上到下进行翻修,以便有效地适应现代的条件。”Lamb, Alastair, Kashmir: A Disputed Legacy(1846-1990), Hertingforbury: Roxford Books, 1991, p 88

普拉塔普·辛格大君在1889年被褫夺权力后,英国殖民政府在克什米尔大力推行西化政策。哈里·辛格曾经在英国留学,1925年继承大君位之后,他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发起了大规模的教育和经济改革。与此同时,自19世纪下半期以后,印度的西式教育也获得很大发展,尤其是阿里加穆斯林大学创办之后,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有知识,觉悟高,但在克什米尔找不到工作。在旁遮普的穆斯林影响下,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开始建立组织进行政治活动,斯利那加的穆斯林阅览室是他们早期进行活动的最重要据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印度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起来,带动了克什米尔的民族民主运动发展。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军阀盛世才投靠苏联之后,英国加强了对克什米尔西北地区的控制,强行租借了吉尔吉特等地区,这招致了克什米尔大君的不满。在1931年的伦敦圆桌会议上,哈里·辛格大君反对英国人企图从他那里攫取战略要地吉尔吉特,虽然他允许他们控制而非拥有它。大君甚至要求废除英国驻吉尔吉特的政治代理。大君和英国之间的敌对使得后者同情穆斯林RN Kaul, Sheikh Mohammad Abdullah, a political phoenix, New Delhi: Sterling Publishers, 1985, p7。

1931年6月初,克什米尔的查谟省发生了政府官员打断穆斯林礼拜进程和侮辱神圣《可兰经》的事件。消息传到斯利那加后,这事逐渐演变成大规模游行示威和反抗大君统治的运动,并在7月13日的警察和群众冲突中,导致22名示威者和至少1名警察死亡。这一天后来被确立为克什米尔的“烈士节”。10月19日,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向大君政府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建立对人民负责的民主政府,以及保障其演讲、舆论和集会自由等权利。11月12日,克什米尔政府成立了由JB葛兰西为主席的调查团,以期制定相关政策顺应形势的发展,但这并未能满足穆斯林的政治要求。

克什米尔早期的穆斯林运动处在旁遮普穆斯林领袖的指导和实际控制之下,他们成立了一个叫作“克什米尔委员会”的小团体,给负责该土邦事务的人士提供建议。在这个委员会的指示下,8月14日被全印穆斯林遵守为“克什米尔日”,这一天要举行会议、通过决议对穆斯林在1931年7月13日战火中的受害者表示同情Bazaz, Prem Nath, The History of Struggle for Freedom in Kashmir, Cultural and Political: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Present day, New Delhi: Kashmir Publishing company, 1954, p156。为了顺利地开展政治活动,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在1932年组织成立了穆斯林会议党,并在10月15-17日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穆斯林会议党的阶级基础是穆斯林中上层人士,比较偏重于维护穆斯林中上层阶级的利益。

克什米尔的自由运动兴起之后,除了穆斯林运动之外,其他大量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妇女运动等也相继展开,成立了大量的学生组织、工人组织、印度教徒组织以及其他群体的组织。一些开明的穆斯林领袖认识到团结全体人民的重要性,以党主席谢赫·阿卜杜拉为首的部分穆斯林会议党领袖开始强调为全体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人民争取权益,而不是仅仅维护穆斯林的利益。1938年3月28日,他在一次历史性的演讲中说:“我们必须终结教派主义,当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必须停止以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的方式来进行思考……我们必须把大门打开,向所有的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开放,他们同样爱我们,相信自己的国家将从为所欲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RN Kaul, Sheikh Mohammad Abdullah, a political phoenix, New Delhi: Sterling Publishers, 1985, p16此外,谢赫·阿卜杜拉认为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穆斯林分成许多宗派,不能仅仅依靠宗教将他们团结起来,强调政教分离的重要性。他曾经说:“如果伊朗国王沙阿?巴列维将政治服从于宗教……他是否会成功?……一个国家的真正进步只能依赖于政教分离。”Quoted in Khan, Ghulam Hassan, Ideological foundations of the freedom movement in Jammu and Kashmir, 1931-1947, Delhi: Bhavana Prakashan, 2000, p163

