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115师687团,源自哪支红军部队,首任团长张绍东叛逃始末
1927年11月13日晚,黄麻起义爆发。18日,起义队伍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辖第一路和第二路。1928年1月1日,鄂东军在木兰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7月,第7军改为红11军31师。1930年3月,红1军成立,31师1大队改为1师1团。9月,1师1团的1个连与光山战斗营6个连合编为商光边独立团。
关于鄂东军、工农革命军第7军等红四方面军各军发展情况,参考之前的文章:
红四方面军的11个军,首任军长仅2人看到革命胜利,5人被杀害
1932年4月,商光边独立团与固始、商城独立团合编为红四方面军独4师(师长徐海东),商光边独立团改为10团。9月,独4师改为红9军27师(师长徐海东),10团改番号为79团。
1932年10月,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决定撤销军的番号,率红10、红11、红12、红73四个主力师二万余人西进川陕。留下原红25军75师、原红9军27师79团,及一些地方独立部队,担任掩护和接应,坚持鄂豫皖苏区。
主力走后,形势很严峻。吴焕先向省委建议,把分散的红军部队整合起来,捏成拳头打击敌人。
11月3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将分散的红军部队聚合在一起,在黄安县檀树岗重新组建红25军,全军7000余人,辖74师、75师。以27师79团为主改为74师,辖220团(79团改为220团)、221团、222团,75师辖223团、224团。
1933年4月初,红25军和红28军(军长廖荣坤、政委王平章)在麻城北部的大畈地区会合。4月8日两军合编为红25军,军长吴焕先、政委戴季英、副军长廖荣坤,下辖73师(下辖217团、219团),师长廖荣坤、政委王少卿;74师(下辖220团、222团),师长徐海东、政委戴季英(兼);75师(下辖223团、224团、225团),师长姚家芳、政委高敬亭。
在1933年春夏季,红二十五军发展到高峰时的12000人。面对大别山周围近20个师的敌军,红25军艰苦转战,虽取得很多胜利,但自身也遭受很大损失。
7月,七里坪战役失败后,鉴于减员太大,仅剩3000余人,红25军进行了整编,撤销73师番号,军长吴焕先、政委戴季英、副军长徐海东。下辖74师(下辖220团、221团、222团)师长徐海东、政委周化贤;75师(下辖223团、224团、225团)师长姚家芳、政委高敬亭。
10月2日,红25军由皖西北返回鄂东北通过潢麻公路时突遭敌军截击,军长吴焕先带2000余人冲过公路,深入到鄂东北地区,徐海东率领74师师部和223团1营、3营8连及224团2个连共1000余人退回皖西北,与坚持斗争的原红28军82师合编,重建红28军,辖82师、84师(原74师220团等部)。
1934年4月,吴焕先率红25军回到皖西北,4月16日与重建的红28军在安徽金寨县豹迹岩会师。4月17日,红28军编入红25军,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82师改为74师(3个营),84师和75师改编为新的75师(84师改为223团,75师改为224团)。
中央红军长征前,程子华受中央委派前往鄂豫皖,历尽艰难终于找到鄂豫皖省委。当时的密写药水不过关,所带的密写材料浸水烤火后均未显现字迹,但是鄂豫皖省委仍对他充分信任,口述传达了中央指示。
徐海东主动建议,由程子华担任军长,自己改任副军长。鄂豫皖省委经研究后,决定红二十五军领导为: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参谋长戴季英、政治部主任郑位三。这充分说明鄂豫皖省委对中央和中央苏区的尊重,体现了徐海东为了革命不计较个人地位的高风亮节。
11月11日,鄂豫皖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1934年7月26日《关于组织抗日先遣队的通知》),决定红25军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外线转移开辟新的根据地。
11月13日,红二十五军整编,取消师级建制,直辖223团、224团、225团和手枪团。
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全军2980人。
