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个中国人,就至少会背一句他的诗
唐诗之中,边塞诗独成一派。顾名思义,所谓边塞诗,是以边塞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涉及乡愁、戍边之苦、建功立业、歌颂英雄,以及边塞的风土人情等。玄宗时大力开疆拓土,鼓励仕人从军,边塞诗因此在盛唐达到高峰期。
其中,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和岑参,为盛唐最具代表性的边塞诗人,也是盛唐军事由盛转衰的见证者和书写者。
汉家天子今神武,
不肯和亲归去来。
王之涣出生于公元688年,卒于742年。他正好出生于盛世,也死于盛世。
他的少年时,正是武皇统治时期,从小生活富裕稳定。壮年出仕时,又正好是玄宗执政前期。此时的玄宗,尚能勤政爱民,任用贤能之人,是一个很好的从政时期。
可以说,王之涣从生到死,都处于大唐经济、政治、军事发展的高峰期。
正因为他出生在盛唐,相比另外三位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写得开阔博大,充满朝气,恰如他生长的盛唐时期,是蓬勃的,充满生命力的。
他流传下来的诗只有六首,但每一首都是名篇。《凉州词二首》更是他的代表作,甚至有人说,《凉州词》是唐代七言绝句中的压卷之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其一》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凉州词·其二》
笔下的景,是西域的景。黄河远、孤城孤、万山高,视野宽阔,苍凉雄劲。
笔下的事,是边关的战事。大唐军队在边关横扫千军,曾经虎视边关的突厥只能求和。
王之涣并没有亲自参过军,上过战场。诗中对战争的描写,均出自于一种浪漫的幻想。边塞诗都写乡愁,但王之涣笔下的乡愁,是幽幽的,需要慢慢体会。他不写思乡如何苦,而是说:“你何必用胡人的乐器吹奏长安的离别曲呢?长安的春风吹不到西域来。”带着浪漫的诗意,需要慢慢去体会出来。
这一点与同为边塞世人的岑参不同。岑参笔下的乡愁,写得直白。因为他自己就长期远离故土,驻扎在边塞的军营里。上过战场,终日所见,都是边塞漫天的黄沙,战场的血腥与残酷。所以他的愁,直接而具体。
盛世才子,家世显赫
王之涣诗中有一种聛睨万物,傲视一切的底气,源自于大唐盛世,也来自于他盛大的家族。
盛唐时,朝廷一直在开拓边疆,唐朝军队一直向西,穿过中亚,直接到了波斯国的家门口,也就是现在的伊朗,还设置了波斯都督府驻守。而中间的数十个小国,直接臣服,成为唐朝的附属国,大唐为此特设安西、北庭都护府,派兵长期驻守。
往北则是跨过贝加尔湖畔,直抵俄罗斯境内,设立了安北都护府。往东更是灭了高句丽,设立安东都护府。高适的祖父,高侃就曾带兵平定高句丽之乱,后来就任安东都护。
大唐国力强盛,四面皆是附属国。生长在长安的王之涣,见过万国使者来朝觐见的大场面。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坊市中,住着波斯人、高句丽人、天竺人、日本人……他们操着异国腔调,在这里读书、经商,以及做官。
这里的信仰也是包容而多元的,佛教、道教、波斯教、景教……不论是什么信仰,都有它的安身之处。东西两市聚集了最奢侈的舶来品,粟特商人不辞辛苦,从遥远的西域,不断运送来稀奇玩意儿。挥霍无度的世家子弟,出手十分阔绰,往往一掷千金。
王之涣是幸运的。不仅生活在这样一个盛世,还出身世家。
他是官三代,出身太原王氏,这个家族在唐朝很显赫,跟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合称七姓十家。
势力之大,让皇家天子都忌惮三分。朝廷甚至直接下令,严令几大士阀家族之间通婚联姻。王之涣的家族背景,由此可见一斑。
王之涣入仕,不用考试,也不用四处投诗干谒,单单凭着家世,就可以在朝廷谋得一个官职。
王之涣的第一个官职是任冀州衡水主簿,正九品,主管全县户籍、文书办理等事物,相当于在河北的县做一个文秘工作。任职没多久,王之涣就被县令李涤看中,把家里的第三个女儿嫁给了他,王之涣的家世和才华可想而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性格和爱好跟李白很相似,少年时也是重豪侠义气,经常跑到长安城外的五陵,跟聚集在那里的游侠厮混,做些行侠仗义的事。闲暇时就围坐一起,一起击剑悲歌,三五成群,一边拍剑,一边唱歌,放荡不羁。
他这种性情之人,最厌恶的是官场谄媚逢迎、诬陷诽谤。公元727年,三十八岁的王之涣被人诽谤中伤,于是愤而辞去官职,开始了十五年的半隐居生活,跟大部分诗人一样,他除了读书,就是访友和游历。