1939年6月11日,谢赫·阿卜杜拉率领巴克希·吴拉姆·穆罕默德、米尔扎·阿弗泽尔·贝格和吴拉姆?穆罕默德?萨迪克等人,从穆斯林会议党中脱离出来,正式成立国民会议党,包容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锡克教徒,他们被称作民族主义派。原来的穆斯林会议党继续存在,由克什米尔人米尔瓦札?穆罕默德?尤素福?沙阿和查谟人乔杜里?吴拉姆?阿巴斯领导。

同类推荐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公务员工作的基本态度、基本原则等,并提供了一些详细的调查、沟通等工作技巧,帮助公务员提升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热门推荐
  • 许君玲珑心

    许君玲珑心

    穷女生宁清如为了谋得生计,取得画稿稿费,不惜编造谎言骗了公子哥孟嘉和。孟嘉和发现自己被骗,却被她的小聪明所吸引。兜兜转转,宁清如和孟嘉和发现,原来命运捉弄,他们其实是自己最痛恨的那类人。当隐秘身世被揭发,国恨与命运相碰撞的时候,在浊世为人清如冰,已经成为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 不妻而遇

    不妻而遇

    推荐绾绾新文:《婚宠》http://m.pgsk.com/a/967609/***她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护士,他是光芒万丈的巨星。四年前的一起事故将他们的命运牵扯在了一起。隐婚四年,他视她为无物。而他却是她心口的朱砂,不能轻触的芳华。在桑葚的心里,傅亦桓是一个触摸不到的存在。在人前,他是光芒万丈的巨星;在人后,他是她名义上的丈夫。傅亦桓的出现打破了桑葚自诩坚固的原则:他会在她流落街头的时候带她回家,却也会在她最狼狈的时候将她推到记者面前。他会温柔地在她耳边诉说情话,也会在她面前揽住别的女人笑靥如花。傅亦桓不知道,桑葚为了留在他的身边,曾经牺牲了多少幸福。桑葚也不知道,傅亦桓为了甩开她,宁愿退出娱乐圈。浮光错良人,当她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的时候,他却轻而易举地将她的幻想捏碎。“如果不想离婚,现在就滚出我家。”他的眼眸凉薄,不似人前的温暖。她执拗不已:“要离婚,下辈子!”***良人不可待,若与浮光错年华。她也有倦怠之时,如果能够选择她愿意从不与他相识。然而千帆过尽,他终有愧意。这一次,他不能再放手。他在她的城池里驻足久立,能否能到她回头的风景?如果年华就此终止,他愿交付浮光,赠她一片深情。
  • 最后一个道士3

    最后一个道士3

    查文斌,凌正阳二十七代传人,茅山天正道掌门,一个因救人触犯了天罚的道士,一个源自生活的人物原型。将带领我们走进一个未知的全新的道家世界,重新打开属于传说中的真实腹地。青衣人,忘川渡人,棺中人,为何都与他有着一致的面孔?师傅、父母、儿女为何一个个都会离他而去?卓雄和大山的身世,血色的纹身究竟象征着什么?一切之前的所有谜团将会在《最后一个道士3》全部揭晓!
  • 打造销售人脉的终极技巧

    打造销售人脉的终极技巧

    本书向读者详细介绍如何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子,广交朋友,做好、做熟、做深每位客户,扩大自己的个人影响,建立良好的个人口碑,让客户免费帮你销售等一系列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在销售工作中更好地与人交际,做好销售该书它既能为刚入行的销售员雪中送炭,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封神之余元

    封神之余元

    纣王高傲,雄才伟略;妲己娇媚,魅惑天下;闻仲忠义,九死不悔;比干奸猾,争权夺利;太上寡言,老谋深算;元始华贵,生而人上。准提不顾面皮,渡人西去,只为教派气运;接引脸色疾苦,默诵真言,终盼佛教大兴。为你讲述一个不一样的封神世界。余元:“其实,我只想活下去!”
  •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谈人生时能够冷静地剖视人生,直抵人的内心,犹如一盏明灯,在黑夜中指引归家的路途,读来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张中行谈人生的散文还如晨曦般带着希望,把温暖和煦的阳光洒遍大地,唤醒沉睡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