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5900000018

第18章 五言诗的产生 (1)

五言诗的重要——五言诗不会产生于苏李的时代——更不会产生在枚乘的时代——最早的五言诗——民歌与民谣——《古诗十九首》等——两篇伟大的五言叙事诗:《悲愤诗》与《孔雀东南飞》——蔡邕、郦炎、孔融等——乐府古辞——相和歌辞——《汉铙歌》

五言诗的产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大事件,一个大进步。《诗经》中的诗歌,大体是四言的。《楚辞》及楚歌,则为不规则的词句。楚歌往往陷于粗率。而四言为句,又过于短促,也未能尽韵律的抑扬。又其末流乃成了韦孟《讽谏诗》,傅毅《迪志诗》等等的道德训言。五言诗乘了这个时机,脱颖而出,立刻便征服了一切,代替了四言诗,代替了楚歌,而成为诗坛上的正宗歌体。自屈原、宋玉之后,大诗人久不产生。五言诗体一出现,便造成建安、正始、太康诸大时代。曹操、曹植、陶潜诸大诗人便也陆续地产生了。诗思消歇的“汉赋时代”遂告终止。

五言诗产生在什么时候呢?钟嵘《诗品》托始于李陵。萧统的《文选》也以“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几篇为李陵之作。徐陵选《玉台新咏》则以“西北有高楼”、“青青河畔草”诸作为枚乘之诗。如果枚乘、李陵之时,五言诗的体格已经是那么完美了,则他们的起源自当更远在其前了。至少五言诗是当与汉初的《楚辞》及楚歌同时并存的。然而,在汉初,我们却只见有“大风起兮云飞扬”、“诸吕用事兮刘氏微”、“力拔山兮气盖世”,却绝不见有五言诗的踪影。即在武帝之时,也只有“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东方朔歌),“凤兮凤兮归故乡”(司马相如歌),“秋风起兮白云飞”(武帝《秋风辞》);却绝不见有五言诗的踪影。那么,枚乘、李陵的“良时不再至”、“西北有高楼”等的至完至美的五言诗,难道竟是如摩西的《十诫》、穆罕默德的《可兰经》似的从天上落下,由上帝给予的吗?像这样的奇迹,是文学史上所不许有的。

我们且看,主持着李陵、枚乘为五言之祖的人,到底有提出什么重要证据来没有。

钟嵘、萧统皆以李陵为五言之祖。然钟嵘他自己已是游移其词:“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固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昭明文选》,先录《古诗十九首》,题曰古诗,并不著作者姓氏,其次乃及李陵之作。然钟嵘尝说:“其外‘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虽多哀怨,颇为总杂。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去者日以疏”正在《古诗十九首》中。钟氏既疑其为“建安中曹、王所制”。而萧统却反列于李陵之上。可见这两位文艺批评家对于这些古作的时代与作者,也是彼此矛盾,且满肚子抱了疑问的。刘勰说:“成帝品录三百余篇,朝章国采,亦云周备,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见疑于后代。”此语最可注意。《汉书·艺文志》选录歌诗,最为详尽,自高祖歌诗二篇,以至李夫人及幸贵人歌诗三篇,南郡歌诗五篇等,凡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四篇,无不毕录。

假如李陵有如许的佳作,《艺文志》的编者是决不会不记录下来的。又《汉书》传记中,所录诗赋散文,至为繁富。李陵传中,亦自有其歌:“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这是苏武还汉时,李陵置酒贺武,与武诀别之诗。所谓李陵别苏武诗,盖即此诗而已。别无所谓“良时不再至”诸作也。这诗乃是当时流行的楚歌的格式,也恰合李陵当时的情绪与气概。“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这三首“别诗”,诚极缠绵悱恻之至,然岂是李陵别苏武之诗!又岂是“置酒贺武曰:‘异域之人,一别长绝’,因起舞而歌,泣下数行,遂与武决”的李陵所得措手的!《古文苑》及《艺文类聚》中,又有李陵的《录别诗》八首,“有鸟西南飞”、“烁烁三星列”等,则更为不足信了。

苏武亦传有“结发为夫妻”、“黄鹄一远别”诸诗,其不足信,更在李陵诗之上。像“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诚是一篇悲婉至极的名作,却奈不能和苏武这一个人名联合在一处何!又有武《答李陵诗》一道,见《古文苑》及《艺文类聚》;《别李陵诗》一首,见《初学记》。则更为显然的伪托。

为什么钟、萧诸人定要将这些绝妙好词抬高了三个多世纪而与李陵、苏武发生了关系呢?可能的解释是:自“五胡乱华”之后,中原沦没,衣冠之冢不东迁则必做了胡族的臣民,苏、李的境况,常是他们所亲历的。所以他们对于苏、李便格外寄予同情。基于这样的同情,六朝人士便于有意无意之中,为苏、李制造了,附加了许多著作。有名的《李陵答苏武书》便是这样动机伪作出来的。将许多无主名的古诗黏上了苏、李的名字,其动机当也是这样的。

