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6393

为什么《明朝那些事儿》只写到1644年,并没有写南明4帝?

读书号2023-05-10 17:41:280

《明朝那些事儿》有两大特点,是既通俗易懂又幽默风趣,而且脉络清晰,使人看罢是意犹未尽,明白了何为“历史比小说精彩多了”这句话。

不过《明朝那些事儿》讲到1644年便结束,并没有讲到南明,是很多读者所不明白的,作者当年明月也没有在书中有所说明,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宋安之来试着分析一番。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作者当年明月最具有发言权,不过也联系不上,所以我们就从各个方面客观入手分析。

首先《明朝那些事儿》顾名思义讲的就是明朝的事儿,明朝的国祚是276年,起于1368年,结束于1644年,所以全书以1644年结束,是很正常的情况。南明身为明朝亡国以后的割据政权,延续时间又不长,内部历史又是各种混乱,所以没有延伸也正常。

虽然很多人在个人情感上认为南明也是明朝一部分,但客观来说,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帝自缢身亡,就意味着明朝的全国性统治结束。

明亡以后,由忠于明朝的势力拥立明朝宗室藩王建立的南明,属实拿不出手,虽说占据了南方半壁江山,但问题是这个过程只持续了一年而已,因为到了1645年,清军南下,南明弘光政权不堪一击,不只是丢了长江天险,也丢了南京等重镇,随后的南明政权隆武、绍武、永历三个政权就是无险可守,更是没有了半壁江山,疆域处于不稳定状态。

到了1659年,永历帝更是逃往缅甸,也就是说明亡以后仅仅15年,南明政权就退出了大陆的竞争,到了1662年永历帝更是被吴三桂押往昆明绞杀。

以这个来看,南明真不能算入明朝之中,要是南明能像东晋和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怎么说也是占据东南半壁江山上百年,形成长期南北对峙的状态,那肯定能算入明朝之中。

更何况别看南明时间短暂,但是继承明朝的臭毛病可不少。

大敌当前,党争激烈,大臣与大臣之间没有同仇敌忾,反而多是互相攻击。而且是彼此防备,像郑成功被重用于隆武政权时期,虽然后来一度差点北伐光复南京,但是与永历政权并没有过深的联系,双方并没有配合好,可谓孤军奋战,最终失败告终。还有“两蹶名王”的李定国,本可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甚至扭转乾坤,却被一直妄想自立称帝的孙可望在背后拖后腿,乃至捅刀子,最终也是功败垂成。

继统上也是一团糟,按时间顺序弘光帝是崇祯帝堂哥,隆武帝和绍武帝两兄弟则是远支宗室,论宗室血缘,只能追到明太祖朱元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之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是崇祯帝堂弟,虽然血缘关系很近,但同样并非直系,而且前后四帝的血缘关系不一,甚至并非前后继承关系。像绍武政权成立第一件大事就是同室操戈,与永历政权兵戎相见,结果大败,并且因此消耗实力,以至于面对清军毫无还手之力。

再往前来说,隆武政权时期,也是与鲁王监国政权互相拆台,互相对峙。整个南明给人从上到下的感觉就是,大敌当前,国仇家恨无所谓,内斗为先,即使只剩下方寸之地,也不会一致对外,而是先搞内部斗争,真是烂到根子里了。

所以参考这段历史,如果作者想要延伸写南明,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写到1659年永历帝逃到缅甸为止不合适,写到1662年永历帝被杀死吧,别看这么多短暂的时间,南明内部的烂事可是一箩筐,而且关系是错综复杂,写起来太浪费时间,太费脑筋了。

而且写了南明,不写台湾明郑势力吗?

台湾明郑势力可是到了1683年,是清朝康熙二十二年。

这么写的话,还要写清朝顺治和康熙两朝历史,总不能清朝地不写或者一笔带过,然后永历帝突然被杀死,台湾明郑突然降清吧?

这么一写,无疑是很复杂的事情,对于作者来说,尤其是当年明月这种写通俗历史,并非是写大历史,侧重点在于全面详细的作者来说,南明要延伸写起来,可是一个大工程,在时间成本上并不划算。

还有一个关键点,当年明月并非是全职作家,即使成名以后,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要延伸写南明史,对于他的工作时间安排来说也是比较冲突的。

而且观看当年明月在此书“后记”所说,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随心所欲之人,并非为了写而写,“始终觉得写这玩意儿,是个小得没法再小的事”。当然说是这么说,在写作期间,他还是认认真真,不敢疏忽的,还说道“继续写之前,先歇歇,累得慌”。

这说明当年明月写完《明朝那些事儿》其实已经很累,甚至已经不是那么随心所欲的状态,对于时间虽短暂,还是一团糟,看了更是让人生气的南明历史,也就放弃了,毕竟王朝本质上都一个样,只不过区别在于烂与更烂,所以并没有延伸写出来。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