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0000000008

第8章 风险中的赌徒突围 (3)

魏忠贤的尸身最初被草草埋葬在阜城,后来为了昭示国法,又被挖出来处以凌迟之刑,并在他的家乡枭首示众。魏氏的贤子魏良卿被处死,其他家庭成员被发往烟瘴地面永远充军。河北肃宁大魏庄的一座座高宅大院被查抄、没收、拆毁。这些气势轩昂的层楼叠院刚刚建成几年,有的建筑还没有最后完工。

赫赫扬扬了三五年的魏氏家族,土崩瓦解,不可一世的诸多公候一日之间成了被人踢来踏去的死刑场上的尸首。刚刚聚敛到手的财富又一扫而去,侥幸没死的的魏氏后人戴上沉重的枷锁,一步步走向遍地不毛的边疆。在那里,他们落地生根,盖起土坯房,开垦贫瘠的荒地,重新开始了赤贫的生活。

几十年前那场赌博换来的全部又失去,魏氏家族又回到了原点,不,甚至远远不及原来的生活。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寻味。“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

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与咨询企业、软件供应商打交道的。在与这些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也会遇到类似的两难境地,这个时候需要相互之间有足够的了解与信任,没有起码的信任做基础,切不可贸然合作。在对对方有了足够的信任之后,诚意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诚意或者太过贪婪,就可能闹到双方都没有好处的糟糕情况,造成企业之间的双输。

二、慈禧的妇人逻辑

在赌徒突围的模式中,不需要每次合作都以胜利为合作的最终目的,但是在大方向上,最终的结果却是胜利。没有必要每一次都赢,以“输”为代价,换取更多的“赢”才是这种模式的关键所在。在一个非零和世界里,在长期陷入的突围模式中,他人的成功可以作为你成功的前提。需要提醒的是,关键一战必须赢得胜利。

野心家经常被人指责为惟恐天下不乱的人,其实,对慈禧这样的大野心家来说,这样的指责还算是轻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她不仅仅是惟恐天下不乱,而是惟恐天下不大乱。

在十九世纪最后一年,无数无辜的中国人,家破人亡,痛哭无告,代替愚蠢的清政府,代替她,承受列强的处罚。而她本人,以年近古稀、老态龙钟之躯,躲在西安“冥顽不灵如故,每天照样快快乐乐地看戏”。

一妾出身的慈禧,以偶然一次性行为生了男孩为契机,能够统治中国47年之久,指责她何德何能只能说是对她变相的赞美。她对中国的伤害,远甚于八国联军的掠夺,远甚于义和团的暴行。柏扬总结说,历史不断呈现一种现象,对国家民族前途忧心如焚的人,往往受到最大的痛苦。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清朝面临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英法联军的入侵,社会异常动荡,民族危机沉重,清王朝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慈禧,出身于一个潦倒的满族之家,是满洲镶黄旗人,其家庭属叶赫部,她小名兰儿。她父亲做安徽候补道,但官运不佳。他有个朋友叫吴棠,看到兰儿相貌讨人喜欢,应对聪明伶俐,夫妇商议,这孩子仿佛天生尤物,可能将来要成为贵人。从此经常给以接济,凡孩子所需书籍笔墨费用,都酌情供应。从此兰儿用心看书写字,读史吟诗、很有长进。父亲死后,她奉母携弟妹移居京城。咸丰20岁登帝位,选立钮祜禄氏为皇后,并广选秀女,补充宫娥。那时兰儿正是青春年华,17岁。60名初选入宫的旗女,皇帝朱笔圈定28名,兰儿中选。

入宫后的兰儿,先被派往皇后住处坤宁宫当差。她早早晚晚,操作勤恳,而且态度温和,人缘很好,她以一个偶然的机会获得咸丰帝的恩幸。因生长于南方,又有一副好嗓子,曼舞轻歌一些南曲,格外容易得到追求声色之乐的皇帝的宠爱,被封为贵人。她擅于察颜观色,有一套揣摩迎合的功夫,更懂得讨好总监暗地关照,代她“运动”,因此设法见到了皇太后,不久晋封为“懿嫔”。生了小皇儿载淳后,晋级“懿妃”,咸丰6年,因奉旨回乡探亲,再加封为“懿贵妃”,等到儿子登基做了皇上,就名正言顺地成为皇太后。

