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0000000004

第4章 困境中的弱者抉择 (3)

三顾茅庐时,诸葛亮二十七岁,他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鼎足三分,联孙抗曹,进而统一天下之路,即著名的“隆中对”。《三国志》中评价说,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北宋时期的兵法家何去非也指出,“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评价。

“隆中策”中诸葛亮首先以极高的战略眼光系统地分析了当时形势。“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当时曹操占据中原,控制着中央政权,有绝对的政治、军事优势,因此应排除向曹操控制地区发展的可能,暂时把他放在一边。而刘备要“兴汉室” “伸大义于天下”的对象是曹操,现在虽不能与之抗衡,却是争夺天下的最终对手。那么,联合孙权就是不容忽视的策略手段:“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孙权集团的势力仅次于曹操,根基较深,地势险要,欲成霸业就要争取他的协力合作,是战略性的联盟对象。诸葛亮不管曹操视为退,主动与孙权谋和视为进。

那么,刘备应往何处图谋发展呢?第一步是夺取刘表的“用武之地”荆州,第二步再往巴蜀取刘璋的“天府之国”益州。占据荆、益两州作为根据地,建立基业,稳定后方。同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孤立曹操,诸葛亮就此提出了建立联吴抗曹统一战线的设想。这样就可守可攻,能与曹操、孙权形成鼎足而立的局势。

最后,待到时机成熟就可图谋中原:“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分两路发动北定中原的强大攻势,收复长安、洛阳,击灭“汉贼”曹氏集团。到那时,东吴也只有纳土归降的出路了,实现最终政治目标、成就统一帝业了。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统率80万大军饮马长江,席卷荆襄,直逼江南。想乘势一举歼灭占据江东的孙权及正待发展地盘的刘备,从而吞并天下。当时刘备仅1万兵力,孙权也只有5万精兵。曹操的一纸讨伐檄文传到东吴,令孙权集团一片震惊,主战与主和两派争斗激烈,主和派占上风,孙权则动摇难定。在这种危急复杂的情况下,诸葛亮肩负起联吴抗曹的重大使命,作为刘备一方的代表,只身出使江东,与东吴上下各方进行斡旋、说服和斗争。

诸葛亮的出现引起了投降派的敌意,面对以张昭为首的文官集团的挑战和责难,他义正辞严、口若悬河,从容不迫地运用多种语言技巧“舌战群儒”,将投降派的观点一一驳倒,使群儒“满面羞惭”、“尽皆失色”。基本上扫清了东吴集团内的降曹论调。

面对东吴主战派将领周瑜的摆架子、卖关子的态度,诸葛亮又用激将法,正话反说:“曹操极善用兵,天下莫敢当。向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为敌。今数人皆被操灭,天下无人矣。独有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争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将军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又从其痛切之处着手,巧妙改动《铜雀台赋》,提议只要献出“二乔”送与曹操,如范蠡献西施之计,保证能让曹操百万雄师卸甲卷旗而退。年轻气盛的周瑜果然勃然大怒,发出“吾与老贼誓不两立!”的宣言,并求孔明助他一臂之力,激励周瑜协力抗曹的目的达到了。

再说诸葛亮在曹兵败溃的亡命途中,令关羽把守最后一道防线。曹操被捉,“义重如山”的关公却动故旧之情而放虎归山。这就是后人评说不一的“华容放曹”。惋惜之余,掩卷思之,并不是诸葛亮用人失误,使曹操得了逃逸的机会;诸葛亮以大政治家的眼光把握全局,看清了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后的形势。此时刘备力量还很弱小,若杀曹操,其子必置东吴于不顾而倾力复仇,刘备将腹背受敌。北方将重陷军阀混战的局面。况且曹操战败,已无南下进攻、消灭孙刘联军之力,而弱小的刘备就能在曹、孙之间并立,在互相牵制的间隙中争取时间、积聚力量,发展地盘。权衡利弊,诸葛亮宁愿暂且放掉曹操,以便统一北方,形成鼎足之势,才能有机会图谋天下。