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高敬亭将留下的红74师(即红82师)和地方游击队重新整合,组建了第三个红二十八军,未设军长,政委高敬亭。坚持了三年游击战,鄂豫皖红旗不倒,以歼敌18个营的骄人战绩,荣登南方各游击区部队之首。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时,红二十八军3100余人,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为各路游击队中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
高敬亭
从隶属关系来说,红25军属于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受限于当时的条件,鄂豫皖省委、红25军与鄂豫皖中央分局、红四方面军失去了联络。然而却因祸得福,排除了张国焘错误路线的干扰。
省委书记沈泽民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曾与之公开大吵,幸得他的资历老,且敌情严重,张国焘来不及对他动手。在鄂豫皖省委的领导下,红25军一直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沈泽民虽然有时也左倾,但他为革命是公心,不似张国焘私心太重。程子华是周公点名去联系鄂豫皖省委的人选,带来了中央的指示,从而保证了红25军在军事路线、政治路线上的正确。吴焕先是公认的军政双优,徐海东作战勇猛,一心忠于党。有了好领导,部队的发展方向自然错不了。
红二十五军是一支年轻的红军队伍,年龄最大的是副军长徐海东,也不过34岁,而军长程子华29岁、军政委吴焕先27岁,团营干部多是20岁出头,连排干部平均年龄不到20岁,大部分战士的年龄在13岁至18岁之间,整个部队充满朝气。
红25军年轻的小战士
美国记者斯诺的描述是:“最堪注意的就是这支队伍,差不多没有年逾十八岁以上的战斗员,从前的鄂豫皖苏区里,遭受异常残酷的白色恐怖”。
“那些在战斗中牺牲者的孤儿,那些在1932年随红四方面军远征到四川的红军战斗员的子弟,便在这种恐怖条件下建立起游击队,从游击队变为现在以儿童军著称的红25军,这一军大多数战斗员的年龄,只是从十三到十八岁!”
蒋介石曾经给围剿鄂豫皖的国民党军下令,对于苏区“山要过火,石要过刀”,仅徐海东一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杀了66人。在这种白色恐怖下建立起来的红25军,其基干人员都是红军的子弟和遗孤,根正苗红,对敌人充满了仇恨,战斗意志旺盛。
长征到达陕北的红25军
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好的领导,优秀的战士,红二十五军猛打猛冲战斗力强悍的另一个保障是——拥有精良的装备。红25军独立作战,打了不少胜仗,端了不少敌军仓库,部队从7000人发展到12000人,又从12000人打到3000余人,人员虽然少了,但武器装备都保存了下来。
国民党中央军的编制,每个步兵连6挺机枪。长征出发时,红二十五军拥有轻机枪200挺,27个战斗连平均下来,每连有9挺机枪。这个装备水平不仅好于国民党中央军、地方军,也好于同时期的其他主力红军部队。
红25军曾经奔袭敌人的一个师后勤基地得手,缴获大量辎重弹药,因而,弹药相对充足。就是在这次奔袭战后的总结会上,一位19岁的副班长就此次作战,给时任军长徐海东提出了批评。徐海东让他说说,他指出了三条不足,徐海东听后连连点头:说得好,你可以当连长。后来韩先楚对刘震说:你是三句话连升三级。长征时的营长(韩先楚)和指导员、连长(刘震)解放后均授予上将,进步神速,会打仗,战功自然是加分项。
我们都知道一件轶事,中央红军到陕北后,主席向红十五军团借钱,徐海东让供给部长将家底5000大洋“借给”中央。我们所不知道的是,徐海东还下了一道附加命令,每个连调出3挺最好的机枪,“借给”中央红军。这不仅体现了徐海东对党的忠诚,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红二十五军多么阔绰。
长征期间,红二十五军在敌军的围追堵截下多次遇险,在军首长的指挥下,干部勇敢,战士拼命,用强大的火力一次次杀开血路。
1934年12月10日,鄂豫皖省委在陕西丹凤县庾岭镇庾家河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创建鄂豫陕根据地,鄂豫皖省委也改为鄂豫陕省委。
会议进行时,敌军60师突然来袭,恶战半日,毙伤敌800余名,我伤亡200余人,军长程子华重伤,徐海东也负了伤,此后由徐海东代理指挥。
红二十五军12月8日进入陕南,经过一路转战,已不足2500人,这一次又遭受较大损失。
