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6736

传统文化也有糟粕

读书号2023-05-23 16:45:510

刘悦

前不久参加了一场婚礼,宾客闹洞房花样百出。本来是高兴的事,新郎痛苦的陪着笑脸,搂着大哭的新娘,真的有些感慨。而婚礼陋习的参与者,将“闹”视为婚礼文化娱乐的一部分,并非有意“作恶”。

闹洞房习俗看似简单,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影响力,从影响的范围来说,可谓遍及全国各地;从存在的时间来看,则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直到近现代仍然相当流行。似乎有人折腾就是最好的“热闹”……

男尊女卑几乎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维持的价值观,女人被强制性地压迫,不能超越自己的男人,不能在社会上抛头露面。汉字中“妇人”就是屋子里打扫卫生的人。 所谓“糟粕”原指造酒剩下的渣滓,泛指废弃无用之物,其反义词为“精华”。定义某一物为'精华'还是'糟粕',是相对的,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在传统社会是精华,但此一时彼一时,同样的东西到了现代社会就变成糟粕,实乃衡量标准有别。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世所公认的。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传统中也有一些糟粕,是需要我们舍弃的。传统是一个非常含糊的概念,任何传统都是民族生存的标记和印记,都有其存在的历史价值,你看不惯接受不了的可以批判,但是你不能进行否定和嘲笑,而是选择对当今有用的部分来继承。

民间有一个现象,过几年就出现“大师”,他们或者包治百病,救苦救难;或者精通周易,助人逢凶化吉。而这些大师被一再证明是骗子,但上当受骗的总是前赴后继。尤为可悲的是,一些受过教育的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烧香拜佛,打卦问卜,不问苍生问鬼神。

经学和理学都把孔子供上了神坛,一个把孔子弄得玄而又玄,一个把孔子弄得呆头呆脑。学习古代经典,不论是儒家还是诸子百家,科学的精神是把圣人当人敬,而不是当神供。一旦走上神坛,便成为教条,丧失了活力。

孔子反对迷信关注人生“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他尊重人的生命,诅咒人殉制度,“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他认为爱与宽容是做人和施政的根本,“吾道一以贯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主张人通过学习来超越自我,追寻生命的意义和尊严,“学如不及,尤恐失之”,“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毫不奇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一读《论语》便为之折服,把孔子的学说作为攻击封建专制的思想武器。陈独秀曾经是批孔的先锋,他也认为封建礼教与真正的孔子精神是两码事。先秦时期,不论诸子百家还是《诗经》、《离骚》,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有一种勃勃生机。但是后来的儒者,经常对经典加以曲解,逐渐窒息了其生机。譬如《诗经》,开篇就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明明就是一篇歌颂少男少女纯洁爱情的诗篇,孔子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而后代儒者,却将其穿凿为歌颂“后妃之德”。

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好几次文化上的复古运动,譬如唐朝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提倡学古文,习古道;明朝王世贞等人发起的复古运动,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这些运动对于匡正人心,改变萎靡的文风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是大清朝幼儿教育的必备读本之一。通俗易懂,基本不需要翻译,其内涵就是“生活中的一切要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就像从秦到清,朝代更名换姓,但上演的都是同一种剧情。小的时候读《弟子规》,长大了就读《为老板服务的艺术》,你把“父母”换成“老板”一样的。

由于传统文化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农耕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因此传统文化中也包含有不少封建迷信的糟粕,而复兴传统文化又成了某些群体复兴封建迷信的借口。

只有对维护国家和谐稳定、繁荣昌盛的优秀文化,我们才需要继承,糟粕文化要坚决抵制和抛弃,这就是哲学上讲的“扬弃”。

“糟粕”,既然能被传承下来,必然有其适宜滋养繁衍的土壤。那些供奉与传承者若不是这些“糟粕”的既得利益者,那么就是他们看到了这些“糟粕”中的“精华”。抛弃“糟粕”合理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