至于五言诗始于枚乘之说,则连钟嵘、萧统他们也还不知道。这一说,较之始于苏、李的一说为更无根据,更无理由。第一次披露的,是徐陵编辑的《玉台新咏》。他以《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东城高且长》、《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明月何皎皎》、《涉江采芙蓉》八首,定为枚乘作,更加了《兰若生春阳》一首。大约硬派这九首“古诗”于枚乘名下的,当是相沿的流说,未必始于徐陵。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已说起:“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徐陵好奇过甚,以此“或称”,径见之著录了。

总之,五言诗发生于景、武之世(公元前156—前87年)的一说,是绝无根据的。在六朝以前没有人以五言诗为始自景、武之世,也没有一首五言诗是可以确证其为景、武之世之所作。虞美人答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一歌的:“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见《史记正义》)以及卓文君给司马相如与之决绝的《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见《西京杂记》)固与苏、李、枚乘同为不可靠的。即班婕妤的《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敛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作于成帝(公元前32—前7年)之时者,刘勰且以为疑,《文选》李善注也以为“古词”。则西汉之时,有否如此完美的五言诗,实是不可知的。颜延之《庭诰》说:“李陵众什,总杂不类。元是假托,非尽陵制。至其善篇,有足悲者。”苏东坡答刘沔书说:“李陵、苏武赠别长安诗,有‘江汉’之语,而萧统不悟。”(《通考》引)洪迈《容斋随笔》说:“《文选》李陵、苏武诗,东坡云后人所拟。余观李诗云:‘独有盈觞酒。’盈,惠帝讳。汉法触讳有罪,不应陵敢用。

东坡之言可信也。”顾炎武《日知录》说:“李陵诗,‘独有盈觞酒’,枚乘诗,‘盈盈一水间’。二人皆在武、昭之世而不避讳,又可知其为后人之拟作,而不出于西京矣。”又《文选旁证》引翁方纲说:“今即以此三诗论之,皆与苏李当日情事不切。史载陵与武别,陵起舞作歌‘径万里兮’五句,此当日真诗也。何尝有携手河梁之事。所以‘河梁’一首言之,其曰:‘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此谓离别之后,或尚可冀其会合耳。不思武既南归,即无再北之理。而陵云:‘大丈夫不能再辱!’亦自知决无还汉之期。则此日月弦望为虚辞矣。”翁氏又说:“‘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苏、李二子之留匈奴,皆在天汉初年。其相别则在始元五年。是二子同居者十八九年之久矣。安得仅云三载嘉会乎?……若准本传岁月证之,皆有所不合。”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也说:“七言至汉,而《大风》、《瓠子》,见于帝制;《柏梁》联句,一时称盛。而五言靡闻。其载于班史者,唯‘邪径败良田’童谣,见于成帝之世耳。……要之,此体之兴,必不在景、武之世。”由此可知以《古诗十九首》等无主名的五言诗为枚乘、苏、李所作,是有了种种的实证,知其为无稽的;固不仅仅以其违背于文学发展的规律而已。

那么五言诗,应该始于何时呢?五言诗的发生,是有了什么样的来历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最可靠的五言诗,是《汉书·五行志》所载的汉成帝时代的童谣:

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

桂树华不实,黄雀巢其颠。

昔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及班固的《咏史诗》:“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逮长安城。”这些五言诗,都是很幼稚的。可见其离草创的时代还未远。又《汉书》载永始、元延间(公元前16—前9年)《尹赏歌》:“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后汉书》载光武时(公元25—55年)《凉州歌》:“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后汉书》又载童谣歌云:“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崔氏家传》载崔瑗为汲令,开沟造稻田,蒲卤之地,更为沃壤,民赖其利。长老歌之道:“上天降神明,锡我仁慈父。临民布德泽,恩惠施以序。穿沟广溉灌,决渠作甘雨。”常璩《华阳国志》载太山吴资,孝顺帝永建中(公元126—131年)为巴郡太守,屡获丰年。