12月11日,红25军在丹凤县雒南蔡家川进行整编,224团撤销建制,团部与225团团部合并,原224团1营改编为225团1营,原224团2营改编为225团2营5连、6连。3营缩编为1个连编入223团3营为7连。
红224团前身为参加黄麻起义的黄安麻城支队,后改编为六安县独立团。1932年3月,六安县独立团改编为红75师224团。1933年11月底,红75师缩编红224团。1营1连由原73师217团(前身为罗山独立团)缩编,2、3连由75师225团(前身为固施独立团)改编而成。2营由224团与原73师219团合编。1934年4月红25军与新红28军会合,组建红75师,辖223、224两个团。不久,从224团2营抽出一主力连加上光山、八里区独立营改编为第3营。
红224团是红25军唯一一个从组建至34年长征时番号保存下来的主力团。长征时,团长叶光宏(34年12月牺牲),政治处主任 郭述申(未授衔),三营营长夏先国。也许是因为团长和3营长牺牲,红224团被撤编。
此时,红二十五军辖223团、225团两大主力团,以及手枪团(300人)。长征中,红二十五军干部折损严重:
手枪团,团长杜本润(1935年被肃反错杀),政委宋国兴(1935年牺牲),继任李隆贵(1937年失踪)。
红225团,团长五易其人,分别是:于祠远(信息不详),继任李发春(1935年9月牺牲),继任张成毅(1935年9月牺牲),继任周益华(1935年牺牲),继任张震东(开国少将)。
团政委张明先(1935年牺牲),1营营长方跃南(1935年9月牺牲),1营营政委傅竞志(1935年9月牺牲),2营营政委石国桂(1935年4月牺牲)。
红223团,团长四易其人,分别是:张忠发(1935年8月牺牲),继任方炳仁(1935年9月牺牲),继任彭雄(1943年3月牺牲),继任张绍东(1938年叛变结局不详)。
团政委赵凌波(1941年皖南事变被俘投敌,上面红25军领导人合影,最右边的就是他),政治处主任陈先瑞(开国中将),1营营长吴金贵(1935年8月牺牲),2营营长方庆元(1935年1月牺牲)。
1934年12月进入陕南后,红二十五军开辟了有两个县的根据地,至1935年7月初,红二十五军由2000余人恢复到3700余人,另发展地方武装2000余人。
1935年5月9日,鄂豫陕省委书记徐宝珊病逝,吴焕先代理省委书记。
7月15日,原鄂豫皖省委交通员石健民从上海经西安到达红25军驻地,带来了党中央的文件,并确切证实了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和准备北上的消息。当晚,鄂豫陕省委在长安县沣峪口召开紧急会议。省委全面分析形势,认为红25军当前最紧迫的战斗任务是,在一切行动中极力去与陕北红军集成一个力量,以配合红军主力在西北的行动,迅速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因此,省委决定立即率领红25军西征北上。
7月16日,红二十五军4000余名指战员从长安县沣峪口出发再次踏上了征途。为策应红军主力,放弃已建立的落脚点,可见鄂豫陕省委和红25军对党的忠诚和大局观。
主力离开后,陈先瑞率不满编的一个连(225团8连,68人)和地方游击队坚持陕南游击战,后发展为2000人的红74师,西安事变后红74师回到陕北。
8月21日,红25军在泾川县王村镇四坡村附近(今掌曲村)南渡汭河,后卫223团突遭敌第35师104旅208团的一千余人突然袭击。我军奋力反击,歼敌700余人,将敌人击溃。但是,军政委吴焕先不幸牺牲。
9月4日晨,敌35师直属骑兵团对我军后卫225团3营发动袭击,我军损失200余人。
9月15日,红25军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全军3400余人。
9月16日,红25军与陕北红26军、红27军会师。9月18日,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全军团7000余人,下辖三个师:红25军组成75师,223团仍为75师223团。红26军组成红78师,红27军组成红81师。张绍东任75师师长,陈锦秀任223团团长。
1936年2月,红军东征。红81师调出,由军委直接指挥,后恢复红27军番号。
1936年4月,红223团扩编为红73师,师长张绍东,原辖三个营分别扩编为217团、218团、219团;红225团扩编为红75师,师长陈锦秀,三个营分别扩编为223团、224团、225团。
1937年8月25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十五军团改编为115师344旅,红73师改编为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田守尧、参谋长兰国清,政治部主任崔田民,副主任谭甫仁。具体改编情况如下:
红73师师部→687团团部