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嫡庶之分是很严格的。历史上正后夺取庶出的儿子占为已有、亲生母亲遭废黜甚至虐杀的事,不乏其例。在这方面兰儿是幸运的,她碰到的对手钮祜禄氏,虽比兰儿还年轻两岁,却不擅长争风吃醋那一套,是个心地善良的人。经不起兰儿处心积虑、曲意奉承,又功夫到家、不露马脚,皇后对兰儿很是怜爱,甚至在风流皇帝坐前不时说她几句好话。

荒淫无度的咸丰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后,肺癌病日渐沉重,贵妃趁机协同批阅奏本,对朝廷内的权力斗争动态渐渐摸得一清二楚。当时在朝中大臣中,咸丰表面上所倚重的是载垣和端华,而幕后的操纵者却是肃顺。他较有胆识,处理对外交涉主张强硬,力主打破常规、重用汉员的也是他;但因骄狂自大,结怨甚多。咸丰有三个亲兄弟:五弟奕淙,玩世不恭;六弟奕,颇为能干,但不受咸丰喜欢,逃离北京时把他留下善后,后来委派顾命大臣也没他的份,自然他是八大臣的对头,七弟奕譞虽然才力平庸,但地位重要,关系密切,因为他是慈禧的妹夫。当年她说动咸丰下旨指婚,把她的胞妹嫁给了他。这个裙带关系为慈禧后来发动政变起了决定性作用,没有这门亲戚,处在深宫的贵妃怎么能与外面的大臣通气?

1861年,咸丰帝病死于热河避暑山庄。临死前,立六岁的儿子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同时任命户部尚书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主持一切政务。咸丰帝还特意召见皇后和懿妃说:“天下不宁,朕虽去但心不安。载淳年幼,靠顾命大臣辅佐,有事你们找他们商量。”咸丰死后,肃顺就开始主持政务。权力欲权强的慈禧太后不甘心权力落入肃顺等人的手里,为攫取最高统治权,慈禧太后野心勃勃,策划发动夺权的政变,与顾命八大臣展开了激烈的政争。

此时,清朝廷主要分为三股政治势力:其一是顾命八大臣势力,即咸丰临终时指定的辅助皇太子载淳治政的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其二是皇族势力,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个亲外势力,就是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皇室亲王集团;其三是帝后势力,也就是两宫皇太后。这就使清朝政坛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从咸丰断气之日起,三股势力便开始了较量。这三股政治势力的核心是同治皇帝,哪股政治势力能够同帝后势力相结合,它就会增加胜利的可能性。

两股势力要是想把政权夺取过来,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合起来。于是,奕、慈禧太后这两股势力很快勾结起来,并得到了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企图趁慈禧太后的儿子年幼,篡夺最高统治权。辛酉政变固然是统治中枢的权力之争的主要原因,但是不同政治集团之间围绕着治国方略的分歧和争论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当然,这场政变发生的原因还包括私人恩怨等。

肃顺等人与奕虽然在镇压国内农民起义的问题上立场一致,但在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却有所不同。奕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北京条约》,这议“和”的成功则加剧了彼此间的对立。

面对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载垣、端华、肃顺为首的强硬派集团坚决主战,以维护天朝上国的威严;奕、桂良、文祥为首的务实派集团则力主议和,争取时间,变革自强。两大集团在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上矛盾,激化加速了宫廷政变的发生。

辛酉政变的第一步妙棋应该是从慈禧争取慈安开始。慈安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名正言顺的原中宫皇后、当时的母后皇太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她是这场政变中决定成败的关键性人物。这一点,机敏而工于心计的慈禧比谁都清楚。慈禧更清楚自己是靠“母以子贵”才登上皇太后宝座的,养心殿东暖阁太后垂帘听政处声望、资历、影响力远逊于慈安。如果不将慈安争取过来,夺权、垂帘听政的目的就达不到。慈禧凭其如簧之舌,终于将慈安拉到了自己这一边。反过来,如果慈安旗帜鲜明地坚定拥护咸丰帝的遗命,毫无保留地支持并站在八大臣一边,辛酉政变也许就不会发生,那历史就要重写了!慈禧把慈安争取过来,从而有利于促进在慈禧的太后封号、有无干预朝政权、是否垂帘听政、辛酉政变等问题上较量的胜利。

