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七、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八、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九、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十、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十一、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十二、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左口右父,音fu2)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缀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上执下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汗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十三、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十四、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十五、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十六、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十七、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十八、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十九、凡服桂枝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二○、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二一、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二二、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二三、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二四、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二五、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二麻一汤。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二六、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二七、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二八、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芩白术汤主之。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茯芩 白术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芩、白术。
二九、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甘草各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三○、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假如给你一次重新养育儿子的机会 我再也不会把儿子交给爷爷奶奶带
1.假如给你一次重新养育儿子的机会,我再也不会把儿子交给爷爷奶奶带,而自己去上班挣钱,现在是钱没挣下孩子的黄金教育期我也缺席了。假如一切可以重来我要在他三岁前教他学说话走路,三岁开始教他阅读背唐诗跳绳以及整理自己的玩具......因为现在才明白幼儿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开始。读书号2023-04-23 14:35:000000耗时6天,我汇总了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考试常出这些内容
对于高中化学大家一定都熟悉,而且也是理综三科里最不能够忽视的存在,难点也是很多,虽然难度比不上物理,但是比生物要更难一些,所以想要把高中化学的成绩提高,基础打牢是少不了的。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化学的知识点比较杂乱,单元化的内容很多,几乎化学元素表中每一个元素,都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小单元,所以当我们去记忆时往往会丢三落四,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读书号2023-04-22 18:01:170000古龙武侠中,表面上看实力很强大,一到实战就拉胯的六大绝世高手
在古龙的武侠世界,许多高手一出场给人的感觉是很强的存在,不但气势逼人,而且霸气侧漏,令对手感到颤栗。但是这些高手,有种雷声大雨点下的感觉,虽然名头极响,但是真正出手的时候,却让人觉得不过如此,甚至有种名不副实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在古龙的武侠中,五位表面上看起来实力很强大,但是一到实战的时候就武力值拉胯的六大绝世高手。第一位:谢晓峰读书号2023-04-19 11:01:050000耗时9天,我将高中英语必考词汇搭配,汇成18页笔记,记得打印好
对于高中英语的学习向来都是枯燥的,除了背单词就是背语法,可以说想要把高中英语的成绩提升上去,就要依靠量变产生质变,经过不断地积累才能在最后的时刻,把日积月累的单词和语法变成自己的分数。读书号2023-04-22 16:16: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