当曹操败退,原本是主要矛盾的曹与孙、刘的矛盾,随着北方压力的减轻退而成为次要矛盾。战略要地荆州的归属问题,使得孙、刘之间的矛盾逐渐上升。如何处理孙刘关系,是否继续维持联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也是一个战略原则问题,将是能否真正建立和维持“鼎足”格局的关键所在。战后诸葛亮趁周瑜、曹仁厮杀之际,派兵巧妙地从曹军手中袭取南郡、荆州、襄阳,为刘备谋取了安身立足之地;而周瑜空费兵马钱粮却一无所获,必不会善罢甘休。在这个问题上,既不能放弃荆州这块根据地,也不能由此引起孙、刘自相杀伐。诸葛亮从维护联盟大局出发,灵活处理矛盾。他劝刘备“立纸文书,暂借荆州为本,待我主别图得城池之时,便交付还东吴”。“今只要两家和气,休教曹贼笑话。”当刘备要求都督荆州全境、孙刘联姻之事传到曹操之耳时,他正在写字,竟“手慌脚乱,投笔于地”,可见曹操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刘备向西发展占领益州入川,关羽镇守荆州。诸葛亮郑重叮嘱关羽牢记“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八字方针,关羽没有真正领会其重要意义,而是两个拳头打人。当曹操诱使孙权联攻荆州时,孙权派诸葛瑾上门找关羽“求结两家之好,并力破曹”,关羽却口出狂言拒绝联姻,触怒了东吴,使得孙刘联盟破裂,给孙权以可乘之机。因此就在关羽北拒曹操节节胜利之际,急功近利的孙权乘机“白衣渡江”偷袭荆州,造成荆州失守、关羽败亡的惨剧。刘备的版图顿时削减了一半,给蜀汉统一大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仍以大局为重,不主张东征伐吴。而刘备不理解伐吴与蜀汉存亡利害相关,怒发冲冠为义弟报仇,听不进诸葛亮、赵云的劝阻,将十几年辛苦经营的局面置之不顾,定下先灭吴后灭魏的错误决策,倾举国之兵讨伐东吴。这场战争极大地损伤了蜀汉的元气,蜀汉政权从巅峰一落千丈,往日兴盛景象一去不复返,刘备也走上覆灭之路。虽说关、张、刘三人之死各有原因,或骄傲自大,或粗暴寡恩,或义字当头,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贯彻执行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以致孙刘联盟破裂。诸葛亮隆中拟定的从荆、益两路北伐的钳形攻势计划,也成为永远无法实现的空想。从而使后世同情蜀汉事业的人们,面对滔滔东逝之水,抒发“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的感叹。

刘备创业未半,饮恨白帝城而终,将风雨飘摇中的蜀国和懦弱无能的幼子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丞相独立支撑起蜀汉江山,这就为调整政策,重修东吴旧盟提供了可能。吴蜀化干戈为玉帛,一洗前朝旧怨,从此断绝同曹魏的关系,重新贯彻了隆中策的外交路线。吴蜀重修旧监,令曹丕大惊,亲征伐吴。诸葛亮派赵云领兵出阳平关直取长安,从而协助了东吴战胜魏军。

孙权称帝,引起蜀汉朝臣不满。诸葛亮却派陈震为使前往祝贺,并写下“绝盟好议”说服群臣认识此乃抗曹的需要,亦可免除蜀汉北伐时的东顾之忧。因此,在刘备死后的几十年里,蜀国和东吴一直保持着友好的盟邦关系。不仅未发生冲突、战争,东吴还曾出兵配合诸葛亮的北伐。吴、蜀两国成犄角之势牵制着曹魏,谁也消灭不了谁,使弱小偏僻的蜀国能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中维持近半个世纪之久。这是由于正确贯彻执行了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显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恢复孙刘旧盟,平定南方叛乱,解除了后顾之忧,诸葛亮便进一步“治戎讲武”。亲率大军六出祁山,以一州之地与力量超过自己数倍的魏国抗衡,将一生的最后岁月全部投身于北伐事业。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同时也包含着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直到以身殉职的可贵品质,如果不是刘备而是刘禅,别说三顾茅庐,就是八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也不会出山辅佐,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也超越了单纯的“愚忠”的范围,这样的“知遇之恩,死而后已”有很大的爱国爱民的思想成分。正因为爱国爱民,诸葛亮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完成理想事业,也极为符合当时人民群众的某些愿望和要求。杜甫在《蜀相》中对诸葛亮为国家事业忠心耿耿,奋斗不息的精神给以崇敬,并抒发了对一个未完成事业的贤相惋惜之情。

前后《出师表》情真意切,极为真挚感人,写出了一代贤相的铁骨铮铮,忠君之意,拳拳爱国之情。读来令人潸然泪下。仿佛诸葛亮一生为国家事业忠心耿耿,奋斗不息,呕心沥血,为国操劳的形象就在眼前,历历在目。回顾自己的一生,自与刘备出山以来,不辞辛劳,夙兴夜寐,勤于政事。对于刘禅,诸葛亮怒其不争,哀其不兴,尽力辅佐,但结局正如他自己所言: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非臣所能逆睹也。

杜甫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将诸葛亮的德才智兼备、开明、智慧、高尚的人格力量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完全刻画出来了,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可歌可泣。他的光辉形象永存人间,“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虽然如此,但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他的神机妙算、精于谋划助刘备开拓了三分天下,也正是由于他的心胸不广,使得刘备死后的蜀汉人才凋零,以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也正是由于他的事事躬亲,使得蜀汉在他去世后顷刻间土崩瓦解。诸葛亮不得已而扶阿斗,但他却没有找到继续扶阿斗的人。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人人都说关羽是古今中外“义”的化身,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义”的化身,诸葛孔明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后世景仰。