红73师217团团部→687团1营营部
红73师219团团部→687团3营营部
红217团与218团一部改编为687团1营1连至4连
红219团与218团一部改编为687团3营9连至12连
原红一军团2师5团1连一部改编为687团2营8连,红78师(红26军)232团1、2、3连改编为2营5、6、7连
红73师特务连→687团特务连
12连即为原224团3营,34年12月编入223团为7连,49年时为三十九军115师345团3营7连。上篇诸仁桥围歼战中,志愿军中年龄最小、最早的打坦克“爆炸英雄”罗亮泗就是7连1排2班的战士。
诸仁桥围歼战,被阻击后军长下令停止救援,美军营长:那我们投降
张绍东打仗不仅勇猛,还很会动脑子,颇有指挥才能。长征时由于连续几任团长牺牲,在长征后期升任主力团223团团长。成立红十五军团时,红25军缩编为红75师,他担任师长。36年4月223团扩编为73师时,他回到老部队担任73师师长。长征到陕北后,参加指挥了劳山、直罗镇、东征、西征战役。可以说他深得徐海东的喜爱和信任,视为左膀右臂。
张绍东
平型关大战时,张绍东指挥687团截击日军后尾,仗打得十分出色,很是给徐海东长脸。据687团2营6连的老战士杨士梅回忆:“张绍东团长在平型关指挥战斗时,又靠前指挥了,把团指挥部的前沿指挥所设在小寨村的龙王庙里。那里离公路很近,后来日军在混乱中冲上了龙王庙高地,张团长急忙转移了。后来,我缴获的那支三八式步枪,被他背着,他很是得意。”
1937年12月底,在687团2营、688团2营的原红78师(红26军)部队调出,组建689团,旅警卫营的2、3、4连调入687团,与2营8连组建为新2营,仍维持13个红军战斗连,比688团多了三个,而689团仅6个红军连。可见,687团是344旅第一主力团。
上篇文章中,在其他的八路军部队连战连捷的情况下,1938年1月344旅却连打两个败仗,688团团长陈锦秀和1营长也牺牲了,一时士气有些低落。朱总司令见状后,亲自出马来到344旅指导工作,重点抓了全旅的思想作风,整顿部队,总结了抗战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在战略思想和战术指挥上,尽力去实现以打游击战为主的根本转变。
参考阅读:温塘战斗,伏击日军反遭失败,牺牲了八路军第一位主力团团长
经过整顿的344旅奉总部命令,南下晋东南,进入太行山区,配合129师反日军九路围攻。然而,344旅此番南下,发生了一起重大政治事件,这件事,给344旅这支英雄的部队蒙上了阴影。
344旅决定从晋冀交界前往晋东南,徐海东、黄克诚率688、689团走在前面,张绍东带687团殿后。
1938年2月25日晚,张绍东带着第1营、第3营的营连长和团机关的警卫、侦查、通讯等人员近两百人,携带武器走出了部队在山西省昔阳县东治头的驻地,说是要去看地形准备打仗。
前面说过,687团新2营是由红一军团红5团1连与344旅警卫营主力(原红十五军团警卫营)组成,可见张绍东在行动前还是动了一番脑子的。
半路上,张绍东对大家说出了去投奔国军的想法,胁迫大家叛逃。
1营、3营是自己带的老部队,平时干部战士都很尊重他,服从他的命令。当时又是国共合作,张绍东也许觉得凭借自己的威信和当时的大环境,自己的计划一定会得到大家的响应。然而他打错了如意算盘。
新四军三师8旅旅长田守尧
副团长田守尧(1943年牺牲)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坚决反对,接着是刚从688团调来的政委吴信泉(原政委韩振纪在1月调任686团政委)。长征时田守尧任红225团营长,1935年4月任鄂豫陕省委常委,组建红十五军团时任红78师师长(副师长韩先楚),改编为八路军时任687团副团长。从红军时的级别和资历来说,不低于张绍东,他作战勇猛,在战士中有威信。吴信泉来自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此前一直做政治保卫工作,红军会师后调任红75师政治部主任,改编为八路军时任688团政训处副主任、政治部主任,此后在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展现了军事才能。
第三个站出来坚决反对的是连长童世明。长征时童世明担任红25军营长,级别与张绍东持平,但是由于左倾路线,被错误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下放连队伙房当兵。但革命意志从未动摇,从伙夫干起,1943年任新四军8旅22团副团长率部反扫荡时不幸中弹牺牲。
紧接着,团组织股长李雪三(开国中将)也坚决反对。李雪三来自红一方面军,红军会师后任红十五军团警卫团政委,改编八路军时任344旅警卫营副营长,成立687团新2营时任2营教导员。
很快,一个坚定地团队站了出来,全体的政治工作干部都表示,不做叛徒,不跟着张、兰二人走!
