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9800000002

第2章 清净自然 (1)

处处皆佛

无畏、无悔是个人成功的最基本条件也是最关键的要素。要想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在自己的人生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如果能够时刻都运用好无畏和无悔的性情,你就能够拥有辉煌的人生。

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

少小离家,云山苍苍,心里难免有几分惶恐。

于是他在出发前特地拜访了本地最有名气的一位老和尚,请求指点。

老和尚正在河边临碑练字,用一根树枝在沙地上挥毫写意,见年轻人讨问前程,就随手写了两个字“无畏”。

老和尚并未抬头,只是对他说:“人生四字秘诀,老朽先给你一半,已够施主半生受用。”说完便又自信摹字。

年轻人便觉失落,不甚理解地离开了。

三十年后,这个年轻人已有了一些成就,当然也添了很多伤心事。

归程漫漫,近乡情怯,他又去拜访那位老和尚。

可是老和尚几年前已经过世,僧人取出一个信封交给他,说:“这是师父生前留给你的,说施主日后必然来取,请施主自行打开吧!”

年轻人一振,慎重地接过来拆开封套,只见里面赫然两个字“无悔”。

年轻人顿感万念攒心,涕泪交加,回想自己三十年所得所失,竟然在老和尚一念四字之间,不由得敬由心生,留意已决。

五年之后,同道僧人拿一帖佛寓告已经出家的年轻人,请接住持之事。

年轻人不解,僧人告日:自施主三十年前前来求解,老住持已算准施主今日。

十年后,这位年轻人终成一代宗师。

人生在世,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每一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不要过于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而重要视自身素养的修炼。

一天,佛陀问他的弟子:“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什么呢?”

弟子们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保养身体,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弟子,沉静地问:“那么,你们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是几十年。”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见状,肃穆地说:“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对佛法的了解,仍限于表面。”

他又听到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人微,对佛法已有了表面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刻。”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被激发起来。又有一个弟子说:“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和朝露没有什么两样,看起来很美丽,可阳光一照,一眨眼的功夫,它就干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这时,一个弟子站起身,说:

“佛陀!依弟子看,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他此语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佛陀,期待他的开示。

佛陀赞许地说道:“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其实,生命只是一呼一吸!”

人们总是问佛陀:“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

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什么话也不说。

但是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看来人们还是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的。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佛陀对他的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

弟子急忙拿来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过来靠近我,让我看看蜡烛的光。”

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面前,用手遮掩着,担心风把蜡烛吹灭了。佛陀却训斥道:

“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他就吹灭了蜡烛,问:“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它的火焰到什么地方去了?”

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上来。

佛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和火焰熄灭是一样的道理,佛陀死了,他就消灭了。因为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火焰是个性,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火焰熄灭了,个性就消失了,但是整体依然存在。不要关心佛死后去哪里了,他去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佛。等到你们顿悟的时候,你们就不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

无处青山不道场,

何须策杖礼清凉?

云中纵有金毛现,

正眼观时非吉祥。

--唐·无名禅师

贪嗔勿取

人们常说无欲则刚,人一旦有了贪念,那么就会陷入可怕的境界。禅宗就像一面明镜,可以让每个人看清自己的内心,抛弃自我的陋念。寡欲知足,取得自己应得之份,才能平平安安地过幸福安宁的生活。

从前,有一位菩萨住在罗陀国。该国的商人每次出海采宝时,都把这位菩萨请到船上,希望借助他的力量,化险为夷,平安抵达目的地。后来,菩萨逐渐年老力衰,不愿陪他们出海。可禁不住商人苦苦恳求,他就同意了。

船只朝宝物的所在地前进,这时天空刮起北风,船只偏离了航向,一直向南方漂流。到了第七天,海水竟然变成金色,就像铺了一层黄金一样。

商人们问菩萨:“绿色的海怎么会变成金色呢?”