同类推荐
  •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最能够使人们在名利场上的争斗中幡然地卸下铠甲。从而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恬淡而从容,但愿杨早所著的《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的读者在阅读后心灵上也获得如此洗练……《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还原世界空难史上15个著名的空难事件,葬礼和墓地最为纯净,倾情揭秘空难背后的故事,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娓娓讲述空难自我避险小贴士
  •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是著名法制作家丁一鹤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第一部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是“解密中国大案”系列图书的第三部,通过对一系列大案要案幕后真相的解密,给社会以警示。《欲壑难填》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茅盾文学奖得主、《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石钟山联合鼎力推荐。
  •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在改变历史进程之后,身遭恶运,历经半个世纪幽禁岁月的人生实录。 它交织着成功与牺牲,光辉与惨淡,感奋与忧郁,布满着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青春是一首歌,演绎着浪漫的童话,这里有我们青涩的成长历程,有我们甘之如饴的美好回忆。任时光流转,最初的亦是最美。
  •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由“世纪交响”、“长篇平台”、“绿野美卉”、“文坛撷英”。,曾先后在全国文联、新华社、《文艺报》社做编辑,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这是其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当代小说文学评论的文集,担任过《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雷达,并兼任母校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热门推荐
  • 马家寨

    马家寨

    天寿逼上北莽山落草成寇。抢钱粮。冯家串通地方驻军借剿匪之名血洗马家寨,渭北高原马家寨马冯两族素有积怨。马家后生马天寿垂涎冯家大户冯仁乾的小妾,莽撞冒犯引来杀身大祸,五百余乡民以血肉身躯勇护家园。,意气风发与冯家对峙,掳小妾,砸店铺,幸得永寿常医师金大先生拼力相救
  •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提升职业精神的经典读本,铸就负责态度的行动指南。 最大的人生智慧就是感恩做人,最强的工作能力就是负责做事。唯有在感恩做人、负责做事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事业的满足、成功的喜悦,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体会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智慧。
  • 绝世倾城:妖娆彼岸花

    绝世倾城:妖娆彼岸花

    彼岸花花语:分离,悲伤的回忆曼株沙华,传说中最寂寞的花,长叶时花已谢,开花时已无叶。彼岸无边,咫尺天涯。所以又名彼岸花。曼珠沙华宿命注定了.阴差阳错之下穿越回古代,她是那个时代唯一的女帝妖娆邪肆,傲视天下,多重极端的性格,一双深眸,平静如星夜黑洞,却暗涌无数波澜。她,是千古女帝,风华绝代。她说:我的命运由我主宰。她说:有你们,即使弑了天下。我也不在乎。她是万人敬仰的女帝,她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只是这一切是否能守住。新文《猎爱记:淘气公主爱作战》校园篇+都市篇新文《二嫁新娘:误占帝王心》新文《绝世倾城:妖娆彼岸花》新文《恋爱物语:爱情华尔兹》请亲们也多多支持~~QQ:568356088,喜欢小说的亲们可以加Q,请自行备注好
  • 无上仙尊

    无上仙尊

    人间灵气匮乏,众生皆认为不可能成仙,但云峰毅然倔强踏上仙途,开始了一段奇幻的成仙之旅。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文争武斗,英豪辈出。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三国鼎立,风云变化,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蜀山剑侠传5

    蜀山剑侠传5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我的赌约男友

    我的赌约男友

    当花心男遭遇拽拽酷女郎,要如何收场……蓝沫说:我是个坏女人,我收服你的目的是踹了你,我爱上你却绝对是意外的意外。关梓辰说:正好,我是个坏男人,我被你收服是为了缠着你,我爱上你,就连以后也会爱你……(女主很拽,男主很帅,绝对的时尚偶像剧,想看地球撞火星的请进……)
  • 懒狂弃后

    懒狂弃后

    不爱胭脂爱乾坤,谁道女子不如男!女主姿态慵懒,心性潇狂。她腹黑强势,并非那些花痴女所能匹敌。无论是后宫争宠的美人心计,还是战场练兵的人心收买,亦或是江湖帮派的壮大组织,一切都顺理成章的被女主掌控的游刃有余、手到擒来。作为女子,她有冰艳的容貌,高贵的气质,时而慵懒清贵,时而娇媚可爱。香艳惑人,胭脂本无罪,奈何佳人不爱胭脂爱乾坤。只有那旌旗猎猎、战鼓阵阵的誓师台,才能一解佳人情衷。她身披甲胄号令三军,一骑绝尘,驱赶外敌、清除叛党。她凤袍加身统领后宫,独树一帜,纠察奸细、扫清卧底。血染江山如画,佳人清贵睿智,时而运筹帷幄,时而身先士卒,管制后宫、沙场练兵。待到她歃血疆场,问鼎天下万里锦绣之时,身边能否有一伟岸身姿随时供她依靠歇息?如此强势冷情的女主能否打开心胸接纳男主?二人相互合作、究竟能不能牵手睥睨天下、笑傲江湖?待到盛世降临,二人能否同登九重宝塔,并肩看天地浩大。。。。。。女主与男主感情曲折发展,冰冷霸气的男主与强悍傲世的女主强强碰撞,精彩不断。行文绮丽兼磅礴,时而诙谐打趣。此文男追女,费劲千辛万苦。结局一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