田守尧、吴信泉有了全体政治工作干部的支持,趁机劝说其他官兵,终于稳住了队伍。最后叛徒张绍东和兰国卿只拉拢了一个营长和几个连排长等少数人。
下面是1938年2月687团各营干部名单:
第1营营长:郝??副营长:周世忠(少将) ,教导员:曹光琳(少将)
第2营营长:颜东山(少将) ,教导员:贺大增(少将)
第3营营长:齐天初? 副营长:汪家道(少将), 教导员:齐天初
爱将陈锦秀中炮阵亡,病重的徐海东听闻消息后吐血。仅仅相隔一个月,另一位爱将竟然做出这等事,徐海东气得再次呕血不止。
大将徐海东
他立即派344旅政委黄克诚带人去687团处理善后事宜,并令687团政委吴信泉带领一个营去追赶张绍东和兰国清。然而张绍东跑得很快,未能追上。
朱总司令闻讯亲自来整顿部队,调整领导班子,任命原副团长田守尧为687团团长,吴信泉仍任政委,李雪三任政治部主任。勇敢斗争的连长童世明,被提拔为687团一营教导员。
不久,田守尧将有叛变苗头的3营营长枪毙。对照一下38年2月687团干部任职,被张绍东拉走的应该是1营营长,后被枪毙的是3营营长。
张绍东、兰国清(卿)叛逃事件,性质极为恶劣。此前周昆潜逃,也只是个人行动,没有想带走部队,也没有投靠国民党,周昆的行为应属于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
现在说起张兰事件,一般认为此二人叛逃的原因是生活腐化所致,张绍东是被兰国清拉下了水。这种观点在时任687团供给处长的伍瑞卿(开国少将)的回忆录中记载较为详细,当时张绍东、兰国清就以战士生活较苦等要求其在给养上放宽,而且说出了对革命前途的悲观失望,此时二人已经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开始为自己“捞好处”了,而且还和当地地主勾搭上了。
687团参谋长兰国清资历非常老,1927年就参加了革命,参加过百色起义和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长征时任红三军团红11团参谋长。然而,打下平山县城后,兰国清与当地的地主迎来送往,过惯苦日子的他竟染上了吃喝嫖赌的毛病,甚至加入了一个名为“三蕃子”的会道门,然后他就把团长张绍东拉下了水。
张绍东是一员虎将,但也有一个弱点:好色。他在延安时就闹过几起绯闻,影响极坏,在兰国清有意的纵容和引导下,张绍东和一名大地主的女儿打得火热。
解放战争时任39军117师师长的张竭诚(开国少将)回忆:“张绍东打仗是个好手。平型关战斗指挥得也很好。有人说他打日本鬼子动摇了,可是他以前打了那么多仗怎么没动摇呢?怎么说变就变了呢?他可是从鄂豫皖到陕北,打了一路啊。”
对张绍东的一些劣迹,徐海东已有耳闻。他本想对部队进行一次整顿,好好教育教育张绍东等人,但频繁的战斗使他一直未能如愿。
常言道做贼心虚,张绍东知道自己干的事不是好事,违反了纪律,一直派人四处打听。终于有一天,有人向他报告,说上级准备整顿。他一听,心开始慌了。
张绍东也许是感到错误太严重,怕难以获得组织上的谅解,或者是难以割舍纸醉金迷的生活.总之,他跑了。
张绍东的一个老部下曾说:“他跑得太不值得了。大整顿,顶到天是撤他的职,让他当伙夫,黄政委以前也从团长赶下当过大头兵嘛,没啥奇怪的。以他的能力,只要吸取教训,打几仗还会上来的。”
他的老部下其实没说到点上。
腐化堕落,这种原因肯定有,但不可忽视地存在着另外一个客观因素,那就是对统一战线的看法。当时党内军内存在几种观点,一种是对于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合作抗日不理解,一种是王明鼓吹的“一切为了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倾向,还有一种是改编后都是国军了,一切向国军看齐。看来,张绍东、兰国清二人的第三种心态比较多一点。因而,如何保持“换下红星帽,改编不改心,红旗在心中”才是最重要的!