“我们进人了黄金之海,这里充满了不可胜数的黄金,彼此照耀闪烁,才会呈现出这种情形。我们偏离了航向,非常危险,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回到北方。”不料,船只顺风而行,继续漂向南方。几天后,海水又呈现出白色,好像冰雪世界。

菩萨又对商人说:“现在,我们到了珍珠之海。这里全是珍珠,由于珠色交相辉应,才呈现出这种光芒。但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回到北方。”然而,船只还是顺风而去,继续漂向南方。

几天后,海水三度变化,呈现出青色,无异铺上了青琉璃。菩萨对商人们说:“现在我们来到青色的琉璃海。海里有无数的青色琉璃,由于琉璃颜色相映,才呈现出这种光彩。”

几天后,海水四度变化,又变成红色,好像血海一般。菩萨对商人们说:“现在,我们进人红色的琉璃海,海里充满无数的红色琉璃,由于琉璃颜色相映,才呈现这种光景。”

几天后,海水五度变化,好像流出一片墨汁,到处是漆黑的颜色。接着,远处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声音凄厉,好像猛火点燃了干燥的竹林。而且,当船向南方漂流时,忽然有一根巨大的火柱,从海底掀腾而起,喷薄而出,直向天空。商人们第一次看到如此可怕的情形,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性命难保。

他们唉声叹气,不知所措,最后不得不向菩萨求援。这时,菩萨说道:

“连世间的大丈夫,都会贪生怕死。悲伤绝望只会令人失去理智,大家还是想方设法运用逃离苦海的方便吧。只要得到了这个方便,就能安全到达彼岸。大家不要沮丧,因为这个方便,我已经给你们了,请大家好好念佛吧。”

众人立刻焚香礼拜诸佛,祈求风平浪静。片刻之后,恶风终于停止,大家才脱离险难,到达藏宝之地,如愿以偿地得到许多金银财宝。

这时,菩萨向商人们说:“这些金银财宝,世间难逢。因为诸位前世有过布施,今世才能得到这样珍贵的财货。但是,你们前世广行布施的时候,有过吝啬之心,以致现在遇到恶风,身心备受惊慌苦恼。诸位对这批金银财宝,必须知足。如果贪婪无厌,必然会再次遇到灾难。在诸位寻找财宝的过程中,价值最高的莫过于生命,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啊!”

有一位叫做金碧峰的祖师,已经修成正果,达到了无我无物的境界。有一天,皇帝知道他的神奇,便聘请他为国师,并特别赐给他一只足金铸成的、精美华贵的金钵。见到这个金钵,本已修得一颗无所执之心的金碧峰,也不禁起了凡夫之情,有时甚至是在禅定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只金钵。

当金碧峰禅师寿命将尽的时候,黑白无常二鬼要来捉拿他,但每次来捉拿他,金碧峰都沉浸在禅定之中,这时候,他的身心都是了无踪迹的,所以每次二鬼都是无功而返。后来,二鬼听说金碧峰贪恋金钵,经常在禅定时起心动念想到这只金钵。那时他动了这种念头,身形就会显现。于是,黑白二鬼来到金碧峰禅师的住处,等待时机要捉拿他归案。

这一天,金碧峰又进入禅定中,黑白二鬼仍然无处下手,只好等在一旁。禅定中的金碧峰突然又想起了那只金钵,身形一时显现,二鬼立刻上前捉拿,金碧峰一警觉便马上收了心,霎时间又无影无踪了。

有了这次差点丢掉性命的教训,金碧峰禅师就把皇帝所赐的金钵彻底毁掉了。从此,金碧峰禅师真正达到了无牵无挂的境界,黑白二鬼对他也无可奈何。

无欲则刚啊!我们的缺点是自己造成的,如果能够时时提醒自己,就能不断完善自己,也就不会给人留下任何借口。

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

若灭贪欲,

无所依止。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迷途与忘我

我们周围充满了机遇和诱惑,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心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要被一些假象所迷惑,从而迷失自己的归途;忘我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力量源泉,能使时光永恒、品行升华、事业成功!

