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道融的一首小诗,全诗仅20个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农人夜耕的情景
崔道融,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
崔道融的诗大都自然明快、通俗易懂。著有《东浮集》九卷。《全唐诗》编其诗为一卷。
这一年,崔道融身在乡村,在一个雨夜中,偶然看到一个老农牵牛扶犁,趁着下雨雨水充足抢农时,在田地里辛勤的耕作犁田,不由想到众多劳动人民而写下这一首《田上》。此诗仅20个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农人夜耕的情景

《田上》
崔道融 〔唐代〕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这首诗的大意是:
雨水丰足,田中水满,白亮亮的一片。农夫们披着蓑衣,半夜就起身耕作。人牛都使尽了力气,可东方仍是灰濛濛的一片,曙色还未出现。
这首诗是诗人写雨夜田中所见,以同情的笔调描写了农夫耕作的辛苦,提醒人们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雨足高田白”一句,是说雨水很多,就连高处的田地也积了许多水,而成为一片水白色。
作者用“足”、“白”二字,既突出强调了雨水之多,又暗示了农夫耕田将会倍加艰难和辛劳,为下文作了铺垫。
“披蓑半夜耕”一句,乍看之下,让人想到不合情理。哪里有农夫披着蓑衣半夜里耕地的呢?但细细品来,此句却是蕴意深含。可能是由于雨水过多,农夫们耽误了播种的时间,泥水里,又是冒着雨,耕田的吃力是可想而知的。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经历了一番的劳作,人和牛都精疲力尽。所喜的是种子都已经种上了,再看天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半夜劳作。还没有到天亮,都已经工作完了。
“力俱尽”与“殊未明”作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生活。虽然“人牛力俱尽弦,但劳动的时间还很长,天亮之前和天亮之后农民将如何坚持下去,这是留给读者想象的内容了。

这首小诗十分通俗,明白如话,虽然是反映农民辛苦的,但它是通过耕作情形的具体而又细致的描驽来表现的,它取的是一位农民最平常的一个劳动镜头。风雨里,半夜就去耕作,像牛一样出力。
全诗语言质朴动人,内容生动写实,诗人怜悯之心跃然纸上,是悯农诗中的经典佳作。
古诗词日历 | 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译文、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绿阴冉冉,铺展原野,大地仿佛换了一翻崭新的光景。和暖的东南风吹过,夏天的白昼一天天变长。小小荷花贴着水面,点缀着横塘初夏的美景。蝴蝶忙碌地晒着粉色的衣裳,可爱又多情。茶已煎好,酒已倒好,只等喝醉,诗词兴致大涨,赋诗填词呢。幼小的燕子,似乎格外珍惜“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落花,双双衔着落花,回到精美的屋梁之上。注释读书号2023-05-23 09:25:270000耗时6天,我总结了高中语文基础选择题专练(附解析),记得打印
都说高中语文是一门很玄学的科目,上课认真听讲,但考试却不一定能拿到一个好成绩,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的语文试题都是需要自己去感悟和领会的,再加上课后要自己不断地去积累和做一些相应的训练,但很少有同学去怎么做,认为做语文的阅读题都是浪费时间,高考考试也不能出同一篇文章去理解。读书号2023-04-22 19:26:070000弓藏狗烹,将上云台,同样是汉朝,刘邦和刘秀对待功臣为何不同?
中国历代帝王能成其霸业者,身边必附有一大群能人异士,这些人或与帝王运筹帷幄于帐中,或运粮安政于幕后,或冲锋陷阵于前线,可谓有定鼎之功。但历史的怪圈在于,这些人在一个政权建立之后却往往是对新政权最大的威胁。因此,历代皇朝的开国之君都不得不面临一个难题:该如何处置这些昔日的伙伴?面对这个难题,西汉的刘邦与东汉的刘秀给出了不同的方案,究竟是怎样的原因才使他们做出了这样完全不同的决定?一、弓藏狗烹读书号2023-05-23 09:16:030000班主任:我将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高频词汇,汇成30页笔记,记得收藏
在高考的英语试卷中,想要把英语试卷答好,那么就需要同学们对词汇的掌握要越多越好,要知道词汇的掌握对答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词汇量的提高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所以说除了语法之外,掌握一些高频词汇对提高英语水平是很重要的。读书号2023-04-22 17:17:030000家长帮孩子做到这些 学习中要少走很多弯路
1、能坐在前排,一定要坐前排,距离黑板和老师更近,意味着距离知识更近!2、千万别学别人抽烟喝酒混社会,远离负面朋友。记住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你高中没有好好读的书电子厂和工地会来找你的。3、不要太在意老师课堂上是否关注到你,一定要勤。回答老师问题,沉浸式听课。4、记住你不是金q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你做自己就好了,不卑不亢,自主学习。读书号2023-04-23 15:41: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