在咸丰皇帝驾崩13天,奕和英国侵略者密谋后,借吊丧的名义赶到热河,和慈禧、慈安密议。奕在热河滞留6天,尽量在肃顺等面前表现出平和的姿态,麻痹了顾命大臣。议定之后,奕先行回京布置一切。奕、慈禧太后势力集团开始笼络掌握实际的军事权力的人物。奕回到北京后,就进一步争取了京师卫戍的军权,完全控制了北京周围的军队。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奕、慈禧太后势力集团已经为发动政变作好了军事上的准备。

载淳生母、野心勃勃的慈禧太后那拉氏不甘心受人摆布,企图效法古人,垂帘听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先让人建议,由她“垂帘听政”,实际上是由她掌握实权,权理朝政。一些朝臣也想借机捞取政治资本,以奏折向皇太后请安,表示对垂帘之议的支持。朝臣上奏折奏折建议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实质上是政变的前奏。

为了试探,肃顺这边向慈禧、慈安提出,辞掉他们管理兵权的职位,建议改派他人。肃顺等人万万没料到,慈禧、慈安抓住这个时机,顺水推舟,竟解除了他们所掌握的兵权。这无疑是肃顺等顾命大臣犯的一个重要的错误,不仅没有及时扑灭了争权夺势的势头,还没有及时作出防止措施,反而增加了敌对势力的筹码,为后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两宫皇太后在咸丰灵柩启驾之后,只陪了灵驾一天。为了能在顾命大臣之前赶回北京,就以皇帝年龄小、两太后为年轻妇道人家为借口,提前回京。这是慈禧太后那拉氏的一个谋略,故意让肃顺负责护送咸丰灵柩。这样,两宫太后和同治等人间道疾行,比灵驾提前4天到京。

并且,慈禧让载垣、端华等七人也陪着两位太后和皇上回京。这样,就把载垣、端华等七人和肃顺分开,以便各个击破。在灵驾没有回来之前,奕、慈禧太后等势力充分利用这时间,为他们发动政变作好进一步的准备。此时,顾命大臣已经没有太多能力挽回失败的局势了。

同类推荐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宝贝取名有学问

    宝贝取名有学问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此话今天看来似乎有点片面性,带点名字决定命运的唯心味道,但其中也反映了名字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们对取名的重视程度。姓名,是人的“品牌”。取名,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姓名的好坏,虽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它却带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长辈对宝贝的深情厚意和殷切希望,好的名字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从小为宝贝树立起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宝贝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塑造良好的个性,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 2012,玛雅预言

    2012,玛雅预言

    预言真的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人类将要如何应对?现在的科学手段,是否能起到足够应对的措施?在预言应验之前,人们应当选择何种姿态面对?在本书中,这些都将一一为读者解答。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倦寻芳

    倦寻芳

    视她如珠似宝的南朝皇室,在兵临城下时,将她当作了和亲的祭品。少年时那场青山翠竹间的纯真恋曲,竟是一段无可挽回的情错。当她被迫成为北朝宫妃时,曾经的海誓山盟,换来他轻蔑一笑,袖手旁观。她指天立誓:她受的所有折辱,将要他十倍偿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锦年安好

    锦年安好

    【一念生,万劫覆】“我一直不相信有人会真的爱我。”这是朴安好的心魔。尤其是当她生命里唯一挚爱的好友张婧雅离开莲花渡以后,这种想法愈演愈烈。“我不会再相信任何人,我也不需要朋友。”然,十四岁那年遇见的爱穿花布衣裳的小春却说“安好,我从六岁那年开始就一直注视着你。”……还有接下来在朴安好身边渐次出现的时雨、朱槿、夏微凉、陆锦年、苏筱筱、刘宇涵……素色锦年,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抱怨,早巳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有病不治,病情势必会恶化,最终让人在抱怨的轮回中陷入痛苦的深渊。寻找抱怨原因,追本溯源审视自己:你在抱怨什么?你为什么会抱怨?怎样才能不抱怨?只有找到病因,积极“治疗”,你才能根治,从而在走向快乐的同时,拥抱成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杀无戒

