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10句名言,句句精辟,受益终身!
《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极为难得的一部家训著作,作者是明朝的袁了凡先生。
这篇家训融汇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华,并且现身说法,结合自身经历,为大家阐述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告诉我们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可以改变的。清代中兴大臣曾国藩,将这篇家训列为子孙必读之书,近代印光大师也极力提倡,大力刊印发行此书。下面从中挑选十句名言,与大家一起学习感悟。
一、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点评:《太上感应篇》上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每个人的出身、家庭、环境,确实是不一样的,无法改变。但后天的命运,却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所作所为。
二、若不反躬自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
点评:法由心生,我们的言语行为,都是由我们的心做主宰,先有意识想法,才会有下面的行为。所以我们学会向自己的内心去求觉悟,去培养敦厚的德行,而不是每天向外追求,无论用什么手段,那些向外追求的东西,即使得到,也是命中所有的,命中没有的,还是不会得到,徒劳一场。
三、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之前犯下的错,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去后悔,最要紧的是做好现在,断恶修善,不断进步。
四、多言耗气
点评:古人讲:“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说话多的人,往往内心浮躁,不但会伤了自己的元气,还容易误伤到别人,所谓“言多必失”,话说多了,是很难保证考虑周全的。
五、《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
点评:《易经》这部经典,就是教给人们如何趋吉避凶、改变命运的,如果说命运真是老天注定的,那还怎么趋吉避凶,改变命运呢?
六、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
点评:从《春秋》中所记载的事例可以看到,古代那些有贤德的人,当看到别人的言谈举止后,就能判断出这个人将来的吉凶祸福,并且没有不灵验的。
七、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点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当看到一个人的善言善行后,就可以知道他的福运将要来临了;当看到一个人不善的言行后,就知道他已经离灾祸不远了。
八、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
点评:一个人如果心存厚道,甘心吃亏,也愿意帮助别人,那么他将来肯定后福无量。一个人如果待人刻薄,自私自利,那他将来肯定会招致祸患。
九、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
点评:只要肯于断恶修善,勇于改过自新,有这份心在,就永远都不晚。无论多么大的过错,即使只有一口气在,也都是有机会悔改的。
十、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
点评:只要我们真正发心改过,即使是积累了百年之久的大恶,也可以洗刷干净。就好像一个黑暗了千年的深谷,只要点亮一盏灯,积累千年之久的黑暗,就一下子都被除掉了。
精读要提前做 为什么要做怎么做 分享给大家
精读要不要提前做?我的回答是:要。为什么做如何做,下面分享给大家,想用的亲亲,可以参考哦!先说为什么要做语文精读?精读是为了帮助孩子理清文章内容,掌握写作技巧,培养孩子阅读能力。为写作铺路。然后说如何做?从以下几点做起。1.精读书籍推荐:《小学生每日一读》《小学生晨读》小学生散文读本,或找一些阅读理解的小短文。读书号2023-04-23 16:09:290000【浮光掠影】119废弃的滩涂(二)
读书号2023-05-10 13:20:570002林仙儿黑化,李寻欢是罪魁祸首,他做了两件对不起林仙儿的事情
林仙儿黑化,李寻欢是罪魁祸首,他做了两件对不起林仙儿的事情重温焦恩俊版《小李飞刀》,对于林仙儿的遭遇感到同情。虽然在《小李飞刀》中她是一个反派角色,但是她的黑化,却跟李寻欢有莫大的关系。若不是遇到李寻欢,若不是被李寻欢抛弃戏耍,那么林仙儿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番场景,所以林仙儿黑化,李寻欢是罪魁祸首。读书号2023-04-19 15:14:540000武侠剧中男女合练的七大剑法,前三个很肉麻,四五出自金庸武侠
武侠剧中男女合练的七大剑法,前三个很肉麻,四五出自金庸武侠在武侠世界中,想成为绝世高手,就要禁得住寂寞和孤独。只有这样才能心无旁骛,专心练功,学有所成。都说谈恋爱影响拔剑的速度,这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说西门吹雪有了孙秀青,果然剑术不再那么冷酷犀利。比如说阿飞有了林仙儿,拔剑不再快准狠。读书号2023-05-25 13:19:440004只要是个中国人,就至少会背一句他的诗
唐诗之中,边塞诗独成一派。顾名思义,所谓边塞诗,是以边塞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涉及乡愁、戍边之苦、建功立业、歌颂英雄,以及边塞的风土人情等。玄宗时大力开疆拓土,鼓励仕人从军,边塞诗因此在盛唐达到高峰期。其中,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和岑参,为盛唐最具代表性的边塞诗人,也是盛唐军事由盛转衰的见证者和书写者。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读书号2023-05-23 11:28: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