在大雁山有一位佛光禅师,他在此修行禅定,研习禅道。佛光禅师很善于讲法,他经常把深奥的法理融入到生动的事例中,然后再用简单的诗偈表达出来。

有一次,一位信徒来向他讨教,说:“我曾听说: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不知百千诸佛有何过?无心道人又有何德?”

佛光禅师用诗偈作答:“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途。”

禅师又解释道:“只因多了一片白云,归巢的鸟雀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因为供养诸佛,心思全在佛上,反而迷失了自己;供养无心道人,却是以无心无念而超越一切。百千诸佛固然无错,可无心道人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 信士又问道:“既然寺院为清净之地,为何还要打鼓敲木鱼?”

佛光禅师仍用诗偈回答他:“直须打出青霄外,免见龙门点头人。”清净的寺院所以敲打木鱼、撞击皮鼓,另有其深义。鱼在水中从不闭眼,所以敲木鱼表示勤奋修炼,永不懈怠;打鼓,是为警示世人,消业增福。

信士又问:“在家既能学佛道,何必出家着僧装?”

佛光禅师还是用诗偈作答:“孔雀虽有七色身,不如鸿鹊能高飞。”在家修行固然很好,但不如出家更能专心致志;孔雀的颜色虽然好看,却比不上大雁能够高飞千里!

信士听后顿悟了其中的道理。

佛光禅师修行参禅专心致志,四方僧人禅客纷纷前来拜访请教。可是,每当弟子前来通报有人向禅师学道时,他总是反问:“谁是禅师?”

佛光禅师专注禅理,就连吃饭时,也在思考什么。弟子见他手拿碗筷不动,就提醒他:“师父,吃饱了吗?”

他竟然忘了自己是在吃饭,反问弟子:“说什么?谁在吃饭?”

由此可见他聚精会神的程度!

农禅是当时修炼的重要方法,佛光禅师身体力行,从不分心。

有一次,弟子担心他太累,提醒他:“师父,您真是太辛苦了!”

佛光禅师却反问道:“谁太辛苦了?”

一天,佛光禅师的弟子大智赴外地参学归来,向师父汇报了自己的见闻体会。接着问道:“师父,我在外二十年,您生活得怎样?”

佛光禅师轻松地答道:“好,好,天天诵经修道,说法著述,犹如在广阔的海洋里遨游,心旷神怡。”

两人谈到半夜,佛光禅师让大智休息,天亮后再谈。可是到了天亮,大智醒来,却听见师父的阵阵诵读声,看来师父又是通宵达旦。到了白天,佛光禅师更忙,没有一丝空闲。不是接待前来拜佛参禅的禅客,就是在禅房里执笔阅改弟子的习卷和撰述讲稿。

大智问道:“师父,二十年来都这么紧张地生活吗?怎么不见您衰老呢?” 佛光禅师笑了笑说:“大智,我可没有时间想到老啊!”

同类推荐
  • 观念决定前途

    观念决定前途

    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人不能预见未来,但可以把握观念。本书对人们在思维模式、人生方向、心态、人际关系、潜能、心理、职场艺术、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地剖析,并列出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供读者参考,同时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观念突破”,并以实用性极强的“成功方法”作为对读者的指导。经过阅读现实的案例,领悟独到的分析、再落实实用的方法,相信每一位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一定会通过本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迎来成功的人生!
  • 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

    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

    人的一生,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从刚出生到30多岁,是人的成长阶段;从30多岁到60多岁,是人的成熟阶段;从60多岁到90多岁甚至更长,是人的衰亡阶段。
  • 女人日常生活圣经

    女人日常生活圣经

    年轻漂亮是每个女人一生的梦想,每个女人都希望拥有美丽的容颜,漂亮的妆容,飘逸的秀发,窈窕的身材,挺拔的双胸,优美的曲线,非凡的气质……本书可以让您感受到,美容、养颜、提高自身魅力的愿望哦,拥有本书,美丽将与您结伴同行,让美丽从秀发绽放到脚尖。
  • 达成交易的完美谈判