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张绍东、兰国清之所以最终选择了叛逃,这句话就反映了问题。尝到了腐化堕落带来的快感,他们忘记了参加革命的初心,再也不想回到八路军队伍上过清贫且残酷、紧张的战斗生活。
二人的结局,张绍东据说跑回了大别山投靠了桂军,后来当上保安旅旅旅长,1948年时被我军击毙,也有的说是被逮捕后枪毙。但这些没有官方资料佐证。而兰国清则像周昆那样,人间蒸发。
张绍东作战既勇猛而且善动脑子,很会打仗,如果从错误中及早醒悟,他不至于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在抗日疆场和解放战场上,他仍有可能还是一条好汉,日后,他也很可能迈入共和国将军的行列。
但历史不能假设,他毕竟跑了,一个原本有可能成为将军的人令人遗憾地消失了。由于他的叛逃,687团的征战史多少也蒙上了些灰尘。
344旅三个团的主体部分,687团发展为三十九军115师343团,抗美援朝打响了中美两军首战的第一枪;688团在解放战争时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六纵16旅46团,淮海战役血战大王庄,彻底打垮了黄维兵团的斗志;689团发展为三十九军116师347团,为我军顶级主力团,抗美援朝时最先攻入平壤和汉城。
谢逊有位师父非同小可,难怪谢逊滥杀无辜,张三丰却视而不见
金庸的武侠小说有不少扬善除恶的大侠,也有不少无恶不作的反派人物,而正邪之争则深深影响了金庸武侠小说的剧情走向。的确,在金庸架构的江湖世界里,正邪素来不两立,名门正派和歪魔邪道的纷争不仅会在江湖里掀起轩然大波,甚至还能改朝换代。好比《倚天屠龙记》的明教,明教原本被六大门派称之为魔教,后来在张无忌的带领之下,明教和六大门派冰释前嫌,明教甚至还将蒙古人赶出了中原,元朝就此灭亡。读书号2023-05-25 18:58:220000难怪段誉不再迷恋王语嫣,你看王语嫣遭人非礼时,表现得有多恶心
即便金庸的武侠小说完结多年,再次翻阅他的武侠小说依旧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确,金庸打造的江湖世界逼真迷人,读者们恨不得穿越到金庸武侠世界里化身主角,在邂逅奇遇、练成神功之后,游走在诸多美女中间,体验一把韦小宝式的快乐。读书号2023-05-26 16:07:3000028岁男孩顶楼抛2.2米长、带铁钉的木棍,砸死老人后,家属:没钱赔
文丨孙虎的书房编辑丨孙虎的书房四川达州,一名六旬老人在接孙子回家路上,在小区里被从天而降的一根长2.2米,且带有铁钉的木棍砸倒在地上,经抢救无效后身亡。在事发之后,让人吃惊不已的是——肇事者家属竟然理直气壮的说:“没钱赔!”小区物业也一直推脱:“我们没责任!”那么,这根致命的木棍到底从何而来?肇事者家属为何如此理直气壮?老人致死的责任到底谁来承担?读书号2023-05-25 13:14: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