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9500000008

第8章 生命有限

是日已过,

命则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法句经卷上·无常品

一般人常常对生命的消逝,充满了无可奈何,然而,佛法却警惕人们要时刻心存危机感,激励人们要珍惜光阴,并且善用有限的生命,来成就无限的慧命和功德。

佛光禅师的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佛光禅师带着欣慰嘉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

“老师!这些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吧?”

佛光禅师满意地说:“很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更欣悦的生活了。每天我都忙得很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道:“老师!您也应该多注意休息!”

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第二天清晨,大智还在睡梦中,就隐隐听到从佛光禅师的禅房传出阵阵声响。接下来一整天,佛光禅师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徒开示,讲说佛法,总是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与信徒的交谈告一段落,大智担心地问佛光禅师:“老师!分别这二十年来,您每天的生活这么忙碌,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老呀!”

“没有时间老”——这句话后来一直在大智的耳边回响着。

不要以为所有得道禅师都在过着闲云野鹤、自在悠然的生活,事实上正像故事中的佛光禅师那样,他们都在过着一种“没有时间老”的忙碌生活,例如下面这则故事中的怀海禅师。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

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的困难,因为佛教一向以戒为规范的生活,而百丈禅师改进制度,以农禅为生活了,甚至有人批评他为外道。因他所住持的丛林在百丈山的绝顶,故又号百丈禅师,他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尤不肯假手他人。

渐渐的,百丈禅师年纪老了,但他每日仍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们毕竟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家恳请他不要随众出坡(劳动服务),但百丈禅师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

“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

弟子们阻止不了禅师服务的决心,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做工。

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不吃饭的绝食行为抗议,弟子们焦急地问他为何不饮不食。

百丈禅师道:“既然没有工作,哪能吃饭?”

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百丈禅师的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也就成为丛林千古的楷模!

有人以为参禅不但要摒绝尘缘,甚至工作也不必去做,认为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实不做工作,离开生活,哪里还有禅呢?百丈禅师为了拯救禅者的时病,不但服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甚至还喊出“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的口号。

不管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修行不是懒惰的借口,希望现代的禅者听一听百丈禅师的声音!

我们在哪里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在我看来,答案只有三个,那就是在工作、爱以及自我完善中寻找人生的意义。很多现代人都在为工作而苦恼,他们很向往无所事事的悠闲生活。但事实则是,无所事事非但不能带给人快乐,反而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工作从来都是人类生活的第一要义,正如奥地利著名心理分析专家威廉·赖克所说的那样:“爱工作和知识是我们的幸福之源,也是支配我们生活的力量。”

在现代社会,愈来愈快的工作节奏的确正在渐渐剥夺生活本来应有的舒闲。但借助禅的智慧,我们会在工作与生活之间找到一个绝妙的平衡点。

如果我们仅把工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时,我们不会去重视它、喜欢它。但如果我们把它看作是禅者自我完善的必经途径时,我们就会得到一种全新的工作体验——工作将不仅仅是工作,它将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主动选择,你会从中得到类似童年游戏般的单纯快乐。

同类推荐
  •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了拒绝,在无意之中拒绝很多东西,而选择拒绝就意味着堵死了人生的条条大路,不去尝试,不去改变,只固守旧有的生活。《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强调一种“不拒绝”的理念,旨在告诉读者只有面对失败、付出、改变、尝试、责任、宽容、理解、倾听等的时候,应以一种不拒绝的积极心态去应对,才能迎接希望的曙光。
  • 世界上最经典的心理学故事全集

    世界上最经典的心理学故事全集

    本书从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故事入手,以精辟的语言、简单的道理,对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加以剖析,让你在一个个故事中荡涤心灵,让你的心灵在阳光下自由呼吸。
  • 寻找你的命运之轮

    寻找你的命运之轮

    《寻找你的命运之轮》是资深心理治疗师沈星妤“星语灵师系列”书系第一部。《寻找你的命运之轮》是由十个心理治疗的案例集结所成,是一部心理励志类随笔集。全书对各种心理案例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进而找出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有十分积极健康的引导意义。
  • 修身敬业(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修身敬业(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修身,以自我的选择来雕琢自己。在自己的事业中,人们进一步完善修身这一目标。许多最终获得成功的人都是执著于自己的事业的,在他们的事业中,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他们自身也在事业中得到完善。敬业的人,会将理想和信念与事业结合起来,事业便是他们人格与智慧的体现。
  • 做个富人

    做个富人

    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本套丛书无论从编撰体系还是引经博典,行文中体现成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过:所谓成功学又是一门“经济的哲学”。本套丛书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人们寻找最佳成功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帮助读者建立完善人格,享受丰富广博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本书全景式地再现了"雪龙"号船在严酷的南极冰海上演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幕:"零经验"救援--身陷险境--抓住时机--脱困突围,在大片式展现的同时,将事件置于人类南极探险史、中国30载南极科考史、中国海洋战略发展成就和对南极科学考察的巨大贡献等宏大背景下,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全书汇集280张极其精美的相关图片,让本书极富现场感、震撼感。
  • 大明王朝4

    大明王朝4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宫倾

    宫倾

    温柔少年,朦胧月光。转瞬已成追忆,那日偶遇,谈笑相对。一刻便是一生,远赴疆场,生死交付。难断彼人心肠,与君携手看天下,百般柔情已成殇~
  • 大漠鹏程

    大漠鹏程

    传说金鹏墨剑是最凶的神器,被石砥中得到,石砥中厌倦江湖的腥风血雨,欲遁而不得,只身向大漠遁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对于男人来说,经济学已经是一门必修课。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本书以案例与论述相结合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以浅显易懂语言讲述,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掌握经济学常识。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本书以纪实的笔法。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工作要有好心态,做事要有好方法

    工作要有好心态,做事要有好方法

    你也许无法选择工作,但可以选择对工作的态度!态度是平庸和卓越的分水岭!优秀的人,懂得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找接口找方法就是一种积极心态。本书教你成为一个主动思考、彻底解决问题的高手,开拓出一片自己的事业天地,收获一个完美的人生。
  • 夜不见月光蓝

    夜不见月光蓝

    年月蓝十岁的时候父母离异,爸爸再婚,后妈带来的弟弟,时常以欺负她为乐。之后,她遇见了飞扬的顾凉西,从此把他当成了自己世界里的光明,用一只墨色的画笔绘制了一段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故事。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许新泽向她表白心迹,使得一直暗恋他的唐心甜却处处针对她,就连对她友好的余纱纱也因为嫉妒她在背地里使手段,看似单纯的友情也不过是一场欺骗。成长在这样的青春里,要以一颗什么样的心来分清现实与想象的区别呢?是继续沉迷,还是骤然转醒?即使这个世界让我们疼痛,可这就是我们从小生长,而必需爱它的地方。