    达成交易的完美谈判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谈判者,大家同坐在社会这一巨大的谈判桌前。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金融巨资;平凡到家庭主妇跟售货员讨价还价,卓越到商业巨子在商场上挥斥方遒。所有人都在经历着谈判、感受着谈判。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谈判大师,只有那些有心之人,才会从这本书中找到一条成功之路。
  • 优秀员工要活用的15本国学经典

    优秀员工要活用的15本国学经典

    汲取国学为人处事智慧,成就员工职场常青之道。国学经典中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每个中国人立身处世之本,对于大家处理职场上的事务亦具有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豪门弃妇伤不起

    豪门弃妇伤不起

    帅气的老公心里另有初恋情人,她的心里也藏着一个初见时的身影。出身豪门的苏琳,仍然脱不离弃妇的命运,带着天生缺陷的女儿,艰难生活。无意中获得的异能,让她重新拥有天赋容颜的同时,也获得了强大的自信。金钱、名利、地位,还有那个男人,统统都被苏琳俘获,正能量女主,强势归来!
  • 小离别安

    小离别安

    N久后,你敢数一吗?”向离安摇摇头。”萌宝说:“粑粑,女人不拽,天理难容!这时候,喝杯水也能被加料。””她拽拽的说:“那我数二,只能落跑天涯。被人算计,出来了几个人......,你要记得。“还有,儿子,我不是你老婆向离安满头黑线:“老婆,我都三岁了,辣妈萌宝犀利回归。你敢数一,人倒霉了,我就敢数二。黎昕蓝教导儿子说,你什么时候补票啊!不补的话别挡人家排队。
  • 新欢翻译官:婚离进行娶

    新欢翻译官:婚离进行娶

    [正文结束,番外待续]她是拥有家族集团继承权的千金小姐,为了与心爱的人结婚放弃了集团继承权,但却在婚礼前才知道与她结婚的人竟然是为了她的家产才与她定下婚约,在得知她已经失去继承权后露出了真实面目,为了缓解庞大的经济压力不得不将当初自己一人独立买下的婚房出租,没想到来与她合租的竟然是暗恋她很久的曾经的大学学长,现在的中央领导随行翻译团里最年轻首席翻译官!当渣男遇到翻译官,前任遇到现任……经历了骗婚之后,穆思云总算与暗恋自己七年的巫马清非共谐连理,只是随之而来的却是豪门婚姻背后种种意外,并且那突然出现的神秘男人与她纠缠不清,誓要将她收入囊中……(第二卷将与第一卷完全不同哦,如果喜欢第二卷这类文章的读者可以直接从第二卷开始阅读!)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杯中窥人

    杯中窥人

    亲近杂文还因为宁夏杂文学会的领导者为杂文作者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近年来,宁夏的杂文界颇为活跃,先后出版了杂文学会会员文集《美丽的谎言也是谎言》《杂文:宁夏十人集》《思想的地桩————宁夏杂文新人作品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连续举办了七届宁夏杂文大赛,还通过召开杂文创作研讨会、举办博客博文大赛、组织会员外出采风等一系列活动,壮大了杂文队伍,繁荣了杂文创作。有人说,杂文创作是在针尖上跳舞,但宁夏杂文作者是幸运的,大家能够在一个大舞台上一展技艺,踏踏实实地进行杂文写作。亲近杂文吧,它会让你骨中有钙,血里有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乐尸

    乐尸

    北斗九星闪现,神人现世,那是一双多么诡异的双眸,让多少痴情怨女迷恋,捉鬼斩蛟龙,让多少娇美弱女子,渴望他温暖的胸膛,惊天生世,神秘下属,为破八阵图之谜,他穿越回三国寻找诸葛孔明,几经周折,大彻大悟,得道修身,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毁灭苍生的灾难。尘封千年的使命,终于出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