    杀无戒

    现实世界中孤僻的双重人格天才陈言,在独具慧眼的舅舅引导下进入网游,当他把自己的高智商和潜在能力带到广阔的游戏世界时,开创个人团队模式,用独特计算手段应对未知对手,从此所向披靡,网游界刮起一阵滔天巨浪!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三嫁鬼王爷

    嫡女三嫁鬼王爷

    一对一洛紫风知道自己现在唯一的解药就是‘男人’,虽然眼前这个男人可恶了点、阴险了点、还有那么一点点让自己害怕,可是此刻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那个谁——,你过来!”某女开始上下齐手。某男很淡定的看着这双在自己身上游弋的小手:“你不是打探过我吗,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我——‘不能行人事’,你不知道吗?”“这你就不用操心了!”银针在某个穴道上一扎.吃干抹净——,某女要走人前抛下一句:“估计你也是个‘处’,咱俩算是扯平了,以后别说认识我!”某男看着远去的背影——“你想的美——!”【片段一】洛紫风看着脚下中了‘媚毒’的女子,冷笑一声:“还想给我下毒?仗着和我那‘夫君’是青梅竹马,又有公公婆婆当你是亲闺女,就处处和我作对,企图‘亲近’我那夫君,好——!我成全你!”候在一旁的九月一愣,什么时候自家小姐这么——好说话了!“去——,等她媚毒发作,就送到我‘公公’书房去,‘母子关系’,够亲近了吧!不——用——谢——我!”看着九月背着那个女子一跃而去。洛紫风不禁期待明天的太阳快点升起,想着明个一早的靖王府——,该是个如何‘振奋人心’的早晨呀——!【片段二】“这个给你!”如花郡主将手中的《仇人录》低了过去:“所有曾欺负过我的人,我都记录在上面了,你既然已经决定冒充我的身份了,就得替我讨回来!”“不是吧?洒你身上一杯茶水——你也记!”“你看清楚了!那是101杯,她丫的——是间歇性‘帕金森综合症’,见到我就犯病!”一群男子自‘如花郡主’身后讥笑的嚷嚷道:“‘花痴’郡主——!灵王世子在这呢!”正在熟读《仇人录》的某女回头。众男子诧异,原来那一直涂的五彩缤纷,看不出眉眼的脸下,竟然也是一副如花美貌!某女冷眼相对,朱唇轻启:“皇上已经解除了我与灵王世子的婚约,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今儿个起——,本郡主不陪你们玩了!谢谢各位前些日子的配合!”看着某女远去的背影,众男子齐呆!某男一愣!【片段三】某男暴怒:“我该叫你什么?洛紫风、还是如花郡主、还是其他什么我不知道的,你究竟是谁?是不是我娘子?”“我是谁关你什么事?”“好!好!好!”某男怒极反笑,片刻功夫将某女绑在了床上:“你什么时候确定我们有关系了,我什么时候放你下床!”随后,某男开始解开自己的衣结.无论你嫁几次人,新郎只能是我!
  • 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作者为了撰写这本书,曾经读过所有作者能找到的、有关此题意的资料。包括迪克斯报纸信箱回答、离婚法庭的记录、双亲杂志,以及多种著名的著述。同时,作者还雇用一位受过训练的人去研究、探索。他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各图书馆中阅读作者所遗漏了的资料,探究各种心理学的专集,阅读多种杂志文章,探索无数的伟人传记,要找出各时代大人物是如何应对人生的。可以说。作者是世界上听过“克服忧虑”的演讲最多的人。除此之外,作者还接触过成百上千的“克服忧虑”的经验。有些是他人寄给作者的,还有一些是在班上得过奖的。总之,这本书绝非来自象牙之塔,也不是如何克服忧虑的学院派研究报告,而是一本记录成百上千位成年人克服忧虑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