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博弈论是研究棋手们“出棋”着数中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事实上,博弈论正是衍生于古老的游戏或曰博弈如象棋、扑克等。数学家们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自完备的逻辑框架、体系研究其规律及变化。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最简单的二人对弈为例,稍想一下便知此中大有玄妙:若假设双方都精确地记得自己和对手的每一步棋且都是最“理性”的棋手,甲出子的时候,为了赢棋,得仔细考虑乙的想法,而乙出子时也得考虑甲的想法,所以甲还得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乙当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在想甲的想法。

三、苏秦的纵横捭阖

《战国策》是刘向当时把战国时代的许多谋略问题,集中起来,编为一书。现在,我们仅就《战国策》中“苏秦始将连横”这一篇来研究。所谓“合纵”等于组织一个联合国。当时秦国是一个新兴起来,有强大力量的国家,苏秦就把弱小的国家,联合起来抗秦,用历史的观点来看,苏秦的“合纵”计,也就是这个组织的建议,是很不错的,应该的。但是有一点,我们看了全篇以后,首先要认识一个人的动机,因为苏秦当时的用心,并不是为了天下国家,而是为了个人出风头,是私心。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以民国初期的社会史实为背景,披露了上自官府衙门,下至妓院赌场中各色人等唯利是图、营私舞弊、为非作歹的种种丑恶行径,可谓是广言民国时期的民俗流弊。
  •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Youth Olympic Games, YOG),简称为“青少年奥运会”或“青奥会”。青奥会是当今世界的新型体育运动赛事,它是国际奥委会为贯彻“奥林匹克宪章”而增设的一项国际性的体育盛会,是专门为全世界青少年而开设的一个集体育比赛、文化和教育于一体的青少年的交流平台。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风云变幻时,更需耳听其音,脑思其意,但着小人道,必死无疑。三国的故事恐怕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一段历史故事了,原因自然是罗贯中老先生出版的发行量无与伦比的巨作《三国演义》。不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归根到底还是七分真三分假,有一些人物被演绎过了,有一些事件被夸大过了,现在咱们来还原他的本来面目!
  • 盛夏晚晴天

    盛夏晚晴天

    杨幂、刘恺威主演热播同名电视剧原著小说。结婚三年,面对丈夫的冷漠,她从来都没有显示过软弱,但当小三怀了他的孩子闹上门,她第一次泪眼婆娑。面对他鲜有的错愕,她挺直脊梁倔犟的转身!背后他冷语嘲讽:夏晚晴,凭你市长千金的身份,多的是豪门巨富登门求亲,何必束缚我?离婚协议签署的那一刻,她拾起骄傲,笑靥如初。她说:莫凌天,如果爱你是一种错,那么这三年,便是我为自己的错承担的后果,以后,你再也没有机会因为这份爱而伤害我!
  • 为人要谦虚

    为人要谦虚

    做人切不可有自满之心,而应虚怀若谷,因为只有谦虚才能吸收真正的学问和真理;做人也要持有择善坚实的态度,因为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抵御外物的诱惑。
  • 青少年必读的心灵美文(大全集)

    青少年必读的心灵美文(大全集)

    所选文章精辟深刻,内容隽永,文字优美,且都是出自名家之手,除了文字的清新深邃外,还能从字里行间看出名家当时的影子。《家庭珍藏经典畅销书系:青少年必读的心灵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是笔者的用心之作。用心去读,你会发现每天的阳光都是那么温暖,平淡的生活也会充满新奇与感动。《家庭珍藏经典畅销书系:青少年必读的心灵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会告诉你,生活中你要学会适时地放松,放慢步伐、松开紧绷的心。有时候,领悟生命的意义只需要换一种心情。谨以《家庭珍藏经典畅销书系:青少年必读的心灵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献给所有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人,愿所有人青春无悔!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骄宠

    骄宠

    秦王妃是朵奇葩,在男权盛行的大魏朝,愣是活成了女性中的最大赢家。庶女为妃,上无公婆,中无妯娌,相公宠溺无度,临了还站在了大魏朝权势的金字塔顶端。秦王妃用切身经历验证了一句话——穿越是门技术活!!
  • 旅韵心梦

    旅韵心梦

    一书是王炳武发表过与未发表过的小说、散文等作品的“合订本”,纵览该书全部内容,无不渗透着一位旅游工作者热衷于旅游事业的工作热忱和辛勤付出。
  • 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诗经》,更直观、真切地感受《诗经》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贾大泉自选文集

    贾大泉自选文集

    文集收录的文章,大多登载于国内学术刊物,也有登刊于台湾地区和日本学术刊物。其内容有研究全国性的文章;有研究四川纸币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提高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文章;有研究四川茶业和马贸易,促进川、藏民族关系,社会发展的文章;有研究宋代全国性的文章和研究宋代四川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以及给某书籍写的序言、前言、导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