王之涣虽然性情放荡不羁,但属实是一个读书能人,从小天资聪颖,又肯下苦功夫钻研文章,到壮年时,已经意会了经典的奥义,而且还很能融汇于诗中。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这是王之涣最有名的诗,写下来他登上鹳雀楼后的所见所思。
视角开阔宏大,把太阳、山、海这些气象,写得很有气势,可见诗人慷慨的胸襟。并从中悟出了亘古不变的道理。
他把蕴含哲理的人生认识,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来,脍炙人口。长安城里,不论妇孺老幼,都爱朗读他的诗歌。
相传在一个下雪天,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三人在酒馆喝酒。有四个年轻貌美的梨园弟子在唱当时诗坛的诗歌佳作。高适提议说,看谁的诗歌被唱得多,算谁赢。前面三个人唱的都不是王之涣的诗。他很着急,开口说到:“前面三个姑娘长相一般,唱的诗歌也没多少水平。如果最漂亮的这个,还不唱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再写诗了。”第四个姑娘开口,果然是他的《凉州词》。
在唐朝,很多诗人一生都过得很清苦,在长安谋官时,常常要为钱发愁,谋取官职,更多的时候也是为了有稳定的收入维持生计。
但王之涣却不用为此发愁。他家有祖产,有耕种的佃户,有私人的奴仆,不管他怎样,日子都能过得很恣意。
公元742年,在朋友的劝说下,王之涣才再度入仕,任文安县尉。县尉是武职,负责抓捕盗贼,辅佐县令办案,有些像现在一个地方派出所的所长。他在任上时,理政公平,颇受爱戴,可惜任职不到一年,就因病死了,时年五十五岁。
王之涣是很幸运的,他赶上了大唐盛世的尾巴。他生活的时期,玄宗尚能勤政爱民,标志着盛世衰落的安史之乱是在他死后十三年才爆发,王之涣生在所有中晚唐诗人都向往的盛世时期。
家国不幸诗家幸。生在盛世,死在盛世,或许这就是王之涣诗歌低产的原因。但他留下来的,都是精品。
在王之涣逝世的这一年,玄宗改年号为天宝,取“物华天宝”之意,意喻天下太平、富饶。这是玄宗对自己政治结果的一次自我总结,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他认为大事已经办完,人生圆满,于是开始追求享受,沉迷享乐,追求道教不老之术,频繁召请道士入宫,封官授爵。
自此,玄宗懒怠朝政,把更多的权力一步步下放给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奸佞之臣,帝国的丧钟开始敲响。
好在大诗人王之涣已经依然远去。
同为边塞诗人的王昌龄、高适和岑参,就没有那么幸运。我们下次接着讲。
千古奇书经典智慧27句,脱离苦海,悟透人生真知,读懂生活不迷茫
像我们到现在嘴上还常说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杀人一万,自损三千。”“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都是出自文化瑰宝《增广贤文》,可见它的文化价值的份量,说透人生哲理,教会我们如何做人,这27句精华真的值得我们一读。1、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读书号2023-04-23 14:52:260000耗时6天,我将高中物理46道选择题真题,汇成32页笔记,都是重点
对于高中物理来说,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实在是太多,而在高中我们接触的物理只能算是入门,由此可见,高中物理的知识范围有多广,难度有多深。但仅仅是这入门的难度就难倒了大部分的同学们。学物理你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同学们会呈现两级分化的形式,喜欢物理的,物理成绩都非常高,甚至有的满分,但其他科却成绩不好,也就是偏科;但讨厌物理的或者是对物理无感的,成绩平平,不高也不低,与其他科目没有区别。。。读书号2023-04-22 19:29:460000别瞧不起辟邪剑谱,你看岳不群练成后,能打败的也不过只有1人而已
辟邪剑谱,总被很多人说成是“鸡肋”,说它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说它设定的门槛太高,居然要先自宫才能修炼,而且效果也不咋地。林平之和岳不群都修炼了辟邪剑谱,也不过就是打败了余沧海和左冷禅等人。不仅比不过东方不败,风清扬,连令狐冲都打不过,也未必打得过方证大师。只能说,这个上帝视角对于《笑傲江湖》中的人物要求太高了。读书号2023-04-18 18:12: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